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讀春月這本書的讀後感

讀春月這本書的讀後感

《春月》,不曾讀作者包柏漪的英文原著,無法與中文版比較。英若誠的譯文有壹種做舊的韻味,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春月 讀後感 ,希望妳們喜歡。

春月讀後感1

讀《春月》時讓我想到了多年前曾讀過的壹本小說,書名不太記得了,作者是董竹君,錦江飯店創始人,那本自傳小說讓我非常震撼,用主要的筆墨回顧了自己傳奇式的輝煌經歷,書很厚,前半段下力比較重,而新社會那壹段則潦草收筆,那時自己很少讀傳記類的書籍,碰巧讀到她的書後,心中不由得有莫名的蒼涼感。也許人們更喜歡自己的前半生吧,離得越遠,就仿佛有越多的話要說出來,而那段時光也因為遙遠而變得更加美麗,董的後半生很坎坷,也有些不堪回首,所以她似乎只是用了寥寥數頁就匆匆 總結 了壹下就結束了。今天讀這本《春月》,我同樣有著這樣的感受,就像是我們讀《紅樓夢》壹樣,盡管知道這 故事 中的每壹個人都不壹定真的存在,盡管知道那故事裏的時代離我們很遠很遠了,可是我們仍然會為他們的悲歡而起伏著心情,為家族的興盛興奮,為家道的中落而黯然,小說寫不盡人世的蒼涼,留給後人的永遠都是這樣唏噓不已的嘆息。

作者包柏漪用英文寫作此書,翻譯是吳世良,吳世良乃為我們非常熟悉的英達的母親,應該說這部小說讀起來文字的愉悅感非常強烈,這不得不歸功於翻譯吳世良,若沒有良好的翻譯功底,若沒有感同身受的時代悲歡,這部作品壹定體現不出這麽強烈的美感。在讀第壹章時,開篇就吸引了我的閱讀興趣,“房間很涼爽,年深歲久的墻頭上彎彎翹起的青瓦屋檐遮住了陽光……”壹下子就把我們帶進了壹個很久遠的年代,安靜、滄桑,仿佛置身其境。我們現在身處的世界已經沒有了自己的特點,舊中國流傳下來的美被過快的物質生活所埋葬,但是我們這個年齡的人還曾有過舊時代的短暫記憶,於是那種年深日久的靜謐是在心底裏抹不去的。

春月是在新舊時代更替的歲月裏成長起來的,她有著舊時代女子的美好,卻也受著新時代思想的影響,應該說她是幸運的,她和壹個滿意的男子結了婚,同樣心中還藏著真正的愛情,盡管丈夫很快就犧牲了,她同樣要背負舊家族的沈重,但總的來說,我覺得春月的壹生還是很幸福的,很多東西該出現時,就自然地在她的命運裏出現了,她的壹生也並沒有經歷過太多的苦難,整部小說以她的壹生為主線照見了時代以及家族的起起落落,是時代的鏡子。只是故事最後壹小部分以非常簡單的語調講到了,帶著不堪回首的沈重,這是壹段跳不過的歷史,也是人們不願多說的歲月。

春月讀後感2

壹直以來,關於女性題材的小說都是文學創作者傳道命運觀、生命觀的敘事秘器。每每經歷於社會變革或思想啟蒙之時代,對於女性在小說中的命運往往被作者寄予某種想象的隱喻,因而其結果總是格外的令人唏噓。

長篇小說《春月》是美國華裔女作家包柏漪用英文所創作諸多中國題材作品中的壹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在美國出版。小說通過描寫壹位名叫春月的蘇州女子美麗柔弱的壹生,展現了從清末到新中國近70年間,張吳兩大家族五代人的生活畫卷,也從另壹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近現代社會漫長歲月的動蕩和變遷。作者以流暢的文筆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精致而古樸的江南風土人情。作品問世後在美國文學界引起了轟動,曾創下持續33周登上《紐約時報》最佳暢銷書榜記錄,並獲美國圖書獎的提名,美國《出版家周刊》甚至將之稱為“中國的《亂世佳人》”。

1988年,《春月》中譯本首次在中國露面,此次是20年後的重新再版。有別於壹般外國翻譯小說,這完全是壹個英文寫就的中國故事。新版書中增加了英達為追憶其母親,也就是本書的譯者吳世良所寫的壹篇 文章 。他從另壹個角度揭開成就了這部小說的精彩與傳奇的包柏漪與吳世良,以及吳世良與春月之間的某種獨特的聯系。文章雖不長,但情深切切,讀來不禁潸然淚下。

關於吳世良,在小說封面勒口處有這樣壹段介紹語:表演藝術家和翻譯家,著名話劇家英若誠的妻子,因其出色的英語水平,曾擔任過曹禺先生的秘書,並為周恩來總理作過翻譯。1987年病逝於北京。《春月》是她翻譯的最後壹部書稿,也是她心血的結晶。

拋開作者包柏漪中國出生,美國長大的經歷,和原美國駐華大使溫斯頓?洛德的夫人特殊身份外,其生母方婉華乃清代文學家方苞之後,是地地道道的名門望族。在她筆下,春月雖出身封建大家庭,卻受教於有“海歸”背景的大伯父,在傳統與現代,中國與西方 文化 的夾縫中,開啟了向往自由、夢想、愛情的大門。而譯者吳世良出身江南大戶,早年入聖約翰攻讀理工,後進清華外文系, 畢業 與英若誠考入北京人民藝術院,是中西古今皆通的聰慧才女。

最讓人感到驚奇的是,無論是作者、譯者還是小說的主人公春月,她們都有著相似的出身,而譯者與春月所經歷過的時代困苦、混亂似乎又有太多的重疊。英達追憶母親之所以鐘愛這個故事,投入了畢生積累和全副精力,甚至為此搭上壹條命,他說是因為“它就像母親自己的故事”。

同為名門之後,新式啟蒙 教育 ,使得她們都從傳統意義上的大家閨秀,變成了兼具新舊文化修養的知識女性,卻又不乏溫婉、賢良、大氣、從容、堅強的美德。她們的壹生都獨自承擔起了更多的苦痛,為整個家庭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使命。正是她們之間的這種千絲萬縷的聯系和命運的相照,再加上吳世良在中英兩種語言上的驚人造詣,才使得最終呈獻給中國讀者的是壹個如此完美的中國女子---春月。我甚至說不清是春月的身上有著吳世良的影子,還是吳世良的經歷給了春月更好的詮釋。

“她從不訴苦,從不怨天尤人。她身上有壹種內在的莊嚴,

春月讀後感3

第壹眼便被書的封面裝幀吸引了,壹個溫婉女子的側臉和背影,壹輪淡淡圓月的光環,壹抹清新的綠色封腰配上顯眼的的文字,素雅之中有些閃耀的光亮。這是壹部有點綿長卻談不上精彩的小說,講述了壹個江南的女子在大歷史背景下所經歷的命運,時間的跨度從清光緒年間壹直到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故事雖不算大的離奇,也談不上有太多的曲折,不過很多的描述與現象卻是身邊熟悉或曾經聽聞過的,即使到了當下,似乎尚有些那樣殘存的歷史影子。對於個人也好,家族也罷,想來是無法擺脫這樣的大環境的,也免不了要受到時代的影響,哪怕有很多不同的個例,然而依然能感受到那歷史的氣息,這是百年來中華民族的的壹個縮影,有些感慨、有些悵惘、有些無法排遣的抑郁。

在沒有翻閱本書前略微看了些介紹,覺得這是有點像林語堂的京華煙雲那般,寫幾個家族和典型的人物,隨著歲月的變更,歷經人生的起伏,而且作者也是用英文創作的。但讀完之後發覺小說本身並沒有自己期待的那樣完美,整個故事呈現出上半部節奏緩慢、下半部節奏加緊加快的狀態,情節是有的,不過讀來並不能深深地去觸動內心的興奮點,時代的背景和歷史的強調稍多了些,而人物本身真正的性格卻不能躍然於白紙黑字之間,簡單的敘事描述和不鹹不淡的對話看多了引發不了好奇的思維,但我相信其中有些人和事是有生活中的真實作為原型的,而且千真萬確。

在這部書中,讓人看到的是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變遷史,尤其是從晚清到民國、從抗戰到內戰、從國***分治到大陸開放的過程,在這個漫長而動蕩的過程中,壹個出身於名門望族的江南女子,壹個與之相關的家族和親人,隨著歷史的風雲而變幻,隨著中西文化的沖突而變遷,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滄桑,其實作者是可以把這個故事講得更加動人和揪心的。我在這本書中看到了很多很好很好的故事元素,卻沒有深深地體會到藝術的美妙,這是有點遺憾的,盡管中文的翻譯也許很正確,也完全傳達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只是感覺告訴我之前對此的期待有些不太甘心的失望。

春月讀後感4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故事的尾聲,已是尼克松秘密訪華的1970年代,出生於光緒九年的春月已經整整九十歲了。在蘇州城外近郊的山坡上,蒿草叢生,墳墓失修,石碑零亂破碎,像極了當時動蕩的中國大地。可是,壹切都已經不重要了,因為張家全族相聚於此,五代同堂。祖母跟她說的話終於應驗了,“算命的人說了,我們張家只有壹個人能看到五代同堂,那就是妳,春月。”她閉上眼睛,在回憶中看到那些熟悉的面孔,睜開眼睛,握住了重重外孫女的小手。

黎戈精準地描寫過這種微有些蒼涼的感受,“為人父母之人,才會更緊地把自己縈系在壹根血液的鎖鏈上,來處是千萬代先祖的血肉,挨過了戰亂、天災、饑荒、殺戮,傳承下來的命脈。去處,是壹個懸在子宮裏,輕巧、遊移、脆弱的物體。”春月凝視著從美國歸來的兒子,心裏壹定也想起了女兒明玉,她有壹張1966年明玉陪同周總理出訪國外的照片,照片上的明玉穿著母親為她訂做的旗袍,藕荷色的旗袍上繡著梅花的圖案。

梅花,梅花。春月的故事應該從梅花講起,所有關於家庭的復雜情感,都從春月的貼身婢女梅花上吊自殺開始。張家為了償還葉家的恩情,決定送梅花給葉老爺做小。春月本來堅定地站在梅花這邊,可是在病榻上的爺爺和她道出了原委之後,她傷心地說:“爺爺,我本來清楚什麽是對的,現在妳把我完全攪亂了,我不知道誰對誰錯。”爺爺說:“妳呀,寶貝,必須順從天意。”

誰也不可能壹開始就懂得這些道理吧,誰會甘心順從於不可知的命運?張家年輕的壹輩們,呼喚著愛、平等與自由,都紛紛想與這個家斷開聯系,想要改變這個家庭,乃至這個國家。留美歸來的大伯秉毅在家中講授衛生知識,開辦教會醫院,為佃農們打機井;三叔秉崇投身軍旅,在甲午海戰之後遠赴廣東,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春月自梅花死後,堅決不再要貼身侍女,她不習針黹,反而成了大伯的學生,讀書習字學英語。

小小的張家恰如近代中國的縮影,每個人都可能被傷害過,也可能因此灰心過,然而當這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依然會挺身而出。春月和秉毅為了阻止秉崇炸衙門連累家族,不惜暗中刺殺前來巡視的滿族官員;秉毅為了救出身為***黨分子的侄孫女和孫女婿,在四壹二政變之時孤身前往上海;因國***合作破裂而失望退隱的秉崇,抗戰剛壹爆發便再度披堅執銳,報效國家……也許只有在身不由己地陷入命運的漩渦之時,他們才發現,家就是國,國就是家。那些曾經覺得又大又空的命題:家族、國運、自由、逃離和回歸,其實就輪番在自己的生命中上演。自由和家族,從來就不是 反義詞 ,而逃離和回歸,也就成為了必然。

春月讀後感5

終於利用空閑的時間,翻完了《春月》,靠四百頁的書,竟然有三十六萬字,信息量大,良心出版社啊。當然壹本書的好壞不能以字數評判,甚至和字數沒有壹毛錢關系。不過這確實是本好書。

之前看過林語堂的《京華煙雲》,可能先入為主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和《京華煙雲》很像,同樣都是描寫大時代大家族的悲歡離合。只是《春月》給我的感覺更細膩壹些。觸動最深的是春月和她大伯秉毅之間的愛情,她甚至生下了壹個他們的小孩。按照社會道德來說這是亂倫,而且他們是從明朝起就顯赫的大家族,被儒家文化浸染,更別說在清末民初的亂世。書中的心理描寫不多,我只能想象春月當時的心境,那是壹種何等的煎熬,又是何等的絕望,又是何等的幸福。最大的幸福總是盛開在最絕望的所在。秉毅壹定要知道“妳對我們的愛情悔恨嗎?”春月回答“不,我不悔恨。我只遺憾今天必須分手。”

春月順從命運的安排,他們都順從命運的安排。雖然秉毅喊到,順從是他們的毛病。順從傳統,順從家族,順從權勢,順從責任。順從壹切事,壹切人:活人,死人。唯獨不順從我們的需要,我們的夢想,我們的熱情!即使我們為自己活著的時候,那也長不了。這裏偷得片刻,那裏贏得壹月。還得沒人知道。還得不真正為所觸動。然後,再壹次順從。再壹次按照別人的意誌生活。

然而春月告訴他,我們慢慢會習慣。愈順從,欲望會愈少。我們中國人就是這樣。他們的愛情放到很多時候都要順從主流,必須分手,但是在古埃及也許這才是合法的王道。對錯從來都不是那麽容易判斷。他們的孩子允堅後來愛上了美國記者,去了美國,在大學做教授。可見近親生育的小孩智力完全沒有問題。只是社會的主流道德觀不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