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手,他用腳大寫了人生。
□李厚安
在黔西北的織金縣,大家都知道貴州煤田地質局174隊子弟學校的劉建超老師。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壹個有腳的老師,還因為他的課後輔導班很有效果。采訪劉建超的那天是周六,深秋的陽光燦爛地照在他和他學生的臉上。但是,往事不堪回首,壹旦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他的心情就不能不沈重。
壹次電擊讓他失去了雙臂。
劉建超出生於1961。其父劉,從上海來到貴州都勻支援三線建設,後遷居六枝,在貴州煤田地質調查公司機修車間任會計。雖然劉誌的生活很難和上海相比,但壹家人都是有愛的幸福。但災難降臨不會提前通知。1965的壹天,4歲的劉建超和他的朋友們在機修車間玩耍。機修車間的80 kV變壓器放在地上。好奇心驅使他爬上變壓器去摸瓷瓶,結果被掛在高壓線上。幸好附近田裏有個農民驚呼,電工趕緊關刀,用木棍把他挑了下來。支持三線建設的團隊裏有各種人才。機修車間有個復員軍醫。他把劉建超放在木板上做人工呼吸。十多分鐘後,劉建超“哇”的壹聲醒了。
當時只有雙手八根手指燒傷,但在安順醫院無法進行手術。父親帶著他壹路坐火車去上海廣慈醫院的時候,他的胳膊已經壞死了。如果毒素侵入體內,他的生命就難保了,只好截肢。就這樣,劉建超永遠失去了雙臂。
幾十年的自我完善
沒有了雙手,別說讀書寫字,他連走路都失去了平衡。劉建超經常摔跤,但生性好奇,到處亂跑。摔了壹跤後,臉朝下,試圖翻身。仰面朝天躺著後,他擡起腿,然後砰的壹聲放下,帶著子彈坐了起來,蜷起壹只腳,艱難地站了起來。
6歲時,劉建超就讀於盤縣劉官屯省煤田地質勘探公司子弟學校。從壹年級到三年級,他不會寫字。上課翻書靠嘴,口水經常把書弄濕。考試的時候要口型回答。到了四年級,課程越來越重,作業不寫,忘得太快。於是我用嘴咬著筆練習寫字,口水會流到筆記本裏,讓字跡變得模糊。距離太近,眼睛受不了,牙齦很疼。他用腳練習寫字。因為腳趾短,連筆握不住,所以反復練習握筆,在家和出去玩的時候都用木棍練習。壹個多月後,他終於可以用腳趾夾住筆了,這讓他非常興奮。即使用腳寫字不夠靈活,字也歪歪扭扭,他終究還是能用腳寫字。當他安靜地練習了兩個多月,交上第壹份用腳寫的作業時,老師很驚訝。老師把作業給每個學生看:“同學們,這是劉建超用腳寫的!”“自尊心很強的劉建超在老師的表揚中淚流滿面,這是莫大的鼓勵!以後,當他不斷克服壹個又壹個困難時,劉建超說,他會永遠想起表揚他的潘蔡文老師。可惜小學還沒畢業,潘先生就被調走了,至今沒有她的消息。
能用腳寫字,解決了劉建超學習中最大的問題。他跟隨父親的單位從盤縣到織金,高中畢業,成績優異。1978年,17歲的劉建超參加高考。當時織金縣有100多考生,上線的只有5個。劉建超遠遠超過了錄取線,卻無法通過體檢。他父親跑到省招辦,要求特殊對待,讓劉建超的弟弟陪讀,省招辦不同意。第二年,劉建超參加了煤田地質系統的技校招考,遠遠超過了錄取線,但仍然沒有通過體檢。
看著自己的同學——考上的都去讀書了,沒考上的都走上了工作崗位,劉建超很郁悶。他是個廢人嗎?
閑在家裏,壹波無形的壓力襲來,1980,劉建超要求誌願到174隊子弟學校工作。學校當時安排他打鈴,他做的很認真。看到老師們都很忙,他就練習用腳幫老師在鋼板上刻蠟紙。難度可想而知,但以他的文字功底,自然打不過他。當壹個老師請假時,他自願代課。後來,他當過圖書館管理員和少先隊員。無論他做什麽工作,他都不比壹個健康的人差。在這所學校,他深受老師和學生的喜愛,但他沒有工資。
機會是留給強者的。當人們為劉建超的生存擔憂時,幸運之神已經開始向他招手了。1983被煤田地質系統通知參加六盤水職工讀書活動“振興中華”演講比賽,壹舉獲得特等獎。講座上,掌聲雷動,觀眾熱淚盈眶。演講結束後,許多聽眾去招待所和他聊天並簽名。1985獲國家煤炭文化基金會“振興中國職工讀書活動優秀個人”獎。那年冬天,他應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之邀,在河北、山東、浙江、湖南等八省進行了《奮鬥者之歌》的巡回演出。在河北涿州演講時,時任中國煤田地質總局黨委書記的張知道劉建超還沒有工作,立即要求貴州煤田地質局給他寫報告。經煤炭部特批,劉建超成為煤炭系統174隊子弟學校的正式教師。
用腳支撐事業和家庭。
劉建超在全國做了無數次演講。他的事跡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贏得了壹個女孩的愛。家住織金縣城郊外的張芳,在1990劉建超任教的174子弟學校上初三補習班。她被劉建超自強不息的精神打動,愛上了他。他們的關系遭到張芳父母的反對,於是張芳在縣城安營紮寨。她學過石雕,在皮鞋店當過工人,開過洗衣店。直到5年後,她的父母才在眾多親朋好友的勸說下勉強同意這門婚事。1996年元旦,34歲的劉建超終於結婚了,夫妻倆恩愛有加,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2001有家長把孩子送到劉建超家裏輔導,效果不錯。後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從客廳擠到了臥室。現在,他輔導的學生有30到40人。我老婆也很忙。做完家務,她每天中午開壹個“家庭食堂”——給20名遠出校門的學生提供中餐,下午幫劉建超輔導學生。在夫妻倆的共同努力下,他們不僅解決了溫飽問題,也不用為孩子的學費發愁了。他們還買了房子,每個月都能給婆婆生活費。
這是劉建超。當他開出幾十個榮譽證書時,我壹壹記下:1986被煤炭工業部授予“全國兩個文明建設標兵”;1987獲六盤水市“十大傑出中青年新聞工作者”稱號;1988被省總工會授予“自學成才工作者”獎;1991獲得畢節“十佳青年”;1991被省煤田地質局授予“先進教師”稱號;2003年被省人事廳、省殘聯授予“全省自強模範”...
這是劉建超。他說,“人要過得好,總可以為社會做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