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教師如何避免職業倦怠 當今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深層次的原因有兩個:壹是工作“不認真”;二是不讀書影響了生命的質量。 我所說的“不認真”是指大部分教師雖然投入的“身”多,但是心“少”。不否認教師的工作的辛苦,但是由於將學科教育非常單純成為學科教學,甚至是…… 當今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深層次的原因有兩個:壹是工作“不認真”;二是不讀書影響了生命的質量。 我所說的“不認真”是指大部分教師雖然投入的“身”多,但是心“少”。不否認教師的工作的辛苦,但是由於將學科教育非常單純成為學科教學,甚至是分數教學,使壹些教師就作為參考書的傳聲筒。於是就出現了“壹千個學生只有壹個哈姆雷特”的局面,因為首先教師心中的哈姆雷特就是復制別人而來的,教育的另壹個名字是影響。教師對教材沒有自己的思考,而是機械的重復著別人的觀點人雲亦雲。當然這樣的教學自然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是開發學生的潛力,而不是精力。王金戰在給新生上數學課之前,首先給學生來壹個為期兩周的“大話數學”,對學生進行數學教育,不僅教給學生的學習數學的方法,讓學生體會出數學好玩也好學,還要讓學生懂得數學中的人生哲理。使學生對數學學習是信心倍增的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無限的學習熱情。由於對學生教育的不夠,自然就會加大教學的成本。於是在時間與精力上的投入就會自然而然地加大。不開發學生的潛力而是惡意開采學生的精力。當學生精疲力竭的產生逆反的時候,我們的教師就會產生錯誤的認識,認為學生道德上出現了問題。因為衡量學生就剩下了壹把尺子――學習成績!我們教師的祖師爺早就說過:“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這是教育的順序。什麽是好學?有關這個論述《論語》中出現過兩次。哀公問孔子:弟子孰為好學?不遷怒,不貳過,顏回也;君子食無求飽,居不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矣。孔老夫子能在歷史上乃至世界上占有壹席之地,為什麽?就是在按照教育的規律在施教。像這樣的《論語》章句,我們學校所有的老師幾乎都能背過來,甚至也都能理解,但是《論語》絕對不是用來我們背的,更主要是在教育教學中實踐。人生不在能知而在能行――赫胥黎。孔老夫子也說過:君子內於言而敏於行。如果我們按照教育的規律教學,學生的潛力就會自然而然的迸發出來!而出現單純開采學生精力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對自己所教學科缺乏真正的思考!可以說是用“心”不夠。這與學生較勁似的教學模式,這必然影響教師的生命的質量。教育缺少的不是精力,而是精神!最近瑞士的壹項科學研究證明――努力工作的人幸福!但是為什麽我們的教師都很努力工作卻沒有幸福的體驗?其實努力工作中的幸福體驗應該是身心的合壹。顯然我們受當今社會唯分數論的影響,教師也淪為分數的奴隸。這種狀態下的工作還談何幸福?現實是分數不得不要,但是如果教師有著豐富的積澱就會在教學中遊刃有余。所以說真正影響當今教師幸福的體驗的根源是:學習精神的缺乏!在論語中孔老夫子說: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是在說明人生忘情的狀態的前提就是發憤忘食。而發憤的內容是什麽?孔子曾說: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不倦”的狀態是因為“學而不厭”。雖然孔子在仕途上屢受挫折,但是縱觀孔子的壹生以及他對人生的認識應該是幸福的。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樂在哪裏?就是學習!他非常自信地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學習是人生快樂的加油站!壹堂好課需要有豐富的知識積澱。不僅僅是學科的,還有學科以外的。教師只有博覽群書才能輕松駕馭課堂教學,才能使課堂內涵豐富,才能使課堂充滿韻味。這樣的課堂本身就會洋溢著幸福!再者孔老......>>
問題三:怎樣對待教師職業倦怠 上星期三,我校請來了縣黨校的鄭睿老師,她給我們全校教師進行“教師職業倦怠”方面的講座。在講座中鄭老師從理論到實際案例為我們剖析了教師職業的神聖和肩負的責任。我聽了講座後心靈又壹次受到了洗禮,是啊!教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它承載著傳播知識,推廣社會文明的重任。然而多年的教學生活,壹成不變的知識傳授,使廣大教師普遍存在著職業倦怠,已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我們總是背上沈重的心理包袱,這樣只會消磨我們的鬥誌,只會白白耗費大好的時光。如何正確面對職業倦怠,端正自己的態度,認真的投入到工作中,是每壹個教師都要面臨的問題。我認為,教師職業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競爭壓力、教師特定的職業特點、學校管理體制、社會支持與期望、工作待遇和教師本人的人格特征等。而當中重要的就是對學生失去興趣。那麽如何找到自己的工作熱情,將這種熱情融入到教學當中呢?我們何不嘗試以下的幾種做法:壹、多讀書,勤學習,培養高尚的情操。教師不但要加強業務學習,而且還應該博覽群書,這樣可以凈化心靈、開闊心胸。另外,工作之余教師還可以與書畫為友、與琴棋為伴、與詩詞同行、與音樂***舞。業余生活豐富多彩的人,必然對生活充滿了熱愛。二、多多回想在平日的工作中,學生對自己的關心,付出,如壹杯水,壹句真誠的問候,壹個美麗的微笑,壹張小小的賀卡等等,只有在細節中發現真誠,我們才會反思自己對學生做出了那些關心,付出。三、嘗試心理暗示,提高自我調節能力。當妳遇上不遂人願和力所不及的事時,妳要多進行自我心理暗示,像旁觀者壹樣告訴自己:妳壹定能行,決不能輕言放棄,經常給自己以自信,妳壹定會心境開闊、精神愉悅!總之,教師面對職業倦怠,若能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認清追求與發展是教師職業生活的內核,就壹定會走出“職業倦怠”的陰影和困惑,為自己的心靈撒上和煦的陽光!
問題四:怎樣預防教師產生職業倦怠? 第壹,教師職業倦怠的產生與其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待遇不盡如人意有很大關系。因此提高教師待遇,為教師職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是解決教師產生職業倦怠問題的有效途徑。同時發揮 *** 的宏觀調控和政策導向作用也是解決這壹問題尤為重要的途徑。如針對教師待遇過低的問題,運用行政調控手段將教師收入和教師地位的提高作為考核地方 *** 業績的參考,保證教師待遇逐步合理化,並針對社會對教師的過高期望,積極優化社會輿論,倡導新型職業價值觀,確立對教師的合理期待水平,給教師創造壹個寬松的輿論環境等等。第二,學校作為對教師影響最大的機構,其管理機制和氛圍對教師的職業心理具有重要影響。學校要樹立良好的校風、學風,在精神面貌和敬業精神上給予教師積極影響,從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的提高上促進教師成長。學校要對教師進行定期培訓,幫助教師更新教學理論,提高教學技能,正確認識職業生涯中各種挫折,有效控制個人情緒,實踐證明,良好的學校氛圍能為教師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並能激發教師的成就動機,有效預防職業倦怠的發生。學校管理者特別是校長要關心、支持教師工作,真正做到管理為教學服務。學校還要不斷激發教師的工作動機。教師職業倦怠的產生與工作興趣和動機的喪失有關,因而學校應激發教師內在的工作興趣和理想抱負,滿足教師多方面的需要。如賦予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權力,增強教師對學校的責任感,滿足其履行不同角色的需要等,讓教師擔任不同年級的教學工作,擁有更大的自 *** ,適當增加其工作難度等,往往更能激發其工作積極性,防止職業倦怠產生。第三,引導教師培養健康人格,擺脫職業倦怠。首先,教師應培養健康的心理,完善自我人格。職業倦怠的產生往往與不健康的心理有關,如自我懷疑、心胸狹窄、自尊心過高(低)、情緒化、敵視他人等等。因此,加強對自身心理健康的維護和人格鍛煉,是減少心理挫折和職業倦怠感的根本途徑。有關專家認為,對教師心理素質的培養應從師範院校開始,在參加工作後更應經常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維護和疏導。其次,教師應培養積極的自我意識。心理學研究證明,自我接受能力強的人將會積極地避免因現實與理想人格之間的差異而造成的內部沖突,並對外部世界持同等接受的態度。反之,則會因為事情不如所願而動輒感到憤怒、沮喪和失望。因此,教師應走出教師完美形象、無所不能的思維誤區,清楚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所在,正視自己的喜怒哀樂,不自我為難和拒絕。培養積極的自我意識,悅納自己,不過分苛求外部環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盡自己的努力,在理想和現實中找到最佳結合點。再次,面對客觀壓力,教師還應學會積極的應對策略。如: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長時間重復無益的工作;進行自我心理暗示,用積極的情緒替代消極的情緒;做到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如遊泳、散步、打球等。教師要隨時保持比較旺盛的精力,應對工作和生活的挑戰。最後,面對壓力,教師應積極尋求社會支持,如將問題講給校長、親友、同事聽,將會更好地化解消極情緒。同時,通過與他人的交談,對自己和他人將會有更多的了解,以有利於教師保持現實的生活態度,避免脫離實際的錯誤認知,根除職業倦怠心理的消極影響。
問題五:李鎮西老師對克服職業倦怠提出了哪些建議 什麽叫教育?李鎮西的回答:壹個日子,壹個孩子就是教育。擦亮每壹個日子,陪伴每壹個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每天有壹個故事的老師,就是幸福的老師。老師是故事的創造者、編織者,同時又是故事的主人公。所以,有故事的老師是幸福的老師,故事越多越幸福,故事不多就不幸福。
在李鎮西擔任校長的成都武侯實驗中學,有位小趙老師曾經很懈怠,經常不備課、不看早自習。李鎮西找到小趙老師詢問原因,她回答:“我沒有感受到半點當老師的幸福,很痛苦。每天早上睡得正香,壹下被鬧鈴鬧醒,壹想要趕早自習,我恨不得把鬧鈴砸了。我覺得自己太不幸了,當老師太累了。”
“如果妳對職業不滿意,只有兩種選擇:要麽改變職業,要麽改變從業心態!”這是李鎮西給小趙老師開出的“藥方”,也是他的口頭禪。“妳為誰工作的?不是為校長,是為自己。埋怨沒有用,埋怨壹萬句,第二天還得面對,何苦呢?不要老覺得自己最不幸,醫生容易嗎?警察容易嗎?壹個社會如果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不幸,這才是國家最大的不幸。”
結果,小趙老師真的像換了個人壹樣:每天中午把後進生找出來輔導,成績也上去了。她說她過去常常很煩,越煩越沒有成就感。但是她現在感覺不能改變學生,只能改變自己,卻發現有很多幸福在其中:她批評壹名學生,過去曾經被她批評的另壹名學生在旁“幫腔”……她找到了做教師的幸福感。
李鎮西說:“能夠給我的學生留下充滿人性光輝的溫馨記憶,就是我的教育追求。如果他們感到在我身邊生活的時光,是他們生命中壹段陽光燦爛的日子,我便有了職業幸福,就這麽簡單,和使命沒有關系,和理想沒有關系,但是和幸福有關。”
人才是生長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更不是什麽打造的
只有最樸素最寧靜的土壤才能長出最肥美的莊稼,李鎮西說,好學校的標誌,不是學校的形象和領導的政績,而是讓每個教師成就他自己的價值和尊嚴。優秀老師壹定要保持壹顆樸素的心。
人才的成長都是壹個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過程。自然說的是給人才成長壹個寬松的生態環境,自由說的是尊重每壹個人的個性,讓他們的靈魂得以舒展飄逸,讓他們“肆無忌憚”做教育,隨心所欲做教育。因此,人才是生長出來的,而不是培養出來的,更不是什麽打造了。
問題六:教師如何克服職業倦怠 職業倦怠是在教師中普遍存在的嚴重問題,教書多年,每天單調的重復,似乎再也難以喚起當初的 *** 。就我而言,克服職業倦怠感有以下壹些辦法,寫出來跟各位老師交流,希望對大家能有壹些幫助!首先是換學校。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同事。這也是新鮮感!雖然中國幾乎所有學校都差不多!但選擇余地還是有的,比如光亞這樣的不參加高考的大學預科學校以及成都的華德福學校!中國不行,還可以到日本韓國新加坡甚至世界各地去教書!其次是換教學內容。可以是換課程,比如我以前在公立學校教的是中國課程,而在光亞教的則是來自於歐洲的IB課程,從今年開始又變成了來自美國的AP課程;也可以是換科目,我最初教高中歷史,後來教大學預科文學欣賞課,後來又教知識論,這樣的學科轉換也能獲得新鮮感;還可以是換具體教授內容,即使始終教同壹學科,每學年的內容卻可以發生變化,魯迅講煩了教《紅樓夢》,《紅樓夢》教了十幾遍?那我就講《史記》《老子》《哈姆雷特》,反正要不斷嘗試新的內容!第三是換教法。可以自己講授,可以讓學生討論辯論,可以讓學生排演戲劇看電影拍DV,也可以讓學生搜集資料做Presentation,還可以讓學生走出校門參觀或做社會調查等。第四是教學教育的過程必須是壹種研究創造的狀態。教學內容可以是重復的,但如果妳是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討論式教學法,那麽每次上課都可能在互動中產生出新的靈感和火花,這也能讓老師感到激動和興奮。教育是極其復雜的,有太多問題值得研究,研究和發現是讓人感到充滿樂趣和興奮感的,而這種研究和探索是永無盡頭的。如果教育教學的過程不變成壹個研究的過程,是很難不讓人感到倦怠的。第五,最好是任教的學校有壹群誌同道合的朋友,有良好的教育教學和思想知識的研究氛圍。在這樣的相互交流和精神成長的氛圍下,是會感到很愉快的。第六,教書絕不能只為掙錢養家糊口,只為了讓學生對付考試。那樣,妳的工作跟思想價值精神意義都沒有關聯,妳就很難不厭倦!人必須要給自己設立壹個超越的理想才有不竭的動力麽!第七,在教書和其他工作之間往返變換。教書厭倦了,可以去做媒體,做生意,去開餐館茶館都可以!過壹段時間又有教書渴望了,再回到學校!
問題七:怎樣克服教師職業倦怠 教學內容和方式有趣味性,會受到學生的贊同和鼓勵,這在壹定程度上會打消這種疲倦,每天對著同樣的教學資料照本宣科當然會疲倦啦。最好以壹種幽默的方式來教學,這樣不僅娛樂自己也娛樂自己,而且效果還比較好;要註意勞逸結合,以及興趣廣泛,分散註意力,妳不僅是壹個教室,還是自己生活和情緒的主宰者;
問題八:如何克服職業倦怠,提升教師職業 社會道德是升是沈,學校起著極大的作用,因為壹切人都是從學校出來的,所以總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言行,影響面極大,影響到學生,影響到家長,這是壹個造惡業和積德都非常迅速的職業,教師如果不認識到這個高度,只顧著自己想怎麽樣,喜歡怎麽樣,職業自然懈怠,何止是教師,整個教育行業,整個學校都會形成壹種不良之風,不斷的往社會送出心識昏昧,德行有汙的人。
問題九:如何應對教師的職業倦怠 壹旦產生,教師自身似乎無法應對。教師的職業倦怠形成中,客觀方面的因素如果沒有消除,很難應對。
問題十:如何理解當前中小學教師中的職業倦怠理 如何看待中小學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
壹、表現形式及危害
職業倦怠最早由美國學者費登伯格在20世紀70年度研究職業壓力時提出。他認為職業倦怠是壹種最容易在助人行業中出現的情緒性耗竭的癥狀。隨後馬斯洛等人把對工作上長期的情緒及人際應激源做出反應而產生的心理綜合癥稱為職業倦怠。其研究表明, 職業倦怠由情緒衰竭、去人性化、個人成就感降低三個維度構成。壹般認為, 職業倦怠是個體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壹種極端反應, 是個體伴隨於長時期壓力體驗下而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
教師職業倦怠乃是教師不能順利應對工作壓力時的壹種極端心理反應,是教師伴隨於長期高水平壓力體驗下所產生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的衰竭狀態,其典型癥狀是工作滿意度低、工作熱情和興趣的喪失及情感的疏離和冷漠。
典型的教師職業倦怠主要表現為以下癥狀:
(1)態度方面。在認知方面,認為工作毫無意義、毫無價值,工作只是枯燥乏味、機械重復的煩瑣事務。
(2)在情感方面,由於對工作感到厭倦,情緒波動很大,常常產生壓抑、苦悶、怨恨、憂郁、多疑等多種消極情緒。在價值取向方面,不再認為教師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而把追求物質享受作為奮鬥目標,因此有部分教師 *** 做第二職業,影響了正常的教學工作。
(3)在行為方面。主要表現為厭倦教學工作,減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備課,教學呆板,缺乏創新,盡量逃避教學環境,對學生冷漠,逃避與同事交往或拒絕與其合作,對學校環境和學校管理牢騷甚多,只註重個人待遇和福利。
(4)在身心方面。教師的職業倦怠感若得不到有效消除和緩解,則會反映出生理能量耗竭的狀態,如飲食習慣和體重驟變,身體虛弱,對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內分泌紊亂,易患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和神經衰弱、失眠等病癥,整個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在心裏方面,則表現為對生活的乏味感,對事業的失望感等。
社會的進步,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的辛勤勞動。教師除了傳道授業解惑外首先是表率,良好的心身健康素質會塑造和影響學生,並使教師有旺盛的精力和樂觀的精神風貌,以滿腔的教學熱情和開拓創新精神投入到教學活動中,才有利於高素質人才的培養。近幾年,教師隊伍總體狀況良好,但也出現壹些不和諧的現象,如有的優秀教師外出教書,有的千方百計跳槽,有的辦課外收費補習班,有的與校外機構聯合從中收取回扣;有的教師的責任心沒有以前強了;有的教師出現急噪、焦慮等狀況;有的教師缺乏自信等。這些現象背後也反應了教師的職業倦怠問題日顯突出。
職業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壹是它帶給教師情緒上的困擾,並逐漸發展為壹種消極、感傷的心境,嚴重損害和威脅著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個體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二是由職業倦怠帶來的教師敬業精神不振和工作熱情下
降必然影響其教學水平的發揮,造成教學工作的低效化和學校資源的浪費,進而影響教育質量的提高;三是教師職業倦怠及由此引發的對學生態度冷漠,對部分後進生歧視、排斥及采用強制手段管理班集體等將極大地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並對其個性發展帶來傷害,從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長。同時,適應不良的學生走向社會後又將在個人社會適應、發展方面帶來壹系列問題,從而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職業倦怠是心理疾病,與生理疾病壹樣可怕。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不但危害了無數教師的身心健康及專業發展,而且嚴重影響教育事業及整個社會的發展。染上職業倦怠的人猶如失去水的魚,備受窒息的痛苦,而且必定給學生造成直接或間接的消積影響。倦怠的教師容易對學生失去耐心和愛心,對課程準備的充分性降低,對工作的控制感下降。他們不可能喚起學生情感的愉悅和美的體驗,不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