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唱晚》是壹首著名的古箏曲。壹般以為,此曲是婁樹華在本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根據古曲《歸去來辭》的素材改編而成。標題取自唐代王勃《藤王閣序》中的名句——“漁舟唱晚,響穹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近來又有研究表明,此曲非婁樹華首創,而是金灼南根據流傳於山東聊城地區臨清壹帶的民間箏曲《雙板》及其演變樂曲《三環套日》、《流水激石》改編而成。本世紀三十年代金灼南將此曲傳授給婁樹華,婁樹華又以金譜為藍本,作了較大發展並增加了樂曲的後半部分,此版本於是迅速流傳全國。
全曲***分三段。
第壹段用慢版奏出韻致悠揚而富於歌唱性的旋律,並配合左手揉、吟等裝飾手法,抒發了對湖濱晚景的贊賞情懷。
第二段是從第壹段上下八度關系的曲調中發展而來的,用按、揉兩種指法相配合,奏出長音“FA”,使調式有所變化。
第三段用快板奏出壹連串模進音符。表現蕩槳、搖櫓和浪花飛濺等情景,然後樂曲逐步加快,以各種按、滑叠用的催拍(亦稱催板)奏法,描繪漁舟晚歸的情景。
《漁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描繪了夕陽西下,漁人載歌而歸的詩情畫意。它的後半部分運用遞升遞降的旋律和漸層發展的速度、力度變化,成功地表現了百舟競歸的熱烈情景。而樂曲的前半部分樂句與樂句、或者樂句中的小分句大都采用上下對答的“對仗式”結構,盡管上下樂句和小分句的結構不是十分方整勻稱,但音樂的上下呼應仍然給人以結構規整之感。
《漁舟唱晚》旋律流暢優美,被改編成多種形式演奏,成為最受廣大群眾喜愛的我國傳統樂曲之
★《戰臺風》作者:王昌元
王昌元,當代中國最具影響的著名古箏演奏家、浙派箏傳人王巽之教授之女,浙江杭州人。9歲學箏,12歲登臺獨奏。師從王巽之及潮州派箏家郭鷹,系統掌握了中國古箏的各種演奏手法,並加以創新和發展。1969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先後擔任上海歌劇院、上海樂團、中國藝術團、上海民族樂團古箏演奏家。1984年赴美國肯特大學研究世界音樂並教授古箏。在美國旅居二十壹年,在海外推廣中國古箏藝術。演講、演出、示範演奏、壹對壹教學是推廣古箏藝術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