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肯定能帶來名人效應,它能極大地提高名人家鄉的知名度,以及還可為名人故裏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所以驅使許多地方都把梁山伯或祝英臺說成是他們那裏人,有些地方已搶報了聯合國“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項目,目前壹場“申遺”大戰已狼煙四起。據查,自稱是“梁祝”故鄉的在全國有10多處,其中所謂遺跡較多、史料記載較早較全、宣傳力度最大的是宜興市和寧波市,前不久寧波和宜興已相繼啟動“梁祝申遺”工程,並為此做了大量工作。作為祝英臺真正故鄉的我市如能狠下決心,立即啟動此項工程,定能擊敗對手,取得勝利仍屬為時未晚。
首先,從“梁祝”故事起源看,我市具有寧波及宜興都不能與之相比的優勢。古代許多文獻記載著祝英臺是上虞人。“梁祝”傳說最早形成故事梗概的晚唐張讀所著《宣室誌》中寫道:“英臺,上虞祝氏女。”宋代李茂誠所著的《義宗王廟記》中記載祝英臺“肄業三年思親而先返。後二年山伯亦歸省之上虞,訪信齋,舉無訪者,壹叟笑曰:我知之矣,善屬文者,其祝氏九娘英臺乎。”我市明清兩代修編的縣誌中都明確記載祝英臺為上虞人氏。同時近現代許多著作及絕大部分學者也認為祝英臺是上虞人。1921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人名大辭典》中記載為“祝英臺,晉,家上虞……”,1999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梁祝文化大觀》收錄的“梁祝”故事中大都未涉及祝英臺籍貫,但說祝為上虞人的有16例,說祝為山東微山、廣西柳州、江蘇宜興只各1例。該書編委莫高先生經調查後認為,“流傳全國的梁祝傳說,幾乎百分之九十都說祝英臺是上虞人”。近代鴛鴦蝴蝶派言情小說代表作家張恨水先生經考證統計,認為祝英臺的籍貫“提到會稽上虞的要占百分之八十”。197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辭源》中也記載祝英臺為上虞人。我國第壹部彩色電影戲曲片《梁祝》的第壹句唱詞就是“上虞縣,祝家莊,玉水河邊,有壹個祝英臺,才貌雙全”;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作者何占豪先生經過認真考證也認為祝英臺是上虞人。寧波方面“爭遺”的重點放在梁山伯的身上,他們的史料略顯單薄,所依據的是《宣室誌》以及明代嘉靖年問《寧波府誌》兩本書,而這兩本書中均明確地記載祝英臺為上虞人氏。宜興的史料依據更為單薄,他們只從常州地方誌《毗陵誌》中找到了關於祝英臺的讀書處為宜興“碧鮮庵”,沒有任何歷史資料能證明祝英臺為宜興人。
其次,從“梁祝”故事的遺跡看,與宜興、寧波相比,我市沒有處於劣勢。宜興手中最有用的殺手鐧是公元867年唐代李臏題寫“祝英臺讀書處”的唐碑,其他的所謂“十八相送”經過的胡橋、黃泥墩、土地廟等都是後人牽強附會而作,沒有歷史價值。寧波的遺跡基本上是近幾年的新作,他們投入數千萬元建成的“梁祝文化公園”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是遺跡,但他們就是利用這壹“公園”而大加炒作,如創辦“中國梁祝婚俗節”等,其影響遠比宜興大。我市若能加快洪山湖畔的“祝家莊風情旅遊區”項目建設步伐,建成後的風景區絕不會比寧波“梁祝公園”差,然後再利用各種手段及宣傳載體進行大力度宣傳,其效果肯定比寧波、宜興好。
另外,寧波與宜興目前在“申遺”上已做了大量工作,即使他們中的壹方捷足先登將來取得了“申遺”工作的決定性勝利,只要我們現在能積極參與到這場“爭奪”中去,我們還是可以從他們的勝利成果中分到壹瓢羹。因寧波定位於梁山伯,宜興雖定位於祝英臺,但其優勢只是“讀書處”,我們只要牢牢占據“英臺上虞祝氏女”這張王牌,至少能使最後結局鎖定於寧波——梁山伯、上虞——祝英臺、宜興——“梁祝”讀書處之局面,形成“三國鼎立”之勢,讓“申遺”結果三地***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