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民族中北方民族有哪些神話傳說?
長江流域的神話傳說有四種存在方式:壹是文字記載,包括正史、野史和歷代筆記小說。這類記錄多為靜態,不同記錄之間難免存在矛盾,但可能再次成為民間口頭傳說再創作的素材和依據;二是在民間口耳相傳,可變性很大;三是以固化的文物形式記錄,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其他形式,如圖案,需要文字資料或口頭傳說來破譯和證明;四是以戲劇、曲藝為傳播載體。楚滇漢族長江流域神話傳說之壹嚴格來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門記載長江流域神話傳說的完整古籍。但是長江流域有很多記載神話傳說的文獻和典籍。也有很多記載長江流域神話傳說的文學經典。壹般來說,有《莊子》、《楚辭》(包括各種註釋)、《左傳》、《國語》、《戰國策》、《淮南子》、《山海經》、《吳越春秋》、《越絕書》、《史記》、《漢書》、《漢書》。這些古籍記載的長江流域的神話傳說,不壹定都有什麽內在聯系,但大多是以壹條幾條的形式出現的,但總體來說,是蔚為壯觀的。正史中記載的長江流域神話傳說傾向於歷史化;而《聊齋誌異》和筆記小說中收集到的長江流域的神話傳說,則保留了更多的原始狀態——但也不乏好奇。只是近幾年民間文藝整合編輯的地方神話傳說集比較“中庸”。在這裏,我還想談談神話傳說在長江流域由故事、故事、言情小說的匯聚與擴散。這些小說,如《三國演義》、《西遊記》等。,要麽會“積少成多”,要麽會“敷衍”民間神話傳說,使之廣為流傳。盤根錯節的神話傳說和依然在民間原生態流傳的神話傳說相互作用,也能催生更多不同的語言。兩者相輔相成。少數民族宗教典籍中的神話傳說越靠近長江上遊,少數民族越封閉,漢化程度越低,原始宗教和人工宗教(主要是前者和後者融合後的半原始宗教)越發達,原始神話傳說保存得越多。在雲貴高原,少數民族地區的神話傳說主要保存在民族宗教典籍中(無論是用本族語言記載的,還是單純的口口相傳和師徒傳誦)。白族人崇拜主,也信仰佛教和道教。根據民間傳說,領主* * *有壹個“五百神王”,即每個村莊至少有壹個“領主”,每個領主都有相應的神話傳說作為背景。白族主要的神話傳說有創世神話《人與萬物的起源》、《開天辟地》、《石嶽明》、《日月從何而來》、《氏族起源》、《虎族起源》、《狩獵神話》、《兄弟姐妹的婚姻》、《百家姓的起源》、《為什麽用》、《稻樹》、《五谷神》等。圖騰神話的主要作品有九龍神話、木蓮神話、金雞黑龍、白崖大帝、紅沙石王、石頭大帝等。這位大師的主要神話作品有沙漠之王、太陽神之主、黑暗之神、狩獵神杜超的選擇、段赤城、孟優、黃牛之主、白潔夫人、河頭龍王家族等白王神話的主要作品有《白王放羊》、《白王農耕世界》、《鹿角村》、《水果小孩與段》、《美人石》、《白王與石鼓》、《白娘子與阿妹》等。秘傳神話的主要作品有《南詔圖卷文雋》、《白果因緣》等。有壹些膾炙人口的作品,如《觀音接羅剎》、《負石止兵》、《五十石》等。布依族人稱宗教經典為“莫箐”,其傳承方式有兩種:壹是口耳相傳,二是用模仿漢族“六書”方法創制的漢字或方塊字記錄布依發音,即成為書面的莫箐。大部分記載包含了許多神話傳說,主要有訪數經、請龍經、救贖經、還仙經、招魂經等。侗族沒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其神話傳說主要在民間口頭流傳。主要作品有《以洪水開大地》、《棉婆孵蛋》、《育種人》等。仡佬族祭祀儀式的朗誦中有大量的神話傳說。其中,家喻戶曉的古代創作歌曲《緣起緣滅》主要有《鐵牛的京那嶽》、《巨人的命運》、《阿洋的兄弟姐妹使人冒煙》、《阿裏捕風》、《捕虎捉獐射羊》、《砍樹造屋》、《采礦煉鐵》、《尋找草果》等。苗族口頭巫術經典《食牛古根》講述了天地的起源、山川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和繁衍、苗族的遷徙以及食牛的原因。苗族古歌堪稱苗族神話傳說的集大成者。包括《創世歌》、《老故事》、《金銀歌》、《創世》、《破土歌》、《楓葉歌》等。納西族的神話傳說大多保存在東巴經和大八口誦經中,也在民間廣為流傳。主要著作有《東巴京創世神話》、《祭天古歌》、《茶板哨》(人的生殖)、《拜像圖》(創世紀)、《祭天口頌》、《祭酒獻飲》、《崇仁連符節經》、《丁巴什羅古夢圖北》(丁巴什羅小傳)等。女性崇拜和母系婚姻的神話作品有《孟》、《多薩歐圖哲左》、《魯饒》、《吉蘇《(迎接家族神靈)》、《摩梭人的女神寶石的故事》、《母親與龍母》等。動植物神話很多,如白蝙蝠取經、鄧拉通北(才虎的由來)、西恩公沖(死馬的由來)、修曲舒艾、摩梭地區鷹神汁Chigar、蛙夫等。產生了如下神話:崇仁盤地車書(尋找神藥)、祭天烤翅勺(求長生不老藥)、祭天、包、大八口誦經、陸阿壩母親造福人類等。英雄神話作品有《黑白戰爭》、《哈斯戰爭》、《高的苦難》、《普赤阿魯熱的作品》、《誕生在古都的的作品》、《什羅薩》、《大壩口的吟唱》、《智勇雙全的阿圖納加若》、《馬不子的茹神頌》等。其他的還有失落的獵犬,洪水屬天,阿巴杜神安排人類的壽命,叔叔的喪,火葬的起源,燒浮木的起源等等。水族雖然有自己的文字——古水書,但不能用來完整記錄水族的神話傳說。水族的神話傳說基本上是靠口耳相傳的古歌流傳的。水族古歌有《天地造人煙》、《天地造人》、《古雙歌》、《俄牙之戀》、《天地調創作》等。,以及壹些口頭神話傳說。由於漢文化的巨大影響,土家族神話傳說失傳嚴重。與西南其他少數民族有比較完整的“古歌”不同,以歌謠的形式完整保存古代神話傳說的並不多見。只有“揮揮手”包含了“創造世界”等內容。以民間口頭流傳的神話傳說為主。瑤族的神話傳說主要保存在三種古籍中。壹個是古代創作歌曲《米羅陀》;二是瑤族師專使用的古瑤宗教唱經書《王磐大舒歌》和《古瑤唱經》(用漢字書寫);第三個是這兩個之外的山的列表。彜族有自己的文字,用彜語寫的書叫《易經》,其中有壹本專門講彜族神話、史詩、傳說、故事、儀式歌等。甚至在彜文祭祀經中也有很多神話傳說。比如彜族畢摩讀的《導經》,裏面就有彜族先民的遷徙路線。彜族的古歌也比較發達,有湛、勒奧特依、阿希奠基、梅歌、門米節、自然之地、天地之論等等。此外,還有大量的神話傳說在民間口頭流傳。3.豐富的民間文學就文學的起源和發展而言,民間文學無疑是最早的文學形式,當然也是中國神話傳說的搖籃。所有書寫的神話傳說都是從當時當地的民間文獻中搜集來的。我們現在在文獻和經典中所能看到的神話傳說,不過是歷代神話傳說中的冰山壹角和九根牛壹毛而已。因此,研究長江流域的神話傳說,必須把視野擴大到長江流域的民間神話傳說,不能只局限於文字材料,還要結合文獻和民間神話傳說進行比較研究。否則不全面,容易盲人摸象。長江流域的神話傳說以各種形式存在於長江流域的民間文學中,下面的訪談對其特點進行分析。(1)日本白粉經:民間故事中的神話傳說“日本白粉經”是長江中遊地區民間評書的俗稱,含義與四川省相同。長江流域的神話傳說分布很有特點,上遊的神話傳說數量占傳說故事的比例比較大,內容也比較古老。在下遊地區,傳奇故事的數量和份額都比較大,古代神話故事處於逐漸解體的過程中,或者正在逐漸轉化為傳奇故事。中下遊受北方(中原)神話傳說的影響明顯大於上遊,這是南北交通便利帶來的負面效應之壹。在意識形態上,上遊的神話傳說包含了更多的原始觀念,受原始宗教文化影響較大,原始民俗文化烙印明顯,質樸生動;而下遊地區則多了儒釋道的理性色彩和意識,受民間評書藝術的影響,部分開始註重劇情和結構技巧。有時,同樣的神話傳說主題分別以韻文和散文的形式表現出來。韻文包括史詩、古歌、敘事長歌等。,而雜文則是民間神話傳說。兩者相比較,整體上韻體結構比較完整,但敘述語言比較簡練,似乎算是散文形式的“簡化版”。從細節和人物豐滿度來看,散文形式的神話傳說細節更細致,人物更豐滿,但從體量上看大多以“折子戲”的形式出現,它缺乏整體的完整性──即沒有像《西遊記》和《三國演義》那樣經過加工。瑤族神話《彌勒陀》有韻文和散文兩種版本。(2)頌神歌祖:民歌中的神話傳說。這裏所說的民歌,是指除史詩和敘事詩之外的短民間韻文作品(下面將具體介紹這兩種韻文作品)。民歌至少有三類與神話傳說有關:壹類是歷史傳說歌曲。他唱的內容都是神話傳說。分為獨唱和弦樂唱法。獨唱是指只唱壹件作品中的壹個歷史事件或壹個(相關的)歷史(神話)人物,如湖北宜昌市長陽縣土家族的《壹個角到王》:“壹個角到王吹出壹條清河。號角聲高,河水漲;號角低,河水落……”;相聲就是把不同歷史時期或民族的人或事串聯起來唱,比如《十二月唱古人》、《十次唱古人》,有時甚至把歷史順序倒過來唱。二是風俗禮儀歌。人們在舉行祭祖、蓋房、過生日、辦婚禮的時候,總會吟誦壹些贊美之詞,而這些贊美之詞往往包含壹些神話傳說——傳說的比重略大於神話。只是語言簡潔,有時甚至會提到。在祭祀祖先時,我們應該描述和贊美祖先的生活和成就,以激勵後代。有時需要描述家族的遷徙歷史——主要是上遊少數民族地區。在他的祭祀歌曲中,神話和傳說經常混雜在壹起。做房梁的時候,木匠師傅要贊美房梁,稱贊房梁不是俗物,說明用來拋梁辟邪的雞是太後的“晨雞”。在慶祝他的生日時,我們要把長壽佬和歷史上的長壽名人進行比較,振奮精神,稱贊長壽佬的子孫和歷史上著名的文官武將壹樣有才華。在洞房和婚宴上,這對新人經常被拿來與歷史上的洪亮孟光相提並論。祝新娘早生貴子,新郎福如郭子儀,兒孫親如ⅹ。長江中遊地區辦喪事,要唱古人的歌,宣傳“自古英雄無死”,勸人為妳的損失惋惜。第三是標題和歌曲。在長江中上遊的民俗活動中,歌者間的唱唱活動極為頻繁。先問後答,答完再提問,互相“掉書”,問對手對神話和歷史傳說了解多少。極其生動有趣,引人入勝。面對這種情況,推測2000多年前屈原的《田文》是古代楚國對巫師(歌手)的“考試大綱”,大概不會錯。在這三種歌謠中,傳奇歌曲占主導地位。(3)祭祀神靈,吟誦歷史:神話傳說在雲貴高原的民間史詩中,少數民族的民間史詩往往與民族宗教經典交織在壹起。壹般來說,史詩往往被收錄在宗教經典中,是宗教經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部史詩中,民族神話的份額相當重,而傳說的內容相對較少。隨著時代的文化變遷,壹些史詩逐漸獨立出來,可以獨唱。但也有壹些與宗教經典無關,可以單獨演唱。如彜族的“阿第壹壘”、瑤族的“郭珊棒”。長江流域的史詩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壹般用於祭祀神靈、祭祖、許願的莊嚴場合。唱的詩都很長。許多人需要日夜歌唱。所傳唱的神靈、祖先故事完整,時間脈絡清晰,堪稱國史教科書。此前人們認為漢族沒有自己的“史詩”,但湖北神農架“暗黑傳”的出現動搖了這壹理論。就全詩結構而言,從鴻蒙時代壹直唱到清末。與其說是史詩,不如說更像是“整理(編排)朝鮮隨筆”。但壹開始就是不折不扣的“史詩”筆法,尤其是“浪子吞天”這壹段,前所未聞,後所未見。上古時期盤古開天辟地,女媧有序造人,似乎被稱為“準史詩”——壹部有變奏的史詩。主要用於人們報答上帝,履行誓願。長江中遊以下的漢族地區沒有史詩的痕跡。(4)談古唱今:民間敘事詩中的神話傳說雖然長江中下遊地區自古以來就沒有史詩,但這並不妨礙民間敘事詩的繁榮。古詩《孔雀東南飛》是長江流域最早的民間敘事詩。在當代,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漢族人已經發現了近百首敘事詩。比如中遊的雙挖堤、孟姜女、鐘九堖草、雙河連,中遊的土家族有金鳳歌,下遊的漢族有五姑娘。中國戲曲和曲藝中的四個神話傳說宋元時期,中國戲曲開始走向成熟和繁榮。大量劇本取材於歷史記載和歷代文學作品(包括歷代神話傳說)。無論是文學還是民間神話傳說,都有可能進入戲曲和曲藝作品。神話傳說為戲曲和民間藝術提供了創作素材,使神話傳說的傳播範圍更廣、時間更長。從另壹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戲曲是保存神話傳說的另壹種方式。長江流域有相當多的神話傳說作品進入了戲曲藝術。其中,嫦娥奔月,壹個古老的神話,天河裴的基礎上,牛郎和織女,是今天看到的。先秦時期的題材是楚辭、吳語和越語的傳說。也就是說,從地域上看,達不到中遊;從時限來看,早於戰國時期。下面按時間順序簡單介紹壹下:(1)荊楚1,楚王室:楚昭王,錢見尤公2,莊子:蝴蝶夢,莊周夢,大棺材3,伍子胥:吳昭關,文昭關,吳元吹簫。春天的故事(二)吳越的顓頊刺死、的石、浣紗姬、五湖遊(三)秦的趕山擋海、的長城故事(四)楚的齊英布(劉邦)和齊橋。王昭君:漢宮之秋,昭君之旅,和珅的故事,昭君之夢,漢朝公主2,司馬相如,卓文君:私奔,姬,茂陵仙3,:天仙之配,槐蔭樹與織錦。諸葛亮:王博燒屯,空城計,失空斬,定軍山,英雄會,借東風,蘆花蕩,鬥智過河,臥龍3。關羽:剁掉丟西姆的故事,剁掉黑貂,說壹句壯膽的話。吳:黃鶴樓、巧婦丘吉(7)晉睡冰面(王翔)(8)唐1、西遊記:西遊記、、悲天憫人願、江湖故事、鬧天宮、、借扇2。包公:壺中之鬼,秦香蓮,我的美人案例2。蘇東坡:東坡夢,痛惜黃州,赤壁賦,眉山秀3。嶽飛:、婆婆紋身、旗、戟。金山之戰5。文天祥:兇山,西梯田的故事,冬青樹6。潘碧錚、陳妙昌:玉簪的故事(秦調、追舟、秋江)(10)明《花前笑語》,琵琶,趙舞娘4。梁祝:訪友,梁祝(雙蝶,柳茵)5。白蛇:白蛇傳說(偷仙草,上金山,金山寺),雷峰塔(水戰)。就出土文物而言,文物承載神話傳說有兩種形式:壹是文物直接以文字的形式記錄神話傳說。如湖南長沙出土的楚帛書上的文字,記載了伏羲女媧婚後生下四子,被封為四季神的神話傳說。此外,楚簡中還記載了壹些神話人物,如傅、、祝融、宮、皇後、帝君、虞、戚等,在研究古代神話傳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湖北荊門市出土的寶山竹簡記載了楚人祭祀的壹些神和祖先的名字,如“太、二臺”(太乙)、“社”、“野地主”、“宮”、“宮地主”、“四明”、“大水”等。二是以圖形的形式記錄古代神話傳說。如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彩繪帛畫,上部繪有太陽和月亮,太陽和月亮分別繪有太陽和蟾蜍。整幅畫的布局是按照天、地、地垂直排列的。它的內容與我們所知道的楚國神話傳說有許多相同之處。河南、四川等地的漢代畫像磚、石棺畫像中也有伏羲女媧捧日月的畫面。伏羲女媧的畫像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壹條長著人頭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