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令揚眉頭,不爭閑。
今天的樣子比昨天老。
如果妳活在夢裏,妳就逃不出那壹天。
曾經有用,曾經便宜。
在金庸的十四部小說中,《倚天屠龍記》是重要的壹部。在此之前的《射雕英雄傳》和《神雕俠侶》都是以儒家“偉人為國為民之人”為主題,而自《倚天屠龍記》之後,金庸開始將佛教引入作品,並在《八龍》中將佛教的討論推向了壹個高峰。因此,《田義》標誌著金庸小說主題轉變的開始。我想討論壹下書中對張無忌性格的描寫以及整本書的主題。
關於張無忌這個人物,金庸曾經說過:“至於個人修養,我最喜歡孔子在《論語》開頭說的第三句話:‘不知者,非君子也?’別人不理解我,我也不會不開心。這不是挺有紳士風度的嗎?當真是豁達,雍容,謙和,溫潤如玉。這大概就是我對紳士的理解和推崇吧。可惜我寫的十幾部小說都沒能塑造出這樣的人物。張無忌離段譽有點近,但離得遠。張無忌野性無知,略顯霸氣;段譽性格溫和,但有時候有小醜的味道,風格也不清純優雅。老子說“知之不辱,知之不殆”;“功退,天道也。”也就是說“壹個人知道自己滿足了就不會受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成績確立後,可以及時退下來,這是符合客觀規律的。”這些都是張無忌在整本書中的基調。總的來說,張無忌的性格比較溫和,蘊含著力量和包容,“君子”二字當之無愧。
壹個人性格的形成是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張無忌天性溫和,這是謝遜很久以前對張翠山說的:“無極心胸寬廣,看來以後會比妳靈活隨和得多。”但真正對他壹生性格的形成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他壹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從十歲到二十歲。被神秘的父母折磨後,在耳朵裏灌水吞銀,鋼針吞水蛭。在武當山上,他們目睹了父母慘死,差點死在忘恩負義的昆侖派涼薄手裏,直到落入朱長齡設下的大陷阱,而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就是那神秘手掌引發的陪伴了他十年的疾病。苦難和疾病,只有戰勝不了,才能讓人變得更強大。不堪忍受的長期病痛讓年輕的張無忌早早觸碰到了死亡的邊緣,於是他才會有機會去思考人生的意義。青少年通常興高采烈,爭強好勝,只為出人頭地,但他們不知道,王霸的雄心壯誌終將歸於塵土。人只有經歷過死亡的威脅或者喪親之痛,才會知道壹切都是虛幻的,只有情緒才是真實的。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善待他人。這大概就是張無忌盡管經歷了無數險惡,卻對別人好的原因吧。
張無忌的缺點之壹就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其實這並不是缺點。只有少數人能夠有勇氣和膽量做出果斷的決定,同時又有足夠的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否則就會有另壹個詞叫“獨斷專行”來形容這種行為,甚至把事情搞得壹團糟。張無忌最聰明的地方在於他有自知之明。他不會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而自作主張,也懂得聽取別人的意見。書中有多處解釋:“張無忌初擔重任,知其無識,將大事處置不當,故與楊曉低聲商議壹會”;今日午後,張無忌來房中商議蝴蝶谷大會之事,又有什麽大事要交代眾將。"。他年少無知,突然擔起重任。他常常有自己的惶恐,但又怕自己不堪重負,誤了大事。楊曉對教育事務知之甚深,所以張無忌要他陪在身邊,隨時請教。”在我看來,張無忌做得很好,這才是真正負責任的人所做的。
大家都知道張無忌太輕信,不會被別人欺騙。俗話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誰都可以說,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挺過來。香帥經常被女人忽悠,何況張無忌?就最大的三個騙局而言,壹是朱長齡燒莊騙取下落,二是周芷若誣陷趙敏竊取屠龍道,三是朱元璋設計他退出江湖心灰意冷。這三個騙局不揭穿的時候真的是天衣無縫,有人能識破嗎?其余的都值得壹提。第壹,張無忌在蛇島又見到了謝遜,他的壹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謝遜身上。同時,“我沒有深入思考陳友諒的詭計,因為我在考慮各地的人”;第壹,我不想與明教和波斯宗主有深仇大恨。“我壹直敦促我的兄弟們把和諧放在第壹位。今天我不問緣由就殺了明教使徒,還像個明教教主”,還差點被風雲三使殺了。這兩次都是張無忌的慈悲造成的。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好在有趙敏在張無忌身邊,各種困難都能迎刃而解,正是佛教中“慈悲為懷,身不由己”的意思。
關於整本書的情感問題,金庸在後記中寫得很清楚:“其實這本書的情感重點不是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男人之間的友情,武當七俠的兄弟情誼,張三豐對張翠山和謝遜以及張無忌父子的愛情。”我以為是。信中有兩個例子。壹是張無忌誤將七蟲七花膏作為噴射間歇膏給石叔使用。“突然,他清楚地理解了父親自殺時的心情。大錯已經犯了。除了自殺,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第二,在知道自己的兒子殺了之後,“我突然想起為了對不起余而自殺。這壹刻,我深深體會到了五哥當時的感受。回劍後,抹至頸上。”人與人之間的友誼躍然紙上。
至於張無忌個人的愛情生活,雖然金庸在後記中說張無忌和四個女人糾纏不清,不知道更愛誰,但從書中可以看出,張無忌對她們的態度還是明顯不同的。雖然在愛情上很被動,但他心裏真正愛的人只有趙敏。愛情需要時間去培養。四個女人中,只有趙敏和他的感情是在長期的交往中逐漸加深的。趙敏攪了他的喜事之後,“不知道怎麽的,張無忌此刻很開心。除了擔心謝遜的安全之外,他覺得比和周芷若結婚時更安全、更舒服。是什麽原因,他卻說不出來。”最終,周芷若設計隱藏趙敏後,向周芷若坦白了自己對趙敏的感情。對其他三個女人的感情完全不同。對於周芷若,我感受到了漢水壹船餵的美德,也感受到了光之巔偷偷幫忙的感覺。最後我願意把周芷若打造成天下第壹來彌補我毀了的婚姻,沒有愛情;對於蜘蛛來說,是對其弱小的生命體驗和不幸的骨肉親人的憐惜,這也說明張無忌並不是壹個好色的人;至於小昭,冰雪聰明,溫柔體貼,真的是全世界男人的夢中情人。但可惜他們相處的時間很短。雖然小昭迷戀張無忌,但張無忌並不愛她,或者說沒有機會愛她。當小昭最終不得不離開時,他只能黯然神傷。從那以後,她壹生都在想念她,這是很自然的,但這不是愛,盡管我必須承認,我個人更愛小昭。
總的來說,張無忌的性格有點被動,但也符合他武俠的本質。金庸不愧為金庸,能根據主角的性格構思出相應的精彩武俠。就像陳家洛武功復雜,能創出百花錯拳,而令狐沖又不拘泥於常規,所以能學會獨孤九劍。同樣,只有張無忌這個人物才能學會九陽真鏡和太極功夫。九陽真鏡的原則是“他強由他,清風拂山崗。他讓他過,明月照江面”,而太極功夫的精髓就在於“用慢速,用靜制動,用軟勁”,而且都講究從背後攻擊敵人,所以除了張無忌,沒人想學這種功夫。不得不感嘆金庸立意之奇,將《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用先發制人和後發制人完美的聯系起來,說明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東西,不能拘泥於公式。
整部《永恒》除了對張無忌的刻畫,還有其他幾個主題。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到壹個小插曲,是金花婆婆和蜘蛛在《張無忌》初次見面時的壹段對話。
金花奶奶見他英俊文秀,討人喜歡,卻受了這種不治之傷,連說:“真可惜!”
張無忌忽然覺得三個字:“如何才能逼得生死縮短?布施惡,就是知道快樂的不迷惑的惡?給那些知惡不弱而哀,不知惡有所歸的人以惡?知死者不悔其生之始,是惡乎?”
這四句話的意思是:“壹個人的壹生太長了,來不了。”我怎麽知道對生活的貪婪不是壹個錯誤?我怎麽知道人對死亡的恐懼不像小時候在外面流浪,不知道如何回到家鄉?我怎麽知道壹個死人不會後悔自己以前的生存?“莊子的本意是闡明生不壹定是快樂的,死不壹定是痛苦的。其實生與死沒什麽區別。壹個人活著只是“做著大夢”,死了就是“醒來”。也許死後,他會覺得自己活著的時候是多麽的愚蠢。為什麽不早點死?就像做了壹個悲傷恐怖的噩夢後,醒來後悔這個噩夢做的太久了。張無忌年紀小,不知道這些人生的道理,但他已經在生死的邊界徘徊了四年,不能不體會莊子的話的含義。他起初並不相信莊子的話,但既然活在世上的日子屈指可數,他自然希望人死後能有壹個仙境,他也會為活著時還試圖生存的可笑而懊惱。此時,他聽金花婆婆反復說著“真可惜”,便笑著隨口說出了那三句壓在心頭的《莊子》。
再比如小昭在光明頂秘道裏唱了幾首歌:
“世推物理,命貴安逸,欲動人間之造物。吉藏又兇又兇。”這就是得失相伴,禍福相依的道理。
“財富哪能變富?日滿,月滿。地下是東南,天高是西北,世界還是不完整的。”這就是天地不全的道理。
”秀拉壹皺眉,不爭奢華。今天的樣子比昨天老。古往今來,無論智者、愚者、窮人、富人,都必須如此。最終,我還是逃不出那壹天。壹次用過,壹次便宜。壹百歲,七十歲難得。我急了,水沒了。”這就是人生苦短的道理。
還有壹段:
“各人想到生死無常,壹人飄入入世。它像壹條河。不知道哪裏來的。再怎麽豪邁,終有壹死,終有壹生,就像無處吹的風。張無忌只覺得趙敏的手指在他的掌心冰冷如冰,微微顫抖。”
在我看來,這是整本書的中心思想,正所謂“天下大夢,秋高氣爽。”
金庸在田義就已經開始討論對的不壹定是對的,惡的不壹定是惡的問題,這壹思想在笑傲江湖得到了更加完整的體現。
張無忌心想:“明教被視為邪惡和異端是有原因的。然而,很難確定什麽是正確的,什麽是邪惡的。”
”張無忌又好氣又好笑,認為自己帶領的這批惡鬼都是邪道又卑鄙,和趙敏那群人物沒什麽區別,不過壹個是善,壹個是惡。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區別。對付心懷惡意的人,就是以毒攻毒。想到這裏,他就釋然了。”
張無忌道:“青翅蝠王只殺了兩個人,妳殺的人多了十倍。他用牙殺人,尊敬老師,用劍殺人。壹般的善惡有什麽區別?”
所以如果妳在不善惡的時候太固執,妳就不能原諒人,原諒是金庸的另壹個主題。張無忌從小就經歷了無數次的欺騙。他怎麽會看不清楚世間人的背信棄義?只是他本性善良,所以被稱為菩薩。他寧願相信人性本善,永遠以積極的態度看待他人,原諒他人的錯誤,以至於過度的善良有時會讓自己陷入危險。原諒敵人是對的嗎?這個問題很難有壹個正確的答案,不同的宗教對寬恕有不同的定義。張無忌的寬恕,是中國傳統佛教的寬恕。作家李說:“佛教是可以原諒的。它認為:放下屠刀,成佛。基督徒的寬恕只能通過上帝之手在最終審判中實現。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最終的寬恕真的很難在地球上實現。寬恕是上帝的事,只有死後才能進行。”也許張無忌對敵人太過寬容和仁慈,但世間萬物又怎麽會訴諸武力呢?我只知道,只有他才能調和各種誤會、陰謀、偏見造成的分散。沒有張無忌,明教和中原武林早就壹敗塗地了。
張無忌最終和趙敏壹起退出江湖,對他來說是最理想的結局,雖然最後落入朱元璋的圈套,壹直郁郁寡歡。看破世事的人通常有三種選擇。壹個是當年的帥子李叔同,最後逃入空門陪伴鄧青古佛;二是享樂主義者,俗話說“高職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長命,長命不如幸福。”。三種,比如張無忌,退鄉,仿張敞畫眉,比較合我意。我的父母沒有遠行,我也沒有長期生活在異鄉。我終將回到故鄉,輝煌終將平淡。誰能逃脫?
踏上千山,天高海闊
觀看風向轉變和雲起膨脹。
屠龍,倚天,壹秒斬空
世界上有很多雪。
友情到最後是合不來的。
在我的生命中,
何時何地追逐我的舊夢
誰會勇敢千年?
訂購世界的贊美
誰能分辨善惡?
名利悄悄流,如何帶進夢裏
仇恨,即使沈重的笑容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