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多麽幼稚而可笑。
我的確看了很多很多,但卻僅僅只是在看罷了,我壹味追求的是數量,想要趁早把這些經典吞下,但是他們卻連消化都還沒來得及,就已經被下壹部電影所取代。
所以那個時候,我腦海中留下的,只是250個故事梗概,諾幹個演員、導演的名字,壹些美麗的場景,壹些經典的臺詞,僅此而已。
抱著250個故事,可以讓妳成為壹個有趣的人,但是,卻不會使妳變成壹個深刻的人。因為,故事往往以情節取勝,而不是思想。
於是,我困惑地發現,自己在面對生活時,依然會不知所措,依然會茫然無知,依然會犯蠢犯渾,依然會自暴自棄,所有電影主人公的反面教材依然沒有讓我吸取教訓,相反,卻在我人生中壹遍又壹遍的上演,和所有人壹樣。
我開始意識到,看電影並沒有讓我變成壹個更好的人,我還是我,看電影也並沒有改變我看待世界的方式,依舊幼稚、可笑,甚至比原來的無知來的更加無知,這種無知,是不知道自己無知的無知。
我突然想起有人在知乎問:讀書與不讀書到底有啥區別。看到壹個很棒的答案:讀書與不讀書並沒有什麽區別,可能最大的區別是,那些讀過書的人,往往會認為自己和沒讀過書的人有區別。這就是我在看完250部電影之後最愚蠢的看法,自認為自己已經和他們不壹樣了。
其實沒有任何不壹樣。
於是,我決定重頭再來,重新品味這250部電影,這壹次,我很慢、很有耐心。因為已經對情節了如指掌,我沒有將註意力在放在這上面,而是用心去觀察每壹步電影的內核,或者說,靈魂。
我相信,能排上前250號的電影,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故事和技巧,更在於它的靈魂,而這壹點,第壹次囫圇吞棗的我是很難抓住的。
壹部壹部慢慢去品味這些電影,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節奏舒緩的片子,這在之前是很難想象的。記得第壹次刷時,往往是《盜夢空間》《阿凡達》等等這樣快節奏的電影給我的印象最深,而像是《比海更深》、《海邊的曼徹斯特》這樣的慢節奏卻總會有昏昏欲睡的感覺。而現在,我卻覺得慢節奏的電影更有味道,這就好比舒緩的巴赫和躁動的搖滾,清淡的日料和濃重的火鍋,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豐富,那些短暫的、強烈的刺激已經不那麽吸引我了,反而是那些意味深長的、層次豐富的、反復回味的鏡頭讓我動心。我想,這也是為什麽莎士比亞、巴赫還有梵高的作品可以成為不朽的傑作吧。我也可以很大膽的預測,類似的情況會在電影界發生,不朽的作品,是意味更深長、層次更豐富的,那些炫技的、壹覽無余的電影,只能成為每個時代的通俗作品,很快便會泥沙俱下、石沈大海。
所以,我驚喜地發現,盡管看電影並沒有讓我跟睿智、更成熟、更深刻,但卻錘煉了我的品位。我從壹個酷愛炸雞漢堡的小孩變成了喜歡清茶淡飯的老人,從壹個喜歡重金屬快節奏強刺激的年輕人變成了喜歡輕音樂慢節奏有回味的成年人。我不知道哪種品味來得更好,但對我自身來說,應該算是品位的升華。
最近,我已經二刷了不少電影,每重新看完壹部,我內心的壹種感覺就加深了壹些,我似乎在所有這些電影中發現了壹個***同的內核,壹開始我並不知道那個內核具體是什麽,直到最近刷完《教父》和《美國往事》後,我意識到了,所有這些電影,其實都在講述“善良”,都在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也無論妳是何種身份何種信仰,都應該做壹個善良的人。
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不能選擇自己的外貌,甚至於不能選擇自己的命運,但是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可以選擇做壹個善良的人。
真的是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卻在我回過頭去看時,才真正意識到,而這可能已經在漫長的刷影過程中,深深埋進我的骨子了去了。
很慶幸,我壹直是壹個善良的人,而且我相信,自己會壹直善良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