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神秘的未知生物都不是空穴來風,美人魚也不例外。美人魚的傳說最早起源於中國,後來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傳說,關於美人魚的原型也眾說紛紜。今天,關於美人魚的原型更公認的觀點是海牛,壹種肥胖的水生哺乳動物。這到底是怎麽回事?讓我們互相了解壹下。
美人魚的起源
美人魚是壹個現代的名字。起初,它被稱為南海的鮫人。最早的記載來自海南南靖《山海經》:
書上寫著:憂伯之國,留耳之國,刻題之國,北上之國,皆在南方。註:脫耳,脫耳,脫耳,是墜子,即脫耳,在朱雅海;刻題,露其臉,畫身於鱗,即鮫人也。
東晉《聊齋誌異·搜姬神》中也有類似的描述:
在南海之外,有鮫人,那裏的水像魚壹樣生活。不枉編織成就,流淚就能出珍珠。
南海有鮫人。它像魚壹樣生活在水中,它從不放棄它的紡織工作。哭的時候滴下的眼淚可以變成珍珠。
事實上,關於鮫人的記載不僅在這些奇奇怪怪的小說中,在《史記》第六卷《秦始皇傳》中也有相關的描述:
九月,葬禮在驪山開始。皇帝即位之初,歷山被滲透統治,天下被兼並。天下遣七十萬人,過三泉,下銅雀臺,引至枷鎖。宮殿裏充滿了奇怪的東西和奇怪的東西。讓工匠做壹個弩箭,靠近的人要射。以水星為百河海,灌輸機器,上有天文,下有地理。以人魚膏為燭,久而不散。
這個記載中的人魚膏是從人魚身上提取出來的,從這個記載中可以看出,到了西漢時期,鮫人已經被稱為人魚了,而這個記載也揭示了秦始皇墓中的長明燈之所以長期保持亮著的原因:使用了人魚脂。
到了南宋時期,對人魚的描述更加詳細,比如《史記集》:
魚聽起來像孩子的烏鴉,有四只腳,形狀像蠍子。它能治好牛,淹死它們。
美人魚哭起來像個哭的孩子,有四條腿,長得像個蛇頭。到了宋代,《太平廣記》中的記載就大不相同了:
人魚在中國東海被發現。最大的壹個有五六英尺長,看起來像壹個人。眉、鼻、口、爪、頭都是美女,都是足。果肉潔白如玉,無鱗,有細毛,五色輕軟,壹兩寸長。頭發像馬尾辮,五六英尺長。
東海有壹些魚,大的有2米左右長,頭部特征和人差不多。它們都有腿,皮膚白皙,沒有鱗片,但是有細毛,很短,毛很長,幾乎和體長壹樣。
從這麽多古代的記載和描述來看,美人魚並不是空穴來風,至少古人已經見證了它們的存在,尤其是長明燈的描述,進壹步證實了古人不僅看到了美人魚(古代稱之為美人魚),還把它們抓起來,用它們的脂肪煮成油。
但是人魚的原型之所以有爭議,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不同朝代對人魚的記載差異很大,為什麽都指向壹種看起來根本不像什麽的動物海牛?我們繼續聊。
海牛是美人魚?
從上面關於人魚的記載中,我們幾乎找不到* * *的共同點,因為在最初的記載中,人魚是沒有腳的,後來有了腳,而通過南宋的描述,它更像是娃娃魚,也就是娃娃魚,但是和其他的描述相比,南宋的記載差別太大了,娃娃魚是壹種吃純凈淡水的生物,所以我們先說。
排除娃娃魚後,我們再綜合壹些記載中的描述,看看為什麽海牛是最合適的美人魚原型。
海牛是壹種海洋哺乳動物,與鯨目動物高度適應海洋生活。但海牛與鯨目動物相距甚遠,前者屬於海牛目,後者屬於鯨目動物,海牛目與陸地上的長鼻目親緣關系最近。
如今,海牛分為兩大家族:海牛和儒艮。這兩個家族的動物被稱為海牛。但是海牛下面的動物都是海洋動物,不會出現在淡水中,而儒艮就不壹樣了。它們大部分時間在海洋中度過,偶爾出現在淡水中,所以基於古人在淡水和海水中都見過美人魚的事實,應該是儒艮。
除了棲息地,儒艮比海牛小很多,大的只有3米,普通的2米左右,符合《太平廣記》對美人魚體型的描述。
而且儒艮皮膚光滑,上面的細毛稀疏,也符合《太平廣記》中的描述。最重要的是儒艮生性膽小謹慎,所以古人看到壹般都是遠遠的,拉開距離畫面就模糊了。作為壹種哺乳動物,儒艮的無毛頭從遠處看確實與人類相似。
而且儒艮是哺乳動物的壹種,雌性哺乳器官也很明顯。哺乳時,母儒艮會用兩只前肢托住幼崽,然後半個身體離開水面。這個場景從遠處看就像壹個女人在哺乳。
最後是人魚膏。儒艮現在是脆弱的物種,為了獲取厚厚的脂肪,它們已經被人類獵殺。壹只成年儒艮可榨出50-60斤油,是古代重要的照明原料之壹,其慢燃、高亮度的特點也深受人們喜愛。
寫在最後
美人魚不壹定是美人魚。根據古代的很多記載,美人魚應該是真的,但是因為記載的不同,它的原型也變得有些混亂。因此,人魚可能是壹種滅絕的水生動物。如果從現有的動物中找到壹種最接近描述的動物,那就是儒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