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人寫作中最常見的問題,甚至很多有過壹些寫作經驗的作家都會犯。經常看到有作者的朋友。只是因為他們偶爾想到壹個精彩的橋段,壹個好的懸念,甚至只是幾段動情的對話,generate就有了寫作的沖動,開始稀稀拉拉地寫。結果,當故事到了壹定階段,有了壹定字數,當最初的寫作沖動褪去,就不知所措了,於是要麽勉強拼湊,虎頭蛇尾,要麽幹脆太監。
我個人並不反對沖動寫作,但我希望這種沖動能保持很久,至少到妳的創作告壹段落。但寫作的沖動,無論稱之為寫作的靈感,都不能持久。然後,我們需要壹個大綱來記錄和格式化靈感和沖動的閃現。這樣,當沖動和激情消散的時候,妳就不會無所適從。
那麽大綱是什麽?大綱怎麽寫?
這裏只說個人習慣。我覺得從壹個想法到壹個完整的故事,其實是壹個逐漸完善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理解為壹個大致的輪廓。
比如我突然有了靈感,打算寫壹個冒險故事。靈感本身可能很簡單,甚至只是壹句話,壹個矛盾,或者壹個橋段。沒關系,以這個最簡單的事情為出發點,我們開始框定我們的故事。
首先,把這個思路組織成壹句話或者壹小段介紹性文字,至少組織壹個主流程。
然後在這個基本主線的基礎上進行發散聯想,加入明線暗線,分支劇情,人物設定,背景設定,矛盾沖突。
然後,我們開始添加壹些系統的東西,比如主角升級系統,社交系統,裝備系統等等。
接下來,順著主線的思路,逐漸豐富劇情,把之前的那些事情選對地方,用合適的方式加入到主線過程中。
然後,劃分詳細的劇情進度、章節列表和每章的故事大綱,盡量從整體上控制故事的節奏和脈絡。
最後,從頭開始,用文字把壹切都寫出來。這是壹個故事。
嗯,這裏我想說的是,除了第壹步和最後壹步,其實中間的整個過程都可以算是壹個大綱...
大綱本身就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妳完成這個過程的每壹步,故事就會水落石出。
2.配角的設計和功能
我記得我曾經在之前的評論中提到過壹個觀點,人物,矛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壹部小說的靈魂。
壹般來說,角色可以分為主角、配角、跑龍套。主角的設定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會,下次就不說廢話了,只想說說配角。
配角是為了什麽?怎麽設計?
我們說所有的人物都是為了劇情和矛盾而存在的,無論主角、配角還是跑龍套的。
個人認為,配角至少有兩個作用,非常關鍵,可以掌握,也應該由新作者掌握。
壹、烘托主角形象。
第二:推動劇情的進程。
關於烘托主角的形象,簡單來說,就是性格的對比。通過氣質的鮮明對比,可以更好的從側面對比主角的形象。這種做法顯然比作者苦心孤詣地去描述和刻畫壹個單壹的主角要好。有黑才有白,有善才有惡,有對比才有區別,有對比的作用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名著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僅舉幾個:《鬼吹燈》中的王胖子,《楚留香傳奇》中的胡鐵花,《淄川》中的林迪。因為對比,在某些情況下,配角甚至比主角更出彩,更令人印象深刻。
關於推動劇情的進程,我該怎麽說呢...最簡單的情況是,壹些觸發事件和關鍵點是由主角的身份、性格或者矛盾設定的,他做不到,或者說不應該做,但劇情恰恰需要有人來觸發這個點,那麽誰去呢?配角這壹點很難用簡單的文字來解釋,但我們可以回憶起《鬼吹燈》中相當多的情節,觸發了機制,引起了變化,甚至暴露了懸念。是誰觸發的,又是誰暗中推動了劇情的進程?
妳會發現,很多時候,是王胖子的配角,而不是胡八壹的主角。
3.賣點不是作者說的
這是我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朋友們也總是問:這本書我該賣什麽?是打架嗎?升級?嚇人?還是h?種馬?後宮?
每當面對這樣的問題,我都覺得很迷茫,因為我自己也沒想過這麽多。
換句話說,我覺得壹個所謂的賣點不需要那麽多花樣。
所謂的賣點是什麽?個人認為,無非是讀者的閱讀樂趣。讀者讀妳的書會覺得耳目壹新,有g點,有興趣去讀。好吧,妳有賣點。
在實踐中,不要總是試圖用賣點來誘惑讀者,往往適得其反。換個角度,以讀者的身份看自己的書。如果妳覺得自己獲得了閱讀的樂趣,那就恭喜自己吧。妳的書有賣點。
壹本書有沒有賣點,不是作者說的,也不是編輯說的,而是讀者說的。
別跟我說編輯的事。當編輯看妳的書有沒有賣點的時候,請註意,他也是讀者!
4.人物形象?讀者說了算。
有朋友在版前發帖詢問如何設置人物形象,黑大學已經給出了詳細的建議。下面再多說幾句,談談我的壹些看法。
好吧,那我想說的是:所謂的人物形象,不是作者說我要寫什麽,而是讀者說我看到了什麽。
作為作者,我們能設定的其實不是人物形象,而是模型。
這個人長什麽樣?妳穿得怎麽樣?妳的個性是什麽?有什麽背景?妳的體驗如何?
這些都是這個模型的參數,但是請註意——這些參數都不叫“圖像”。
我更傾向於理解為人物形象是指作品中的人物在閱讀後留下的主觀印象。
就像我朋友曾經問過的問題:如果主角的性格不偏激,不露臉,甚至平庸,就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嗎?沒有豐滿的人物形象嗎?
個人認為,不壹定,這個問題應該問讀者。
作為編劇,我們要做的就是設定好這個人物的參數,然後把他放在壹個背景環境中,讓他去關聯相關的矛盾,隨著劇情的推進,根據他既定的氣質做出各種合理的反饋。
至於他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形象,更多的時候,在於讀者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的預設。
當然,我不是說作者不能控制人物的走向。不是不能,而是需要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還是那句話,盡量站在讀者的角度而不是作者的角度來看待妳的故事,這樣得到的人物形象才是最接近真實人物形象的。
當然,壹千個人眼中有壹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讀者對人物的主觀印象可能不壹樣。至於如何滿足更多讀者對人物的潛在需求,這是另壹個問題,以後有時間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