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陽谷哨的創始人

陽谷哨的創始人

辛福春的老師——陽谷泥哨的創始人李保正,是陽谷四棚鄉大石碾郭村人,解放前,初創了第壹代陽谷泥哨。當時的卵形泥哨有7個孔,其中壹孔貼哨膜,能發出7個音階。演奏時用嘴控制氣流,聲音清脆響亮、婉轉悠揚,可吹奏多種民間小調及流行歌曲,也可為山東梆子、兩夾弦等地方戲曲伴奏。在模仿各種鳥類的叫聲時,陽谷泥哨更見功力,啁啾的鳴叫聲悅耳動聽,非常逼真,令人稱道。

新中國剛成立時,李保正將陽谷泥哨拿到了北京,在當時首都的音樂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陽谷泥哨,以它音韻柔美和簡便的吹奏方式,博得了北京人的喜愛。當時眾多音樂內行認為,人人能吹的陽谷泥哨,若經過創新與改良,定會前途無量。1953年,原中國音樂協會副主席、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趙颯欣然將其定名為“陽谷哨”。陽谷泥哨有了正式名稱後,李保正先後收了20多個徒弟,但既懂制作又通音樂的徒弟寥寥無幾,單靠制作小哨子的徒弟們很難維持生計,大都沒堅持下來。擅長繪畫、雕刻和音樂的辛福春,起初走村串巷給人畫像維持生活。1965年,在壹次趕集畫像時,李保正和辛福春臨攤而坐,李保正嘆服小夥子逼真的畫像,而辛福春也對壹個個圓溜溜的泥哨產生了濃厚興趣。懂樂曲的辛福春拿起壹個泥哨便吹,美妙的韻律頓時吸引了他,也迷住了在場的所有人,辛福春索性非要拜李保正為師不可。看到眼前這個懂音樂的小夥子的執著勁,李保正爽快地答應了。鑒於當時音樂界對“陽谷哨”到底是“樂器”還是“音樂玩具”的爭論壹直沒有定論,後來又趕上文化大革命,“陽谷哨”被當作民間壹種“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把戲”,從音樂界漸去漸遠。

1983年,近七旬的李保正感到他的泥哨不被世人所關註,非常失望。遂將陪伴了他幾十年的壓箱底的泥哨制作工具壹骨碌全給了辛福春,從此再也不做泥哨了。接過老師的傳世工具,辛福春心裏很沈重,他翻閱大量文獻資料,並拜訪了音樂內行。後來發現,陽谷哨以其洪亮低沈的韻律填補了樂器的空白,這著實給他註入了壹針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