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主旨:對待像狼壹樣的惡人,不能妥協退讓,而要像屠夫壹樣勇敢鬥爭、善於鬥爭,這樣才會取得勝利。
《狼》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描繪了貪婪、兇狠、狡詐的狼的形象。出自清·蒲松齡的《聊齋誌異》。
《聊齋誌異》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之巔峰。
原文:清·蒲松齡《狼》
壹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壹狼得骨止,壹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壹狼徑去,其壹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壹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白話釋義:
壹個屠戶傍晚回家,擔子裏的肉已經賣完了,只有剩下的骨頭。途中有兩匹狼,緊跟著(他)走了很遠。
屠戶害怕了,把骨頭投給狼。壹匹狼得到骨頭就停止了,另壹只狼仍然跟從。屠戶再次扔骨頭,後面得到骨頭的狼停了下來而先前得到骨頭的狼又跟過來了。骨頭已經沒有了,而兩只狼像原來壹樣壹齊追趕屠戶。
屠戶十分窘迫,擔心前後遭受狼的夾擊。他看見田野裏有壹個大麥場,麥場的主人在麥場裏堆積柴草,覆蓋成小山壹樣。屠戶於是跑過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擔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戶。
壹會兒,壹只狼徑直離開了,其中的另壹只像狗壹樣蹲坐在前面。時間長了,(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悠閑得很。屠戶突然躍起,用刀劈砍狼的腦袋,又砍了幾刀殺死了這匹狼。他正想離開,轉身看柴草堆後面,另壹匹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將要從通道進入來攻擊屠戶的後面。身體已經進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戶從後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殺死了這匹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法來誘騙敵人。
狼也真狡猾啊,而壹會兒兩匹都被殺死了,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