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於1770 12 16出生於德國波恩。貝多芬的父親是當地唱詩班的男高音,是個經常喝酒的傻子。他媽媽是個女仆,是個窮人家。
貝多芬是典型的神童音樂家。他表現出音樂天賦,被父親視為“搖錢樹”,不惜打罵,讓貝多芬有了壹個不幸的童年。由於他在音樂方面的早期智慧,他十二歲時就被與著名的音樂神童莫紮特相提並論。在貝多芬的記憶中,他根本沒有享受過父愛。
貝多芬的父親過去常常把孩子拖到鍵盤前,讓他在那裏苦練幾個小時,每當他彈錯了就給他壹巴掌。鄰居經常聽到孩子因為疲勞和疼痛而抽泣著入睡。
第二,母親的死亡
1787年,貝多芬動身前往音樂之城維也納,見到了莫紮特。當時17歲的貝多芬還不為人知,而莫紮特在歐洲已經很有名了。也許是貝多芬的長相太普通了,連莫紮特都忽略了,對這個年輕人也不是很感興趣。他給了壹首鋼琴即興演奏的曲子,卻去隔壁房間和別人聊天。然而,隔壁房間裏那鼓舞人心、氣勢磅礴的音樂,卻讓莫紮特不由自主地跑回了鋼琴前——作為壹個偉大的音樂家,莫紮特對音樂的感知非同壹般。他從這個年輕人的琴聲中聽到了無盡的創意和靈感,所以他剛壹演奏完,莫紮特就對著屋子裏的人說:“註意這個年輕人!.....總有壹天,他會震驚世界!”
然後看起來應該是傳世的美談,但是什麽都沒有發生,因為隨後就傳來了貝多芬母親去世的噩耗。這導致了音樂史上最偉大的兩位音樂家可悲的分手,再也沒有見面。4年後,偉大的音樂家莫紮特英年早逝,年僅35歲,而21歲的貝多芬還在波恩肩負著家庭的重擔。
三、失意長大的貝多芬
30歲時,貝多芬愛上了壹位伯爵夫人朱麗葉·奇契爾迪,但她的父親認為貝多芬出身卑微,決定將女兒嫁給壹位伯爵。這給了貝多芬極大的精神刺激,據說他的名曲《致愛麗絲》就是在這個時期寫成的。
失戀當然讓他難過,但更讓他難過的是耳朵開始變聾。在給朋友的信中,他寫道:“我過著悲慘的生活...如果我做別的工作,也許我可以;”但在我的生意中,這是最可怕的遭遇!“貝多芬盡力治療,但無濟於事。他搬到維也納鄉下休養了兩年。結果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加重了,連隔窗的教堂鐘聲都聽不到了。
第四,耳聾的打擊
1802年,他寫了最後壹封信,這封信現在被稱為海利根施塔特的遺書。在信中,他生動地表達了他內心深處的理想和痛苦。任何誤解貝多芬的人,如果仔細總結他的遺囑,都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原諒他的缺點。
然而他又重整旗鼓,堅強的個性無法向命運屈服。還是在那份遺囑裏,貝多芬說:“是藝術,但是是藝術讓我,啊!我不認為我可以離開這個世界,直到我覺得我的使命已經完全完成。”
但他不願意就這樣死去。他堅信只有音樂才能拯救他。在給朋友的信中,他寫道:“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不讓它毀滅我!”“貝多芬決心用他的余生來創作音樂。
在路德維希·範·貝多芬的壹生中,貧窮、疾病、挫折、孤獨等磨難折磨著他,其中最大的災難就是耳聾帶來的痛苦。
1.路德維希·範·貝多芬?
出生於德國波恩,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壹,歐洲古典時期的作曲家。
貝多芬的童年是在父親的嚴厲教育下度過的,這使他變得倔強、敏感、激動。22歲時,他開始在維也納生活。第三交響曲創作於1803年至1804年之間,標誌著他創作的成熟。在隨後的20多年裏,他的大量音樂作品通過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和宏大的神韻將古典音樂推向了巔峰,並預言了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到來。1827年3月26日,貝多芬在維也納逝世,享年57歲?。
貝多芬壹生創作了廣泛的題材,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許多管弦樂序曲,小提琴和大提琴奏鳴曲。因其對古典音樂的巨大貢獻,對奏鳴曲式和交響組曲結構的發展與創新,被後人稱為“音樂之聖”、“交響之王”。
二、個人作品
貝多芬的壹生創作體裁廣泛,數量眾多。在器樂領域,包括9首交響曲,11首管弦樂和戲劇配樂,5首鋼琴協奏曲,1首小提琴協奏曲,16首弦樂四重奏和其他形式的二重奏,32首鋼琴奏鳴曲,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和變奏曲。在聲樂領域,涉及歌劇、清唱劇、彌撒、清唱劇、合唱幻想曲以及大量的藝術歌曲。聲樂領域的代表作品有歌劇《費德裏歐》、《D大調彌撒曲》、《聲樂套曲致遠方的愛人》等?。
(來源:貝多芬-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