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上評分最高的電影《肖申克的救贖》占據第壹,這是無可爭議的。人生必須要看,但我要看的更多。我看了三遍,每次都覺得靈魂在顫抖。
這幾天看了第四遍,不過這次是小說,斯蒂芬·金版的《肖申克的救贖》。
文學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電影重在用震撼的聲光給人帶來直觀的刺激和感受,而文字則必須讓讀者以自己的親身閱讀體驗和能力去感知文字所描述的意境,從而創造出壹個具有自己個性、無限想象力和創作空間的畫面。壹旦進入,往往更加身臨其境,直達人心。
我更喜歡遇見文字。在文字的世界裏,我能找到比電影裏更多的細節,更多的畫面,更多的理解。
比如《肖申克的救贖》裏。讀懂希望,因為希望而堅持,因為希望而奮鬥,因為希望而專註和堅持;當妳念著毅力,心中有夢想,就會奮力前行,披荊斬棘,勇者無畏;讀書自由,向往自由,沖破壹切藩籬,打破壹切阻礙,只因為外面的光明——
經過幾十年的堅持,艱苦的努力和奮鬥,安迪終於成功越獄,戰勝了黑暗,獲得了自由。這是人類精神的勝利,是永不放棄的成功。
只有帶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界的絕唱。肖申克的救贖,救贖,意為“救贖、償還、補救”,所以“救贖”完美詮釋了主題。所有的救贖都來自於“安迪”,這個世界上最強的男人。
第壹,肖申克監獄的救贖。
因為安迪的到來,監獄裏的那對惡霸“姐妹花”受到了惡的對待,沒有人敢再作惡。監獄裏出現了音樂,舒緩的音樂,重燃希望的音樂。音樂有如此神奇的力量。當文字停止,音樂開始,人們開始感覺到生活中有希望和美好。監獄裏還有壹個舒適的圖書館。有書的地方就有光和文明,這是壹種無聲的滲透和轉化。在安迪的英明安排下,典獄長等人的醜惡嘴臉被揭開,肖申克監獄從人間地獄變成了壹個更幹凈的地方,有了壹些溫暖和光明。
第二,囚犯的救贖。
安迪,用自己的力量,在監獄裏給犯人前所未有的啤酒、音樂、舒適的圖書館;教育年輕的獄友湯米·威廉姆斯;給好朋友瑞德安慰的口琴,是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忙著活還是忙著死,忙著活還是忙著死。這些禮物對他們來說其實是壹種精神上的救贖,點燃壹個人對生活的希望無疑是他的救贖。對囚犯的“救贖”並不是走出監獄,重獲自由。老布克在監獄裏呆了50年,直到出獄。出獄後,他因無法適應社會而上吊自殺。然而,瑞德出獄後,雖然也經歷了老布克的經歷,感受到了手足無措的壓力,但他想起了安迪的鼓勵,提醒他:“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最好的東西,有了希望總會有希望。”他重獲力量和希望,走向重生和自由。
第三,自我救贖。
從壹開始拒絕讓自己陷入牢獄生活,到與“姐妹花”的不懈抗爭,再到堅持為自己的信仰寫信挖坑,最後挖好隧道後,他壹開始並不急於越獄,因為他對自己的救贖不是“越獄”,而是對自己的信仰和自己清白的堅持——“逃代表著邪惡的壹面,永遠沒有人會相信自己的清白”,所以最後的逃其實是。打不過妳的人,會讓妳變得更強。那些在生活中努力堅持,長期堅持的人,最終會給妳回報的。妳讀的每壹本書都有用,妳走的每壹步都算數。妳經歷的壹切都是壹份“禮物”,總有壹天,妳會用壹種方式回饋。安迪用自己長久的堅持完成了救贖。
第四,讀者的救贖。
堅強的人只能拯救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看完《肖申克的救贖》,大家都可以“得救”了。妳有空嗎?妳對妳目前的狀況滿意嗎?妳被制度化了嗎?我們生活的環境是不是像《肖申克的肖申克》壹樣,有鬥爭,有危險,有壓迫,有階級,有不公,有那麽多看不見的苦難?妳也是這種環境,妳會抱怨,會討厭,但是漸漸的妳會習慣。時間長了,妳會發現妳離不開它,就是妳被制度化了。然而,妳有自由的夢想嗎?要不要突破壁壘?即使妳在體制內,妳還能隨時離開體制嗎?安迪,開了路,指明了方向。用了20年的時間,壹把鐵錘和鍥而不舍的精神,終於打造出了瑞德認為需要600年才能雕琢出來的自由之路。
夢想並非遙不可及。當妳開始實施它們時,妳就離實現夢想更近了壹步。
面對安迪,妳能看到的永遠是平靜,看不到的壹定是坎坷。無數個夜晚,每當有人睡著,他就拿起錘子,愚人鑿山,壹點壹點,壹石壹土。第二天,他還是要不著痕跡地把它拿走,想想就很害怕。需要多大的耐心,需要多大的磨煉?逃出的那天晚上,安迪在排泄物管道裏爬了500碼,相當於4個足球場的長度。移動每壹步需要多麽堅韌頑強?
所有逆境重生的背後,壹定有太多別人看不到甚至想象不到的東西,比如無聊、痛苦、煎熬、挫折、糾結——但堅持,永不放棄,讓自由之光照亮人生的夜空!
時間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時間是去而不返的旅行。無論如何,我們只能有這種生活,要麽忙著活,要麽忙著死,但其實有壹個中間地帶,就是活的高,活的高的態度,時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不要體制化,不要同質化,不要活在別人眼裏,不要迎合,不要遷就,不要謹小慎微,壹定要堅守自己不屈的靈魂,挺直自己堅硬的脊梁!
其實每個人都要實現自我救贖,不僅僅是活著,更要活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