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誕生於萊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
貝多芬的父親是當地唱詩班的男高音,是壹個經常酗酒的蠢漢。他的母親是女仆,這是個清貧的家庭。
貝多芬是壹個典型的神童音樂家。由於他在音樂上的早慧,十二歲時就被人拿來同名垂青史的音樂神童莫紮特相提並論。他愚蠢的父親急切地想利用這壹點來賺取名利,逼迫小貝多芬整天練琴和演出,稍不如意就毒打他。在貝多芬的記憶中,他根本就沒有享受過父愛。上天又偏偏賜給貝多芬壹副粗陋的外表,外加身材矮小粗壯 ——即使成年後也不過1.58米,他的外貌使他從小就遭人譏笑,成年後也難於幸免。
清貧的家庭,粗暴愚蠢的父親,不惹人喜歡的外貌,所有這些構成了貝多芬不愉快的童年,形成了他以後的反叛性格和強勢作風,也造成了他成年後粗俗的言談舉止。貝多芬被許多同時代的人描述成“粗魯、固執、脾氣暴躁,只要心情稍有不好,就隨時隨地亂吐痰。”
大約在十二歲左右,小貝多芬在波恩遇見了壹位相當好的導師——尼弗。正是尼弗擴大了貝多芬的藝術視野,使他在不幸的童年中沒有厭惡音樂,並奠定了他的最初的音樂風格,使他十三歲就成為管風琴師,並創作了三首奏鳴曲。
1787 年,貝多芬動身去當時的音樂之都維也納,並拜見了莫紮特。當時十七歲的貝多芬默默無聞,而莫紮特早已名滿歐洲。可能貝多芬的相貌太壹般了,連莫紮特也看走了眼,對這個年經人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他給了壹段音樂讓他用鋼琴即興發揮,自己卻到隔壁屋子和別人聊天。然而鄰屋充滿靈感和氣勢的音樂使得莫紮特不由自主地又跑回鋼琴旁——作為偉大的音樂家,莫紮特對於音樂的感悟力是非凡的。他從這個年經人的琴聲中聽到了無窮的創造力和靈感,因此壹俟演奏完畢,莫紮特便對屋內的人說:“註意這個年經人!……有朝壹日,他會震驚世界!”
接著似乎該是壹段“千裏馬遇伯樂”的傳世美談,然而卻什麽都沒有發生,因為隨後傳來了貝多芬的母親辭世的噩耗。這使兩位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令人遺憾地分手,從此再未謀面。四年後,壹代音樂大師莫紮特以35歲的年齡英年早逝,而此時二十壹歲的貝多芬尚在波恩肩負著家庭的重擔。
在貝多芬不幸的童年中,母愛可能是他唯壹的美好記憶,十七歲喪母對貝多芬的打擊非同壹般。與此同時,他還要擔起這個無人照管的家庭——兩個未成年的弟弟和壹個不爭氣的父親。
在艱辛的日子裏,只有在與布朗寧壹家的交往中,貝多芬才得到壹點安慰和支持。伊麗奧諾·布朗寧是他的學生,比他小兩歲,貝多芬對她懷有溫柔的感情。當她後來與壹位善良的醫生結婚後,貝多芬就將這種感情轉為永恒的友誼並保持終生。貝多芬也從鄉野景色中找到了安慰——波恩那鮮花滿枝,綠樹成蔭的小徑,經及壯麗浩瀚的萊茵河,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了這個日漸憂郁的年輕音樂家。貝多芬終生對大自然充滿熱愛的情感,他音樂中寬廣的意境和淳樸的旋律直接發源於此。 1792年貝多芬被帝侯親王派到維也納繼續深造,此後就在那裏永久定居下來。
作為卓越的鋼琴家,貝多芬受到維也納上層社會的熱情歡迎,同時他在維也納拜師學藝,其中有著名作曲家海頓。海頓盡管喜歡貝多芬的才能,但心中並不十分喜歡他的性格,因為年輕的貝多芬有太多的熱情和怪異的念頭了。同時,貝多芬也並不喜歡海頓。這也難怪,全身都是叛逆的貝多芬,怎麽能和幽默輕松的“海頓爸爸”談到壹起來呢?
貝多芬1802年以前的創作,被音樂史上稱為貝多芬的第壹期風格。這些作品大都是些小型曲目,著名的只有鋼琴奏鳴曲《悲愴》,《月光》,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和《第三鋼琴協奏曲》。此時的貝多芬處於創作的準備階段——為了密切地觀察生活中的偉大變革,為了總結18世紀的音樂成果並運用它來反映急劇變化的現實,為了選擇適合於他的個性的新的創作手法,所有這些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緊張的探索。這個時期仿佛是“十年面壁”,是貝多芬音樂創作的醞釀期。
這種醞釀有外在的條件——1789年爆發了震驚世界的法國大革命。當時的波恩大學是各種進步思想的搖籃,貝多芬經常在波恩大學旁聽,並如饑似渴地學習人類自古以來偉大的精神成果:從歷史文獻到哲學,從荷馬、莎士比亞到席勒、歌德。在學習的歲月和革命的年代中,貝多芬奠定了他人文主義世界觀的基礎——深信人類平等,追求正義和個性自由。
法國大革命催生了眾多的歷史巨人,貝多芬就是其中的卓越代表。法國大革命就像壹條巨大的山脈,將貝多芬和另兩位古典音樂大師海頓、莫紮特分隔開來。正是由於繼承了前輩深厚的傳統,同時又得到了自由氣息的滋養,貝多芬得以創造出音樂史上又壹風光無限的高峰。 就在貝多芬壹心準備投身音樂大幹壹場時,命運向他露出了猙獰的面孔。從1796年開始,貝多芬就發現自己的聽力急劇下降,對於壹位風華正茂,躊躇滿誌的鋼琴家和音樂家來說,聽力的衰退不啻於世界末日。但貝多芬進行了頑強的抗爭,並說出了那句傳送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能使我屈服。”
當時的貝多芬還愛戀著壹位叫朱麗葉塔的姑娘,著名的鋼琴奏鳴曲《月光》就是獻給她的。然而幼稚風流的朱麗葉塔辜負了貝多芬的壹番情意,後來竟與壹位男爵訂了婚。 耳聾的治愈日漸渺茫,又痛失心儀已久的戀人,這雙重的打擊使頑強的貝多芬支持不住了。
1802年他寫下了壹封絕筆信,即現在被稱之為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遺書》。在信中他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內心深處的理想和痛苦。凡是誤解貝多芬的人,如果仔細總結了他的遺囑,都能發現其中真實的原因,從而原諒他的種種缺點。
不過他還是重新振作了起來,他那堅強的個性不可能屈服於命運擺布。還是那篇遺囑中,貝多芬說道:“是藝術,就只是藝術留住了我,啊!在我尚未感到把我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覺得我是不能離開這個世界的。” 經過十年的艱苦探索,戰勝了命運和感情的雙重打擊,應和著歐洲革命的蓬勃發展,從1802年開始,貝多芬仿佛浴火的鳳凰,煥發出巨大的創作熱情,開創了音樂史學家稱為“第二期風格”即“英雄時代”的輝煌業績,向19世紀的黎明吹響了革命的號角。
這壹時期的主要作品,包括第三到第八交響曲,第四,第五鋼琴協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黎明》,《熱情》鋼琴奏鳴曲,歌劇《菲德裏奧》等。
貝多芬在音樂創作的“英雄時代”的主要特點為:以鬥爭的主要思想作為這些作品的構思,反映了英雄生活的各個方面,充滿了對人的理性和力量的熾熱信心,闡明了生活的目的和達到這個目的的道路。上述作品都可以歸入人類藝術文化的偉大成果之列。
貝多芬1803年開始創作的《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是這個階段的代表作。這部交響曲的創作靈感來自拿破侖·波拿巴。當時貝多芬將拿破侖看作自由之神,希望他能在法國建立壹個英雄的***和國,並把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傳遍歐洲。他懷著熱烈的心情創作了這部交響曲,命名為“英雄交響曲”,並準備題獻給心目中的英雄偶像。因此當他得知拿破侖稱帝的消息時,其憤怒和失望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咆哮著吼道:“……他也不過是個凡夫俗子罷了!”他憤然撕掉了封面上的波拿巴字樣,由於情緒激動甚至將稿紙也撕破了。貝多芬重新在封面上寫道:“‘英雄’交響曲,為紀念壹位英雄而作。” 這部交響曲的手稿,甚至那張被撕破的封面,至今仍保存在德國波恩的貝多芬故居紀念館中。我們應當理解的是,這部偉大的作品,拿破侖僅僅是壹個參考而已,貝多芬音樂中那種自由的精神,鬥爭的意誌,慷慨悲歌的葬禮和人民的勝利,早已超越了時代的界限,成為音樂史上的裏程碑和人類精神不朽的象征。
《英雄交響曲》首演後不久,貝多芬就開始創作歌劇《菲德裏奧》。劇情大意是:主人公受冤入獄,他的妻子裝扮成男子並成為看守的助手,拯救了丈夫,並使陷害丈夫的監獄官判了罪。貝多芬感興趣的是其中包含的道德觀念和夫妻的愛情,並為他這部唯壹的歌劇嘔心瀝血,三易其稿,終於使它成為歌劇史上的不朽之作。
這時,幸福的生活仿佛又向他招手。1806年貝多芬與苔萊絲·德·勃倫斯克訂了婚。這種寧靜愉快的心情,反映在他同年創作的《第四交響曲》中。在這之後的四年裏,他還創作了《第五交響曲》,《第六交響曲“田園”》,鋼琴奏鳴曲《熱情》等幾部代表作。
從 1804年開始,貝多芬就在醞釀壹部非凡的交響曲。這部《e小調第五交響曲》成為貝多芬最受歡迎,在某些方面也是最有特點的作品,它向我們揭示了作者天才中幾個最動人的特征。由於貝多芬將音樂剛開始那猛烈的三連音解釋為“命運之神在敲門”,這部交響曲又被約定俗成地被稱為《命運交響曲》。
偉大的藝術家總是孤獨的。在炎熱的創作和奮鬥生活中,貝多芬總是從大自然中尋求慰藉。童年時代的萊茵河,青年時代寫遺囑時停留過的海利根施塔特村郊外的田野,以及德國壹望無際的原始大森林,都促使貝多芬於1808年完成了不朽的《F大調第六交響曲“田園”》,向世人描述了英雄心中的大自然。
盡管1810年貝多芬放棄了與苔萊絲的結合,但生活和藝術創作給了貝多芬更為深沈博大的內心,也給了他自信與勇氣,他的不可戰勝中已經出現了偉人般的光榮感。因此這時候的貝多芬對於社會習俗不屑壹顧,對於旁人的意見也毫不在乎。他在別人的眼裏顯得不盡人情,傲慢自大。這裏有兩件事情可以充分反映當時貝多芬的個性:
第壹則:維也納的李匹諾夫斯基親王在貝多芬早年時,曾給了他很大的幫助。但有壹次,親王的母親想聽貝多芬演奏,不惜跪在他的腳下請求,而貝多芬竟不理不睬,連頭也不轉壹下。後來加上別的理由,貝多芬與親王反目。他臨走時留下的字條寫道:“親王,您之為您,是靠了偶然的出身;我之為我,是靠了我自己。親王們現在有的是,將來也有的是,至於貝多芬,卻只有壹個。”
第二則:貝多芬年輕時代非常崇拜歌德,而歌德對貝多芬也心儀已久,因此兩人在波希米亞的見面顯得非同尋常。當他們並肩散步時,遠遠走來了當時奧匈帝國的皇後,太子和壹大群重臣。這時貝多芬背著手徑直向人群走去。皇後向他打招呼,太子向他脫帽致敬,大臣們讓開了壹條路。而歌德卻摘下帽子,畢恭畢敬地躬著腰,在路邊向皇親貴族們致意。
這給惟妙惟肖的圖像,活靈活現地反映了貝多芬與歌德不同的性格,這時的貝多芬,找到了為之奮鬥的目標,掌握著最高超的創作技巧,他不斷誕生的傑作拖拽著音樂界和聽眾,使人們都膜拜在他的腳下。他成了當時音樂界和思想界的先驅,聲譽日隆。正如歌德的壹位女友見到貝多芬時驚呼:“當我第壹次看見他時,我覺得整個宇宙都從我面前消失了。貝多芬使我忘記了世界,甚至妳!啊!歌德!我確信此人遠遠超過了現代文明!”
隨著《第七交響曲》和《第八交響曲》的誕生,貝多芬的音樂達到了頂峰。1814年維也納會議時,他得到了全歐洲的王親貴族對他的敬意。他被視為音樂之聖,成為備受官方推崇的音樂家。
這時,歷經艱苦奮鬥而功成名就的貝多芬自信地說:“音樂是比壹切智慧,壹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參透我的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法振拔的苦難。” 命運的發展總有起伏,緊接著1814年的巨大成功後,貝多芬的命運急轉直下,跌入了低谷。這個低谷是如此之深,因此當貝多芬最終走出後就真正永垂不朽了。
首先,他的經濟陷入困境,維也納這個城市從骨子裏是輕佻而又浮華的,它從未對貝多芬報有真正的好感。自從1814年維也納會議之後,維也納的音樂口味日漸趨向於意大利樂風,他們推崇的是羅西尼,而將貝多芬視為“迂腐”。 貝多芬的朋友和贊助人,或分散,或故去,現實的經濟困難頃刻來臨,沒有固定的收入,沒有聽眾,沒有稿約……沒有起碼的經濟保障,再偉大的藝術家也壹籌莫展。貝多芬不得不把他寶貴的時間耗費在精打細算的日常生活開支和與女廚的爭吵上。他曾寫道:“我差不多到了行乞的地步,而我還得裝著日常生活並不艱難的神氣。”
與此同時,他的耳朵完全失聰,這樣他連所熱愛的鋼琴演奏和指揮工作也不得不放棄。其中最嚴重的壹次打擊來自他指揮彩排他的歌劇《菲德裏奧》。由於他根本聽不見樂隊演奏和演唱,整個排練壹團糟,重新開始後依然如故。貝多芬從聽眾難堪的表情中領悟到了原因。回到家中捧著臉壹言不發。他的朋友說:“在我和貝多芬的全部交往中,沒有壹天能和這致使的壹天相比。他的心靈受到的極大的傷害,至死不曾忘記這可怕的壹幕。”
沈重的家庭苦難也折磨著貝多芬。貝多芬的壹個弟弟於1815年去世,留下八歲的兒子查理。查理的母親是個微不足道的女人。貝多芬為了收養查理,不惜和她進行曠日持久的訴訟,壹直到1820年才告勝利。
貝多芬將他全部的愛都傾註在查理身上,希望能將他培養成材。但貝多芬明顯犯了個錯誤,查理並不是童年的自己,他根本就成不了音樂家。由於貝多芬過於主觀和急躁,養成了查理的逆反心理,不斷地給貝多芬找麻煩,使貝多芬傷透了心。終於在1826年,在幹了數不清的蠢事之後,查理開槍自殺。但他居然笨得連開兩槍也沒有成功。自己滿腔的心血和感情白白地浪費,還受到別人的誤解和嘲笑,沒有什麽比這更令人傷心的了。查理的自殺使貝多芬高傲的內心受到極大的難堪,對他的打擊是致命的。加上1817年他百病纏身,他的朋友說他“突然變得像個七十歲的老人,疲乏無力,喪失了鬥誌。”
在無盡的煩惱,痛苦和憂愁中,貝多芬的創作受到嚴重的影響,作品很少,貝多芬的敵人甚至斷言他已窮途末路。
經歷了多年的命運的打擊,此時的貝多芬已不再是那個充滿自信的貝多芬,不再是那個感到自己的才華具有至高無上的力量,能去征服整個宇宙,去把自己的音樂思想布施給每個人,並能取得所有人尊敬的貝多芬。現在的他是壹個終於遠離塵囂,獨身隱居,不再尋求任何功名的貝多芬。他專心致誌於自己的藝術,對外界的褒貶無動於衷。他完全沈浸於苦難之中,卻微笑著順從壹種毫無反抗的憂郁,有時又以壹種驚人的意誌力量使自己達到寧靜的歡樂之中。
從1815年到1826年,貝多芬的創作進入了他的“第三期風格”。這期間的代表作是《D大調莊嚴彌撒》,《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五首鋼琴奏鳴曲和壹些弦樂四重奏。
這時貝多芬把音樂結構放在第二位,他找到的形式更能自然地符合情感上的要求。因此,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人類天才創作中所從未有過的最傑出的作品。它超越了貝多芬從前所有的音樂作品,向人類想象力所能觸及的最高領域翺翔。
《D大調莊嚴彌撒》被貝多芬稱為他最完美的作品,這根本不是為了宗教和教堂的音樂,而是貝多芬本人情感和思想的流露。至今這部彌撒還是西方同類作品中的代表作。
《d 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凝聚了貝多芬壹生的心血。從1795年貝多芬就草擬了這部交響曲最後樂章的主題,以後他在許多中曾無數次地嘗試。經過多年的探索後,貝多芬決定破天荒地在交響曲中加入人聲,引用席勒的《歡樂頌》詩句,來表達他畢生的夙願:歌頌歡樂,歡樂戰勝了痛苦,歡樂解放了人類,並把他們引向了上帝。
當時全歐洲籠罩在封建勢力摧毀法國大革命成果的黑暗時期。在此背景下,《第九交響曲》於1824年在維也納舉行了首演,從此人類歷史上壹部偉大的音樂作品誕生了。當激動人心的大合唱結束時,狂熱的聽眾不顧壹切地鼓掌,相互擁抱,許多人禁不住失聲痛哭,仿佛發生了壹場騷亂。在維也納這個講究禮儀的城市,皇族出場不過鼓三次掌,但貝多芬享受了熱烈的五次鼓掌謝幕,以至於警察不得不出面幹預……
貝多芬已完成了他的使命,他已經達到了音樂的最高境界。1827年3月 25日下午5時3刻左右,狂風大作,風雨交加,隆隆的雷聲震動著貝多芬的屋子。突然,壹道閃電劃破長空,使貝多芬的屋內充滿了奇異的光亮。與此同時,處於彌留之際的貝多芬猛然睜開眼睛,向上舉起了右手。當他的手放下時,眼睛半閉著,心臟停止了跳動。
兩萬多維也納市民參加了他的葬禮,著名的作曲家舒伯特等藝術家扶著他的靈柩。貝多芬的墓碑上刻著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采的詩句:“當妳站在他的靈柩前的時候,籠罩著妳的並不是誌頹氣喪而是壹種崇高的感情;我們只有對他這樣的壹個人才可以說: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