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奏曲 音樂體裁的壹種。十六世紀指意大利的壹種有樂器伴奏的聲樂曲。十七世紀後半期起,指壹件或幾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隊競奏的器樂套曲。巴羅克時期形成的由幾件獨奏樂器組成壹組與樂隊競奏者稱為大協奏曲。古典樂派時期形成的由小提琴、鋼琴、大提琴等壹件樂器與樂隊競奏的控協奏曲稱"獨奏協奏曲"。海頓|、莫差特、貝多芬以及浪漫樂派的許多作曲家均作有大量的獨奏協奏曲作品。另有兩件相同或不同樂器與樂隊競奏的復協奏曲(或和雙重協奏曲)、三件相同或不同樂器與樂隊競奏的三重協奏曲,單樂章的小協奏曲,樂隊與樂隊競奏的控化的大協奏曲等。控的協奏曲多用三樂章的套曲曲式構成:第壹樂章為奏鳴曲式的快板,第二樂章慢板,第三樂章快板。古典樂派及浪漫樂派的部分協奏曲的第壹樂章多采用雙重呈示部,先由管弦樂隊演奏第壹個呈示部,之後獨奏樂器加入演奏,隨後由獨奏樂器為主演奏另壹個內容不完全壹樣的第二個呈示部。除此外,在第壹樂章和第三樂章再現部結束、結尾開始前的主和弦第二轉位和弦後安插由獨奏樂器演奏的華彩樂段,並用屬和弦上長時值的顫音過渡至管弦樂合奏的結尾。
交響曲 器樂體裁的壹種。管弦樂隊演奏的大型(奏鳴曲型)套曲。源於意大利歌劇序曲,海頓時定型。基本特點為:第壹樂章快板,采用奏鳴曲式;第二樂章速度徐緩,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等;第三樂章速度中庸或稍快,為小步舞曲或詼諧曲;第四樂章又稱"終樂章",速度急速,采用回旋曲式奏鳴曲式等。海頓作有交響曲壹百余部,莫紮特作有五十余部,貝多芬的九部交響曲被稱為交響曲的不朽之作,舒伯特作有《未完成交響曲》等八部。浪漫樂派的其他作曲家如柏遼滋、舒曼、門德爾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鮑羅廷、德伏夏克、西貝柳斯、布魯克納、馬勒等均作有著名交響曲作品。近現代的著名交響曲作曲家有奧涅格、伏昂·威廉斯、格拉祖諾夫、斯克裏亞賓、拉赫瑪尼諾夫、米亞斯科夫斯基、普羅科菲耶夫、蕭斯塔科維奇、恰恰圖良等。
進行曲
原為軍隊中用以整步伐、壯軍威、鼓士氣的隊列音樂,其起源可以上溯至16世紀的戰爭曲。以曲調規整、節奏鮮明並多帶附點音符為特點。早期進行曲不拘拍子,結構短小,如J.-B.呂利所作由雙簧管和鼓隊演奏的《集合進行曲》為三拍子,二段式,分兩段各自反復,僅14小節。近代進行曲都用復三段式寫成,用雙拍子或四拍子(4/4,4/2,2/2,6/8等),三拍子的進行曲屬於少數(如R.舒曼的《大衛盟員進攻庸夫俗子進行曲》)。除了器樂作品外,歌曲中的進行曲也很常見。《馬賽曲》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期最著名的聲樂進行曲。中國近現代各個歷史時期的革命歌曲,如《工農兵聯合歌》、《三大紀律八項註意》、《義勇軍進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戰鬥進行曲》、《誌願軍戰
歌》、《娘子軍連歌》等,都是進行曲樣式的歌曲。近世進行曲的用途日益擴大,除軍隊進行曲外,尚有用於婚、喪、節慶的進行曲及專供藝術欣賞用的進行曲。婚禮進行曲有兩種:壹種是速度較快表現節日氣氛的,如F.門德爾松《仲夏夜之夢》配劇音樂中的婚禮進行曲;壹種是速度較慢用於婚禮行列的,如R.瓦格納的歌劇《羅恩格林》第2幕的婚禮行列音樂和第3幕的婚禮合唱。喪禮進行曲速度緩慢,多用小調式寫成,早期也有用大調式的,如G.F.亨德爾的清唱劇《掃羅》中的《死亡進行曲》。L.van貝多芬降A大調《第十二鋼琴奏鳴曲》中《紀念壹位英雄之死的喪禮進行曲》(後用於《普洛哈什卡》配劇音樂)和《第三交響曲》第2樂章,以及F.F.肖邦《降b小調鋼琴奏鳴曲》第3樂章,都是喪禮進行
曲的典範作品。G.馬勒的《第壹交響曲》第 3樂章的喪禮進行曲,主題采用法國民歌《約克兄弟》的曲調。馬勒用卡農手法發展這個主題,構成1首模擬體的喪禮進行曲。
幻想曲 fantasia
壹種形式自由灑脫、樂思浮想聯翩的器樂曲。16、17世紀的幻想曲常由弦樂器(主要是琉特)或鍵盤樂器演奏,多用復調模仿手法(基本相同的旋律在高低不同的聲部中輪番出現)自由發展主題。其後,幻想曲常作為賦格曲和奏鳴曲的前奏,與結構嚴謹的賦格曲和奏鳴曲本身形成對比,如J.S.巴赫的《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W.A.莫紮特的《c小調幻想曲》。此外,也作為獨立的器樂曲,性質類似隨想曲,如莫紮特的d小調和c小調鋼琴幻想曲、L.van貝多芬的《g小調鋼琴幻想曲》和《c小調鋼琴、樂隊與合唱幻想曲》。浪溫派作曲家F.F.肖邦、R.舒曼、J.勃拉姆斯等人的鋼琴幻想曲常表現如夢的意境。F.李斯特稱其以歌曲、歌劇和器樂曲主題為基礎的鋼琴和樂隊改編曲為幻想曲。許多自由發展主題的歌劇集成曲,如P.de薩拉薩特和F.韋克斯曼的《卡門幻想曲》也稱幻想曲。幻想曲與隨想曲既有聯系又有不同。壹般地說,幻想曲著重內心深處的表達,更主觀壹些;而隨想曲則偏於韻味和情致的抒發,外在情緒性更多壹些。從形式結構上看,幻想曲往往比隨想曲要長大。但二者常常相互滲透,難以絕然分清。
小夜曲是音樂體裁的壹種,是用於向心愛的人表達情意的歌曲。起源於歐洲中世紀騎士文學,流傳於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國家。最初,小夜曲由青年男子夜晚對著情人的窗口歌唱,傾訴愛情,旋律優美、委婉、纏綿,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形式也有所發展。“中外著名歌曲”中登載的舒柏特、托西尼作曲的小夜曲,都在世小夜曲原是中世紀歐洲行吟詩人在戀人的窗前所唱的愛情歌曲,流行於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演唱時常用吉他、曼陀林等撥弦樂器伴奏,歌聲纏綿婉轉,悠揚悅耳。後來器樂獨奏的小夜曲,也和聲樂小夜曲同樣流行。奧地利作曲家莫紮特的歌劇《唐·璜》第二幕裏的小夜曲,是在少女的窗前彈著曼陀林歌唱的典型小夜曲。
奏鳴曲
sonata
壹種多樂章的器樂套曲。亦稱“奏鳴曲套曲”。由3、4個相互形成對比的樂章構成,用1件樂器獨奏(如鋼琴奏鳴曲)或 1件樂器與鋼琴合奏(如小提琴與鋼琴合奏的小提琴奏鳴曲,長笛與鋼琴合奏的長笛奏鳴曲等)。其中各樂章的基本特點和曲式結構如下:第1樂章為快板,用奏鳴曲式;第2樂章為慢板,用變奏曲式、復三段式或自由的奏鳴曲式;第3樂章為小步舞曲或諧謔曲,用復三段式;第 4樂章為快板或急板,用奏鳴曲式或回旋曲式。早期奏鳴曲 sonata壹詞源自意大利語sonare(意為:鳴響),13世紀始見於音樂用語中。16世紀初泛指各種器樂曲,以與聲樂曲的泛稱康塔塔相對。如G.戈爾紮尼斯的《琉特奏鳴曲》實即兩首舞曲,G.加布裏埃利的《輕和重奏鳴曲》是器樂合奏曲等。繼加布裏埃利之後,S.羅西、M.內裏、B.馬裏尼等意大利作曲家,均稱
自己所作供樂器演奏的坎佐納為奏鳴曲。
變奏曲variation
主題及其壹系列變化反復,並按照統壹的藝術構思而組成的樂曲。“變奏”壹詞,源出拉丁語variatio,原義是變化,意即主題的演變。從古老的固定低音變奏曲到近代的裝飾變奏曲和自由變奏曲,所用的變奏手法各不相同。固定低音變奏曲 以4~8小節的低音旋律或和弦進行為主題(前者如J.S.巴赫的c小調《帕薩卡裏亞》,後者如他的d小調《恰空》),當主題不斷反復時,上方聲部蜿蜒不絕地變化復調結構與和聲織體。在巴羅克時期的組曲中,有些舞曲反復演奏時,往往將旋律加以裝飾,或同時改變其織體,稱為“復奏變奏曲”。
小步舞曲
法國古老的民間舞曲,17、18世紀流入宮廷,並逐漸盛行於貴族社會。三拍子、中庸速度、風格典雅優美。可以寫成獨立的器樂曲,也常用於古組曲或奏鳴曲的第三樂章。通常為帶"三聲部中段"的復三部曲式結構。拉莫、莫紮特、貝多芬等人的小步舞曲最為著名。原為法國土風舞,壹種三拍子的舞曲。約1650年傳入宮廷,逐步變成速度徐緩、風格典雅的舞曲,流行於貴族社會。十七、十八世紀常用於古鋼琴組曲和管弦樂套曲中,作為壹個樂章(常為第三樂章),也可作為單獨的器樂曲。其結構為三段式曲體,中段常用三個聲部寫成,故稱“三聲部中段”,沿習至今。
詠嘆調
西洋歌劇、神劇或康塔塔等戲劇中壹種極富抒情性、戲劇性的獨唱樂段。壹般篇幅較大,音域寬,技巧性強,用於集中表在人物的風心活動。用管弦樂隊或鍵盤樂器伴奏。詠嘆調的運用始於17世紀初,與朗誦式的宣敘調相對,結構效自由。18世紀時,其結構變得程式化,壹般為A+B+A'的復三部曲式結構,特別是在意大利那不勒斯樂派的歌劇中。過於嚴格的程式化,阻礙了劇情發展,格魯克在其歌劇改革中打破了這種格式。詠嘆調在歌劇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可單獨作為音樂會曲目。壹些歌唱性較強的器樂作品也稱詠嘆調,如巴赫的《布蘭登堡變奏曲》主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