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調桄桄的音樂為梆子板腔式變化體。音階為綜合性七聲音階,調式為七聲音節的“徵”調式間“宮”調式,音樂包括唱腔、伴奏兩部分。
漢調桄桄的唱腔板有二流、慢板、箭板、攔頭、七棰等。且有歡音、苦音及快板、慢板之別。其花旦與正旦、小旦唱腔高昂;花臉講究“犟”音,唱腔多用假聲窄嗓,藝人稱為“老少配”。
漢調桄桄的唱腔詞格有10字句、7字句、5字句、散句等句式,以10字句、7字句為主。念白包括道白和韻白、引子、詩、板歌5種。唱腔、道白皆以漢中語音為準。演唱除大量單聲唱外,還用幹唱、伴唱、輪唱、對唱、合唱等形式。
漢調桄桄曲牌據查約200余首。常用和已收集的曲牌有弦樂22首、嗩吶18首、管子4首、笛子1首。這些曲牌來源多見於唐宋大曲、宋金諸宮調、南北曲及昆曲和明清小曲、近代民歌、民間器樂曲和眉戶、京劇、晉劇的曲牌。曲牌結構為單牌體和復牌體,其中以單牌體為多。
漢調桄桄的伴奏樂器分文場和武場。文場原以蓋板二弦為主奏樂器,後改為板胡,另有京胡、海笛、三弦等與之配合;武場使用尖鼓、平鼓、鉤鑼、鐃鈸、梆子、牙子、木魚等打擊樂器。
漢調桄桄的伴奏風格細膩、悠揚、悅耳、動聽;詠、白、唱、念的發音,均以漢江上遊群眾語音為基礎,曾流布於漢中地區各地並流傳到安康、川北、隴東、鄂北等地。
漢調桄桄的因地域環境與風土人情的不同分為東西兩路,南鄭、勉縣、略陽、寧強、漢臺稱“西路桄桄”或“府壩桄桄”;洋縣、城固、西鄉、佛坪等地稱“東路桄桄”或“下路桄桄”。東路唱、白、吐字發音略帶關中語音,西路則用巴蜀語音。
漢調桄桄表演藝術多追求大幅度誇張,講究人物性格化和形象的真實性。並有許多獨特的技巧,如“箍桶”、“撒蓮花”、“耍椅子”、“棍架子”、“吊毛蓋”、“變臉”、“換衣”、“揣火”等。另外,還有不少刀槍、棍棒、拳腳、騰翻壹類的特有身段。
漢調桄桄演出的服裝比較簡單,清代末期以前,生、凈均不穿靴,常穿草鞋演出,因而民間有“草鞋班”之稱;化妝也不大講究,如旦角,臉部搽粉,頭上插花,即可出場演出。不過,漢調桄桄對唱工非常註重,講究夜聽十裏大調,且聽遠不聽近,名為“燕過梁”。
漢調桄桄劇目豐富,傳統劇目有700多個,其中本戲560多本,折子戲170多出,其中《劉高磨刀》、《鑌鐵劍》、《夕陽山》、《水灌晉陽》、《紅纓披》等百余種劇目為漢調桄桄所獨有,《帝王珠》、《無影劍》、《呢喃閣》、《草坡面理》等劇目在其他劇種中已經失傳或殘缺。
在漢調桄桄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湧現出了許多知名的藝人,如名噪隴東10余縣的王庚子,活躍於川北廣元及成都壹帶的青衣楊桂芳、花旦李伍鳳,唱腔洪亮高昂的須生謝興隆等,這其中尤其以被稱為“戲狀元”的王庚子最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