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動"的"為"讀作去聲,它在這裏包括"為了"、"因為"、"給(替)"、"對(向)"四個意思。據此,我們可以認為,為動用法是用最簡單的動賓形式表達了多種較復雜狀謂結構所要表達的內容。為說明方便起見,我們把為動用法大致分為四種類型:
1、表示為了某壹目的而施行某壹行動,賓語是動詞謂語賴以產生的目的。例如:
(1)等死,死國可乎? (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死國"譯為"為國而死"或"為了國家大事而死"。賓語"國"不是動詞"死"的支配對像,而是主語為了"國'這個目的而施行"死"這壹動作行為的。
(2)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 (《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後》)
"祝之"譯為"為她而祈禱"。賓語"之"是動詞謂語"祝"的目的。
⑶ 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司馬遷《報任安書》)
"死節"譯為"為(堅持)氣節而死"。賓語"節"是動詞謂語"死"的目的。
2、表示出於某壹原因而施行某壹行動,賓語是動詞謂語賴以產生的原因。例如:
昨使醫曹吏劉租針胃管訖,便苦咳嗽,欲臥不安。 (陳壽《三國誌· 魏書·方技傳》)
"便苦咳嗽"譯為"就因為咳嗽而感到痛苦"。"苦",本來是形容詞,這裏活用作動詞,為動用法。"咳嗽"是"苦"的原因。
3、表示給(替)賓語施行某壹行動,賓語是動詞謂語的服務對象。例如:
(1)名我固當。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
"名我"譯為"給我起(這個)名字"。名,這裏作動詞用,為動用法,意思是"給……起名"。
(2)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曰《指南錄》. (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序其詩"就是"給自己的詩作序"。序,這裏名詞用作動詞,為動用法,意思是"給(替)……作序"。
4、表示對(向)賓語施行某壹行動,賓語是動詞謂語的面向對象。例如:
既泣之三日,乃誓療之。(龔自珍《病梅館記》)
"泣之"譯為"對著病梅而泣"。賓語"之"是動詞謂語的面向對象。"泣"本是不及物動詞,這裏是為動用法。
2. 初中文言文動詞的使動用法1.動詞使動用法。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出這個動作,表示主語使賓語“怎麽樣”的壹種用法。例如:
①項伯殺人,臣活之。(《鴻門宴》)“活”這個行為不是主語“臣”發出,而是主語“臣”使賓語“之(項伯)”發出,是“使……活”意思,全句譯為“項伯殺人,臣救活過他”。
②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忿恚”是主語 “(吳)廣”使賓語“尉”“忿恚”,全句譯為“吳廣故意多次說要逃跑,以此使校尉惱怒。”
③叫聲屈動地驚天。(《竇娥冤》)“動、驚”分別是主語“屈”使賓語“地”“天”發出,分別是“使……震動、使……震驚”意思。
2.形容詞使動用法。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例如:
④今媼尊長安君之位。(《觸龍說趙太後》)“尊”是形容詞,作使動,“使……尊貴”,“尊長安君之位”即主語“媼”使賓語“長安君之位”“尊貴”。
⑤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諫太宗十思疏》)“固”是形容詞,作使動,“使……穩固”,“固其根本”即“使其根本穩固”。
3.名詞使動用法。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例如:
⑥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鴻門宴》)“王”名詞,作使動,“使……為王”,“王之”即“使他(先破秦入鹹陽者)成為王”。
二、判斷方法。判斷壹個詞是不是使動用法,方法有兩種:
1.看能否在這個詞裏加進壹個“使”字,加得進“使”就是使動,否則就不是。例如: ⑦“曹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赤壁之戰》)燒(之),加不進“使”字,“燒”是壹般動詞;走(之),使(之)逃跑,加得進,“走”就是使動用法。
2.根據句義判斷。例如:⑧士卒亦樂從李廣而苦程不識。(《李將軍列傳》)⑨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鴻門宴》)判斷兩句中“從”字是不是使動,就要看句子的意義。⑧句中士卒比李廣地位低,“從”當然是壹般動詞;⑨句中沛公地位比百余騎高,“從”便是使動,如果說是沛公“跟隨著”百余騎,那就不合情理了。
三、翻譯方法。使動用法的翻譯要註意避免兩種錯誤:
1.意譯混淆直譯。如:例①可以意譯為“項伯殺人,我救活了他”,但不能因“活”可以意譯為“救活”而認為不是使動用法,如果單獨解釋“活”,那就壹定要直譯為“使……活”,不能意譯混淆了直譯。
2.附加賓語。即翻譯時把賓語也壹同帶進去。如:有人將“大王必欲急臣”的“急”,翻譯為“使臣著急”,“足以榮汝身”的“榮”翻譯成“使妳榮耀”,這都是錯誤的譯法,正確的翻譯應該是“使……著急”,“使……榮耀”。
3. 高中文言文裏的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用如壹般動詞的時候,也能作使動用法,但是在古漢語中不多見。 例9: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此句中的“生死”不是並列結構,而是動賓結構,“生”是不及物動詞作使動,意思是“使死者復生”;“肉骨”也是動賓結構,“肉”是名詞的使動,意思是“使白骨生肉”。 名詞的使動用法的前提是:名詞要活用為動詞,而且要帶賓語。其意義可按“使賓語怎麽樣”這壹關系來判斷。 例10:孟嘗君客我。(《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司馬遷《鴻門宴》) 加下劃線的名詞都表示的是“使賓語怎麽樣”的意義關系。 滿意的話請及時點下采納喲。:)~謝謝哈
名詞用如壹般動詞的時候,也能作使動用法,但是在古漢語中不多見。 例9:吾見申叔,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此句中的“生死”不是並列結構,而是動賓結構,“生”是不及物動詞作使動,意思是“使死者復生”;“肉骨”也是動賓結構,“肉”是名詞的使動,意思是“使白骨生肉”。 名詞的使動用法的前提是:名詞要活用為動詞,而且要帶賓語。其意義可按“使賓語怎麽樣”這壹關系來判斷。 例10:孟嘗君客我。(《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司馬遷《鴻門宴》) 加下劃線的名詞都表示的是“使賓語怎麽樣”的意義關系。
4. 初中文言文 為 的用法(人教版)為
⑴成為,變成。例:①此何遽不為福乎?
⑵做。例:①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②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③公輸盤為我(為)雲梯。④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⑤為壇而盟。
⑶作為,當作。例:①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壹鄉秀才觀之。②子墨子解帶為城。
⑷是。例:①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②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⑸以為,認為。例:①孰為汝多知乎!
⑹被。例:①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②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
⑺指心理活動。例: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
⑻)為了。例:①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②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⑼給,替。例:①此人壹壹為具言所聞,皆嘆惋。②公輸盤為我為雲梯。
⑽對,向。例:①不足為外人道也。②為天下唱,宜多應者。
如果不滿意,可自己去補充。
5. 詞類活用的類型和舉例.全部的舉例都要初中的文言文,老師規定啊漢語的詞類劃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礎.實詞可以分成名詞、動詞、形容詞和數詞等類;虛詞可此分成代詞、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兼詞等類.某個詞屬於某壹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語句中充當什麽成分也有壹定的分工.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狀語和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代詞經常用作主語、賓語、定語,副詞精華藏用作狀語、補語,等等.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總的來說,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形容詞動詞或名詞,形容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數詞活用為動詞,數詞的使動用法;等等.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名詞用作狀語,並不是詞類活用,但是在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壹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1、名詞活用為動詞: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壹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例:晉軍函陵——《燭之武退秦師》 軍為名詞,在這裏就解釋為駐軍,作名詞用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例:鄰之厚,軍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 厚、薄皆為形容詞,在這解釋為變雄厚、變薄弱,做動詞用 3、數量詞活用為動詞:把表示某種數量的數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數量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量詞活用為動詞.例 ①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做霸主是憑德行,但貴國(晉)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那怎麽長期掌握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麽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並列變成四皇,與五帝並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簡析]數詞的使動用法,在於使事物發生數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數量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復復”)變化.4、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系,需要用“使賓語怎麽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例:①焉用亡鄭以陪鄰?②項伯殺人,臣活之.③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動詞,都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鄭”“之”“尉”,成為使動用法.“亡鄭”即“使鄭國滅亡”;“活之”即“使之活”,這裏可譯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發怒)”.4.1動詞的使動用法: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出這個動作.例如:不及物動詞類:①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孟子犯孀酉隆罰》) ②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③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④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滿井遊記》) 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①晉侯飲趙盾酒.(《左傳沸》)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賈誼《過秦論》) 4.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 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例如: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4.3名詞的使動用法: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例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孟子犯孀酉隆罰》)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州》) 5、意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系,需要用“認為(或以為)賓語怎麽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或語譯.5.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和狀態.例如:①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匪的選罰》) 5.2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這個用作意動的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例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③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鐵錐傳》) 桃花源記 傷仲永 泊船瓜洲 陳涉世家 西江月 這些是初中的.例句後面不是標出處了嘛.挑出來就好了啊.。
6. 名詞在古文中的意動用法和使動用法名詞使動用法:(少見) 名詞先用如動詞,再使賓語具有此行為。
例:A. 1. 汗牛充棟 汗:使……出汗。 2. 汗馬功勞 3. 生死肉骨 肉:使……長肉。
4. 先破秦入鹹陽者王之 王:wàng,使……做王。 B. 1. 齊威王欲將孫臏 將:任命……為將。
意動用法 (壹)名詞意動: 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這個名詞所表示的人或物。 譯:把……當做。
例: 1. 幕天席地: 2. 草菅人命: 3. 魚肉百姓: 4. 千金壹刻: 5. 友風而子雨: 6. 稍稍賓客其父: 7. 孟嘗君客我: 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9.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越國以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