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選題材要有現實基礎
正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如契柯夫的《變色龍》,在世界短篇小說的瀚海裏雖是壹朵小小的浪花,但它顯得那樣新解,活潑有力,令人回味不己,它像壹面鏡子,使人們看清了沙皇統治下充滿醜惡的社會現實。
楚洛夫審理“案件”的過程,是小說情節的發展和高潮,作者以十分個性化而又頗具幽默感受的語言,生動地描述了這位沙皇警官多次“變色”反復無常的種種醜態。
奧楚蔑洛夫是壹擠進人堆,便在公眾面前在耍其威風,專橫地吆三喝四,大喊大叫,壹副盛氣淩人的樣子,當他聽了首飾匠赫留金的申訴,臉上洋溢著含笑的溫情”在奧楚蔑洛夫裁決狗咬人的案件的過程中,十二次對話中竟有六次“變色”而他陰陰陽陽,變來變去,又完全取決於對狗“身份”的估計,這就淋漓盡致的表現了他驕橫虛偽、欺下媚上,見風使舵,反復無常的變色龍醜態,由此我們可以明白作者將“變色龍”——這種皮膚能隨環境的顏色而不斷變化的小動物作為小說標題的用意,這壹標題不僅富有諷刺意味,而且形象醒目,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2.情節安排合理化,有相應的輔助和暗示
《項鏈》中有壹系列出人意料的情節。小說寫女主人公壹直向往上流社會,可是接到部長的情帖後,卻“懊惱”“發愁”,她在舞會上大獲成功,眼看時來運轉,卻又丟失了項鏈,賠完項鏈,最後才得知項鏈是假的,然而這些情節看似出人意料,卻是合乎情理的,這與作者作了壹系列鋪墊是分不開的。且看小說開端,作者大段大段介紹瑪蒂爾德向望過上流社會的心理,這就為下面描寫人物懊惱發愁,遭到挫折提供了依據。小說還提到女主人公與她的朋友佛萊思節夫人的關系,看似無足輕重,卻是下文情節發展的重要因素,女主人公借項鏈,失項鏈、賠項鏈、還債務,發現項鏈是贗品,都與此有關,在借還項鏈時,佛萊思節夫人毫不在意,這蘊藏著壹個暗示,項鏈不是值錢的東西。小說最後點出是假的,讀者再想到上文的暗示,會恍然大悟。
3.情感變化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因素
再如《項鏈》中,小說壹再描寫瑪蒂爾德如何向往上流社會的生活,可是她在舞會前的兩次表現卻出人意料,見到請帖不但不歡喜反而發怒,準備好舞服,她不但不高興反而發愁,這種意外的表現吸引讀者去探究人物的心理和動機,同時又使情節的發展出現波瀾而不顯呆板,丟失項鏈的偶然事件使人物的命運發生根本的變化,也成了小說情節發展的轉折點,小說的結尾,作者又出人意料地讓女主人公備受生活艱辛之後,又經受壹次精神上的打擊,對她的虛榮心給予了沈重的懲罰,最後,小說在路遇故友,發現贗品的情況下嘎然而止,言有盡而意無窮,使得全篇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效果都升到了壹個新的境界。
把握住以上幾點,情節的安排才能恰到好處,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多向名家名作學習,潛移默化、功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