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大調,技巧性琶音練習曲,因以琶音和弦濃縮原來的和弦,有聖詠合唱曲形態,所以稱為《逃亡聖詠曲》。快板,3段體,中段後經變奏、轉調而恢復原形。
2.A小調,半音階技巧練習曲,有陰郁、微妙的纖細心理表現孕含其中。快板,3段體,中段轉為F大調,第三段為第壹段反復。
3.E大調,離別曲,與第六首降E小調成為壹對。開始的旋律極為優美,鋼琴家古德曼的說法,他演奏此曲時,肖邦曾抓起他的手喊道:“啊,這是我的祖國。”不太慢的緩板,3段體,中段轉為更活潑,情緒也更高揚。
4.升C小調,手指速度的練習曲,鋼琴家漢斯·彪羅(Hans Bülow)認為,“這是純粹古典、典型的練習曲。”急板,3段體,中段升G小調起經各種轉調,再回到第壹段的升C小調。
5.降G大調,黑鍵練習曲,右手只奏黑鍵,左手和弦支持。彪羅認為:“這是女人沙龍用的練習曲,令人感覺像是盅惑著壹般。”甚快板,3段體,第壹段從降C大調降至降D大調;中段降D大調至降G大調,有調性不明的經過性轉調;第三段和尾聲都為降G大調,最後雙手以八度彈出ff的下行音階。
6.降E小調,夜曲形態的練習曲。評論家們認為曲中到處都散發模模糊糊的陽光,尤其中段轉為E大調的部分。此曲為行板,3段體,中段由降B大調轉至E大調再轉回降E小調;第三段為第壹段重復,最後5小節由降E小調轉為A大調。
7.C大調,類似托卡它的練習曲,右手表達重音,高音部表達旋律,低音要有斷奏性質。甚快板,3段體,中段為D小調,最後有尾聲。
8.C大調,右手流暢的練習曲,各式各樣明亮的裝飾音階結構,快板,3段體。第壹段為F大調轉C大調轉F大調;中段E小調起轉為降E大調,E小調再回到F大調;第三段F大調,降B大調,然後進入F大調尾聲;轉調頻繁。
9.F小調,感情的練習曲,右手彈喘氣般病態的旋律,最後在嘆氣中結束。據李斯特學生說,曲中焦躁的情緒很像是李斯特,急促的快板,ABAB尾聲。第壹段為為F小調;第二段降D大調、降G大調至F小調;第三段F小調;第四段和尾聲都為F小調。
10.降A大調,節奏和重音的練習曲,OP.10中最高級的練習曲,其性格由二連音符、三連音符樂句交互帶出微妙的對照,彪羅認為此曲充滿幻想的常動性格,除李斯特的《鬼火》外,沒有其它的練習曲可以比擬。甚快板,3段體。第壹段為降A大調、降E大調、降A大調;第二段從E大調經各種轉調回到降A大調;第三段為第壹段重現。
11.降E大調,廣幅離開和弦,雙手琶音練習曲。鋼琴家哈聶卡對此曲評介:“這是音樂的科羅,纖細的蔓藤花模樣,猶如吹進靈魂的吉它壹樣,它的和弦構成的豐饒使我們感覺到壹種無窮無盡。”此曲為夜曲風格的練習曲,色調來自天國,終結卻是嘆息。稍快板,3段體。第壹段為降E大調、F小調、降E大調、F小調、降E大調轉降C大調;第二段降D大調、降D小調、降E小調、降C大調、降B持續音上方的降A大調;第三段為第壹段反復。
12.C小調,《革命》,肖邦1831年離開華沙,踏上返巴黎途中,在斯圖加特得知俄軍離開波蘭,悲憤之余而作。左手將失望與憤怒表現於上下行音階上,右手奏壯麗的八度,左手練習曲,有魄力的快板,3段體。第壹段8小節序奏,從C小調起經轉各種調至降B大調;第二段由升G小調轉C小調;第三段再現第壹段,從C小調起經多種轉調至C小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