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最早出現在東漢以後的魏晉時期,當時稱為“蒸餅”。《晉書》卷三十三《何增傳三傳》記載,當時的大官僚生活非常奢侈,每天的飯錢達壹萬元。食中有“蒸餅”(饅頭):“(何曾)性奢,商奢。窗簾車衣,窮漂亮,廚菜味道,太王者。每壹只燕子看到的時候,都不吃官方定的東西,皇帝需要取他的食物。不要越過蒸餅。最好每天吃很多錢。“只不過他吃的饅頭要劈成十字,就是今天的‘開花饅頭’(我老家叫‘石榴包’)。
直到宋代,饅頭還被稱為“蒸餅”。只是在宋仁宗,因為仁宗的名字叫趙真,而且“蒸”和“真”的音比較接近,為了避諱,宋人就把“蒸餅”改名為“烹餅”。《水滸傳》中武大郎“天天還挑著賣燒餅”中的“燒餅”,就是“蒸餅”,也就是饅頭。
至於今天的包子,古代叫“小籠包”,幾乎和“蒸餅”同時出現。它們最初被稱為“饅頭”,後來被寫成“小籠包”。直到北宋時期,人們仍稱有餡的為“饅頭”,無餡的為“蒸餅”或“燒餅”。孟州十字坡的“園子”張青和《水滸傳》中的“潑婦”孫二娘賣的“饅頭”,就是今天的肉包子,但只是壹個聽起來讓人毛骨悚然的“人肉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