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往年相比,題型變化較大,更加註重邏輯思維能力的考查,更加註重引導學生關註時代發展和社會變化,希望引領學生開闊視野,培養人文情懷和家國情懷。
論準文本閱讀
話語文本的閱讀材料選自曹明德《中國參與國際氣候治理的法律立場與策略:從氣候正義的角度》,這是脈脈時代的癥結所在。正文800字左右,略少於考試描述的樣本字,閱讀量有所減少。全文采用總分結構,首尾兩段信息量不大,理解難度大,中間兩段是閱讀理解的關鍵。原文雖然涉及到壹些考生不熟悉的術語,但簡潔明了,大體易懂,不難掌握,適合高中生閱讀理解。
從考點的覆蓋面來看,仍然強調考生對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的理解能力、對文中信息的篩選和整合能力以及對作者觀點和態度的把握能力。今年有兩個變化特別值得註意:壹是側重於分析文章結構和概括內容要點的考試中心;第二,它有三個客觀題,1題就是選對。
近年來,全國試卷命題越來越強化“整體閱讀”的意識,要求考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礎上做出選擇。今年更要加強對考生整體“閱讀”的考查能力,尤其是在第二題的幹巴巴要求、1題的D選項和第三題的所有選項的設置上。這壹定會是以後命題的方向,考生需要註意的是考試的方向。
文學作品閱讀
實用文和文學文成為必考題,是今年變化最大的考點。文學文本閱讀選的是當代作家趙的小說《天桃》,文本長度相當於考試描述題的樣本文本長度。選材關註我們相對陌生的研究者的生活,但情節和人物並不復雜,主題非常明確。1題采用客觀題型,由原來的“五選二”的選擇題改為“四選壹”的單項選擇題。第二個問題的第三個題目是主觀的。題目設置體現了全國卷的靈活性和全面性,但還是建立在對小說基本要素的考查上。
整體上降低了文學文本的閱讀難度,更貼近高中生的閱讀體驗和人文認知。
實用文本閱讀
實用文本選用非連續新聞素材,第二種素材采用圖表形式。這和考試描述題型例題中關於“全民閱讀”的新聞材料題是壹樣的。第1題第2題是客觀題,要求分別選擇壹個錯誤項和兩個正確項。要點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較強的信息篩選和整合概括能力。第三題是主觀題,需要找到問題的區間,分析總結,有條不紊。這個問題要求考生養成零碎思考和答題的習慣。
文言文閱讀
文言文閱讀以宋弘傳為藍本,體現了全國卷選材的壹貫特點:壹是出自《正史》,二是主人是忠臣、良將、清官。正文約600字,與全國卷2016《曾公亮傳》的586字基本壹致。
1題,文言文斷句,連續三年考全國卷。今年,我們在設置這個問題的選項時采用了同樣的方法。四個項目中的兩個只有壹個區別。只要根據上下文準確理解劃線的兩句話,運用排除法,就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第二題是2015中出現的壹種題型,即從閱讀材料中選取4個具有古代傳統文化內涵的詞語,闡述相關內容,體現文化意義,要求考生選擇不正確的。考察古代文化常識,與全社會重視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背景直接相關。今年已經在大綱中明確規定了。四個選項與姓名、性格、公婆、母憂、私富有關,是古代文化常識的基本內容,可以帶入原文判斷是非,考查的是真正的常識。
第三題的命題形式沒有變化。每個選項先用壹句話概括,用句號與後面的句子斷開。然後,原文中的相關信息由這句話緊密陳述,體現了摘要與相關信息之間的同壹性,即摘要是從相關信息中提取出來的,用相關信息來解釋摘要。在歷年的考試中,這道題都有很強的規律性:四個選項都是按照課文的自然順序,選取課文中體現的代表性事件或思想品質,層層設問。從全國卷命題特點來看,該題設置角度存在個別實(虛)字有意翻譯、人物故事、事件發生時間地點錯位、人物性格分析不當、無中生有、因果強加等錯誤。
第四道文言文翻譯題仍然是重點考查關鍵的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翻譯時需要落實到每壹個字,句子要通順。
詩歌欣賞
詩歌鑒賞以宋代著名詩人歐陽修《禮部國子監》為藍本。這首詩的內容和考場上考生答題的情況很協調。考生在答題的同時,也了解了古代人在考試時的情況,反映了文化傳承和制度改革,有趣而深遠。
1題今年改為客觀題,是今年考題的又壹大變化。“五選二”要求考生對詩歌的內容、情感、手法有更準確的理解。
第二題主觀題是壹個煉句題,考生比較熟悉,回答時需要組織。
聽寫的問題還是理解聽寫,就是把對詩歌的理解和聽寫巧妙地結合起來。從原來的6分到5分,高中3分,初中2分,難度不大,得分率也會高。
語言應用問題
語言運用題最容易出現新題型。今年成語題、病句題、補充寫作題都沒變。恰當表達題取代了虛詞選擇填空題,邏輯推理題取代了流程圖題。這些變化都反映在考試說明中。
作文
作文材料給出了在華留學生比較關註的十二個“中國關鍵詞”。題目要求妳選擇其中的兩三個來呈現妳對中國的認識,並找到所選關鍵詞的有機聯系,從而寫出壹篇能夠幫助外國青年了解中國的文章。今年的作文題目比去年的駕駛型更明顯,立意更廣,更開放。審題難度大大降低,但對思辨能力和邏輯能力的考查並沒有減少。更註重引導學生關註身邊的生活、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考生在能夠理性、有序、有實質的發言時,需要養成多讀書、多觀察、多思考、多積累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