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兩棵枯樹,掛著壹條玉帶;又是壹堆雪,雪下有壹根金釵。
判斷:停機可惜,誇人才可惜!玉帶掛在林中,埋在雪中。
評論:
林黛玉和薛寶釵,壹個是寄人籬下的孤女,壹個是皇家商人的女兒;壹個天真直爽,壹個城府極深;壹個孤立,壹個多方支持;壹個是法官的心腹,壹個是道德家。脂硯齋曾說“女與戴為壹”,確切解釋可考;但這無疑並不是要否定林與薛的不同或對立。作者把他們放在壹首詩中,不僅是因為他們在小說中的地位相同,而且是通過賈寶玉對他們的不同態度的對比,來說明柴黛的命運不同,結果卻是悲劇。
2.袁春的政權判決
畫:壹張掛有香櫞的弓。
判斷:二十年來,判斷是非,宮中石榴花照耀的地方;三春爭初春景,虎兔相逢夢回故鄉。
評論:
賈家之所以在四大家族中排名第壹,是因為它最有錢有勢,這是因為它有壹個大靠山——賈元春。賈府,壹個世世代代受人尊敬的大臣,因為她而成為國家的親人。因此,小說前半部分圍繞“只選鳳藻宮”、“封賢妃”、“袁春省親”等情節,力圖描繪賈府“烈火烹油,錦花開”的情景。但是,“奢華令人羨慕,離別卻令人尷尬。”贏了虛名,誰知喜怒哀樂?“讓我們看看袁春回家在壹個私人房間裏見他的親戚的場景。在“輝煌”的背後,可以看到骨肉分離的慘烈局面。袁春說了壹句話,哭了壹句話,形容皇宮大內是壹個毫無情趣的“黑幕之地”,就像從壹個被幽閉恐懼癥囚禁的地方出來壹樣。曹雪芹剛勁有力的筆觸,透露出封建階級所推崇的光彩。對於賈元春這樣的貴族女性來說,這仍然是壹個深淵,她必須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
但是,這壹切並不是後續劇情發展的伏筆。省親之後,袁春回宮看似離別,實則離別。她不僅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生命。因此,寫賈家被權貴帶來的盛況,也是為了表明她的死後來庇護了賈家的樹的毀滅,並與賈敗亡被沒收後的悲慘境遇形成對比。胖批評指出,袁菲之死,就像賈加的戰敗和戴宇之死壹樣,是“壹個偉大的節日,也是整本書的壹把鑰匙”。然而,在現有的後四十回續作中,這壹轉折並沒有表現出來。相反,續集對袁春之死大加贊賞,稱“痰多”致病是因為“聖者隆重體肥眷”,仿佛她的死足以顯示皇帝的威嚴。
在《紅樓夢》的人物中,那些短命的人有令人信服的理由,但袁春英年早逝的原因卻不清楚。這本身就發人深省。無法從“虎碰兔”這個詞來推斷作者是怎麽寫的,《恨無常》中的壹些詞也很奇怪,比如袁春的“閑蕩,耗魂”,“望故鄉,路漫漫其修遠兮,山高水長”如果袁春後來死在宮裏,對建在皇城西邊的賈府來說,也不會太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山高水長”和“互相求教”這樣的話就很難理解了。這只能是現在的懸案。不過有壹點歌裏寫得很清楚,那就是袁春以夢的形式向父母哭訴,說“兒子的命在九泉之下,家人需要退後,早點離開!”這不是明擺著要親戚把她自己的含恨而死引以為戒,早日脫離官場,避免即將到來的災難嗎?因此,之死不僅標誌著以四大家族為代表的派系在政治上的覆滅,也敲響了賈覆滅的喪鐘,而她本人則完全是封建統治階級內訌的犧牲品。就這樣,自稱“不幹涉時勢”的曹雪芹大膽地掀開了政治大幕的壹角,讓人們從壹個封建家族的沈浮中,看到了背後封建統治集團中各派的齷齪活動。賈探春的“我願妳吃我,我吃妳”這句話,寓意很深,我們不妨從這個方面去理解。
3.政泉審判的春節
畫:壹只狼,追著壹個美女——想吐槽。
判斷:兒子是中山狼,成功了會抓狂。金閨花柳,壹擔來鬥。
評論:
賈家的二小姐迎春,老實無能,膽小怕事,所以有“二母”的綽號。她不僅在猜詩方面不如姐妹們,而且只知道讓別人欺負,對身邊的矛盾糾紛采取冷漠的態度。她的珍珠珠寶拿去賭了,她沒有追求;別人想幫她拿回來,她說“我寧願沒有,何必當初”;當事情開始變糟時,她沒有理會,而是拿了壹本《太轟動》自己看。抄查大觀園,棋手開除。迎春雖然覺得“舍不得多年”,流下了眼淚,思齊求她說情,但她連壹句話都沒說。這樣膽小的人,最終都會有壹個悲慘的結局,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確實是不可避免的。
看似迎春的形象被“中山狼,沒心沒肺的畜生”吃掉了,其實是整個封建宗法制度把她吞噬了。她母親在她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去世了,她的父親賈赦和邢夫人對她毫無憐憫之心。賈赦欠了孫家五千兩銀子,娶她實際上就相當於還了她的債。當初雖然有人勸阻這門親事,但是誰都沒辦法,因為孩子的婚姻是要靠父母的。後來,迎春回到賈家,哭訴自己在孫家受到的虐待。雖然大家都很難過,但她很無奈。因為嫁出去的女兒是婆家的,只好忍痛送她回狼窩。
在大觀園女兒國,迎春是成為封建包辦婚姻犧牲品的典型代表。作者通過她不幸的結局,揭露和指責了這種婚姻制度的罪惡,這是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客觀事實。但有些人只是想把反對封建婚姻制度的功勞記在程維遠和高鶚續書的賬上,以為續書也比曹雪原著有更高的價值,即所謂“具有更深的反封建意義——揭露封建社會的婚姻自由”,從而“在讀者中有更大的反封建作用”。甚至認為,“婚姻不是自由的。在《紅樓夢》中,它觸及了整本書的線索。這無非是說寶黛悲劇的續集,婚姻不自由導致的烈士家庭悲劇,提高了原著的思想含量。我們的觀點正好相反。所謂“更深層次的反封建意義”,如上所述,原文已經有了。《紅樓夢》雖然揭露了封建婚姻的種種弊端,但它絕不是壹部以反對婚姻自由為主題或主線的書。以此為“全線索”,自然會改變這部政治性極強的小說對封建社會黑暗主題的廣泛暴露,改變小說展現四大家族在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鬥爭中衰落的主線,把基本矛盾限定在小範圍的家族,把讀者的註意力引向男女之間的愛情婚姻問題,這才是真正的兒女之愛。這真的是續集作者對原著精神的扭曲。
4.探索官方裁決的春天
圖:兩個人放風箏,壹片大海,壹艘大船,船上有個女人,掩面哭泣。
判斷:我聰明,野心勃勃,生於末世。清明淚寄江邊看,東風遠夢。
評論:
探春,賈府三小姐,外號“薔薇”。她的思想性格與同為未婚女性的姐姐“二木頭”形成鮮明對比。她聰明,有心機,果斷。連鳳姐和王夫人都怕她,給她點分。在她的意識裏,主仆之分的封建等級觀念特別深。她之所以對生母趙姨娘如此輕蔑無情,是因為壹個處於虞姬地位的男人,竟敢越過這條線,冒犯她作為主人的尊嚴。在灘純看來,復制大觀園比什麽都重要。她“命丫鬟捧燭候門”,只準別人搜自己的櫃子,不許碰她丫鬟的東西,絕對沒有回旋的余地。這也是為了在仆人面前盡量維護主人的威信和尊嚴。“心裏沒打算。”王善寶的家人對此不理解,當場挨了壹巴掌。探春對賈公館即將倒塌的危機深有感觸,她想用“興利除弊”的小改革來挽救這個封建家庭的衰敗。但這只能是過度勞累,無濟於事。
對於灘純這樣的人,作者有階級偏好和階級同情。但作者並沒有違背歷史和人物的客觀真實性,仍然非常深刻地描述了這個形象,如實地寫出了她“生於末世”的必然結局。原著寫的情節和續集寫的不壹樣。“三春葉後,香盡。”迎春結婚,寫了八十回;袁春之死和灘純之婚都寫在賈府敗亡之前,可能寫在八十年代後不久。這樣,1980年代以後,就會出現壹波又壹波的動蕩,劇情發展相當迅速。絕不會像作者“四美釣魚”的延續那樣散漫無聊。
5.惜春的官方判斷
畫:壹座古廟,壹個美女獨自坐在裏面。
判斷:
可見春色不長,衣服換成前年的妝容。可憐的繡花女仆,獨自躺在鄧青的古佛旁。
評論:
賈惜春的《三泉探秘》並不代表她在大觀園的姐妹中知識最高,對生命真諦的理解最好。相反,在小說中,作者深入剖析了惜春,向我們展示了她選擇這條人生道路的主客觀原因。客觀來說,她是賈家四姐妹中最小的。漸漸懂事的她,接觸到了賈家衰敗的壹幕。四大家族的沒落命運,三姐妹的不幸結局,讓她對自己的未來憂心忡忡。由於現實中的壹切對她失去了吸引力,她產生了去死的念頭。主觀上是她孤傲冷漠的性格,是環境塑造的。這是典型的利己主義世界觀。人們都說她是個冷酷的人,她自己的人生哲學就是“我只能保持我自己。”在檢查大觀園的時候,她咬牙堅持,趕走了沒有過錯的丫環,卻對別人的眼淚和悲傷無動於衷,這就是她麻木不仁的典型表現。所以,當賈府徹底敗亡時,這是她逃避統治階級內訌,拯救自己的唯壹出路。把皈依宗教的人的精神面貌描寫得如此寫實,絕不給他們的頭上加壹個神秘的精神光圈,實際上已經成為對宗教的批判,因為曹雪芹用他的藝術技巧“摘掉了那些裝飾在鎖鏈上的虛幻的花朵。”同樣,曹雪芹也沒有按照佛家的理論來看待惜春皈依佛門,而是按照現實生活的邏輯來描述她的歸宿。"可憐的繡花女仆,獨自躺在鄧青古佛旁!"在原著手稿中,她“衣不蔽體討飯”的處境比續集中寫的要悲慘得多。
6.馮傑,官方裁決
圖:山上有壹座雌性鳳凰的冰山。
判斷:末世來的鳥都知道這輩子愛自己的才華。服從兩個命令,三個人發呆,哭到金陵更難過。
評論:
王熙鳳在賈府的事實地位。她主政榮,輔佐寧,又是交通官,為所欲為。這是壹個很政治的人物,不是普通貴族家庭的主婦。她的顯著特點是“為權力而玩”,壹手抓權力,壹手抓金錢,充分表現了剝削階級的權力欲和貪婪。王熙鳳不僅僅是壹個人,更代表了壹個階層。既是王熙鳳個人的命運,也是垂死的封建階級的形象寫照,以及他們所代表的反動社會制度的徹底崩潰。
在《聰明又累》中,“機關算盡太聰明,卻是青青的命!”這兩句話道出了壹切走向沒落的反動階級的* * *規律。王熙鳳是四大家族中首屈壹指的“末世人才”。她在執政的短短幾年裏,竭盡全力改變局面,手段殘忍卑鄙,制造了許多罪惡。幾個人直接死在她的手裏。這壹切不過是為她自己最後的倒臺做準備。按照曹雪芹的本意,這個家門霸的結局很不好。從《肥批》中,我們可以知道手稿的後半部分有如下情節:
壹、因離家出走而獲罪,與寶玉長期待在獄中廟堂。原因無非是她斂財殺人等罪行的揭露。比如未婚夫妻被逼自殺,享受3200兩銀子的壹節,胖團指出:“廠商不知道如何解約,但他知道。”“不用詳細寫,就知道他這輩子做了什麽,回頭看也不會怪他痛苦的狀態。”她不在家的時候,劉奶奶也在監獄廟裏見過她。此外,蕭紅、等人在監廟裏見到了馮。
第二,拿著掃把去掃大觀園的雪。這應該是在經歷了壹番波折之後,被判外出返回賈府。貔貅在綺殿前說,以後這裏將是風掃雪拾玉之地。
第三,被丈夫拋棄,“哭到金陵”。從21日的時間順序來看,她發現很多女生被老公藏起來的頭發都是導火索。丈夫借此機會翻臉,棄之不顧。當時鳳姐的“小運氣”讓她受盡屈辱,與“喬平兒柔聲救賈璉”時的“阿馮英之氣”相去甚遠。所以那段時間的後半段被稱為“王熙鳳,知命強英雄”。
第四,回望痛苦,短命而死。尤的妻子對鳳說:“明天我就把使者擡進棺材。”胖批評:“此言不虛,躺下後便短命。”
總之,鳳姐的苦結局是苦的結果,不是世間的緣分。
7.政泉判案祥雲
畫:幾縷飛雲,壹灣失水。
判斷:什麽是財富?嬰兒之間父母的不服從;秀目掛斜光,湘江逝於楚雲菲。
評論:
《紅樓夢》以“寫兒童筆墨”的形式出現,是出於作者對當時政治環境的關註。因此,書中刻畫的許多代表不同性格、不同類型的女性,從其形象取材於現實生活的角度出發,經過切割、提煉,融入到小說中原型人物的性格和細節中,可能並不局限於女性。在大觀園女兒國裏,史湘雲是最明顯的有粉氣的男人。她小時候父母雙亡,由她叔叔撫養。她阿姨對她不好。所以她的人生經歷和林黛玉有些相似。然而她心直口快,開朗大方,調皮搗蛋,不假思索。她甚至敢在喝醉後睡在花園的青石長椅上。她和寶玉也是好朋友。在壹起,他們時而深情,時而懊惱,但畢竟心胸開闊,“從不關心孩子的事”。但是,另壹方面,她又沒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並且在壹定程度上受到薛寶釵的影響。在史湘雲身上,除了她獨特的人格之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壹些封建時代所推崇的文人豪放的特質。
史湘雲的不幸主要是八十後。根據《傷寒論》和《脂硯齋評點》提供的零散材料,史湘雲後來嫁給了壹個頗有俠義之風的貴公子魏,婚後生活比較幸福。但好景不長,不久夫妻分居,她孤獨憔悴。至於某些續作中寶釵早逝,寶玉成了仆人,史湘雲成了乞丐,最後嫁給寶玉的傳說,似乎這並不符合曹雪芹原來的寫作計劃,而是附詩《白頭雙星麒麟》第三十壹回所產生的。其實,“白頭雙星”是指魏和史湘雲過著各自獨立的生活。因為史湘雲的金麒麟和薛寶釵的金鎖很像,而且都是作為婚姻的證明,正如芝罘所說:“蘭若最後幾十年附在苗圃的麒麟,也是這只麒麟。輪廓潛伏於此壹瞥,所謂草蛇灰線千裏。”那麽,《綱要》是如何運作的呢?這壹次,正巧金麒麟被湘雲找到了,湘雲的丫鬟正在和小姐談“雌雄”“陰陽”之論。乍壹看,還真像是“福”湘雲與寶玉有“緣分”。況且也符合“金玉良緣”的理論。黛玉對此也有懷疑,對寶玉說了壹些挖苦的話。其實寶玉只是無中生有的充當了中間人。就像襲人和蔣玉菡的“緣分”是通過他的傳記互相交換汗巾。這壹點,胖轉移說得很清楚:“於今的婚姻已經決定,寫壹個金麒麟也是壹個顏色的方法。我確定我兒子感覺到了,所以我兒子叫‘愛’。”為了使主色鮮艷,用另壹種顏色來襯托畫,這種方法叫“間接配色法”。湘雲的婚姻是寶釵婚姻的陪襯:壹個與金鎖結緣,壹個與金麒麟結緣;壹個二奶奶看似幸運,但丈夫是和尚,自己守寡;壹句“老鄉配才貌”,卻“雲高唐枯,湘江枯”,最後空無壹物。“雙星”是牽牛花和織女星的別稱。所以七夕也叫雙星節。總之,“白頭雙星”就是史湘雲和魏結婚後,不知什麽原因,很快就離婚了,成了牛郎織女。這正好為寶釵的“好姻緣”做了壹個陪襯。《好歌註》:“脂厚粉香是什麽意思?怎麽兩鬢又成霜了?”胖團壹起提到寶釵和湘雲,說是他們兩個。可見,日後附湘雲嫁寶玉的人,也是因為誤會,對寶玉當時接受金麒麟壹樣“印象深刻”。
8,可以稱之為正義的判決。
畫:高樓,美女上吊。
判斷:無邊的愛在壹個幻想的身體裏,壹見面就主妓;胡說八道就有榮譽,麻煩的開始真好。
評論:
秦可卿是被遺棄在養生堂的孤兒。她從被收養的家“寒儒卑臣”進入賈家後,就陷入了罪惡的深淵。她的毀滅是賈主子們生活腐化的結果,首惡是賈珍這個人形野獸。《好事終了》中有壹件事頗耐人尋味:小說中秦可卿去世較早,之後還有春節省親、元宵節慶祝等大事。為什麽要說她是“浪子家的根”?作者真的認為日後賈家的敗亡是如這首歌所歸結的“總是因情”嗎?四大家族的衰落是由社會政治的客觀規律決定的,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生活和道德敗壞也是由其階級性決定的。即使曹雪芹遠沒有這樣的認識,他又怎麽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歸咎於壹個被罪惡的封建家庭賈府的毒風氣害死的女人呢?原來這和《十二首歌》引言中的“壹切為了浪漫情懷”是壹樣的,只是作者有意識地給小說中的所有人物和事件打上了騙人的印記。很大程度上,為了給人壹種“大多數人都在談愛情”的錯覺,作者發明了幻境和童話。但這種“荒誕之談”如果不與現實溝通,就掩蓋不了政治真相。所以在現實中,作者選擇了因風流韻事暴露而死去的作為這種“情感”的象征,使她的“幻想”成為寶玉夢中的“情感體”,也使不朽的姬,又名“可卿”,與柴、戴的形象混為壹談,最後與寶玉壹起跌入迷宮,暗示這是後續情節發展的陰影,以自圓其說。當然,作者的思想充滿了矛盾。以假亂真示人,是不得已而為之。於是他在幻境入口處寫了壹副對聯,提前反復告誡讀者要分清“真假”。
我們已經知道,賈府後來變故的直接導火線是在郭蓉府,而久居監寺的寶玉、鳳姐都是郭蓉府的人。寶玉的罪,無非是“各種大罪狀”時傳出來的那種話。寶玉當然有和貴族公子沾花惹草的習慣,但他從來沒有像賈珍父子那樣無恥,這就使這成為涉及整個賈家的罪行,當然是因為敵對勢力在政治鬥爭中想抓住把柄互相懲罰。現在,我們要說這是浪漫愛情造成的惡,但要歸結到它的起源——秦的誘惑。但即使就這項事業而言,也必須指出,這壹切更令人發指。比如賈敬如果按照封建禮法縱容後代恣意妄為,那就比賈政企圖用嚴格的訓練教兒子就範而無能為力更嚴重,應該算是“初犯”。王熙鳳的政、財、謀也是從她的助理寧國漢開始的。賈珍含淚央求王夫人讓鳳姐兒料理喪事,縱容她“愛怎麽著就怎麽著”,弄得她得意忘形。鐵凈寺殺人受賄之後,“鳳姐膽子大了,以後再有這種事,就任性了。”舉行這場鋪張的葬禮,是因為賈珍與死者有著特殊的關系。鳳姐賺尤二姐,鬧寧國府的計劃,也是從賈珍、賈蓉開始的。而賈蓉又與鳳有不可告人的關系,是鳳最親近的秦的丈夫!然而,盡管如此,“風情萬種”、“月貌”乃至本人都只是作者用來揭示賈家各種關系的壹種手段。賈家衰落的前因後果,會在自己的具體情節中說明,就像作者在描述馮淵和張錦歌之死的情節時壹點也不含糊。秦可卿的“判決”和歌曲中的詞的意義比我們漫不經心地閱讀後得到的膚淺印象更深刻。就連《好事終了》這首歌的歌名,我們也意識到,它所指的,很可能不僅限於秦壹個人,而可以是整個賈家的覆滅。
9.李婉的《政泉判詞》
畫:壹盆茂蘭,旁邊是壹個帶著朱鹮的美女。
判斷:桃李春風結出果實後,最後誰像壹盆蘭花?像冰水壹樣,妳在虛無的空間裏吃醋,妳徒勞地和別人開著玩笑。
評論:
小說中的許多重要事件,李紈都有出席,但她始終只扮演“敲鑼打鼓”的角色,沒有給讀者留下什麽特別的印象。這或許符合她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郭蓉府的大嫂,壹個恪守封建禮教,與世無爭的寡婦,從不安身立命,拒絕卷入矛盾鬥爭的漩渦。第四個周期的開頭,作者介紹了她,除了結尾,可以作為她的壹個小傳。她是封建社會典型的賢妻良母,是“三從四德”的化身。清代道教衛道者崇尚朱成理學和女性貞節,女性更多地受到封建“四條繩”的壓迫。像李紈這樣的人,在統治者眼裏,完全有資格被表尊,立牌坊,被收入《列女傳》。雖然“無常人生”並沒有讓她有更多的機會享受遲來的幸福,但她在生前得到了“壹頂鳳冠壹襲夏裝”的財富和榮耀,可以作為天道無私的證明,能吃苦耐勞壹生貞潔的人都會得到回報。而曹雪芹卻選擇把她列入《不幸司》壹書,說這壹切不過是和別人開個玩笑,是對傳統儒家觀念的大膽挑戰,是對封建王國黑暗中透射出來的民主思想光輝的大膽挑戰。
10,妙玉的官方判斷
畫:壹塊美麗的玉落在泥土裏。
判斷:要清凈就永遠清凈不了,雲未必空。可憐的小玉,最終陷在了泥裏。
評論:
蘇州的壹個做頭發的尼姑妙玉,原來是個富婆。她住在大觀園的廟裏,依附右門,靠賈家供養,但她自稱是外人。這正如魯迅先生所揭示的:“做這樣的人,就像用自己的手拔掉自己的頭發,離開了大地。”事實上,她並沒有置身於賈家的各種現實關系之外。她的“高”和“幹凈”都是矯情。她標榜清高,連黛玉都被她稱為“俗人”,但她只喜歡和寶玉來往,連寶玉的生日都忘了,還專門派人來發生日帖。她珍藏的晉代富豪王鍇的茶杯也是對她的壹種諷刺。她特別註重清潔。劉姥姥喝了壹口茶,嫌臟,想把茶砸碎,卻特意用“天天喝茶”的綠玉桶招待寶玉。所謂的幹凈和不幹凈,都深深的烙上了階級和感情的烙印。她最終落在了塵埃裏,仿佛這是對她太高太幹凈的壹種尷尬的懲罰。像妙玉這種依附於沒落階級的人,如何做到超脫,不隨這個階級沒落!
有人說《紅樓夢》是壹部演繹“色空”概念的書,無論從作品的社會意義還是作者的創作思維來看,都過於誇張。曹雪芹的意識中有壹定程度的“色空”,這是他對現實的深刻悲觀。但《紅樓夢》絕不是對這個或那個概念的演繹,也沒有陷入宣揚宗教意識的迷宮。曹雪芹對妙玉的描寫很能說明問題。作者沒有想到她進了空門就能成為壹塵不染的大師,也沒有特意為她安排更好的命運。
原著手稿中妙玉的結局和續集中寫的不壹樣。續寫妙玉被搶,是因為強人覺得她“真美”,聽說她為寶玉“相思”,所以動了邪念。這和妙玉“太高”“太幹凈”“太遠”的性格有什麽關系?這是作者壹貫意識的表達:在作者看來,黛玉的病也是相思病,所以才有了“心臟病最後壹定要用心藥來治”和“這個心臟病也不合適”的說法,問題當然不僅僅是什麽樣的結局更好,而是通過人物的經歷說明了什麽。續集想說明的是妙玉情欲未斷,內心不潔,內虛外乘之罪。首先,她被惡靈困擾,然後她被小偷劫持。這是她罪有應得。結論是和尚要滅人欲,“壹念不生,萬物無聲。”這也是朱成理學所提倡的,“以理節欲,欲存理”。手稿的處理顯然與妙玉和賈府的命運緊密相連。這樣看來,妙玉悲劇的客觀意義,比用歌中“太高”“太幹凈”之類的純個人原因來解釋,要深刻得多。
11,政辦判斷的乖巧妹子
畫:壹個廢棄的商店,壹個美麗的女人在那裏紡紗。
判決:如果妳被打敗了,妳將失去妳的家人。因為幫助了劉,我遇到了壹位恩人。
評論:
賈家的醜聞曝光後,王熙鳳被判有罪,女兒賈被狠心的舅舅和哥哥欺騙出賣,住進了燕化巷。賈璉夫妻,父女,“家亡民散。”後來,巧姐幸運地被她的恩人劉姥姥救了出來。這些是遺失手稿中的情節。那麽小說《無泥》中描寫巧姐的命運有什麽特殊意義呢?我們認為它極有可能在經歷了長期的貧困之後,表現出曹雪芹思想中的壹些新的親民因素。
作者描寫劉姥姥這壹形象的真實意圖,並不是像小說中所聲稱的那樣,因為賈家有太多的事情要整理,所以把她作為主角;也不是讓她進了郭蓉府,鬧了許多笑話讓女士們先生們取樂,從而使文字豐富多彩。作者對這個人物的安排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芝罘指出,小說在介紹劉姥姥家的時候說“略有關聯”,就是幾十遍之後的正脈。也就是說,劉姥姥家因為是乖巧的媳婦,真正在後半段成了賈府的親戚,是體面的親戚。“如果妳被打敗了,妳將失去妳的家人。”在“樹倒猢猻散”的情況下,賈家主人間的勾心鬥角已經發展成了血肉之軀。到那個時候,願意伸出援手的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小人物,比如賈蕓、小紅、薛倩等。,而劉姥姥,這個曾經被賈府嘲笑的對象,既是賈府興衰的見證者,也是真正能幫助賈府的人。劉姥姥要把能人從被賣為妓的火坑裏救出來不容易,還要交錢求情。那麽,招煙花女做媳婦,更是要承受封建道德觀念的巨大壓力。在胖團看來,“老太太有忍辱負重之心,所以有後來招個大姐的事。”其實這恰恰是壹個農村勞動婦女在關鍵時刻思想素質表現出來的地方,遠遠高於表面上維護虛偽封建道德的上層統治階級。
賈終於從壹個出身於王侯門下的女兒,變成了壹個在“冷清鋪子”裏“紡線”的勞動婦女,就像寶玉在秦出殯路上見到的第二個姑娘壹樣。與前半生《十二個女人》的寄生生活相反,巧姐走上了壹條全新的自力更生的人生道路。於是劉姥姥說出巧姐的話就應驗了。曹雪芹思想的深度是封建時代小說家所不能及的。胖批判的思想和批判有很大的距離。且不說那些續書的,在他看來,女人死了總比失貞好;作為煙花少女,沒有“余慶”可談;劉不是招募並使她成為靠“兩畝荒地”生活的卑微家庭主婦的“恩人”。所以續書放過了喬,最後不得不嫁給壹個“家財萬貫”的大地主,還讓“劉姥姥見見王夫人等人,再談將來如何升官,如何創業,如何繁榮兒孫。”這與曹雪芹的本意相去甚遠。
當然,曹雪芹筆下的劉奶奶也戴著封建階級精神奴役的沈重枷鎖;說王熙鳳可以“留在余慶”“積陰功”也是階級偏見。《留在余慶》鼓吹“乘除加減,上有天”的迷信思想,更明顯是封建糟粕。這些無疑應該受到批判和淘汰。但也要看到作者“勸生濟貧”思想產生的實際生活基礎,與封建剝削階級習以為常的虛偽廉價的慈善說教相區別。
最終主體誤差
條條大路通金玉,我只看了木石前盟。迎著山間晶瑩的雪,我永遠忘不了人間仙女姐姐的寂寞森林。嘆世間有美中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