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nne Warwick因家庭淵源從小與福音歌曲結緣,6歲開始學音樂,並擔任家族福音歌唱隊的成員,後來在大學裏接受正統的音樂訓練,隨後從紐澤西鄉下遠赴紐約發展,擔任歌手與樂團的合音工作,60年代初即以合音展開其音樂生涯,不久被名作曲家Burt Bacharach發掘,與Burt合作到70年代初壹***產生了20幾首單曲榜前40位的暢銷曲,這也是Dionne音樂生涯的第壹個高峰期。Warwick自信中帶著沮喪的唱法,成功地詮釋歌詞意境,引起樂迷***鳴,之後,她便與Burt Bacharach (曲)、 Hal David(詞)結成堅強的創作成/演唱三人組,特別自60-80年代間,締造了許多令人百聽不厭的排行暢銷曲,例如:“Do You Know The Way To San Jose”、”Walk On By”、”I’ll Never Fall In Love Again”、”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等。
在20世紀60年代初,她和她的媽媽李·德琳卡德·華薇克(LeeDrinkardWarwick),姨媽茜茜·休斯頓以及她的妹妹蒂·蒂都是當地的壹個家庭福音樂隊德琳卡德演唱隊(TheDrinkardSingers)的成員。正是在這支樂隊裏,狄昂經歷了她人生當中的第壹次與音樂的接觸。憑借獎學金在哈特音樂學院(HarttCollegeofMusic)學習期間,狄昂與妹妹蒂·蒂,以及壹個表妹組成三重唱福音合唱組合(TheGospelaires)。
1962年的壹天晚上,當狄昂·華薇克、蒂·蒂·華薇克和她們的媽媽李·德琳卡德·華薇克還有姨媽茜茜·休斯頓在紐約著名的阿波羅劇院表演時,有人發現了舞臺上的狄昂,並邀請她參加某個音樂作品伴唱的錄制。正是通過這次錄制,狄昂遇上了當時並不出名的作曲家伯特·巴克拉克(BurtBacharach)。狄昂輝煌的音樂事業從1962年她與伯特首度合作的熱門金曲《別把我讓來讓去》(Don‘t Make Me Over)開始,到1986年的格萊美年度最佳單曲《這才是朋友》(That’sWhatFriendsAreFor)(與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格蕾蒂絲·奈特(GladysKnight),埃爾頓·約翰(Elton John)合作)達到頂峰,這也是史上最長的合作關系之壹,其間創造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
狄昂·華薇克曾說過:“在我遇到伯特的時候,他正和另外壹個作詞家巴布·西裏亞德(BobHilliard)合作,他們當時為流浪者樂隊(Drifter)寫了壹首叫《墨西哥式離婚》(MexicanDivorce)的歌。而在我錄制伴唱的那壹年,他開始了跟作詞家哈爾·戴維(HalDavid)的合作。我加入了伯特以及哈爾·戴維,參加制作了壹些樣帶以及伴唱的錄制。我為雪洛兒女子合唱團(TheShirelles)錄歌曲樣本唱片,然後他們就說不要歌了,而要唱歌的人,也就是我。我們的合作關系就從那時候開始了。” 伯特曾回憶說,“我很難不去註意她。狄昂身上有壹種東西,從我第壹眼看到她時就壹直存在的東西——那是壹種優雅,壹種對音樂空靈而獨特的感覺”。幾年之後,當克裏夫·戴維斯聽到惠特妮·休斯頓的歌聲時,也發出了相似的感慨。 此後,狄昂把她的姓改成了“華薇克”(Warwick),轉而投入忙碌的工作當中。她為伯特以及他的搭檔哈爾·戴維錄唱樣帶,平均壹首歌40美元。在狄昂為這對初出茅廬的搭檔錄唱的早期歌曲中,壹首名叫《少開壹次門》(OneLessBelltoAnswer)的歌曲,最終成為了五度空間合唱團(TheFifthDimension)的成名曲;另壹首《靠近妳》(ClosetoYou),則是卡朋特兄妹(Carpenters)的曲目。後來,有著福音歌曲演唱背景的狄昂,作為華薇克—巴克拉克—戴維創作/演唱三人組的壹員,引起了壹家名叫權杖唱片(ScepterRecords)的小型福音唱片公司總裁佛羅倫斯·格林伯格(FlorenceGreenberg)的註意。狄昂與權杖唱片公司簽了唱片合約,伯特和哈爾負責她的歌曲創作。1962年,他們的首支單曲《別把我讓來讓去》壹發行,就榮登當年12月份熱門金曲排行榜前十名。
狄昂後來提道,“真是太不可思議了!我們當時都非常年輕和稚嫩,誰也不知道我們到底會走到哪壹步。我壹直在伴唱,而伯特才剛剛開始和哈爾·戴維壹起寫歌。 然而,到了70年代初期,狄昂的事業卻出現了嚴重的危機。 在著名的占星術暢銷書《12星座人》作者的鼓動下,狄昂在自己的姓氏後面添加字母“e”,變成了“DionneWarwicke”。姓氏拼寫的變化,從命理學上來說,本應該給她的生活和職業生涯帶來額外的好運,但事實並非如此。每當狄昂回憶起那個災難性的多余元音字母,都會忍不住感慨:“我知道這聽起來會很愚蠢,但是我所有的災難確實都始於1971年我在自己的姓氏後面添加了那個字母‘e’。占星家琳達·古德曼(LindaGoodman)告訴我這會是壹個絕妙的主意,結果卻恰恰相反。實際上,從那之後,我的情況開始變得非常糟糕。”狄昂最終在1975年刪掉了姓氏後面那個多余的“e”,然而損害已經實實在在造成,無法改變。
在1972年,狄昂完成了與伯特·巴克拉克和哈爾·戴維合作的最後壹張專輯,命名為《狄昂》(Dionne),制作簽約公司由權杖唱片公司轉為華納兄弟唱片公司(WarnerBrothersRecords)。這張專輯代表了三人合作創新的高度,狄昂在專輯中還對經典歌曲《少開壹次門》和《靠近妳》進行了重新演繹。但是狄昂的“魔力”已經消失,唱片消費者們對這些抒情歌曲不再感興趣,專輯銷量慘淡。事實證明,經過了十年奇跡之後,這三人組合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同年,伯特和哈爾之間出現了不合,他們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拋棄狄昂以及她與華納兄弟唱片公司的新合同。此次事件,最終以狄昂對伯特和哈爾上訴,得到550萬美元違約賠償金而落下帷幕。 那時狄昂訴苦道,“我想,這是過分自我的問題。但我並不知道其中的來龍去脈,而我從心底認為我應該知道情況的。那兩個人顯然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我不知道原因。但無論原因是什麽,是他們引起的矛盾,不是我,我不在乎。可大家相處了十年,至少應該打個電話告訴我出了問題。很快,我們將不再是壹個團隊。他們那麽做就好像在說‘狄昂,收拾壹下,做好準備吧’。我以前把他們當朋友,但現在卻很懷疑。我什麽東西也不欠他們。可對我而言,他們欠我太多了。我心中的部分感情已壹去不復返。我就像嚴寒中被遺棄的孩子。”這場冷戰壹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 在她隨後的密紋唱片中,狄昂奔走於不同制片人之間,試圖重現昔日風采,在此期間,她與制作人多茲爾(Dozier)、霍蘭德(Holland,曾與瑪莎·裏維斯和範德拉斯組合(MarthaReeves&TheVandellas)合作過)以及索姆·貝爾(ThomBell,曾與織機樂隊、哈洛茂文與藍音符樂隊(HaroldMelvin&TheBlueNotes)、泰迪·潘德格拉斯(TeddyPendergrass)合作過)進行了合作。1972年至1977年間,狄昂發行了6張專輯。盡管其唱功依舊非凡,但歌曲本身卻並不出彩,因而這些歌曲中沒有壹首歌能復制她前十年的輝煌。 這些問題對狄昂來說似乎還不算什麽,她與比爾·艾略特(BillElliot)結為連理12年並育有達米安(Damian)與大衛(David)二子的婚姻在1973年走到了盡頭。回首這段官司纏身的歲月,狄昂稱,“同時經歷兩次分離真的讓我感覺很沈重!”
在這段事業下降期,她也獲過些獎。1975年,狄昂與織機樂隊(TheSpinners)的二重唱攬下暢銷單曲第壹名。《然後妳出現了》(ThenCameYou)單曲銷量達壹百萬張,並獲得格萊美獎提名。1976年,急於找到新的搭檔,重拾昔日榮光的狄昂與奧斯卡獎得主,素有靈魂樂師美譽的艾薩克·海耶斯(Isaac Hayes)搭檔,開始名為“男女搭檔”(AManandaWoman)的全國巡演。這場巡演激發了狄昂新的靈感,二人還發行了創下兩項紀錄的演唱會現場專輯。1977年狄昂的第六張、也是最受好評的唱片——《壹見鐘情》(LoveatFirstSight),由華納兄弟發行。同年她與華納唱片的合同到期。 1978年在克裏夫·戴維斯的推動下,狄昂滿懷憧憬地與阿裏斯塔唱片公司簽約。在討論與其合作的制片人時,克裏夫大膽提議由曾為阿裏斯塔唱片公司錄音的貝瑞·曼尼洛(BarryManilow)來擔此重任。1979年1月22日,貝瑞走進錄音室,這個二人組合締造了狄昂演唱生涯中最暢銷的專輯。 貝瑞·曼尼洛認為,“狄昂抒情歌曲的演唱實力能與史翠珊(Streisand)相媲美。狄昂壹直都是最好的歌手之壹。” 對於貝瑞的贊美,狄昂也不忘回敬對方,她誇贊道“和貝瑞壹起工作的感覺非常輕松,跟他錄制專輯就像出席壹場派對。貝瑞作為藝人才華橫溢,以至於妳常常會忘記他也是壹位極其優秀的制作人。 1979年5月,在貝瑞·曼尼洛操刀制作的專輯發行之後,狄昂·華薇克登上了卡內基音樂廳的舞臺。觀眾對她的表演給予了雷鳴般的掌聲。那晚,是她時隔八年後重返紐約的舞臺。現場被擠得水泄不通,人頭攢動的卡內基音樂廳見證了她巨大的成功。同年9月,應觀眾要求,她在林肯中心迎來了壹個特別之夜。她的復出之作——同名密紋唱片《狄昂》被認證為金唱片。翌年2月,狄昂憑借由貝瑞·曼尼洛制作的沖上單曲榜前十名的歌曲《我再也不會這樣》(I'llNeverThisWayAgain)和《似曾相識》(DejaVu)贏得兩項格萊美大獎。在狄昂的事業重回正軌之時,這兩項格萊美大獎無疑如錦上添花之妙筆,使其事業更上壹層樓。 自那時起,狄昂的事業在20世紀80年代不斷再創高峰。經過這十年的浮沈,她已是當紅的電視節目《勁歌金曲》(SolidGold)的主持人和明星。1982年,她重返錄音棚,與比吉斯合唱團(TheBeeGees)組合中的貝瑞·吉布(BarryGibb)合作。此二人的搭檔成就了另壹張最暢銷專輯,《令人傷心的人》(Heartbreaker)。專輯同名主打歌也迅速躍升至當時十大熱門單曲之壹。1983年,她攜手另壹制作人路德·範德魯斯(Luther Vandross),打造另壹張激情澎湃的專輯《能說再會多少次》(HowManyTimesCanWeSayGoodye)。1984年,狄昂又與史提夫·汪達合作為電影《紅衣女郎》(TheWomaninRed)錄制原聲大碟
在與路德合作的專輯中,他們二人不僅***同演繹了同名主打歌,還與她的老朋友雪洛兒女子合唱團再聚首壹起錄制了《妳明天還會愛我嗎》(WillYouStillLoveMeTomorrow)壹歌。而該專輯最具特色的賣點,就是由路德最喜歡的伴唱之壹:狄昂的姨媽茜茜·休斯頓親自為他們伴唱。 這看上去似乎是狄昂生命中壹段重要的團聚時期。然而,在此漫長的時間內,狄昂·華薇克、伯特·巴克拉克以及哈爾·戴維壹直未放下他們長期存在的隔閡。伯特自從和填詞人卡洛·貝耶·莎格(CaroleBayerSager)結婚後,他們就壹直在壹起創作了多首歌曲。1984年,狄昂受邀和新人格倫·瓊斯(GlennJones)合唱電視劇《尋找失去的愛的人》(FinderofLostLoves)主題曲。然而,當她接下這個工作時,她還不知道伯特·巴克拉克是這首歌曲的作曲者和制作人。
歌曲《尋找失去的愛的人》的錄制迫使狄昂和伯特修補兩人之間的分歧。這段破鏡重圓的經歷也讓他們決定在1985年攜手合作另壹首歌曲。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二人合作的《這才是朋友》(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這首歌曲竟成為排行榜頭號熱門單曲。這首歌的成功被歸功於“狄昂·華薇克和她的朋友”。其中“朋友”是指埃爾頓·約翰,格拉迪斯·奈特,以及史提夫·汪達。這首歌的全部收益都捐贈給致力於治愈艾滋病的研究。單曲最終籌集的善款就超過了60萬美元。狄昂《朋友》(Friends)這壹專輯也成功大賣並上榜超過6個月。這也是她漫長的演唱生涯中最成功的專輯。 多年來,狄昂壹直被視為好萊塢的貴族。事實上,在20世紀80年代早期,當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菲利普王子訪問洛杉磯時,狄昂與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弗蘭克·辛納屈(Frank Sinatra)壹起作為歡迎團隊曾到現場迎接。 與此同時,狄昂在流行音樂和搖滾樂上也頗有造詣。1985年,當年許多明星包括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林昂內爾·裏奇(Lionel Richie)、保羅·西蒙(Paul Simon)、蒂娜·特納(TinaTurner)以及布魯斯·斯普林斯汀(Bruce Springsteen)壹起錄制全球金曲《天下壹家》(WeAretheWorld)時,狄昂就是參與這次聯合演唱的歌手之壹。在演藝界,她是位風情萬種且備受尊敬的人物,她不僅能與斯普林斯汀有交情,還是辛納屈的好朋友。換壹句話來說,她是壹個多才多藝的全能型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