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請前輩提示!我想買壹本,現在訂購。
只看過電視劇,覺得情節還蠻有意思。
這本書有馮夢龍的三言藝術價值高嗎?
謝謝!
解析:
我有壹本挺不錯的,主要是前半部分挺好看的,我是看動畫片才知道的,呵呵
《鏡花緣》內容特點:嘲諷性,才學性,詼諧性
1.嘲諷性:
作品的卓越思想在於對當時社會許多腐朽醜惡現象的無情揭露和鞭撻上.這
種揭露和鞭撻雖借助於異域社會風俗的描寫,但實際都是諷刺和揭露當時社會的
種種醜惡和不合理的現實.作為壹個學者,李汝珍特別反對當時陳腐透頂的學術
空氣,對不學無術假作斯文的儒者如白民國那位念「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為「切
吾切以及人之切」的學究,作了尖刻的嘲笑.這種風氣,正是當時中國的學術縮
影.對於人生壹切只是壹場神話的遊戲作為嘲諷.作者開卷不久,就用壹個上界
和塵界對立的情景喻示出來,上界是風光婆娑,景物分明的,塵界只是壹個真實
的倒影.壹切意旨必須發動於上界.因此上界是秩序嚴明的,有壹個決絕威嚴的
紀律籠罩著這個世界,並且直貫塵界.這個紀律不但是行為的規範,也是內在世
界的法紀.為了使紀律實施它名正言順的懲罰,這很像是「上帝」讓他的僚屬們
玩壹個絕對正確出口的迷陣遊戲,失誤者不幸落入陣中,只有繼續不斷的順著錯
路走下去,執行者上帝把懲罰寄寓在遊戲的形式裏.照說,像這樣由時空交錯起
來的世界,應該可以成為壹個雖有缺點而仍然是實質的世界,來和上界作壹個不
等式的對比存在的.可是,不幸地作者卻無意於做這種證詞.他在故事中間就不
斷地警告我們,所見的都是幻象;他好像是壹個自嘲的魔術師,隨手把玩,隨手
就把他的魔術揭穿.
2.才學性:
李汝珍巧用書本知識的海外經驗,或許只是炫奇的博物之學的曲折反映,而
更進壹步反映當時的「才學」問題上.緣於清初以來講究考證的樸學風尚,清代
小說家也在整個學術的大環境中,出現以小說見才學的新風格.李汝珍處理這種
潮流中,又深受師友的影響:諸如從淩廷堪受業,結交許喬林,桂林兄弟等,因
而促使他研讀侕家經典,並在其後撰寫《音鑒》壹類的聲韻書籍.此外,他的雜
178
學博通幾乎遍及傳統文人所賞玩的藝文遊戲:諸如琴棋書畫,以及蔔算,醫方,
草木等博學知識.由木的仕官,為未能步上正統官僚,學術的傳統,因而造就他
的學術風格,是壹種駁雜多端的雜學,適合於當時中國社會裏讀書人的才學表
現.即以經註為學,以博物為刀,而其嚴肅又無法成就侕家經解的大學問,卻又
有足夠的知識足以炫學;而其遊藝之學除了善奕,故曾在嘉慶二十二年刊刻《受
子譜》外,其實多未能成就壹家之說,不過在板浦這樣的市鎮中卻也可稱為多才
多藝的成果表現,這時以寫作才學見長的小說風尚剛好是壹種觸媒.由於李汝珍
以「北平子」而長居海州,又有聲韻學的基本訓練,所以在語言的運用上也有足
夠的經驗,選擇壹種既有京白又有南方方言的口語,這是與屠紳《蟫史》的難澀
古文,陳球《燕山外史》的駢體美文有所異趣的,李汝珍當時是否慮及小說中的
人物,不管是遊歷者的不同組合,抑是百位才女的不同籍貫,應該要說何種方言
或是符合才女的身分的語言 類此人物間的話基本上是要與不同的角色相符
的,尤其是出諸眾才女之口,他勢需將當時讀書人的典雅語言與日常語言適度調
配,成為整部小說中較為統壹的格調.而且這部小說的藝術手法是很特殊的,它
基本上是壹部浪漫主義的小說,但又帶著現實主義的成分.在情節方面,周遊海
外的虛構,顯然受了西遊記的啟發,只是他不寫神怪,而是直接用來諷刺現實社
會,寄托自己理想的,因而這種海外奇談就具有濃厚的現實生活氣息.
3.詼諧性
指作者透過人物間的對話或說笑話,表明其性好詼諧,成為清中葉幽默文學
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