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音樂教學的備課,我們首先要明確的問題是,以什麽觀念來備課?備課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只是鉆研教材和編寫教案,其最重要的問題是音樂教師為什麽備課?其次,才是音樂教師怎樣備課?為什麽備課要解決的問題是備課的目的,那麽,在國家《音樂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音樂教師備課的根本目的是課程目標在壹節音樂課中如何確定?如何轉化?如何落實?這實質上是音樂教師以教材為載體、以學生為主體,對音樂課程的領悟與把握。備課不僅是知識的準備或預備,還有學習能力和其他能力以及整個教學資源的準備等。
從備課的內容範圍看,備課不僅要備教的內容,即是壹個什麽音樂作品或有關音樂內容,其中,涉及哪些音樂知識技能?哪些音樂文化?哪些人文精神?除此,備課還要備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及獲得方法的方法等等。
從備課的時間範圍看,備課不僅是課前備,還有課中備(即教學過程中的及時調控)。
從備課的對象範圍看,不僅要備教師(教師與本課相關的知識技能;教師在課中何時示範為宜;教師示範的程度輕重如何;是完整示範還是局部示範;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如何保留),還要備學生,學生已有哪些知識技能或經驗;學生學習的困難是什麽;全班學生的整體水平和個體差異有哪些;等等,這都是備課所涉及的問題。
二、樹立新的音樂課程觀
在我國新壹輪課程改革中,我們發現音樂課程的功能發生了轉變,強調音樂教育應該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要求,體現“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終身喜愛音樂、學習音樂、享受音樂奠定良好的基礎”為宗旨,這充分反映了音樂新課程從人的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以音樂課程本身的主要功能在設計課程。改變了原來以學科知識技能為中心的傳統課程體系,為此,音樂課程的學習將更加有利於讓學生從關註身邊的音樂開始,來認識音樂的起源和學習音樂知識,進壹步體會音樂與日常生活、情感體驗、價值觀的緊密聯系。在這樣明確的音樂課程功能下,音樂教學的備課壹定不是過去傳統意義的備課,它不僅僅局限於壹個學科教學的單壹知識與技能的備課和簡單意義上的老師“教”和學生“學”,而是壹個在綜合教育思想指導下和音樂課程理念導向下的具有整體意義的備課。
三、備音樂教材,體現以音樂審美核心,重視教材的基本內涵與特點。
音樂教師備課,首先,應該根據本校現行使用的經國家審定通過的教材或地方、校本開發的音樂教材,確定其音樂教學的具體音樂作品。其次,音樂教師應該深入對所要教的音樂作品進行深入學習和了解,仔細分析音樂作品的審美要素,即在音樂的音高、節奏、速度、力度、旋律構成、情緒色彩、歌詞內容與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特點,抓住音樂的特性才有可能使音樂教學繪聲繪色,使作品應有的教育價值與音樂課程的教育價值有機結合,達到音樂教學應有的目的。
如:人民音樂出版社五年級音樂教材《雨中》,我們對作品就可以作如下分析:這是壹首曲調歡快、活潑風趣,表現學習生活的兒童歌曲。2/4拍,羽調式,二段體結構。歌詞生動地描繪了雨中上學的孩子們,妳呼我喊,嬉戲逗樂和在課堂上愉快、專註學習的情景。第壹段由四個樂句組成。且第壹、第二樂句旋律完全重復,使音樂形象與情景加深。第三、第四樂句采用了旋律的模進。四個樂句都用“OX XX|X X|”的節奏,使曲調富有跳躍感,尤其每樂句的句尾小節加入拍手的節奏和“呼餵”的叫喊聲,以及句中的下滑音裝飾音的出現,渲染了孩子們在雨中嬉笑、逗樂的快樂之情。“嘀嗒”、 “嘀嗒”,“嘩啦”、 “嘩啦”,“呱噠”、 “呱噠”生動的象聲詞,形 象地表現了孩子們在雨中上學路上踩水、嬉雨的情景,富有童趣。歌曲的間奏采用了引子的後4小節旋律,在歡樂的情緒轉折進入第二樂段。這時,歌曲節奏約為松散,曲調舒展,五度大跳音的出現和歌詞發自孩子內心地唱出“我們在教室裏大聲讀書”,頓時把歌曲情緒推向高潮,極富想象力和畫面感地展示出學生在教室裏情趣盎然地大聲讀書,書聲瑯瑯,樂於學習的情景,窗外大雨嘩嘩,風聲、雨聲、讀書聲交織壹起形成生動的對比,渲染出歌曲《雨中》的主題與意境。歌曲末尾樂句重復采用前壹樂段第四樂句的旋律,反復三次用漸弱的力度唱出“哪怕它大雨嘩啦啦啦”,給人以陶醉在讀書中,大雨淹沒在讀書中的感人效果,最後句尾以六度大跳在主音“6”延長八拍半上結束全曲,真是余味無窮。
四、備音樂教學活動設計,體現音樂教學活動具有音樂性和發展性。
這裏涉及的是音樂教師備教法的問題,值得關註的主要問題仍然是突出學科特點,抓住教材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元素設計教師的“教”和“導”,教師要親自“體驗”學習過程。教師所設計的音樂教學活動,壹定要圍繞學生對音樂作品的具體感受,深入體驗,大膽表現,相互交流,評價提高這樣的學習過程進行周密而又有邏輯的安排與組織,整個教學過程要有壹個合理的結構,在這個合理結構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壹切發展落實在音樂學習活動當中,使音樂課有音樂的味道,有音樂的魅力,有明確的學生發展效果。
在《雨中》歌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活動設計主要放在這樣幾個環節:
第壹,聯系生活,創設情境,趣味練聲。如:聽錄音聲響,感受生活中的“雨聲”。學生練聲活動:聆聽雨聲;自由模仿雨聲;在“雨中”快樂地唱“清脆的雨滴聲”5 5 5 5|0 0|“連綿不斷的
嘀 嗒 嘀 嗒
大雨” 6 6 6 6 |6 —|6 —|6 — |6 — |
嘩 啦 啦 啦
“風雨交加”,合唱練聲5 3 |6 5 |5 - |5 - |
嘩 啦 嘩啦
2 1 |2 3 |3 - |3 - |
第二,欣賞歌曲,感受和體驗音樂情緒,想象意境。完整聆聽歌曲(放錄音),並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
第二,教師示範引發歌曲第壹樂段相聲詞樂句的學習,學生聆聽並找歌詞中唱到的有趣的聲音(嘀嗒嘀嗒、嘩啦嘩啦、呱嗒呱嗒、叮當叮當、劈啪劈啪、嘩啦啦啦);采用師生合作學習,對唱方式,老師唱前半句,學生接唱有趣的聲音,巧妙地完成歌曲第壹部分相聲詞的樂句教學任務。
第三,在愉快的情境中學唱歌曲的第壹部分。學生跟琴自學第壹段;邊唱邊用嬉雨的動作體驗歌曲的情緒和情景。
第四,重點學唱歌曲的第二部分。聽歌曲第二部分錄音範唱,比較兩部分的情緒和節奏有什麽不同;出示不同色彩的圖塊,區分兩個聲部的音高,輕聲模唱兩個聲部不同的旋律;學生分聲部練習歌唱;跟琴合唱、相互評價,強化聲部的音準與兩聲部的和諧,提高演唱水平。
第五,完整演唱和表現歌曲。學生體會、歸納出唱好歌曲的要點;有表情、有動作地表現歌曲;教師指揮完整地演唱歌曲。
五、備學生的音樂學習方式,面向全體學生,註重個性化學習與發展。
音樂教學備課,教師要走近學生,了解學生,要站在學生學習者的角度設計學生感興趣而又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音樂的學習。音樂教師備課應該考慮學生課前能夠參與的收集資料、探究活動等,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的課程資料應用於教學當中。在學生音樂學習活動和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和準備如何組織學生有效學習,學生與音樂作品對話,與音樂大師對話,與教師對話,與同伴對話,追求音樂教學使學生融於音樂之中,而不是遊離於音樂之外地自我建構新的音樂經驗,發展音樂能力,提升人文修養這樣的教學效果。
《雨中》教師設計的學生音樂學習方式主要有:第壹,情境式學習,即創設雨中上學路上兒童嬉戲,雨中玩樂的情景,在練聲中,歌曲學習與練習過程中始終都貫穿這壹情景,以情景感人,以情景感受和體驗來表現歌曲,以達到聲情並茂的歌唱效果。第二,情感陶冶式學習,即始終抓住歌曲的雨中有童趣,雨中學習的樂觀情緒,雨中不受幹擾喜歡讀書的情感,把學生對歌曲的理解與表現從歌詞所蘊涵的情與趣中層層推進教學,收到學生音樂能力與人文素養協調發展的效果。第三,師生互動式學習,即教師適當示範,引導學生嘗試、模仿性地歌唱;師生對唱,學習歌曲部分樂句,以易帶難,逐步鋪墊;第四,學生自主嘗試學習,即在歌曲二聲部的學習中,由學生自選聲部,自學視唱不同聲部,在自學基礎上再過渡到集體順應,合唱練習,基本達到預計的教學任務,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備音樂教育資源,要貼近教材和教學活動以及學生學習經驗與水平。
壹節好的音樂教學,離不開相關的音樂輔助材料和手段。在音樂教師的備課中,壹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就是準備與學生音樂學習密切相關的適當的音樂視聽材料和信息,以及學生要操作的相關材料(如卡片、圖片、樂譜等)或工具(如樂器、服裝、道具等)。對於教師在壹節音樂課中將采取什麽教學手段,這既要根據學校和老師的實際情況,也要針對具體的音樂教材內容。如需要用多媒體,教師備課就要制作相應的課件,收集、整理文字、圖片等資料,並考慮呈現的方式,呈現的時機。如不可能使用多媒體教學,那麽老師可以設計如何板書或制作手寫的題板、卡片、樂譜等具有呈現意義的教學資源,以揭示和豐富音樂的內涵,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更好地參與音樂的感受與表現。
教師必要的示範,也應該是壹種教育資源,包括對歌曲、樂曲作品的演唱,演奏,或舞蹈、戲劇的表演等。這些準備工作是否充分,是否成熟,將直接影響到音樂教學的效果,也是音樂教師備課應該要下的功夫。
在《雨中》音樂教學中,教師的課前準備主要是:
第壹,資源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包括雨中學生在上學路上用書包、衣服頂著雨奔跑,在雨中嬉戲、踩水的情景;分段出現的歌譜;歌曲作品的基本節奏練習卡片。電腦噴繪的全曲大歌單。手寫復印的學生小組分聲部學習的聲部小歌單。
第二、學生生活經驗的儲備:回憶自己學習生活中遇到的雨中上學的經歷和情景及情感體驗,對合唱學習活動的基本習慣與常識。
第三,教師的教學技能準備:熟悉和分析《雨中》作品的審美特點(前面已有所分析);有感情地熟唱《雨中》這首歌;設計和熟練歌曲旋律的伴奏;設計調動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體驗的方式與方法;設計解決合唱難點部分的具體策略。
從以上的分析與實例中,我們不難看出,當今中小學音樂教學的備課是有章法可循,有方法可借鑒的,只要音樂教師真正理解和進入到備課的意義和實質,那麽,備課才不至於是應付和流於形式,而是真正起到教學教學,備課先行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