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語法正確而嫻熟。語法是語言的結構方式,包括詞的構成和變化、詞組和句子的組織。要做到語法正確,就要對字、詞素和詞的關系理解透徹,對語言結構要熟練掌握。比如詞或詞組在句子中充當的結構成分沒弄清楚,特別是在詞性變化時其充當的成分也相應地發生變化方面沒弄清楚,就容易不自覺地產生語法錯誤。有壹部頗有名氣的小說開篇第壹頁,在描寫早晨河邊、路旁和渠岸剛剛發著嫩芽的春草時寫道:“露珠搖搖欲墜地閃著光了”,把“搖搖欲墜”作為副詞修飾“閃”,這無疑是壹種發明。其實這裏講的是兩方面:露珠即將掉下,露珠閃著光(太陽出來了)。把它改為“搖搖欲墜的露珠閃著光了”,或者“閃著光的露珠搖搖欲墜”,就不會產生語法上的混亂。連語法都產生錯誤,怎能算得上“語言不錯”呢?當然我們不能抓住壹點,不及其余。偶爾壹處欠缺斟酌,也無傷大雅。
③修辭講究而灑脫。修辭是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表現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魯迅說過:“……作文的人,因為不能修辭,於是就不能達意。”郭沫若也說過:“要是文章寫得好,恐怕總得懂壹點邏輯、文法和修辭。”可見要做到“語言不錯”,修辭上要講究。修辭的內涵是辭格或叫修辭格。辭格有比喻、借代、比擬、誇張、排比、對偶、雙關、拈連等等,在什麽情況下用什麽辭格以表述壹定的思想內容才能具有特殊的修辭效果,既要講究又要灑脫,就確非旦夕之功。
仔細研究《孔乙己》中的各類語言,我們會發現:上述三方面都無懈可擊,並且凡記敘性語言都來得簡潔明了,樸實卻準確;而描寫性語言則帶有很濃的描繪色彩,狀物、寫景、摹人都有呼之欲出的效果,給人的感覺生動形象,有的還流露出作者的憎惡喜愛之情。在人物語言方面,不管是孔乙己的還是“喝酒的人”的,都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相信只有孔乙己才說得出“竊書不能算偷”的話,這是小說人物語言個性化使然。小說家就是在創作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