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 即弘壹法師,作有《春遊》、《早秋》,填詞《送別》。
蕭友梅 音樂教育家,編寫《普通樂學》等音樂教材,作歌曲《國恥歌》、《問》。
華彥鈞 即瞎子阿炳,盲人、流浪藝人,作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
劉天華 二胡演奏家,作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鳥語》等十首,琵琶曲《歌舞引》等三首,練習曲幾十首。
黎錦暉 作兒童歌舞《小小畫家》等,流行歌曲《毛毛雨》、《桃花江》等。
黎錦光 黎錦暉的弟弟,通俗音樂家,音響專家,作有歌曲《夜來香》、《拷紅》、《香格裏拉》等。
黃 自 愛國音樂教育家,作管弦樂《懷舊》,歌曲《抗敵歌》、《旗正飄飄》。
中國現代革命音樂家
張寒暉 作救亡歌曲《松花江上》、《軍民大生產》、秧歌劇多種。
冼星海 中國革命音樂奠基人,作有《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等四部,歌曲《救國軍歌》、《遊擊隊歌》、《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等五百首,交響樂《民族解放》等四部,還為十幾部電影作曲。
任 光 作《漁光曲》、《打回老家去》、《大地行軍曲》,為多部電影作曲。
張 曙 作歌曲二百多首,如《保衛國土》、《丈夫去當兵》、《日落西山》、《洪波曲》。
聶耳 中國革命音樂奠基人,作《義勇軍進行曲》(後被定為《國歌》)、《前進歌》、《畢業歌》、《大路歌》、《賣報歌》等三十三首歌曲,編《金蛇狂舞》等四條樂曲,為多部電歇、歌劇《揚子江暴風雨》作曲。
麥 新 作《大刀進行曲》等抗戰歌曲。
安 波 作秧歌劇《兄妹開荒》等,領導根據地的文藝運動,中央音樂學院院長。
馬 可 作歌劇《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歌曲《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
鄭律成 朝鮮人,1933年來中國,1937年到延安,作歌曲近三百首,《八路軍進行曲》後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另有《延安頌》、《毛澤東頌》等。
賀綠汀 作有《遊擊隊歌》等歌曲,《牧童短笛》等鋼琴曲。為電影《馬路天使》作曲。
呂 驥 全國音協主席,作有《抗大校歌》、《新編九壹八小調》。
馬思聰 著名作曲家、演奏家,作有《思鄉》、《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前)。
李煥之 全國音協主席,作品有《社會主義好》、《春節序曲》,並為《國歌》、《東方紅》編曲。
李劫夫 作有歌曲《我們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遠是年輕》,並為多首毛澤東詩詞譜曲。
中國當代作曲家
瞿希賢 (女)作有歌曲《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
冒振邦 為多部電影作曲,如《五朵金花》、《劉三姐》、《冰山上的來客》等。
黃 準 (女)為多部電影、電視劇作曲,如《紅色娘子軍》、《蹉跎歲月》、《小貓釣魚》。
寄 明 (女)為多部電影作曲,如《英雄小八路》等,其主題歌《我們是***產主義接班人》被定為《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王 酩 為多部電影、電視片作曲,如《知音》、《海霞》、《黑三角》,另有歌曲《難忘今宵》等。
王立平 為多部電視片、電影作曲,如《紅樓夢》、《哈爾濱的夏天》、《聊齋》、《戴手銬的旅客》。
施光南 作有歌劇《屈原》、《傷逝》,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祝酒歌》。
谷建芬 (女)作有歌曲《思念》、《年輕的朋友來相會》、《媽媽的吻》、《今天是妳的生日》。
譚 盾 旅美,作有《風雅頌》、《九歌》、《天地人》(香港回歸儀式演出)、《2000》,1998年作歌劇《馬可·波羅》獲格萊美獎,為電影《臥虎藏龍》作曲,獲2001年度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徐沛東 為多部電視劇作曲,如《籬笆·女人·狗》、《雍正王朝》,另有歌曲《亞洲雄風》等。
王洛賓 號稱“西部歌王”,作有《在那遙遠的地方》、《半個月亮爬上來》、《康定情歌》、《花兒與少年》、《阿拉木罕》等。
劉 熾 為多部電影作曲,如《上甘嶺》、《英雄兒女》、《祖國的花朵》。
傅庚辰 中國音協主席,為多部電影、電視片作曲,如《閃閃的紅星》、《地道戰》。指揮家、演奏家
中國當代指揮家有:李德倫、鄭小瑛(女)、陳佐湟、湯沐海、陳燮陽、尹升山、黃貽鈞、彭家鵬、胡詠言、嚴良墊、聶中明、李華德、楊鴻年等。
鋼琴演奏家有馬思聰、傅聰、劉詩昆、殷承宗、鮑惠蕎(女)、郎朗、李雲迪。
小提琴演奏家有俞麗拿(女)、盛中國、呂思清、薛偉。
二胡演奏家有閔惠芬(女)、馬曉暉(女)、韓華奇(女)等。
琵琶演奏家有林石城、劉德海。
笛子演奏家有陸春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