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分別是哪七個人?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賢分別是哪七個人?

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劉楨。

1、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

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壹,家學淵源,為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孔融能詩善文,曹丕稱其文“揚(揚雄)、班(班固)儔也。”其散文鋒利簡潔,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張溥輯有《孔北海集》。

2、陳琳

字孔璋,廣陵射陽人 。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壹。生年無確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較年長,約與孔融相當。陳琳著作,據《隋書·經籍誌》載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張溥輯有《陳記室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3、王粲

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陽郡高平縣(今山東微山兩城鎮)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壹,太尉王龔曾孫、司空王暢之孫。著《英雄記》,《三國誌》記王粲著詩、賦、論、議近60篇,《隋書·經籍誌》著錄有文集十壹卷。明人張溥輯有《王侍中集》。

4、徐幹

字偉長,漢末文學家、哲學家、詩人。“建安七子”之壹。以詩、辭賦、政論著稱。代表作:《中論》《答劉楨》《玄猿賦》。其著作《中論》,對歷代統治者和文學者影響深遠。

5、阮瑀

字元瑜,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市尉氏縣)人,漢魏文學家,建安七子之壹。所作章表書記很出色,當時軍國書檄文字,多為阮瑀與陳琳所擬。名作有《為曹公作書與孫權》。詩有《駕出北郭門行》,描寫孤兒受後母虐待的苦難遭遇,比較生動形象。年輕時曾受學於蔡邕,蔡邕稱他為“奇才”。

6、應玚 [yáng]

字德璉,東漢汝南南頓(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人。東漢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壹。應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為丞相掾屬,後轉為平原侯庶子。曹丕任五官中郎將時,應玚為將軍府文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應玚卒於疫疾。

7、劉楨

字公幹,東漢末年東平寧陽(今山東寧陽縣泗店鎮古城村)人,東漢名士。其祖父劉梁,官至尚書令,其人博學有才,警悟辯捷,以文學見貴。建安二十二年 (217),劉楨與陳琳、徐幹、應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隋書·經籍誌》著錄有集4卷,《毛詩義問》10卷,皆已佚。明代張溥輯有《劉公幹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鹹。

1、嵇(jī)康

壹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漢族,譙國铚縣(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他註重養生,曾著《養生論》。有《嵇康集》傳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時代思想,並且給後世思想界、文學界帶來許多啟發。

2、阮籍

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竹林七賢之壹。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采取謹慎避禍的態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詠懷八十二首》、《大人先生傳》等,其著作收錄在《阮籍集》中。

3、山濤

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 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賢”之壹。曾多次以老病辭官,皆不準。太康三年(282年),升為司徒,以老病歸家。次年去世,年七十九,謚號“康”。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輯本。袁宏在《名士傳》中稱山濤等七人為“竹林名士”。

4、向秀

字子期,河內懷(今河南武陟)人。竹林七賢之壹。向秀雅好讀書,與嵇康、呂安等人相善,隱居不仕。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呂安被司馬昭害死後,向秀應本郡的郡上計到洛陽,受司馬昭接見,後官至黃門侍郎、散騎常侍。泰始八年(272年)去世。

5、劉伶

字伯倫,沛國(今安徽淮北)人,魏晉時期名士,與阮籍、嵇康、山濤、向秀、王戎和阮鹹並稱為“竹林七賢”。劉伶現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頌》 和《北芒客舍》。其作品生動的反映了魏晉名士崇尚玄虛、消極頹廢的心態,也表現出對“名教”禮法的蔑視及對自然的向往, 後世以劉伶為蔑視禮法、縱酒避世的典型。

6、王戎

字濬沖。瑯玡臨沂(今山東臨沂白沙埠鎮諸葛村)人。三國至西晉時期名士、官員,“竹林七賢”之壹。王戎出身瑯玡王氏。長於清談,以精辟的品評與識鑒而著稱。最初襲父爵貞陵亭侯,被司馬昭辟為掾屬。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將軍。後參與晉滅吳之戰,吳國平定後,因功進封安豐縣侯。在荊州拉攏士人,頗有成效。

7、阮鹹

字仲容,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南)人。 魏晉時期名士。阮籍之侄,與阮籍並稱為“大小阮”;又與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並稱為“竹林七賢”。阮鹹精通音律,善彈琵琶,時號“妙達八音”,有“神解”之譽 。存世的作品有《律議》、《與姑書》。“阮鹹”這壹樂器也是因其得名。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建安七子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竹林七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