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顯祖
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公元1583年(萬歷十壹年)中進士,任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因彈劾申時行,降為徐聞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又因不附權貴而免官,未再出仕。曾從羅汝芳讀書,又受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戲曲創作方面,反對擬古和拘泥於格律。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141篇詩文
湯顯祖著有《紫簫記》(後改為《紫釵記》)、《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詩文《玉茗堂四夢》、《玉茗堂文集》、《玉茗堂尺牘》、《紅泉逸草》、《問棘郵草》,小說《續虞初新誌》等。因為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這四部戲都與“夢”有關,所以被合稱為“臨川四夢”,都以“愛情”為主題。這四部戲中最出色的是《牡丹亭》,寫壹個女孩因情而死,又因情而復生的故事。在《牡丹亭》之前,中國最具影響的愛情題材戲劇作品是《西廂記》。而《牡丹亭》壹問世,便令《西廂記》減色不少。
戲劇
《紫簫記》,大約創作於1577年,卻因被認為影射時政而輟筆。十年後又改為《紫
湯顯祖在當時和後世都有很大影響。即使是認為他用韻任意,不講究曲律的評論家,也幾乎無壹不稱贊《牡丹亭》,如晚於湯顯祖20多年的沈德符說:“湯義仍《牡丹亭》夢壹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又說他“才情自足不朽”。和沈德符同時的戲曲家呂天成推崇湯顯祖為“絕代奇才”和“千秋之詞匠”。王驥德甚至說,如果湯顯祖沒有“當置法字無論”和其他弱點,“可令前無作者,後鮮來哲,二百年來,壹人而已”。由於湯顯祖的影響湯顯祖簡介,明末出現了壹些刻意學習湯顯祖、追求文采的劇作家,如阮大鋮和孟稱舜等,後人因之有玉茗堂派或臨川派之說,實際上並不恰切。《牡丹亭》中個性解放的思想傾向,影響更為深遠,從清代的《紅樓夢》中也可
戲曲成就
湯顯祖的主要創作成就在戲曲方面,代表作是《牡丹亭》(又名《還魂記》),它和《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又名“臨川四夢”。除《紫釵記》寫作時代可確考外,其余“三夢”都不易確定寫作時間,學術界尚有不同看法。
其他成就
他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藥蔔筮諸書。26歲時刊印第1部詩集《紅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詩集《雍藻》(未傳),第3部詩集名《問棘郵草》。
湯顯祖在戲曲批評和表、導演理論上,也有重要建樹。他通過大量書劄和對董解元的《西廂記》、王玉峰的《焚香記》等等劇作的眉批和總評,發表了對戲
江西撫川湯顯祖紀念館
該紀念館為紀念臨川明代著名的戲劇家、文學家、“東方的莎士比亞”湯顯祖而於1995年建立的歷史名人紀念館,是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位於撫州城區東南2公裏處文昌大道旁,占地180畝,主要由四夢村、娛樂村、度假村三大部分組成。主展廳清遠樓是壹座仿明建築的兩層樓閣,壹樓是展廳,通過繪畫、照片等形式展示湯顯祖正直的壹生及其流傳千古的“臨川四夢”;二樓則是戲劇舞臺——四夢臺,經常上演“四夢”折子戲,使遊人在委婉動人的音樂中領略撫州光輝燦爛的文化藝術。館內環境優雅,樓臺亭閣十分壯觀,所有的景點都與湯顯祖有關;三生橋、破繭山房、清遠樓、聽泉茶社自不必說,而四夢
1550年9月24日(嘉靖二十九年八月十四日),湯顯祖出生於壹個書香世家。原居臨川文昌裏(今臨川文昌橋東太平街湯家山),後移居沙井巷,建“玉茗堂”(內有攬秀樓、清遠樓、毓靄池、金柅閣等),故又自號清遠道人,晚年又號繭翁。其祖上4代均有文名:高祖、曾祖藏書、好文;祖父湯懋昭,字日新,博覽群書,精黃老學說,善詩文,被學者推為“詞壇名將”;父親湯尚賢是個知識淵博的儒士,為明嘉靖年間著名老莊學者、養生學家、藏書家,重視家族教育,為弘揚儒學,他在臨川城唐公廟創建“湯氏家塾”,並聘請江西理學大師羅汝芳為塾師,課教宗族子弟,生子湯顯祖、湯儒祖、湯奉祖(湯鳳祖)、湯會祖、湯良祖、湯寅祖;伯父湯尚質酷
1946年,趙景深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提到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的五個相同點:壹是生卒年相同,二是同在戲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創作內容都善於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戲劇創作的清規戒律,五是劇作最能哀怨動人。
1959年,田漢到江西臨川拜訪“湯家玉茗堂碑”,作詩:“杜麗如何朱麗葉,情深真已到梅根。何當麗句鎖池館,不讓莎翁在故村。”提出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旗鼓相當,杜麗娘與朱麗葉不相上下。
1964年,徐朔方的《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指出湯顯祖與莎士比亞時代相同,但具體的戲劇創作傳統不同,前者依譜按律填寫詩句曲詞,後者則以話劇的開放形式施展生花妙筆,認為湯
湯顯祖和俞二娘
“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這是《牡丹亭》中杜麗娘著名的唱詞。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故事,並非僅僅屬於《牡丹亭》。它的壹位讀者俞二娘,也超越了生死,“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作者、觀眾和戲劇以最奇妙的方式相遇了。
從明萬歷年間的原創版,到2004年的青春版,《牡丹亭》已經上演了四百余年,湯顯祖娓娓描述的愛情故事,征服了無數觀眾,尤其是那些情竇初開的青年。其中,最為典型的當數俞二娘。用眼下的流行語來說,她是壹位“超級粉絲”,當今的追星族與她相比無不遜色。
有壹條為昆曲研究者奉若至寶的史料,記錄在明
湯顯祖是明代傑出的戲曲作家。湯氏祖籍臨川縣雲山鄉,後遷居湯家山(今撫州市)。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12歲的詩作即已顯出才華。14歲補縣諸生,21歲中舉。這時,他不僅於古文詩詞頗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醫藥蔔筮諸書。26歲時刊印第壹部詩集《紅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詩集《雍藻》(未傳),第三部詩集名《問棘郵草》。28歲時作第壹部傳奇《紫簫記》,得到友人的合作,但未完稿,10年後改寫為《紫釵記》。34歲中進士,在南京先後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禮部祠祭司主事。1591年(明朝萬歷十九年)他目睹當時官僚腐敗憤而上《論輔臣科臣疏》,彈劾大學士申時行並抨擊朝政,觸怒了皇帝而被貶為徐聞典史,後調任
湯顯祖的詩文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明代:湯顯祖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雲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寫人,抒情湯顯祖簡介,感慨
江宿
明代:湯顯祖
寂歷秋江漁火稀,起看殘月映林微。
波光水鳥驚猶宿,露冷流螢濕不飛。
古詩三百首,月夜,寫景
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代:湯顯祖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端午節,議論,憂國憂民
查看更多湯顯祖的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