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古典主義時期的早期

古典主義時期的早期

古典主義早期的奏鳴曲和交響曲

在西方音樂歷史中,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聲樂藝術長期占主導地位,巴洛克時期器樂音樂獲得獨立發展,與聲樂音樂並駕齊驅,而古典主義時期是器樂音樂繁榮的時代。 巴洛克音樂壹百多年的發展,作曲家們已積累起無需依賴歌詞的純音樂的創作經驗。古典主義時期人們已厭棄繁復的復調音樂風格,提倡明晰的主調音樂,這便使音樂的旋律與和聲兩大要素愈為突出。清晰對稱的音樂旋律句法和段落結構取代了巴洛克音樂動機加變奏的裝飾性旋律方法。古典音樂結構形式中,帶有抽象辯證思維的奏鳴曲式(sonataform)成為作曲家不倦探尋的,幾乎是無處不在的音樂形式。 私人客廳裏的獨奏奏鳴曲、三重奏、四重奏、五重奏,作為宴會、婚禮背景音樂的五人以上的合奏:小夜曲、嬉遊曲都興盛起來,而最為重要的是管弦樂隊演奏的交響曲。當交響曲逐漸從宮廷的娛樂轉向音樂會聽眾時,它融入時代精神的內涵,使器樂音樂獲得了升華。D·斯卡拉蒂(Domenico Scarlatti,1685—1757)是18世紀上半葉最主要的意大利古鋼琴作曲家。作為著名歌劇作曲家A·斯卡拉蒂的兒子,他受意大利歌劇抒情旋律的熏陶,然而他成就於古鋼琴音樂,創作了近六百首單樂章鋼琴曲,後人稱作《奏鳴曲》。它們采用帶再現因素的古二部曲式,結構已接近古典奏鳴曲式。D·斯卡拉蒂的鋼琴奏鳴曲主題生動,多變的織體發揮出了鋼琴的性能,其中還采用了大幅度跳躍、雙手交叉、快速重復音及和弦等新穎技法。他使鍵盤樂器演奏風格進入了新的自由天地。他的古鋼琴藝術體現巴洛克向古典主義新風格的過渡,至今仍是音樂會常常演奏的曲目。

C·P·E·巴赫(Carl Philipp Emannel Bach,1714—1788)是J·S·巴赫的次子。長期在柏林和波茨坦任弗裏德裏希大帝的古鋼琴師,是柏林樂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鍵盤音樂作品在古典主義早期具有重要意義。他受德國北部文學藝術中的“感傷風格”(或稱為表現風格)影響,在音樂中追求主觀的、敏感的情感表現。他的奏鳴曲中對比調性的主題已漸成熟,為古典奏鳴曲式形成作了準備。傷感的行板樂章和宣敘性的音調明顯地吸取了歌劇的風格。C·P·E·巴赫喜歡演奏的不是比較流行的羽管鍵琴而是聲音柔和、親切而且能表現出細致力度變化的擊弦古鋼琴。他最後五集奏鳴曲是為表現幅度更大的鋼琴(Pianoforte)而創作的。C·P·E·巴赫的器樂音樂表現風格直接影響了古典維也納樂派。 巴赫另外兩個兒子中,長子W·F·巴赫(WilhehmFriedemann,1710—1784)的音樂風格保持了他父親的傳統,因而被認為不合時宜。小兒子J.C.巴赫(Johann ChristianBach,1735—1782)長期定居倫敦,被稱為“倫敦巴赫”,他是第壹位為近代鋼琴創作協奏曲的作曲家。他的鋼琴協奏曲和音樂的流暢風格曾給莫紮特留下深刻印象。 早期的交響曲18世紀初意大利歌劇序曲(Sinfonia),漸漸脫離歌劇,成為壹種獨立的管弦樂體裁形式在音樂會上演奏。它為快——慢——快的形式,即快板樂章、簡短抒情的行板樂章、有舞曲節奏的樂章(小步舞曲或吉格舞曲),這就是最早的交響曲(英:symphony;意:Sinfonia;德:Sinfonie)。意大利作曲家薩馬丁尼(Giovanni Battista Samartini,1698—1775)寫有大量早期的交響曲。 18世紀中葉,德奧各地宮廷紛紛興起管弦樂隊,其中曼海姆、維也納和柏林成為交響樂發展的中心地。斯塔米茨(Johann Stamitz,1717—1757)領導下的曼海姆管弦樂隊,以出眾的演奏享譽歐洲。他們能演從極弱到極強的各層次的豐富力度表情,尤以漸強的演奏產生出激動人心的效果。斯納米茨還在交響曲快板樂章動力性主題之後引入抒情、優雅或幽默的對比性的主題。巴洛克時期音樂在樂章內壹般采用統壹的力度,而古典主義時期,漸強、漸弱的大量運用,撥弦的羽管鍵琴向能演奏豐富表情的近代鋼琴的進化,這些追求音樂力度表情變化的傾向,標致著音樂風格的重要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