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備這種仿美式校車的多半是那些私立學校,妳上學掏的錢多,自然就給相應的服務。至於公立的中小學有沒有配備校車的不太清楚,反正我是沒聽說過。現在天朝小學、初中的學生除卻少部分能力強悍的可以自己上學外,就要麽是家長開車打車護送,要麽是住得臨近的組團拼車上學,搞得家長孩子都很幸苦。
這讓我想起其實在我讀小學、中學時就是有校車的,家長根本不操心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問題。只不過我們坐的這種校車不是學校,而是各單位自己開的。但我覺得凡是按“雙規”的方式——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以接送學生的上下學為目的班車,也都可以稱之為校車吧。這種形式的所謂校車,要是用空前絕後來形容顯然有些誇張,不過也確實曾是壹種特別的存在,很有社會主義的味道與特色,現在估計在朝鮮還能這樣幹吧。
大概是在我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開始,由於改革春風吹滿地,神州處處樣樣新,人們的生活慢慢好了起來。也不知是誰先起的頭,反正涪陵城裏漸漸就興起了各單位用自己的車來接送本單位的孩子上下學之風。那時候還沒有什麽商品房壹說,職工的住房基本都由各單位自建,所以大家上班辦公、居家生活都在壹院之內集中,而涪陵城又不大,主要的幾所中小學通過壹條路線差不多就能串聯,統壹接送起來倒是比較方便。
在開通校車以前,涪陵城裏沒有像樣的市內公交車,地形所限也無法騎車,我們都是步行上學。冬天的早上天亮得晚,黑漆漆的路上最早出現的人群就是要上學的中小學生們,大家各自背著書包在橙黃幽暗的路燈下默默的快速穿行,很少有人說話,四下壹片寂靜,只有鞋底蹭著地面發出的嚓嚓聲。那時候大街上每個路燈或是電線桿子靠近頂部的地方還統壹掛著個廣播音箱,每天早上第壹個節目是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高懸半空的音箱裏先是傳出壹陣劈劈啪啪的電流聲,然後輕快的音樂流淌出來,在大街上和各個角落彌漫飄蕩,喚醒這座寂靜的小城。我們就在這黎明前的黑暗中伴著這充滿希望的樂曲聲疾步奔向學校。嗯,回想起來,這PMM(這也敏感次!)的歌聲的確是從小聽到大的啊。
我家所在的涪陵科委職工人數不多,加上下屬的科技情報所,院子裏從高中到小學上學的孩子攏***也就十多個。自從別的單位陸續開始用車接送學生上下學,科委感覺自己不能落後,也開始籌劃琢磨這事兒。畢竟,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嘛。
但是當時科委的車輛條件有限,我記得只有壹輛蘇聯產的藍灰色伏爾加牌轎車,壹輛北京212吉普車,另外就是壹輛塗著墨綠顏色大腦袋的北京130小卡車。轎車和吉普裝這麽多孩子不現實,怎麽辦呢,那幹脆就用卡車送吧。這真是個大膽的決定,充分體現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時代精神!
那輛北京130的駕駛樓是兩排座,加上司機大概最多能坐六、七個人,剩下的孩子咋辦?就通過梯子爬上後面本是用來拉貨的開敞車箱,車廂裏面兩側的圍欄下有兩排木質的硬座可以坐。要是坐滿了,便只有站著。這當然是個很危險的辦法,那時也只有公審宣判大會後載著罪犯遊街的卡車上才能看見這麽多人在車廂上面站著。只不過他們是被五花大綁著,還有武警戰士從背後給“攙扶”著,而我們則是獨自憑欄,把臉臨風。車壹開,胸前爛了尾的紅領巾就被風吹起,橫掃著脖頸,弄得壹陣癢癢。
想象中的危險很快就變成了現實。有壹回,壹位比我們大壹些,長得挺漂亮但總是壹副嚴肅表情的高中小姐姐,在攀爬後車廂剛爬到壹半的時候車就猛然啟動了……這位小姐姐壹失手,“啊喲喲!”壹聲驚叫後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站在車廂上的人看到後趕緊使勁拍打前面駕駛樓的鐵皮把車叫停,大家下車查看傷情。還好那時的人普遍皮實耐用,也還好沒摔著危險的後腦勺,看起來摔了也就摔了,並沒有什麽大礙,只是跌在地上擦破了她那漂亮的黑色健美褲,受了些皮肉傷。大家趕緊把只能靠單腿支撐身體蹦跳著前進的小姐姐攙扶著送到駕駛樓裏就座,護送回家。從那之後這位小姐姐幾乎就再也沒來坐過車。小姐姐後來還考上壹個不錯的大學,之後又嫁韓國去了,但這壹跤估計也是她所無法忘記的回憶。
大概也因此,那倆北京130貨車闖禍沒多久,單位就買了壹輛新車來當校車。這是壹輛20座左右的華西牌小客車,車身修長,刷著白底藍色橫條紋的漆。車前臉中間的標誌我記得很清楚,是壹枚豎著的金色銀杏葉,底部葉柄的兩側是兩個字母H、X。擋風玻璃的下方位置有兩個小的繁體漢字“華西”。這輛車基本陪伴了我從小學四年級到高中的整個學生階段。對我來講,它真算得是勞苦功高的老夥計。當然,同樣應該感謝的還有壹直幫我們開車的司機師傅——何司機。這車買來第壹年暑假時還帶著單位的孩子們壹起去長江下遊的鬼城豐都遊玩過。那壹趟的旅途不近,縣道公路顛簸不平,我那時又總愛暈車,壹時沒忍住,吐得稀裏嘩啦,肚子裏的東西呈扇面形放射狀全噴在了車身外嶄新的漆面上,異常醒目。還好,回程的時候坐的是船,就松快多了,沒有遭二茬罪。
雖然城裏每個單位的位置不壹樣,但因為城市小,主要的學校就那麽幾個,所以這些校車停靠的站點都基本差不太多。科委的校車從單位出發後沿途要停靠六個站。
第壹站是高筍塘,位置其實就在科委下面壹點點,但是因為山城3D地形的原因,車子開出去後需要繞壹個U字型的路線才能抵達那裏。這不算是壹個固定的站點,主要是接壹些在科委外面住的子女,招手即停;
過了高筍塘後是壹路的下坡到第二站:易家壩,附近的學校主要是涪九中和十四中。在從九中轉學到五中前,我在這裏上下了壹年;
易家壩之後再是壹路下坡到第三站:南門山,在這裏下車的主要是城六校的孩子,這個車站基本就在學校門口,很是方便,我們校車司機的孩子就在這裏上學;
從南門山到第四站醬園廠是壹段平路,醬園廠上下的主要是城七校的孩子,也包括讀小學時的我。我在這裏下車後要爬壹段幾乎垂直的之字形坡梯,然後穿過壹個幽深隱蔽的巷子,再爬壹個坡度稍緩的66級臺階才能到學校;
醬園廠之後繼續是壹段平路到第五站:蔡家坡,這裏是十五中的地盤。蔡家坡就如其名,是壹個巨大的斜坡公路,沿斜坡壹直下到底就是第六站,也是校車的終點站:涪陵五中。我的整個中學階段基本就在這個站上下車。
早上,校車發車的地點在科委辦公樓底樓的車庫門口。那車庫就在我家樓後面,只隔了壹個不大的壩子,我家在四樓,從後陽臺的窗戶能清楚的看見那裏的情況。剛開始的時候由於有新鮮感,我們早早的就去車庫門口等著單位的校車司機 ——長著燈般明亮大眼睛和鷹勾鼻子的何司機——來拉開車庫的卷簾門。
消瘦的何司機愛穿壹身淺灰色的西裝外套,腿很細長,但走起路來好像總是踱著鴨步,身體往兩邊輕微搖擺。他那串銀色的車鑰匙掛在腰後的皮帶上面,閃閃發光,叮當作響。冬天有霧的時候,人還在霧裏看不清,我們就已聽見了他取鑰匙的聲音。對了,我那時壹直覺得何司機伸手向後快速掀起西裝的衣角,從腰間取鑰匙的動作非常瀟灑,和香港警匪片裏阿sir們掏槍的動作沒有兩樣。
車門壹開,我們就迅速上車搶占各自的固定座位,我的固定座位是在最後壹排靠左邊窗戶的那個地方。我選擇坐在那裏並不是不怕顛,只是因為我小學時喜歡的那個從新疆回來,梳著麻花辮,說壹口普通話還會彈奏電子琴的美麗女孩的固定位置在倒數第二排,也就是我座位的前面。記得在《阿甘正傳》裏,珍妮大聲對阿甘喊的是“RUN!”,而我的小女神留給我記憶的畫面則是把手伸出車窗笑著對我誇張地比劃“GUN!”,也就是豎起中指。哈哈。人生就像壹盒巧克力,妳永遠無法預先知道屬於妳的那塊是什麽味道的。不過要是早早地曉得,也就索然無味了吧。
念到初壹的時候,坐我前面的那個美麗女孩兒隨父母離開涪陵去了省城成都。於是便沒有了去搶固定座兒的動力。我有時候就坐到副駕駛的位置上,那裏視野很好,還可以看何司機如何開車,研究他如何掛檔摘擋,看他兩只穿著筆挺褲子的大長腿是如何倒騰離合油門還有剎車的。何司機也經常扔過來壹塊暗紅色的抹布,讓我幫他擦去前擋風玻璃上的水汽——在冬天,這是我常幹也極願幹的活兒,我總覺得這樣的操作壹定顯得自己很成熟、懂事、瀟灑。
後來,坐校車的興奮感逐漸消失,我就不再那麽積極的早早去車庫門口等著,經常是聽到何司機拉開車庫卷簾門時發出的嘩啦啦的聲響之後才從家裏出發——估計我的拖延癥大概就是那時候培養的,不到最後壹刻絕不行動——如果動作快,我就能在校車離開科委大門之前截住它。即使晚了壹步截不住,也沒有關系,我可以下到高筍塘站去等它。就像前面說的,這個站其實離得不遠,只是因為地形坡度的關系,汽車需要沿著公路走壹個U字型的大彎才能抵達,但人是可以從坡上的梯子步道直接跑下去的。體育老師誠不欺我,兩點之間,真的是直線最近,因為哪怕車子跑得比我快,但壹般我都到了,那車還遠著呢。
在車上,從高中到小學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都有,其實也並沒有太多的***同語言,除了坐在前面研究司機如何開車,大家壹般就是看看街景或是做些無聊的事情。我做過比較無聊的事是小學快畢業時偶遇春夏之際的國內小氣候,雖然幾乎完全不明白原委,但是也趕著想方設法要湊湊熱鬧。我們很多同學壹起依樣畫葫蘆,在學校的時候用圖畫本剪裁了很多長方形小紙條,然後寫些當年流行的字句就算制作完畢,最後做完裝了滿滿壹兜——記得那時連教室窗戶上都被我們貼滿了這樣的紙片,遠看就像北方過春節時在窗戶上掛的吊錢兒。奇怪的是好像老師也並沒有為此大發雷霆——然後中午放學回家坐車時,我就把這些紙片從車窗壹路向外拋灑……現在想想,這麽幹除了嚴重破壞環境衛生不說,不明白的人看到從車裏壹路像雪片般飛揚而出的紙片也許還以為這是輛靈車呢——完全達不到想要的效果呀。這壹段可能交待得有些不清不楚,讓人發蒙,但現在而今眼目下好像也只能如此,就這樣吧。
涪陵城雖小,但是開校車的單位並不少,加上時間集中,所以在最重要的車站——涪五中,也就是我的中學門口,上下學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校車紮堆的情況。壹時間各式校車像車展壹樣,五花八門,大大小小都有,非常熱鬧。它們壹輛接壹輛從高高的蔡家坡上開下來,到坡底這裏按各自“雙規”好的地方接上路邊等待的學生們,然後繞過五中門口的那個小小的街心轉盤,又從來時路爬上蔡家坡踏上歸程。
這些車除了科委的以外還有教育學院的、農機校的、海陵廠的、煙廠的、工行的、農行的、醫院的、勞動局的、環保局的、電子研究所的……從中也可以看出各個單位不壹樣的境況:最漂亮最高級的當屬工商銀行的那輛嶄新白底紅條的加長加高的大客,車型高大威猛,輪轂鋥亮,氣勢非凡,坐在上面的同學居高臨下,傲視眾生,仿似坐在移動的錢櫃上。這種感覺當然是我們的華西牌小客車所沒有的。同時也有壹些比較老舊的車,比如教育學院和海陵廠的校車,雖然也是大客,但破舊不堪,連外面的鐵皮都銹破了,從五中爬上蔡家坡要嘶吼著費了牛勁外加屁股後面冒N股黑煙才上得去。也有的單位人太少,用的就是小車,比如勞動局的校車好像就是壹臺黑色的捷達。說起勞動局這車,我又想起壹事兒:我初中的英語老師姜老師是勞動局長的夫人,有壹次中午下課晚了趕不上回去的車,姜老師熱情邀請我坐她們的車,姜老師人比較胖,那車又太小,同壹排還坐了幾個勞動局的同學,於是就擠得不得了,那回可真是把我給擠壞了,旁邊坐的是姜老師,我也不好意思使勁往外擠,就在那兒憋著。這壹路我算是真切的體驗了壹把人們常說的那些被做成罐頭的沙丁魚們的感受,至今難忘。
車子在學校接人的時候壹般不會等人,都是人等車,車來了人上完就開走,畢竟誰也不知道哪個同學因為啥事兒會不來坐。嗯,其實最通常的緣由只是最後壹節課的下課鈴響起時老師善意的說了壹句:“那麽我多講兩分鐘哈……”。這樣的後果就是下課後就算妳拼命跑到車站,往往也只能氣喘籲籲的張著嘴,眼巴巴地看著車子遠去的背影無情地消失在蔡家坡上。我的學校在山腳下的長江邊上,而我家則在快要到山頂的城市邊緣,要走回去等於就要向上爬山穿過整個城區,不能坐車的話,走起來可就費勁了。這時我往往就有壹種被大部隊遺棄的失落感湧上心頭。
如果不想走著回去,倒是可以想辦法去蹭別的單位來的時間比較晚的車。當然,後來又出現了壹種叫“循環車”的私營小面包車可以坐。這種車因為是繞著圈兒跑固定線路,因而得名。車的顏色也類似北方的“面的”,黃桑桑的,收費是壹人兩元,無論坐到哪兒都是兩塊錢。這種車裏面通常還備有幾個臟兮兮的小馬紮或是塑料凳,以便充分利用所有的空間來橫七豎八的多坐幾個人。這小面包坐滿了估計能塞下十來個學生。滿員之後,售票員同誌往往就只能張開雙臂抓扶著前後的椅子,彎著腰把頭撐著車頂子,把後背和屁股緊貼在滑拉車門的窗戶上,就那樣張開雙臂半蹲半站的努力保持平衡,頭歪向壹邊,像蜘蛛人,又像受難的基督。
至於能否蹭上外單位的校車,主要還是看司機師傅們的臉色。有些司機就很嚴格,比方工商銀行的那個司機,他有著老鷹壹般敏銳的眼睛,外單位的學生壹律不許上,想耍小聰明蒙混過關的連門都沒有。然而有些師傅就比較豁達,妳只要不事聲張低調的上車,他也就像貓頭鷹那樣睜只眼閉只眼假裝沒看見,或者有本來就坐那車的同學帶妳去蹭車時給他說壹聲,妳打個招呼他也就點頭默認了。我那時候蹭得比較多的是農機校的車,因為我要好的哥們就坐這車,他能帶我上去,然後坐到高筍塘站下就行。
後來工商銀行的校車換了司機,放松了監控,我也去蹭過幾回。車裏人很多,擁擠不堪,所以也沒有體會出什麽高級的感覺來,而且他們這車還沒有高筍塘站,需要坐到比我們高壹個山頭的終點站然後再走下來,很是麻煩。呵呵,這真是有點白吃饅頭嫌面黑,白給蹭車還嫌路遠的意思。人嘛,總是不知足。
這種形式的校車存在的時間正是我小學到高中這個階段,到後來商品房發展起來,大家分散居住,這種校車也就消失不見。由此看來我還是比較幸運的,在我正需要它的時候它就壹直存在著。也可以說,它是壹個由所謂的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轉型的特殊時期的特定產物,而且可能也只是在涪陵這樣不大不小的城市——太大太小的城市受客觀條件限制估計也很難開行——短暫的存在過壹些年,之後這樣的校車就慢慢遠去,連同那些被我拋灑的紙片變成了新長征路邊被遺忘的風景,gone with the wind。但有時候想想,這種兼而有之的中間狀態不也是很好的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