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蒂姆·瑞博是位美國中世紀史學專家,在英國利茲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寫作了多部關於中世紀以及歷史方面的書籍。同時他還是壹位音樂史專家,致力於早期音樂史的研究。他本人擅長10種以上的樂器,可以說是壹位通才。他的寫作內容包括從中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各種歷史和音樂題材,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
《貝多芬的頭骨》選擇了這位音樂巨人作為標題和封面,特別是“頭骨”這個刺眼的名字,讓我對這本書充滿好奇。所以全書我是從這壹章讀起的,在書中將它安排在接近尾聲。讓我意外的是標題居然非常誠實,他提及的“頭骨”正是貝多芬本人的。關於貝多芬的頭顱被別人研究的故事,讀了令人吃驚。
貝多芬去世以後,竟然有法醫專家切開了他的頭骨,據說他們是為了找出他耳聾的真正原因 。貝多芬生前曾要求醫生設法找出原因並公布於眾,自己的耳聾有多麽耿耿於懷。可惜時至今日,依然沒人可以找出合理的解釋。事實上在1888年貝多芬遺體被挖掘前,已經陸續有人對頭骨進行了最初的切割,那些碎片也在維也納大學醫學史教授羅米歐·澤裏格曼手裏,以及日後在他的家族中代代相傳……事實上對於他頭骨的研究和質疑壹直延續到現在。很難想象當初這位音樂偉人,死後還要經歷這樣殘酷的創傷。
而在音樂上永遠光彩奪目的莫紮特。在“頭骨”這件事上跟貝多芬也有的壹拼。1801年,有個名叫約瑟夫·羅特邁爾的掘墓人從合葬公墓中挖出了莫紮特的遺體。他發現向合適的買家提供頭骨是個壹本萬利的買賣,幾經波折“頭骨”終於跟世人見面,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當頭骨塵埃落定,最後被轉移到莫紮特圖書館時,工作人員聲稱聽到“它”在櫥櫃裏傳出音樂,甚至尖叫聲。這些聳人聽聞的傳說,讓“頭骨”故事更加驚悚,神秘。
實在不能想象兩位音樂家的頭骨。在他們死後還影響了很多人的命運。而音樂中的詛咒,厄運和迷信竟然如此之多。雖然我們努力用理性去解釋看到的神秘現象,但它就是不可思議的發生了。1950年,英國諾丁漢交響樂團取消了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演出,因為每次演出樂團都會有壹個人死亡。而斯特哥爾摩音樂協會會長約翰內斯·諾爾比不信邪,把它加入了演出曲目單,結果表演了30年的單簧管演奏家路德維希·瓦爾舍夫斯基在舞臺上倒地猝死。讀到這壹段,頭皮發麻。即便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但這是歷史上的確切發生,那太可怕了。
還有我們熟悉的“第九交響曲迷信”。壹個作曲家只能創作九部交響曲。的確有很多作曲家創作完第九交響曲以後離開人世。大師馬勒,勛伯格,還有阿爾弗雷德·斯尼特凱,亞歷山大·格拉祖諾夫,拉爾夫·沃恩·威廉斯……德沃夏克在他創造了著名的《新世界交響曲》後,不再創作交響曲,因為那是他的第九部,事實上為了躲開這個迷信,作曲家們還是心存忌憚的。
3000多年的西方音樂秘史,200多個奇異怪誕的故事。讓我對古典音樂有了顛覆性的認識。那些激情澎湃又意味深長的美妙旋律背後,不知有著怎樣恐怖,壓抑的故事。音樂家在帶給我們美好享受的同時,自己可能要飽受創作的折磨。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類,雖然被我們奉為神明。但無法要求他們向我們壹樣按部就班,既符合常人的思維邏輯,要寫出那些讓人心馳神醉的作品。
無論如何,要感謝他們的付出,有了音樂生活如此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