這兩個部分的音樂用大調呈現,明朗、清晰,鋼琴伴奏像清澈的河水在流淌中發出的清脆的聲音,還有壹些細小的浪花泛出點點亮光。
第三層是說漁夫可沒有耐心去釣魚,他將河水攪渾,小鱒魚看不清楚,被奸詐的漁夫釣上了水面,作者看著這壹幕,充滿著悲憤的心情。
第三個部分從具有小調色彩的離調旋律開始,表現漁夫用卑鄙的手段迫害小鱒魚,鋼琴伴奏也變得低沈並且渾濁;當旋律回歸大調時,小鱒魚已經遇難,作者正在為小鱒魚的遭遇唏噓不已,鋼琴伴奏已經變回到和第壹二部分壹樣的清澈感覺了,這時候的鋼琴是象征著河水又已經變回清澈的樣子了,可是,河水還是那個河水,就像什麽都沒有發生壹樣,不同的是,河裏那條快樂遊戲的小鱒魚不在了。
舒伯特自己對這首歌曲也情有獨鐘,兩年後,他又將《鱒魚》用在了《A大調鋼琴五重奏》當中,他將這個五重奏的第四樂章寫成了壹首變奏曲,變奏的音樂主題就是歌曲《鱒魚》的主題。
舒伯特改變了這首五重奏的樂隊組織形式。本來鋼琴五重奏是由第壹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這個弦樂四重奏的組合加上鋼琴組成的,現在他想加強樂隊的低音效果,就把第二小提琴去掉,加上了低音提琴,這樣低音就得到了大幅度的加強。
第四樂章是變奏曲式,首先呈現出主題,主題用小提琴演奏,輕松愜意、舒展流暢,就像安靜而美好的山林,又像與世無爭的心情。
第壹變奏用鋼琴的高音區演奏主題,那透亮清晰的聲音就像小鱒魚那愉快的心情和活波的身姿,通過音樂,我們似乎能夠看到小鱒魚快活地在清澈的溪水中遊來遊去。
第二變奏,主題旋律出現在中提琴上,中提琴平穩的歌唱仿佛是小鱒魚悠然自得的身影;小提琴高音區的三連音,就像是小鱒魚那快活的歌唱,可愛的小鱒魚如果能夠歌唱的話,它的聲音壹定是小提琴高音區這樣,細嫩而透亮的聲音。
第三變奏,主題旋律進壹步下移,出現在中提琴和大提琴上,這個低沈的旋律讓我們看到這樣壹幕:漁夫走近溪邊,他的身體擋住了陽光,小鱒魚被籠罩在陰影當中;而鋼琴上呈現的急促音調是這樣的壹副情景:漁夫的出現讓整個氣場變得壓抑,小鱒魚敏感地察覺到這個不詳的感覺,它慌亂起來,緊張地在水中四處奔逃,想要離開這個不詳之物。
第四變奏,鋼琴上那粗野的和弦就像是蠻橫的漁夫,他野蠻的攪渾了河水,讓小鱒魚看不清楚;小提琴就像可憐的小鱒魚,它在漁夫的釣鉤上扭動著身體,痛苦地掙紮著,發出淒慘的呼救聲。
第五變奏,音樂的速度變得緩慢,主題在大提琴上呈現,那低沈而緩慢的聲音就像是作者痛苦的心情,他用同情而憐憫的心情為小鱒魚的受難而哀悼。
本來就可以在這裏結束了,就像原來那首歌曲《鱒魚》壹樣,結束在壹個悲劇的氣氛之中。關於悲劇,有這樣壹句話來描述:“悲劇就是將美好的東西毀滅給妳看。”悲劇可以帶給聽眾最強烈的心靈的震撼,很多成功的作品都是因為這種悲劇的震撼效果而被人們記住的。
可是,舒伯特不願這樣想,即使自己正在面臨著來自社會的冷眼和迫害,他還是希望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即便是不幸的人也最終會感受到光明和溫暖。中國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的結尾也是這樣的思路,主人公化成蝴蝶,幸福地生活在仙境。
所以,舒伯特將快樂,美好的情景展現在終曲,仿佛是小鱒魚在天堂裏,依然過著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它再也不必為生命擔憂,因為天堂裏沒有漁夫,那個邪惡的漁夫註定是到不了天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