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偵探小說從十九世紀中葉美國作家愛倫·坡的此小說開始,算起來已經有壹百五十多年的歷史。其間,許多作家寫出了大量不同背景、不同風格的探案故事,它們以撲朔迷離的情節、縝密的邏輯、嚴謹的推理以及出人料的結尾深受人們的歡迎。到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這壹文學品種可以說是到了它的鼎盛時期。二十年代末,資本主義世界,其是在美國,隨著新壹輪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爆發,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蕭條;經濟大衰退,於是社會風氣敗壞,惡勢力猖獗,暴力罪案大量發生、社會秩序受到嚴重威脅。作為社會現實的反映,偵探小說的面貌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硬漢偵探”這壹新的樣式以其貼近實際的故事、惡如仇且膽識過人的私家偵探主人公形象、明快的節奏、火暴的場面,使讀慣了由文縐分析推理為主的傳統偵探小說的讀者耳目壹新,多部小說還被搬上銀幕。
達希爾·哈米特是“硬漢偵探小說”的創始人和代表作家之壹。他本人曾當過私人偵探,所以對於社會的各個方面,尤其是警方與罪犯之間的鬥爭,對於犯罪分子的心理及作案手段,對於警方的偵破策略等都有具體而細致的感性認識,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因此他的小說有強烈的感染力。
《戴恩家的禍祟》敘述經驗豐富的探員從壹件普通的鉆石失竊案中發現疑竇,偵破了壹個連壹個的命案。《血腥的收獲》描寫強悍的偵探憑著壹身正氣和過人本領,入惡勢力內部,設下離間妙計,並親身投入實際戰鬥,摧毀犯罪組織。《馬耳他黑鷹》的故事情節圍繞著各派人物爭奪壹件無價之寶而展開,表現了私家偵探的智勇雙全和全套“硬漢派”偵查本領;壹四壹年由約翰·休斯頓拍攝的同名電影由著名硬漢亨弗雷·鮑嘉扮演主角斯佩德,獲奧斯卡三項大獎,被認為是黑白片經典之作。《瘦子》以發明家魏南特的女秘書被殺開始,結束時三起殺人案水落石出;米高梅公司壹九三四年所拍影片由著名影星威廉·鮑威爾和麥爾娜·洛伊飾男女主角,範·戴克執導。
偵探小說壹般被認為只是供人們消磨時光的讀物,偵探小說作家往往被歸為通俗小說家。達希爾·哈米特的這幾部小說當然也可供人們作為茶余飯後的消遣,但它們除了有壹般偵探小說的***同點之外,還有壹個十分突出的特點,那就是它們的故事貼近現實,作品的結構及敘方式註重服從於寫實要求而不落窠臼,突破了傳統偵探小說的模式,反映了較廣泛的社會生活。哈米特應該得到較高的評價。
為增強他的小說的現實性,哈米特在兩個方面做了特別的努力。其壹,人物的語言切合人物的身份和心態,尤其是大量下層社會犯罪分子的行話、盜賊的切口以及美國本地方言的運用,給讀者立體感和真實感。例如,“我知道壹個造假幣者,他甩掉了他的老婆因為在他蹲大牢的時候她學會了抽煙”這樣的句子,讓讀者覺得自己是在讀壹個完全不同於福爾摩斯探案的另壹類粗獷的偵探故事;壹個以“別跟我來那套……什麽層層鋪墊、引向高潮之類,這壹套都免了吧。我是個大老粗,不吃這壹套——聽了反而要肚腸發癢。”這種口氣說話的私家偵探,壹定不會是比利時大偵探波洛。其二(這壹點更重要),哈米特通過他的小說制造了壹種抑郁的氛圍,把當時他所處的社會那種動蕩和混亂生動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使人讀了他的故事之後強烈地感受到彌漫於整個社會的壹種腐敗氣氛,並得出“這樣的豬圈真是非打掃不可”的結論,從而由衷地欽佩故事的主人公——那些有勇有謀、出生入死的私家偵探。在這方面,《血腥的收獲》是壹個突出的典型。
哈米特的同時代人,“硬漢偵探小說”的另壹位代表人物雷蒙·錢德勒在《兇案小說的樸素藝術》壹文中評論說:哈米特在壹種由於過分強調推理偵手段的神奇作用而變得漸漸失去生命力的藝術形式中註入了現實主義因素。這是非常精辟的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