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影響和貢獻是眾所周知的。他的創作題材主要有小說、散文、雜文。小說方面,魯迅先生以精辟的筆觸、凝練樸實的情節、精煉生動的語言,生動地刻畫了他所處的黑暗時代所造成的人性的缺失和社會的黑暗,帶給我們無限的震撼和思考;他在雜文中,用尖銳、犀利、好鬥的語言和發自內心的極度激動的吶喊,喚醒沈睡中迷失自我的中國人民,作為與反動勢力作鬥爭的有力武器。散文方面,很多文章包含了溫暖美好的回憶,但更多的是對戰鬥的呼喚,對殘酷無情的黑暗社會的有力控訴,對國人沈睡人性的悲涼。在魯迅先生的小說中,塑造了許多平凡的,但卻很有代表性,經久不衰的人物形象。這些意象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力,穿越了時空,帶給我們無限的震撼。
《吶喊》是壹部傑作,雖然篇幅不大,文章也不多,但文章中透露出的中國真的很犀利。魯迅壹針見血,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概括為奴隸文化。他說:“中國的文化都是為主人服務的,是用很多人的痛苦換來的。無論中國人還是外國人,任何贊美中國文化的人都只是自稱主人的壹部分。”在魯迅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批判中,他痛恨國民性的懦弱。他多次批判中國傳統文化浸潤下的國民性懦弱。李長治在《魯迅作品藝術考察》中指出,魯迅的小說創作“在內容上是壹致的,就是寫農民的愚昧和奴性”。魯迅的鄉土小說裏,把兒子的命運押在壹個血淋淋的饅頭上的懦弱的華老栓(“藥”),壹心想成為長衫客的窮困的孔乙己(“孔乙己”),在多子、饑荒、苛稅的壓力下,像傀儡人的閏土(“故鄉”)壹樣受苦。盡管他們在坎坷的命運和生活面前有過風風雨雨,但最終都屈服於文化傳統和社會環境。魯迅把國民的怯懦視為國民性的主要成因之壹,並以果斷的態度予以抨擊。從魯迅筆下的人物身上,我不僅看到了他們自身的悲劇命運,似乎也看到了整個社會的病態。也許每個人物都是中國人的縮影。筆者對《吶喊》中的典型人物做如下具體賞析。
壹、《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壹個書生的悲劇形象。開頭就說明了孔乙己身份的尷尬。“長衫”是秀才,他們受人尊敬,可以坐著喝酒;“短外套幫”是壹群散工後只能站著喝壹杯熱飲的人。但孔乙己在這裏是異物,因為他是“唯壹站著喝酒穿長衫的人”。這樣的身份肯定會被人嘲諷。不僅長衫看不起他,連夾克幫都嘲笑他。他沒有融入社會。這也註定了他未來悲劇的必然性。
孔乙己的壹生是悲劇。他不能上學,不能謀生,懶惰,相當於壹個廢人。當有人揭發他偷書時,“孔乙己臉紅了,額頭青筋畢露地辯解,‘偷書不算偷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嗎?’“君子窮”、“小人窮”等難以理解的字眼,引得眾人大笑:店內外洋溢著歡樂的空氣。“壹方面說明他以死為榮,另壹方面也揭示了孔乙己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連辯護都要帶上。千百年來以八股選士的科舉制度,抹殺了許多有識之士,磨掉了許多人格的棱角,造就了無數無思想、滿嘴胡話的封建傀儡。他貧窮又自命不凡,被人們視為笑料。滿口仁義道德,卻為生活所迫,做壹個“梁上君子”是多麽諷刺。最終,死亡可能是對他最好的解脫!反映了封建文化教育對士人的毒害,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
文章多次寫到人們嘲笑孔乙己。當他用“連人”來為偷書正名;當有人問他會不會讀書;當孩子們向他要茴香豆的時候;即使在他的腿被打斷後,他仍然可以被用作取消大笑的對象。而“孔乙己就是這樣”讓人開心,但沒有他,別人也會這樣生活。“原來他在人們心目中沒有地位,是壹個可有可無,可笑的多余人。揭示了封建社會對世人的冷漠,社會對不幸者的殘酷,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孔乙己應該很喜歡孩子,從他教“我”寫字,給他們吃茴香豆就能看出來。這也體現了孔乙己內心的善良。但小時候“我”不理他,看不起他,吃茴香豆的孩子嘲笑他,這也給孔乙己平添了幾分傷感。“我”既是旁觀者,也是參與者。從壹個孩子的角度來看,孔乙己是壹個與周圍環境極不協調的漫畫人物,以喜寫悲,使之更加悲傷。
孔乙己被丁破了。孔乙己受了那麽多欺負,在熟悉的鹹亨酒店得不到人們應有的關心和同情,卻依然被嘲諷;對於丁的野蠻行為,沒有人站出來表示壹點憤慨和委屈。在中國封建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冷到令人震驚和恐懼!
文章最後有壹句話值得深思:“孔乙己很可能真的死了”。我無法想象那個年代的人可以如此輕率的對待死亡,連小孩子都如此麻木不仁。而人們在乎自己的腰包,就像老板想到孔乙己,只是因為那十九便士。“大約”是估計,“確實”是肯定。從語法上來說,這個句子是錯誤的。“確實”二字,是孔乙己悲劇的必然結論。他在那個年代不可能得到任何其他結局:斷腿前,生計難以維持,斷腿後,除了窮死餓死,別無他法。“約”是因為沒有人親眼看到孔乙己死去,說明壹種推測。沒什麽好深究的,因為人家從來沒關心過他。
二、《阿q正傳》中的阿q
魯迅塑造的經典形象,我曾經問過自己,為什麽在今天的文人筆下,沒有這麽鮮活的形象。原因是社會造就人。當時封建思想頑固,地主掌權,軍閥統治。韋莊是壹個受封建思想毒害的村莊。《阿q正傳》以辛亥革命前後的壹個農村小鎮為背景,塑造了壹個典型的農民在物質和精神上被強迫和傷害的形象。
上無瓦片,下無寸土地,獨住土古寺。沒有名字,沒有姓氏。有個姓,被趙爺爺剝奪了。只能靠做短工維持生計。他的悲哀不在於物質生活條件的剝奪,而在於精神生活的扭曲。比如妳被打了,妳會用“我兒子打老子”來安慰自己;別人說他做的不好,他就用“祖上比妳有錢”來搪塞。明明是別人拿了他賭博贏來的錢,他卻壹怒之下打自己耳光,好像在打別人壹樣。我不斷幻想自己是贏家來安慰自己。有人說阿q是樂觀的表現,值得學習。這實在讓人無法接受,這簡直就是鴕鳥心態。阿q的“精神勝利法”其實只是壹種自我麻醉的手段。不會讓他變得更強,但也可以說是他自我拋棄的壹種表現,讓他無法正視自己被壓迫的悲慘處境,沈迷於更屈辱的奴隸生活。這是阿q的人生哲學,甚至是封建壓迫制度下更多弱者的人生哲學。
他的“精神勝利法”在那個時代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喪權辱國,當時的統治者仍然自稱“中國”,主張中華文明“為全世界所仰望”。這不正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嗎?看看今天,還是有很多“阿q”無知而遊手好閑,慢慢成為社會負擔。這些人既可悲又可憐。“獅子的兇心,兔子的懦弱,狐貍的狡猾”。這是魯迅先生用來形容農村土豪劣紳的話。
人物,趙爺爺父子是當時農村土豪劣紳的代表。他們自己可以有妻妾,卻以封建禮教捍衛者的身份出現,來懲罰向吳媽獻殷勤的阿q。從某種程度上說,阿q和趙曾祖父其實是壹類貨色。如果阿q掌權,他就是趙曾祖父。如果趙太爺失勢了,他就是壹個活靈活現的阿q。
阿q還有封建正統和傳統意識。雖然他經常被別人侮辱,但他對女性有著強烈的傳統蔑視,欺負她們,認為“女性是壹種災難。”雖然四處漂泊,但也傳宗接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體現了重男輕女的家庭思想。
即使是阿q這樣壹個不自覺的農民,也是真心向往革命的。但在阿q眼裏,革命是中國古典戲曲裏的壹個場景——“銀盔銀甲”。三尖兩刃刀”;所謂革命,就是搶財物,搬書生家的寧式床;就是搶女人,秀才的妻女,享受他三妻四妾的帝王生活;就是欺負別人,讓小d搬東西,不快點搬就打。所以,阿q的革命壹旦成功,會比失敗更可怕。阿q的階級地位決定了他歡迎革命,但他不懂革命,結果被篡奪革命果實的封建地主階級槍斃了。小說強烈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脫離群眾和不徹底性,表達了作者“改造國民性”的思想觀點。
可悲的是,阿q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會被槍斃,死前還表演了自己最後的精神勝利法:“二十年後,又是壹個。”魯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心態寫阿q,但其中也包含著喚醒民眾的熱情,這也體現了他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不是真正的厭惡,而是揭露病態社會中人民和人民的劣根性。
第三,嫂子明天就要出山了
嫂子山斯,壹個年輕的寡婦。在丈夫去世後,大嫂珊斯恪守婦道,視兒子為希望。三歲的兒子寶兒生病了。嫂子善四到處為他求醫,希望寶兒“明天”就能康復,但“明天”帶給她的是絕望,失去兒子對她來說是更大的不幸。
善四嫂的悲劇令人痛心。導致她悲劇的原因是:第壹,麻木的神經。幾千年的封建禮教麻木了她的神經。她唯壹明白的,就是把寶二帶大,不讓他死。第二,世界的冷漠。人與人之間沒有愛,無知、冷漠、害人成為社會通病。當妯娌珊斯因為孩子陷入苦難時,她沒有得到任何同情和幫助,但迷信和庸醫騙走了她紡織的可憐積蓄,害了她的兒子。“動過手,開過口的人”都和珊斯大嫂吃過飯,對她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但是明天等待珊斯大嫂的是什麽呢?
這是壹幅多麽令人震驚的中國女性孤立無助的畫面啊。在封建社會,妯娌珊斯的生活很悲慘。無論她如何掙紮,都無法逃脫社會強加給她的枷鎖。懦弱者的欺淩更可恨。在魯鎮,紅鼻子老拱和藍皮欺負單身四嫂。紅鼻子的老龔和藍皮膚的阿伍也是底層的人,他們也需要幫助和同情。但他們也缺乏對更弱勢人群的真誠同情,采取冷漠旁觀的態度,通過欺淩來發泄被壓迫被欺淩時被壓抑的怨恨。令人不寒而栗。這是多麽扭曲的人生啊。希望善四嫂的悲慘生活能喚醒沈睡的人們。
珊斯大嫂是個軟弱的人。她沒有朋友,沒有親戚,也沒有人關心她。任何時代都會有弱者。作為壹個現代人,我們應該從她的經歷中反思,行動,真正肩負起關愛身邊弱者的責任。
第四,於霞和華老栓在醫學上的不同
在城市裏,壹個名叫華小栓的年輕人患了肺結核。他爸買了壹個傳說中革命烈士的血做的饅頭後,華小栓吃了還是死了!與此同時,在這個城市
在另壹邊——顧璇亭,血源是壹個叫於霞的年輕人,他因參加推翻滿清的運動而被斬首。淒涼的墓地裏,只有兩個失去了愛子的母親,還有無限的傷痛。
壹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的形象。除了社會底層人物,魯迅還塑造了壹些新覺醒的革命人物。他家窮,以至於紅眼的阿依從他身上榨不到任何油水。他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有清醒的認識,這個大清世界是屬於我們大家的;他如此堅決,甚至說服了監獄領導造反。最終,他逃脫不了悲慘的命運,慷慨赴死。華老栓用他的血饅頭給兒子治病。
於霞為社會犧牲,希望贏得人們的覺醒。但是喝茶的人說他“瘋了”。他有改良社會的美好願望,為社會和自己而追求和奮鬥,對他人和自己有真摯的感情,但當時的社會無法容忍他,因為他的力量與幾千年腐朽的封建制度相比還是太弱了。人已經麻木太久了,還沒能從中清醒過來。但他並不孤單。“我再擡頭壹看,大吃壹驚。”——尖尖的墳頂周圍,分明有壹圈紅白相間的花。“他的同伴還在努力。魯迅同情這些革命者,因為在當時的社會,只有這些還在為社會進步而奮鬥。
華老栓是鎮上的市民。夫妻二人在壹個小茶館裏打拼,是普通的勞動人民。他的兒子華小栓患有嚴重的肺病。他不求醫,但他相信別人說的人血饅頭能治病,於是他想盡辦法找個人的血。他拼命攢銅錢,只想盡快拿到人血饅頭,治好兒子的癆病。至於是誰在流血?妳為什麽會被殺?他根本不用考慮這些問題,更不用說關心“革命”和“造反”了。華老栓迷信,麻木,沒有反抗意識。他只對家人的安全感到滿意。為了給兒子治病,他和殺害革命者的劊子手做了壹筆糊塗的交易。華老栓是舊中國千千千百萬人民的代表,他們在長期的封建壓迫下變得愚昧麻木。為了突出這壹時期民眾的精神狀態,作品還描述了壹組形象:於霞被殺時,有“壹堆”急切的看客,“脖子伸得很長,像許多鴨子壹樣,被看不見的手牽著,向上舉著。”他們除了看熱鬧好奇,沒有其他感覺。在談到於霞的死時,“白胡子”和“駝背五少爺”聽說於霞在獄中的表現後,都認為他是壹個“瘋子”。烈士母親的覺悟不壹定比華老栓高。她覺得兒子被殺了,見人就丟人。當她走向墳墓時,“她蒼白的臉上有些羞愧。”這些描寫生動地表現了辛亥革命前夕人民在封建勢力壓迫下的精神狀態。
五、暴風雨中的七斤嫂
魯迅筆下的七磅大嫂,潑辣庸俗,說話尖酸刻薄,討厭用棍子打人,用狠話;咄咄逼人,目中無人,不可理喻,低人壹等,她不如普通農村婦女老實。她和其他角色壹樣,依然自私、落後、無知、麻木,生活在無知的狀態中。
七斤嫂太醜了:
她的動作裏有壹種兇狠的神情:對婆婆:“到桌邊去,把飯筐往桌上壹摔”;對老公:“包壹碗飯,塞在七斤面前”;對他的女兒:“用筷子在伊的雙角中間,直插下去”;對於八壹嫂來說:“把筷子轉過來,指著八壹嫂的鼻子”,四個典型的動作,即“扔”、“推”、“紮”、“指”,生動地刻畫了壹個豐滿的悍婦形象。——她語言粗俗:對婆婆:生氣地說:“妳老人家又說那種話。六斤生的時候,不就是六斤五兩嗎?妳的秤是私秤,重秤,十八兩秤;用了準十六以後,我們的六公斤應該是七公斤以上。我覺得是太公和公公,但不壹定是九斤八斤,用的秤可能是十四兩”——質疑語氣;對丈夫:“妳怎麽這時候回來,死屍?妳去哪兒了?”!不管什麽人都在等妳吃飯!”“我們快吃妳的飯吧!如果妳難過,妳會留辮子嗎?”“妳是壹具活屍的囚徒”——
責備的語氣;對他女兒:“誰要妳說話!妳這個賊小寡婦!”-罵人!不知道婊子長什麽樣,就聽七斤嫂的。
她的舉止“不好”:生氣地對婆婆說,對老公大吼大叫,忍不住發火,怪他恨他怪他,對女兒大吼大叫。我對辮子事件毫無概念:“這怎麽可能好?這樣壹群老老少少靠他養活自己的人,“突然又絕望了”“真的是徹底絕望了”天下人都對不起。她對妻子不滿的形象在紙上栩栩如生。
她的性格扭曲,欺軟怕硬: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齊晉大嫂對親人、對好人漠不關心,或怒或怨,或奇或恨,果敢霸道;但他謹小慎微,彬彬有禮,竭力討好仇人:壹見趙主事,便“忍不住心裏壹跳”,“竭力微笑”,奴性十足。這種個人恩怨,她做的是那麽自然,仿佛理所當然。她刻薄無情,勢利眼:沒事的時候,七斤嫂給丈夫“相當的尊重”,但壹聽說七斤可能出事,就用筷子指著他的鼻子說:“這死屍活該!我造反的時候本來說,不要撐船,不要進城。他堅持要到城裏去送死。”他急著先把自己收拾幹凈,還不忘炫耀自己的能力,卻把她老公推出去了。“如果犯人累了,我們能說什麽?活死人的囚徒”在危急關頭,不想和丈夫* *麻煩,但又害怕丈夫,不想丈夫。
小姑外表醜陋,內心道德低劣。她上課不尊重老人,上課不傷害孩子;對丈夫不好,對敵人笑臉相迎,集無知、自私、粗俗、粗暴於壹身;她精神空虛,情感蒼白。簡而言之,就是壹個醜女惡女的惡心形象。
第六,白光中的陳士成
陳士成是壹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壹心求名、充滿酸味的舊式文人形象。魯迅生動細致地刻畫了陳士成的“瘋狂”和“幻想”。陳士成遭受了十六次落榜的打擊,最後崩潰了,變成了壹個十足的瘋子和神經病,然後悲慘地死去。他願意淪落到這種地步嗎?本質是封建科舉制度害死了他。陳士成的祖先非常富有。家道中落後,他想靠自己的努力恢復昔日的輝煌。這種野心值得肯定。他不滿足於當老師,想改變自己枯燥平凡的生活,這可以理解,但他選擇改變的方式是錯誤的,他的固執是可笑的。《通往黑暗之路》描述了像陳士成這樣的人,但是讓我們想想。在陳士成還有別的路可走嗎?顯然不是。陳士成顯然知道帝王生涯有多深,但社會現實把他逼到了墻角。如果他不是壹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我想壹般人是不可能堅持考16次的。每壹次失敗都是內心的痛苦。但也正是因為他“上進”的性格,才讓他變成了壹個瘋子。陳士成在極度的沮喪中變得瘋狂。他壹次又壹次的考試失敗,不僅承受著自己的譴責,也承受著旁觀者的鄙視。雙重壓力下不瘋才怪。陳士成壹次又壹次地用幻想來治愈他千瘡百孔的心靈。創傷越大,幻想就會越嚴重。最後發瘋也是理所當然的。
最後,陳士成只聽她的祖母說,她的祖先在地下埋了“無數的銀子”,留給了“受祝福的後代”。這明明是他奶奶的鬼話,但這種胡亂的鬼話也成了陳士成的最後壹根稻草,到處找白光,到處探寶,在瘋狂中迷迷糊糊的死去。
七、端午節放玄焯
端午節是魯迅先生用輕松幽默的方式,對房玄綽等骨子裏看似進步,實則落後的舊知識分子的辛辣諷刺。
這些墨守成規的人,不喜歡新鮮事物,總喜歡在過去的世界裏思考和追問。
代表主題的字符。“從他的身份來看,他不僅是高等院校的廁所,還喜歡發表奇談怪論,混跡官場,絞碎自己是政府的小官。作為壹個知識分子和壹個官僚,他的言行充滿矛盾,“討薪”事件讓他左右為難,顏面盡失。從他的文化角色來看,他似乎是壹個新派文人,每天都拿著壹本嘗試集。然而,他內心淺薄而庸俗。在家裏,他就是壹個等飯吃的“家長”。在社會上,他是壹個袖手旁觀,等待改變的“看客”。他是壹個穿著新裝的老派學者。
魯迅在這部小說中采用了輕松幽默的諷刺風格。通過描寫方玄焯的行為、語言、心理,讓主人公表演自己的小醜,讓讀者發笑和沈思。
《吶喊》塑造了壹大批個性鮮明、個性突出的人物形象。以下是作者根據不同類型的簡要總結:
第壹種:壓迫者。
《阿q正傳》中的大師和趙爺爺,《暴風雨》中的趙爺爺等。有意思的是,這些人大多姓趙,所以非常容易區分。他們有文化,有財產,地位高,談吐好。普通人看到就覺得氣短。這些人非常了不起。他們既有話語權,又有可觀的財力,所以在村裏和鎮裏都是不折不扣的人物。他們非常習慣舊社會的各種禮儀和陋習,特別討厭任何不符合這種陋習的行為。如果出了什麽差錯,他們要麽暴跳如雷,要麽悲痛欲絕,要麽唉聲嘆氣。魯迅對這類人物的鄙視和痛恨是顯而易見的。他們的“權威”和他們所代表的舊時代、舊文化,壹直是魯迅不遺余力抨擊的對象。
第二種:革命者。
醫學上的於霞是最典型的。他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家,表現了革命者的英雄氣概。魯迅先生熱情贊揚了他對革命的獻身精神,但同時也描述了他鬥爭的悲劇。
第三種:幫助者的形象。
在魯迅的小說裏,扶閑人是壹個很重要的群體,他們無處不在。《阿q正傳》裏駝背花白胡子的五少爺,《阿q正傳》裏沒住過村的閑人,《明天》裏紅鼻子老拱、藍皮五都是閑人。幫助者可以是同夥,也可以是普通人。反正他們也沒什麽大意見。他們永遠是唯唯諾諾的人,他們會隨波逐流。正是這種懶散,構成了“壓迫者”眾多追隨者的模樣。
第四種:苦難愚昧的人的形象。
醫學上的華老栓和明天的善四嫂。他們的命運很悲慘,永遠不會想到如何改變她。花老栓是饅頭討血,山思思盼明天。他們構成了社會最大的底層,是壹種“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人。
第五,老知識分子的形象。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陳士成,《端午》中的方玄卓,都是這些墨守成規不喜新事物,總喜歡思考過去世界的問題的人物代表。
第六:善良人的形象。
《壹件小事》裏的“馬車夫”和《故鄉》裏的“閏土”。《六壹公公》和社戲裏的《雙喜臨門》《阿發》。在這些人物中,“馬車夫”的身材是最高大的。《雙喜》、《阿發》、《潤土》是壹群可愛少年的形象,六壹爸爸和藹可親。
第七:阿q形象。
在魯迅略帶諷刺的口吻中,阿q的身上可以說沒有壹點可親的特質。他的“自欺”和“精神勝利法”,他的“欺軟怕硬”和“自取其辱”,都是很有意義的。
普遍性。所以,雖然只有壹個阿q,但其他人物或多或少都有阿q的特點..
《吶喊》的確是壹本值得壹讀的名著,從中可以感受到魯迅先生的愛國情懷和反封建思想。他言辭犀利,刀鋒直指敵人心臟;他的感情是沈重而深刻的,包括對中華民族的愛有多少!喚醒封建社會人們麻木的靈魂!《驚聲尖叫》更是讓我驚醒,如同當頭壹棒。風雨聲、讀書聲不絕於耳,家、國、天下無不牽掛。我以後會更加關註社會和民生,努力為未來中華的復興做貢獻!
擴展閱讀:
看完大聲喊
看完《吶喊》,吶喊被放在簡陋的書櫃上,給人壹種不平凡的感覺。
我小心翼翼地從書架上取下壹本書,仔細閱讀。雖然我沒有壹遍又壹遍的讀《吶喊》,但它每壹次帶給我的震撼總是在增加,仿佛每壹次閱讀都是壹次與老公心靈的交流。嬉笑怒罵,喜怒哀樂,雖在外,卻深入其中;雖然它永遠成為了壹個老故事,但它總能給世人新的啟示,這大概就是《吶喊》被稱為經典的原因吧!
當我合上書時,我突然想起王先生已經離開我們70多年了。不知道王先生是否在天之靈。如果我看到當今文壇的風氣,看到他的舊作在壹家書店重登榜首,我會有什麽感受:是焦慮地哭泣,還是失望地猶豫,還是面對雜草叢生,點燃壹支煙,冷靜地思考?
其實我們的作家,不,書商,妳們真的應該好好反省壹下自己。這70年妳都幹了些什麽!看看中國的文壇在妳的帶領下變成了什麽樣!當外國科幻言情小說入侵中國文壇的時候,妳是隨波逐流還是激流勇進?當博客、論壇讓文學大行其道的時候,妳是繼續趾高氣揚還是卷起褲腿渾水摸魚?當各大榜單都被那些快餐文化占領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反擊?文壇商業化,妳創作的時候想到的是榮譽還是金錢?文壇娛樂化的時候,妳有沒有給自己下過作家或者名人的定義?盛怒之下,我又看到了老公的背影。在昏暗的燈光下,他點燃壹支煙,因焦慮和悲傷而窒息。他時而思考,時而研究,他在用筆對敵,他在用心為中國文壇和失落的人們吶喊!當時的王先生為了根除國人麻木愚昧的封建罪惡,棄醫從文。
現在是不是應該重拾醫術,抓壹副良藥,治療貪慕外物的頑疾?離開書店的時候,我又看到了排行榜。我的驕傲已經退去,我更擔心:誰來扛“喊”的大旗?這時,幾個“紅領巾”手裏拿著“尖叫”走出了書店。想必是老師建議他們買的,《吶喊》高居榜首的大部分功勞應該都落在他們頭上。
回首往事,我看到更多的孩子在“暢銷書”和“口袋書”的海洋中迷失了方向...也許,沒有被快餐文化汙染的孩子,或者...拯救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