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基的母親》的創作背景:1902年2月初,高爾基希望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通過自己的宣傳,贏得國際民主力量對俄國革命的支持。高爾基經由芬蘭、瑞士、德國和法國抵達美國。他在那裏住了三個半月,實地考察了社會,由於當時的國際形勢,不利於整個國際***產主義運動,高爾基的歐美之行成功地完成了其政治和經濟目的,法國向沙皇政府提供了大約20億法郎的援助,高爾基在美國籌集的資金,總額只有1萬美元。美國資產階級阻止高爾基在美國的活動。但高爾基仍在資本主義世界的中心,進行著針鋒相對的鬥爭,他先後寫了九篇文章抨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
高爾基在美國期間的最大成就是寫了《母親》,這是社會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小說改編自1902年在高爾基家鄉諾夫哥羅德附近的索爾莫夫鎮舉行的五壹遊行。同年10月,遊行領袖紮洛莫夫被捕並被判處終身流放。高爾基在閱兵前就聽說過紮洛莫夫。遊行結束後,他和繼續兒子事業的紮洛莫夫的母親安娜有了交往。後者繼承了紮洛莫夫的事業,《母親》是根據紮洛莫夫的事跡寫成的,直到十月革命之後,《母親》才完全出現在俄國讀者面前。
《母親》這部小說具有深刻的典型意義和普遍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主題:
1、反映了俄羅斯時代俄羅斯工人的痛苦生活和悲慘命運。弗拉索夫是老壹輩工人的典型代表。
2、再現馬克思主義與俄國工人運動、工人階級鬥爭相結合的過程。像尼古拉、埃戈爾和沙欣卡這樣的先進知識分子帶來了革命思想,像巴維爾和安德烈這樣的新壹代覺醒的工人們熱切地學習和接受,並成長為鬥爭的中堅力量。他們先後組織了經濟鬥爭“沼地加比事件”、政治鬥爭“五壹”遊行,並最終以法庭為戰場,宣講無產階級的政治觀點。
3、反映了用社會主義思想教育農民的過程。農民雷賓痛恨統治階級,但他有狹隘的農民意識,他的自發反抗屢遭失敗。後來,他接受了革命思想,成長為農民革命的領袖。他的轉變代表著農民的覺醒,體現了工人階級領導農民運動的重要性和工農聯盟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