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約翰遜繼任總統後,繼續擴大越南戰爭,使美國人民陷於嚴重的分裂之中。有些青年人開始另找出路,他們離開家庭和社會來到北加利福尼亞的舊金山。因為西海岸是新美國,代表了新思想、新道路和另壹種生活方式。特別是舊金山的海特-阿什伯利(Haight-Ashbury)地區,是嬉皮士經常出入的地方,這些地區的主要活動是吸毒、自由的性生活、愛情-和平的哲學,以及音樂。據統計,當時約有500-1500個搖滾樂隊在那裏演出。與此同時,在那裏發出了壹種新的聲音,他們通過耀眼的色彩、頻閃的燈光、電子裝備、幻燈、電影、圖畫、油漆、招貼而產生致幻體驗,以提高搖滾樂的興奮作用。荒唐的或色情的打扮、氣球和飄帶,進壹步增加了這種視覺的刺激,這就是所謂的舊金山聲音也稱為“迷幻音樂”“酸性音樂”。
嬉皮運動與搖滾樂,特別是迷幻搖滾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它是壹種頹廢、墮落的反文化運動,尤其是對當時的毒品泛濫及性解放都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這只看到了嬉皮運動的壹個側面。嬉皮運動實際是50年代垮掉壹代的壹個變種延續。對於未經歷過二戰的新壹代美國年輕人來說,他們不用勞動就輕而易舉地實現了他們父輩辛苦壹輩子所追求的美國夢,他們有著漂亮的住宅、汽車、立體聲音響、電視和足夠的零花錢。但是,豐富的物質生活卻帶來了精神生活的空虛。許多人在失望之余,去追求壹種比目前生活方式更美好的東西,以充實精神世界。他們主張仁愛、反對暴力、提倡和平主義、利他主義。早期的嬉皮士是壹些很有素養和理想的青年。決非人們想當然的那些骯臟邋遢、衣衫襤褸、吸毒成癖、逃避現實和性變態的流氓。他們留長發、穿奇裝異服,是為了排斥當時美國光潔整齊的形象。這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不僅對搖滾樂、而且對整個世界的文化形態及生活方式都有著深遠的影響。但嬉皮運動發展到後期,便背離初衷,向兩派發展。壹派是真正的理想主義,壹派是純粹的享樂主義。而後者的吸引力似乎更強烈壹些。此時的嬉皮主義已變成了絕對的自我中心主義。這壹點明顯地可以在搖滾樂中得到例證:甲殼蟲作為理想主義者,專門演唱壹些關於愛情、和平與冥想的歌曲,而滾石和大門樂隊則到處肆無忌憚地贊美性愛、毒品、無政府主義和極端享樂主義。
嬉皮運動對搖滾樂的影響很大,反過來搖滾樂對嬉皮運動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開始,嬉皮士們喜歡成群結隊地坐在海濱和公園聊天、彈奏樂器、唱歌。這種集會叫狂歡大集會,而每位去那裏的人都是促使這些集會成功的積極參加者。當集會的人群越來越多時,搖滾樂隊便開始表演,但同時樂隊的表演又起了喧賓奪主的作用。因為音樂的聲音完全壓倒了壹切,整個集會的氣氛便被搖滾樂隊和他們的音樂所控制。終於,在加州阿爾塔蒙特的滾石演唱會上發生的壹樁兇殺案給這種集會敲響了喪鐘。當滾石演唱他們的經典作品>時,號稱地域天使的摩托黨徒在舞臺前痛打並刺死了壹名聽眾。從此,嬉皮運動進入了尾聲。
那些嬉皮運動的幸存者也擺脫了嬉皮的狂熱,開始自我反省和思考。這種現象深深地影響了70年代搖滾樂,與60年代相比,70年代搖滾樂少了壹份狂熱的反叛和說教,多了壹份頹廢和思考。同時由於70年代復雜的社會背景(水門事件、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崩潰、中東戰爭、石油價格等等),造就了搖滾樂壇的異常繁榮。隨著嬉皮運動的結束,迷幻搖滾也隨之趨於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