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qq音樂 - 妳見過最有爆發力的後搖滾現場是什麽?

妳見過最有爆發力的後搖滾現場是什麽?

作為壹個燒背震裝備的朋友,我聽過背震,嘆道“哦,天啊,我會為此而死!”"

第壹次見到後腰是在豆瓣上。聽了壹篇介紹後腰專輯的文章。感覺和我以前聽過的純音樂不壹樣。簡單的器樂有著強烈的情感表達,非常美妙。我知道我進入了壹個新的世界,後來我知道這種音樂不是純音樂,是後搖滾。

遇到後擺,我覺得很幸運。它給了我很多力量。我在晚上跑了1小時後試圖放棄。摔倒的時候被後擺註射了N打興奮劑,讓我無法停止奔跑。

誠然,背搖粉絲難覓知音的感受,絕對深有體會。或許背搖粉絲的小眾屬性,恰恰成為了背搖粉絲信奉的壹個不可或缺的小條件。我們可以在越來越強烈的吉他音壁,震撼的失真效果,黑暗細膩的旋律中,回憶起最難以言說的片段。

但是,在很多人眼裏,後擺是完全的末世情結,代表著叛逆、殘忍和魯莽。

那麽後擺和搖滾有什麽關系呢?兩者有何異同?

說白了,後搖滾就是搖滾,就像後現代主義之於現代主義。

它突破了搖滾樂的定義,改變了搖滾樂的基本概念和傳統結構。傳統搖滾音樂產生的很多現象,往往在“後搖滾”樂隊中被改寫。

比如空間比搖滾樂大很多,它的10分鐘甚至幾十分鐘用來宣泄情緒比搖滾樂更生動;

再比如,大多數樂團沒有主唱和歌詞,而傾向於演奏樂器,即使有幾個聲部,也只是整體旋律的附屬品;

再比如後搖的音樂沒有明顯的搖滾音樂音調,起伏頻繁,看似天馬行空;

再比如搖滾樂中主唱和吉他手的崇高地位在後搖滾時代已經不復存在。

使用的樂器和傳統搖滾樂基本相同,但節奏、和聲、旋律都有很大變化。

隨著近幾年的演變,近年來許多“進步搖滾”或“藝術搖滾”混進了傳統的“後搖滾”群體,他們大多表現出清新治愈的風格。如Múm、Sigur Rós、柏大輔、世界末日女朋友、苗奧、欣快感等等。

典型的傳統後搖滾品牌,比如日本的Mono,丹麥的七英裏之旅,他們的作品大多都有著極其宏大的結構,尤其是Mono,它有著強大的控制情緒的力量,會讓妳看到絕望的瞬間和壹片充滿希望的天空,像壹部宏大的交響樂,但多了壹點暴力,極度的殘忍和魯莽。每壹個場景都不亞於壹場暴風雨形式的交響樂演出。妳絕不會想到那種工作僅僅是由四五個人完成的。

鑒於沒有找到質量好的直播視頻,在這裏做幾個蝦米鏈接,讓大家感受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