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就是壹個典型的儒生武士。他是壹個有道德標準的人,所以從壹開始,什麽是對什麽是錯就已經有了最原始的標準。這樣的俠客是值得尊敬的,但這個人物缺少了他的人格,這是儒家的局限之壹。所以在《神雕俠侶》三部曲的第二部,金庸塑造了壹個完全不同的角色,壹個極端而叛逆的性情中人——楊過。與傳統的郭靖不同,楊過有自己的價值判斷標準。從儒家的角度來說,楊過也許沒有郭靖那麽值得人們尊敬,但他也是為了保衛襄陽城而英勇作戰,為了不違背良心而放下熱血去救郭靖。雖然郭靖在他那裏也會這麽做,但郭靖這麽做是因為儒家倫理思想的影響,儒家倫理思想是他和六師、丘處機等人初步建立起來的壹種世界觀,而楊過是這樣做的。楊過是典型的道家俠客,他的俠氣明顯比郭靖豪放,不愧為“西狂”。
從《神雕俠侶》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金庸對這種儒家倫理的拒絕和嘲諷,所以他後期小說的思想已經逐漸傾向於佛教,而此時他最傑出的作品《八條龍》也誕生於此。這是壹部“以佛法的透徹智慧正面看待世界,以大悲大幻化解世間無盡不公”的真正傑作。(何平玉)八龍,各屬欲界,雖因緣不同,終有輪回。小說中,作惡的人必有作惡的理由,行善的人必有善報。所有的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和註定的愛情,只是因緣不同,互相報應罷了。最後,他們落後於佛教的智慧。小說中的主人公馮曉仍然沒有從儒家倫理中解脫出來。但在小說的結尾,出於對“殺來殺去,不知何去何從”的恐懼,他終於走出儒家倫理的壹步,為了天下百姓的性命,劫持了耶律洪基。但最終他還是退了壹步回到儒家倫理,只能開槍自殺,被儒家強大的漢族中心主義和漢族正統觀念扼殺。馮曉的死結束了金庸所有的俠義故事。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楊過小時候住在桃花島的時候,黃蓉教給他這樣壹句話,終於改變了楊過人生中的很多瞬間。但金庸退隱江湖後,武林中真正的俠客寥寥無幾,悲壯的生死再未出現。
萬裏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