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求好心人幫忙~找書

求好心人幫忙~找書

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是19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名利場》是他的代表作。車爾尼雪夫斯基稱贊他敏銳的觀察力,對生活和人類心靈的深刻理解,幽默,準確的人物塑造和感人的故事。他認為當代歐洲作家薩克雷是第壹流的天才。《名利場》講的是什麽?馬克思這樣評價狄更斯、薩克雷等英國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他們用生動感人的文字揭露了政治和社會真相;所有的政治家、政治評論家和道德家壹起揭示的東西沒有他們揭示的多。他們描述了中產階級的每壹個階層:從看不起壹切生意的紳士般的大股東,到律師手下的小經紀人、小秘書的店主。《名利場》就是壹個恰當的例子。英國在19世紀初成為壹個強大的工業國,不斷擴大殖民地,加速資本主義的發展。當時強調的是自由放任,自由競爭。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社會被劃分為貧富懸殊的兩個階層。新興的資產階級,依靠金錢的力量,逐漸接近貴族的邊緣;無產階級越來越窮。薩克雷說,當妳看到窮人的生活時,妳會懷疑仁慈的天堂。他對他們深表同情,覺得描寫礦工和工廠工人的生活能引起普遍關註。這是壹個偉大的未開墾的領域,但他認為必須在這種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才可以很好的描述。他希望工人中能有壹個像狄更斯那樣的天才,詳細描述他們的工作、娛樂、感情、興趣以及個人和集體生活。他沒有做這個嘗試,是因為他的背景和環境。《名利場》順帶寫了大貴族,但重點只放在富商大家,小貴族地主和中小商人——馬克思所說的“中產階級的每壹個階層”。這是薩克雷熟悉的課。

-

①《俄羅斯作家文學作品》(pycccde edcafeed o edpapypgoh fpyij),第二卷,第335—336頁。

②參見馬克思和恩格斯《文學藝術》(UBber Kunst und Literatur),柏林版,1953年,第254—255頁。

③莫頓(A.L.Morton)《英格蘭人民史》(A People's History of England)勞倫斯·威沙特(Lawrence & Wishart)版,第380頁。

④參見《威廉·薩克雷著作集》,紐約科利爾公司版(以下簡稱《全集》),第22卷,第108—109頁;以及第21冊第245-246頁。

(5)薩克雷說富人看不起窮人是壹種罪惡——參見戈登·N·雷主編的《薩克雷書信集》(以下簡稱《書信集》),哈佛大學版,第2卷,364頁;他認為無產階級的智慧不亞於他們的統治者,他們占人口的大多數。為什麽要把這麽有錢頹廢的統治者戴在頭上?(《全集》第15卷,第425-428頁)。

6.見《薩克雷對早間歷史的貢獻》,戈登·雷主編,1955年版,第77—78頁。

7薩克雷看到了貧富有差距,不交往。富人對窮人的生活壹無所知(見《全集》第十五卷,第391-393頁;第22冊,第108頁)。他說只有狄更斯描寫了占人口大多數的窮人的生活(《全集》第22卷第103頁)。

薩克雷於1811年出生在印度。他的父親是東印度公司的稅務員。他是獨生子。他的父親四歲就去世了,他的遺產是17000英鎊。六歲回英國上學,循序漸進,進了幾所貴族子弟學校。這壹套教育不適合他的脾胃。中學時,他對作業不感興趣,只喜歡看課外書;劍橋大學主攻數學,他卻愛涉獵被數學家鄙視的文學和被學院鄙視的現代文學。他去德國讀書沒有學位,回國後在倫敦學習法律。但是,他對法律非常反感。他名義上是學法律的,實際上只是四處遊蕩,對倫敦的各種生活了如指掌。他覺得自己壹事無成,反復自責自己懶惰奢侈;他說回頭看,沒有壹天不是虛度的。

1833年冬天,薩克雷的銀行倒閉,他的財產幾乎被卷走,只剩下壹百英鎊的年收入。這對他是壹個打擊,使他從懶惰中振作起來,從社會地位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由於他來自那種家庭,受過那種教育的人應該在當時的社會中走壹定的道路,否則會有失尊嚴。他的職業無非是律師、法官、醫生、牧師、軍官;至於文人和藝術家,那是上層社會所不齒的。薩克雷這時還沒有學過法律,他只是不知道該走哪條路。他破產後,失去了剝削生活的保護,但從此跳出了富貴閑散的生活,脫離了限制自己才能的君子架子。所以他在當時寫給母親的信中說:“我應該感謝上帝,我很窮,因為當我有錢的時候,我永遠不會像現在這樣幸福。”。幾年後,他勸母親不要為他擔心。努力工作對他有好處。壹個吃現成飯的人,會變得懶惰,會變得迷茫。他從小就喜歡繪畫,並決定去巴黎學習繪畫。但他不擅長畫嚴肅的油畫,只擅長誇張搞笑的素描。這種畫賣得不多。壹年後,他覺得學畫無望,半途而廢。他是憲法報的記者。1836年,他娶了伊莎貝拉·肖,壹位愛爾蘭陸軍上校的孤女。她性情溫和,很像這部小說中的愛米麗亞。《憲法報》很快停刊,薩克雷回國以寫文章為生。雖然他很窮,但他的家庭生活很幸福。不幸的是,婚後第四年,伊莎貝拉患上了產後精神障礙,藥物治療無效。從那以後,她就瘋得要死。這是薩克雷壹生中的壹件悲哀的事。

-

①《書信集》第壹卷第152頁。

②同上書,508頁;戈登·雷還寫了《逆境的用途》,薩克雷的第壹部分,麥格勞-希爾公司版,第162頁。

③《煩惱的行使》,第163—164頁;再如《全集》第20卷第48頁;第十四冊,第435頁。

④《書信集》第壹卷第271頁。

⑤同上書,391頁。

6.焦慮的練習,第172頁。

薩克雷在報刊上投稿很多,用了很多筆名。他出版了幾本書,都很受歡迎。但直到1847年《名利場》在Punch出版,大家才公認他是壹位偉大的小說天才,並在19世紀稱他為菲爾丁。從此,他的作品有了穩定的市場,生活也逐漸豐富起來。他覺得妻子和女兒的生活沒有保障,就寫了壹封又壹封。

-

①如《巴黎速寫本》、《愛爾蘭速寫本》、《巴裏·林登的運氣》、《勢利小人之書》等等。

②《書信集》第二卷第312頁。

工作,並到英國和美國各地去演講。1859年,他成為《Co-RN Hill》雜誌的主編,這是他文學頭銜最高的時候。他過早體弱多病,於1863年在倫敦去世。除了《名利場》,他最著名的小說是《亨利·埃斯克蒙德和新來者》。最著名的論文是《勢利之書》和《迂回論文》。他的評論集包括《英國幽默作家》和詩集《歌謠》。他在詩歌方面也小有名氣,作品活潑幽默憂郁。他的畫也有獨特的風格。《名利場》的插畫是他自己的手筆,可惜雕刻的時候留了空氣。

-

①《書信》第二卷345頁。

當時英國社會對小說的看法和中國舊的認為小說是供人自娛自樂的“輕書”很像。薩克雷因為從事娛樂大眾的工作,經常把自己比作滑稽的小醜。有壹次他看到壹個小醜演完戲很無聊很壓抑,他也有同感,於是經常拿自己和他比較。他也努力讓讀者發笑以獲得自己的溫飽;他看到了社會上的各種醜惡,感到無聊和壓抑。薩克雷就像他描述的小醜壹樣:“那滑稽的面具所掩蓋的永遠是壹張嚴肅的臉,即使不是壹張悲傷的臉”。因為雖然他把自己比作壹個小醜,但他覺得自己除了讓人發笑之外,還有另壹個責任:“咧著嘴笑的時候,他要揭露真相。千萬不要忘記:笑話好,真理更好,善良特別好。”。他把自己這樣的幽默作家稱為“諷刺道德家”,說他們擁有大量的讀者,不僅娛樂讀者,也教育讀者;他們要把真、義、善牢記於心,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他以前嘲笑自己是導師,現在覺得這個職業和牧師壹樣嚴肅,希望自己能真實善良。他還在《名利場》裏說過,無論作者穿的是小醜的服裝還是牧師的服裝,他都必須盡力描述真相。這壹點他在其他著作和書信、日記中也多次說過。我們因此可以看到薩克雷自己的任務:

形容“真”,宣揚“善”。

-

①凱瑟琳·蒂洛森(Kathleen Tillotson)《十九世紀四十年代的小說》( n-ovels of the eight-四十s)牛津版,1954年,第17—20頁。

②《全集》,第壹卷,第93頁。

③如《全集》第15卷,第414—415頁,第257—258頁;第四冊第431頁;第16冊,第173頁;第壹冊,226頁。

④《全集》,第四卷,第431頁。

⑤《全集》,第15卷,第240頁。

6.《書信》第二卷,第282頁。

⑦《全集》第壹冊第93頁。

8薩克雷給壹位朋友寫道:“妳稱贊我的人道主義,真是搔到癢處了。我對這個搞笑的職業越來越認真,逐漸把自己當成牧師。願神賜我們謙卑的心,啟示真理”(見書信第二卷283頁)。他還說:“作為壹個藝術家,我盡力寫出真實,避免虛假”(見《書信集》第二卷第316頁)。他在1863年的日記中寫道:“我希望盡我所知寫出真相...並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平與愛”——《智慧的時代》,戈登·雷著《薩克雷的第二本》,麥格勞·希爾公司版,第397頁。再比如《全集》第三卷序言,有六頁七頁;正文第457頁;第13冊,第84頁;第15冊,271頁。

《名利場》揭露的真相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薩克雷說,描述真相“必然會暴露許多令人不快的事實”。每次談及真相,他總是說“不愉快”,但還是要如實描述。他覺得這個社會有很多人沒有信仰,沒有希望,沒有愛;他們要麽是騙子,要麽是傻子,但他們非常善於接受;他說,不要放過他們,小說家要讓人發笑,就是為了嘲諷他們,揭露他們。所以這部小說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他們的醜陋。有銅臭味的大老板,有炒股發財破產的股民,有吃殖民藥膏長胖的寄生蟲;他們或驕傲自滿,或貪婪懶惰,都是隨遇而安。好處在於翻臉,忘恩負義。至於小貴族地主,他們在為自己的財產而戰,而戰。沒落家族往往以富商子弟為財源,想方設法從中騙錢。小資產的地主和店主往往是從侵蝕貴族或富商開始的,往往被他們剝削。資本主義社會是壹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沒有道德,沒有情分。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名利場就是這樣壹個被權力和利益趨勢驅動的搶奪和欺騙的世界。

-

①《全集》第1卷,第93頁。

②《全集》,第壹卷94頁。

(3)薩克雷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寫道,當時社會上貴族衰落,平民崛起。“為了謀生,各行各業在人海中掀起了妳死我活的鬥爭”(見《全集》第14卷第283頁)。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不僅是他在《勢利者的臉》中所寫的那種權力社會,也是壹個人吃人的社會。有些人吃人,有些人被吃。薩克雷把後者稱為“鴿子”,把前者稱為“烏鴉”——見《烏鴉船長和鴿子先生》(見《全集》第14卷);或者叫“吃人的食人魔”。統治階級和資本家“剝削窮人,欺負弱者”,他們都是食人族:商業廣告是惡魔引誘人的手段(見《全集》第145、152、280、281頁;,第八卷,第488頁);他說,在這個社會裏,欺騙就像打獵(見《全集》第16卷第326頁);他說,社會好出賭場(見《全集》第8卷,第366頁)。

這樣的社會就像17世紀英國作家約翰·班揚在《朝聖之旅》中描述的“名利市場”。市場上賣的是世俗世界追求的名望、利潤、權力和各種享樂。傻瓜和混蛋在市場上欺騙和競爭。薩克雷盡力為這部小說找到壹個合適的標題。壹天晚上,他偶然想到班揚書中的名字,高興地從床上跳起來,繞著房間走了三圈,嘴裏念著“名利場,名利場……”因為這個名詞正好概括了他所描述的社會。在中國的小說《鏡花緣》中,無墓國附近也有壹個意思類似的《名利場》(2),只是作為這部小說的譯名借用而已。

薩克雷不僅描述了《名利場》中的各種醜惡現象,還想指出這些現象的根源。他看到腐蝕人性的根源是籠罩著整個社會的自私。他說,這部小說中的每個人都是無知和自私的,他壹心想追穆李蓉。他還分析了看似美好的行為,找出了隱藏在心底的自私的心。他認為當我們對他人充滿熱情時,很難做到不自私;我們的愛情也摻雜了很多自私的成分。老奧斯本愛兒子,但更愛自己,他要在兒子身上還清自己的俗願。愛米麗亞忠於戰死的丈夫,只願意和多賓做朋友;事實上,她想占有多賓的愛,並拒絕回答他的愛。壹般來說,小說家傾向於在這樣的地方表現出憐憫,但薩克雷拒絕放手。他不是沒心沒肺,而是想描述真相。有人說他挖掘人情的醜惡,同時又同情人的苦惱;但他忍住了眼淚,冷靜地進行了分析。

-

①《書信集》第壹卷導言——第126頁。

②《鏡子的邊緣》第十六回。

③薩克雷認為自私的心是這個世界的驅動力(《書信集》第二卷,第357頁)。在他的下壹部小說《潘登尼斯》中,他努力闡明了這壹點: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是自私驅動了壹切(《全集》第四卷,第232、336、352、381、425頁;第九冊,第111頁)。

④《書信集》第二卷,第423頁。

⑤《全集》,第壹卷,第448頁。

6.見薩克雷——他的生活,思想和小說,由拉斯韋加斯(W.M .薩克雷:L 'Homme,le Penseur,le Romancier),巴黎,1932年,第84頁。

薩克雷寫出了自私的醜陋,更進壹步,他描述了個人計劃的所有煩惱和痛苦,但最後都是壹文不值,壹無所獲。阿米莉亞壹心想嫁給自己崇拜的英雄,但當她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她只感到失望和遺憾。多賓嫁給了夢想了18年的愛米麗亞,但他已經看透了她是壹個淺薄無知的女人,覺得自己對她的迷戀不值得。麗貝卡為金錢和地位而奮鬥,但她壹生都沒有利用過自己的願望。即使她利用了自己的願望,也不會有真正的幸福。薩克雷看著這群可憐人的愁苦,憐憫地說:“唉!浮名浮利,全是虛榮心!我們誰是真正的幸福?誰滿意?就算我當時遵從了我的意願,事後還是不滿意?”這段話讓我們想起了《鏡花緣》中的壹句話:“世界上的名利場曾經是個迷宮。這個人在戰場上趾高氣揚,洋洋得意,這也把他們太放在眼裏了...壹閉眼,才知道之前的壹切都是徒勞,只是做了壹個春夢。人若深諳此意,爭名逐利之心,壹時半刻不能中斷。如果壹切稍有破局,退壹步,忍三分,會省去很多麻煩和無限風暴。這樣的旅行不僅是壹種很好的生活方式,也是幸福生活的秘訣。”。薩克雷也知道《名利場》裏的人在迷宮裏是徒勞的,但他從不宣揚“退壹步,忍耐三分”,並將此視為“活得快樂的好方法”。薩克雷的執念不僅是揭露“真理”,更是宣揚“仁愛”。

-

①《全集》第二卷第428頁。

②《鏡花緣》十六章。

讀者往往忽略了他的正面教訓,因為他專註於描述社會的陰暗面。他解釋了為什麽這部小說致力於黑暗面。他說,因為我覺得這個社會沒有什麽光明;雖然人們不願意承認,但這是事實。但是,他也在黑暗中透露出壹些陽光,就像烏雲邊上的銀邊。多賓是個傻瓜,但正如許多評論家所說,他對無私的迷戀讓他有點像堂吉訶德。羅登曾經是個混蛋,但他迷戀妻子,完全忘了自己。他不再可鄙可恨,而是變成了壹個可憐的人物。如果他能跳出狹隘的自己,就不那麽醜了。愛米麗亞在痛苦的失望中下定決心:從現在起,他只想要別人的幸福,而不是自己的幸福。她這樣下定決心就覺得幸福。她能跳出狹隘的自己,解除煩惱。多賓是不可或缺的脾氣。他不為自己做任何事,卻願意為朋友熱情奔走,把事情做好。薩克雷指出,無私的友誼使膽小的人變得勇敢,害羞的人變得自信,懶惰的人變得勤奮。他說,他寫這個陰郁的故事,是為了揭露人生下來的人的愚蠢,是為了大聲呼喊,喚醒他們;同時,他也試圖暗示壹些好的東西,但是這些好的東西,他是不配宣揚的6。因為他認為自己終究不是牧師,而是壹個幽默作家,所以只用暗示。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出他隱含的教訓:名利都是表面的,壹切都是空的。只有為別人犧牲自己的行為才是美好的,同時也讓自己從煩惱中解脫出來,得到真正的快樂。薩克雷的說教,如果不被忽視,也只是說教。至於揭露真相,他小心翼翼,無情無義,從未向資本主義社會的醜惡妥協。他熟悉資本主義社會,能把那個社會的醜惡描寫得淋漓盡致。有些人竟然把《名利場》當成“向當時社會宣戰”。然而,當薩克雷赤裸裸地揭露社會的醜惡時,他只是勸我們忘掉自己,去愛別人。薩克雷並不要求回答如何僅憑這種善良來應對社會中的醜惡。他確實鄙視貴族,有時還從制度上反對統治階級。但他沒有同時代狄更斯那樣的改革熱情,認為小說家在政治上是外行,不贊成在小說中宣傳政治。

-

①《書信集》第二卷第354頁。

②薩克雷自己說,見同壹本書,第423頁。

③《全集》第壹卷,第322頁。

④同上書,第269頁。

⑤《書信集》第二卷,第424頁。

⑥同上書,第354頁。

⑦參見第418頁的“焦慮練習”。

今天薩克雷稱貴族階級為“劣等”(見《全集》第15卷第94頁),並到處諷刺,如《全集》第15卷第561、175頁,第20卷第320-332頁;再比如18卷《四個喬治》,裏面把四代皇帝都描寫得不光彩。

⑨何反對皇帝用“神權”來“亂政”(見《智慧時代》第255-256頁),認為勢利是制度造成的(見《全集》第15卷第17、57頁)。

⑩他認為貧窮和死於疾病都是自然的缺陷,無法補救(見書信第二卷第356頁)。

⑾參見7月1日—7月4日《薩克雷在晨報上發表的文章集》。他偶爾也很激進,比如在克裏米亞戰爭期間(見《智慧時代》,251頁);他還參加了國會議員的選舉(見《智慧時代》第265-271頁),但他對政治總是很少關心,尤其是在晚年。

《名利場》是描述真相的新嘗試。薩克雷認為在很多世俗欣賞的小說中,人物、故事、情感都不夠真實。所以他曾經拿當時流行的幾本小說開玩笑。《名利場》的寫法不同。他刻意追求真實,在很多地方打破寫小說的常規俗套。

《名利場》裏沒有“英雄”,這部小說的副標題是沒有英雄的小說,也是原題。這個字幕有兩種解釋。壹個是“沒有主角的小說”,因為不是以壹個主角為中心;小說在《笨拙》雜誌上發表時,副標題是“英國社會速寫”,也說明了這壹點。另壹本是《沒有英雄的小說》;英雄是能改變社會環境的無與倫比的人物。這部小說中的人物都是受環境和時代支配的普通人。兩種理論並不矛盾,可以統壹。薩克雷在《名利場》中並沒有以壹個傑出的英雄作為主角。在書的第壹章,他說這部小說瑣碎庸俗。如果讀者只欽佩偉大的英雄事跡,建議不要讀這本書,否則就太晚了。薩克雷認為理想的人物和崇高的情感屬於悲劇和詩歌的範疇,小說應該現實地反映真實,盡力寫出真實的情感。他寫的是壹群在時代大潮中沈浮的小人物,如破產的賽特笠、富有的奧斯本、戰死沙場的喬治等。甚至像麗貝卡,雖然她拒絕向環境屈服,但她從來沒有戰勝過自己的環境。他們悲慘的命運不是悲劇,而是生活的諷刺。

-

①見《傑出手小說》(Novels by enument Hands),見《全集》第19卷。

②《書信集》第二卷,第233頁。

③見塞西爾(D. Cecil),維多利亞早期小說家,企鵝系列,第六頁。

④安東尼·特羅洛普(安東尼·特羅洛普)《薩克雷的故事》,1892年版,第91頁;普拉茲(M. PRAZ),《英雄的消滅》,牛津版,213頁;凱瑟琳·泰勒的小說《19世紀40年代》,第229頁;塞西爾早期的維多利亞小說家在第六頁或第六頁也提到了這壹點。

⑤《全集》,第1卷,第6—7頁。

6.《書信》第二卷,第772頁。薩克雷反對在小說中寫英雄。見《全集》第12卷第74、76、177頁。最近有人根據主角控制環境的能力給作品分類,說:主角可以隨意操縱環境就是神話中的神道;主角出神入化,是傳說中能制服環境的英雄;主角比普通人略勝壹籌,但被環境束縛的是史詩和悲劇的主人公;主角是個普通人,控制不了環境,不能稱之為“英雄”,所以薩克雷只好把他的《名利場》稱為“沒有英雄的小說”。主角的能力不如我們,這就是諷刺作品中的人物——參見n·弗萊《批判的Anatom》普林斯頓版第3-3頁。

壹般小說裏總有壹些令人向往的人物。《名利場》不僅沒有英雄,正面人物也很少,而且都有很大的缺點。薩克雷說都賓是傻瓜,愛米麗亞是自私的。他說他不會寫壹個完美的人或接近完美的人,這部小說中的每個人都很醜,除了杜賓。傳統小說中往往有壹個令人愉悅的正義: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薩克雷認為這不是真的,所以這個世界上才有這樣的正義。榮辱成敗就像彩票中獎壹樣,全是偶然,全靠運氣。溫柔善良聰明的人往往貧窮失意,自私愚蠢惡毒的人往往壹帆風順。這樣,成功的價值何在?何況只是過眼雲煙。若幹年後,歷史上這些小人物的命運有沒有留下什麽痕跡?因此,他反對小說家用成功來獎勵他的主人公。《名利場》中的多賓和愛米麗亞等溫順的人在社會上並不驕傲和成功。醜陋的斯坦勛爵死時富有而強大;不擇手段,麗貝卡終於得到了壹筆錢,假裝成壹個正派人。《名利場》裏的名利並不是按照每個人的才華和道德來分配的。普通小說往往以主角的婚姻為結尾。薩克雷也不這麽認為。他批評這種寫法,好像人生所有的煩惱和煩惱都在他們結婚的時候結束了,其實不然,人生的煩惱直到結婚才開始。所以我們倆在故事的前半部分都結婚了。

-

①《書信集》第二卷第309頁。

②同上書,402頁;《全集》,第二卷,第272頁;另見第12冊第60頁,第13冊第105頁,第112頁。

③《全集》第二卷第273頁,並見第四卷第448—450頁。

④同書,三兩頁。

⑤《全集》,第15卷,第351—352頁。

6.《全集》,第12冊,第177頁。

⑦薩克雷給朋友的信安排了麗貝卡在《名利場》的結局會是怎樣。信的最後說,麗貝卡的存款銀行倒閉了,她的存款被卷走了。但他在小說中沒有寫這壹點(見《書信集》第二卷第377頁)。

⑧《全集》第壹卷,第320頁。

薩克雷避開了寫小說的套路,他用自己的方式寫了《名利場》。

他試圖客觀地描述人物。不管他喜歡什麽贊美什麽,討厭什麽嘲笑什麽責罵什麽,他總是寫他們的優缺點,從來不會因為自己的好惡而寫成簡單的正面或者反面的人物。當時有人說他寫的人物不是惡魔,不是天使,而是會呼吸的活人。薩克雷稱贊菲爾丁描述了所有真實的人性:好的壹面和壞的壹面。他自己也總是“看到真相的兩面”。例如,愛米麗亞是壹個溫順聽話的女人,壹個賢妻良母。她是薩克雷最喜歡的角色。薩克雷寫了她所忍受的痛苦,對她非常同情。但他無情地寫道,她自私、無知、有才華、無趣,等等。麗貝卡是薩克雷所唾罵的那種沒有信仰,沒有希望,沒有愛情的人。她卑鄙,自私,肆無忌憚。但她的才華機智,討人喜歡;她從不向環境屈服,遇到困難從不後悔,有這種精神很不容易;同樣令人同情的是,她出生在壹個孤獨的家庭,不得不壹步步奮鬥。薩克雷寫了她的許多方面。再比如多賓是他稱贊的好人,羅登是所謂的“烏鴉”——他討厭的人,他也寫他們的兩面。薩克雷早期作品中的許多單純的反面人物,遠沒有《名利場》中的人物復雜和多面。

-

①《書信集》第二卷第312頁。

②《全集》,第22卷,第264頁。

③《全集》,第四卷,第318頁。

(4)薩克雷對他最好的女友說:“愛米麗亞壹部分是妳,壹部分是我的母親,大部分是我可憐的妻子”(《書信集》第二卷,第335頁);後來,我對她說:“我壹直在描述的女人不是妳,不是我媽媽,而是我可憐的妻子。”。(《書信集》第二卷第440頁);他補充說,愛米麗亞不是他的女朋友,但如果他不認識她,他就不會想出愛米麗亞這個角色(書信集第二卷第335頁)。他的女朋友,媽媽,老婆性格不太相似,但都是賢妻良母。

⑤《全集》,第二卷,第272—274頁。

6.愛米麗亞的長處和短處與薩克雷的妻子非常相似——見戈登·雷的《被埋葬的生活》(The Buried Life)牛津版三壹——第32頁。

⑦《全集》第壹卷第94頁。據說《蝴蝶夢》是薩克雷模仿他朋友的私生女特蕾莎·雷維斯寫的,《名利場》出版時她才十五歲。她後來的生活經歷與麗貝卡非常相似(見《書信集》第壹卷導言,第157-160頁)。

那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