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導致了創作的門檻降低,基本上懂壹點音樂基礎的人,只需有壹臺電腦就可以創作出流行熱歌。以至於近年的流行歌曲都是和弦的簡單重復,甚至不少歌曲存在抄襲、雷同的情況。
不過,小藝也解釋說,歌曲中的和弦就像顏色壹樣,雖然顏色只有這幾種,但用不同的創作方法,可以帶來完全不壹樣的作品。在經典的流行歌曲中,也不乏使用常見和弦的情況。
小藝說,從創作者的層面來看,目前音樂公司都喜歡直接買斷詞曲版權,作者寫壹首歌就掙壹份錢,此後歌曲火不火、掙不掙錢都與作者無關。普通的創作者,壹首歌曲的賣價在幾千到幾萬不等。當然,作者也可以選擇要求根據後期歌曲的收益分賬。
這是因為在互聯網和大數據背景下,歌手的更新頻率太快,創作的門檻太低,音樂公司唯壹能把控的就是內容本身。說白了,目的只有壹個:撈爆款。
對於這種趨勢,小藝認為,音樂作為壹種藝術形式,需要表達創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需要創作者不斷創新和嘗試。所謂的網絡熱歌,很多連基本的思想表達都沒有,純粹是洗腦圖個熱鬧,這樣的創作風氣可能導致流行音樂停滯不前,過度簡單化地迎合群眾,讓創作成為壹種重復的套路。
另壹位音樂人、歌手周延英在接受上遊新聞記者采訪時則表示,網絡熱曲寫歌的方式其實也沒有大眾想象的這麽誇張,並非只創作十幾秒的片段,就可以放出來傳播。雖然創作流程很迅速,但整首歌曲的完成度還是要保證的。
她認為,如今的網絡熱曲和以往的流行歌曲最大的區別,應當是結構和旋律上的精簡,甚至全球流行音樂都有這樣的趨勢。
比如原來制作流行歌曲,前奏、間奏、尾奏都比較長,而現在的歌曲都是盡快地將精彩部分展現出來。在短視頻流行的時代,如果音樂在十幾秒中不能抓住人,很可能就廢了。這也是為什麽大家對年度華語十大熱曲的歌名都不了解,但對每壹首歌的高潮部分卻都聽過的原因。
周延英說,網絡短視頻的發展,讓音樂進入了壹個大浪淘沙的時期,相信最終留下的會是更好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受眾的欣賞水平會逐步提升。未來,相信會有更多優秀的作品為人們所喜愛和接受。
上遊新聞記者劉登彭光瑞
編輯:楊波
更多內容請打開上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