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最新電影網 - 小說免費大全 - 《源氏物語》對日本人的影響,《紅樓夢》對中國的影響?

《源氏物語》對日本人的影響,《紅樓夢》對中國的影響?

世界上最古老的小說《源氏物語》於10月11日迎來了它的千年生日。被譽為“讓日本民族驕傲了10個世紀的文學巨著”。它以獨特的小宇宙影響了從江戶時代到現在的幾代作家,在文學史和小說界留下了濃重的印記。

《源氏物語》的結構由短篇小說構成,聯系松散,敘述簡單,時間的推移與人物性格的變化沒有必然的聯系。即使作為壹部小說,它的結構也是由短篇構成的。這壹特點貫穿了整個日本文學史,成為壹種傳統。

300多年前,江戶時代的文學巨匠伊原清治撰寫的《好色之輩》在結構上模仿《源氏物語》,寫了54篇關於主人公“世介”從7歲到60歲的生活經歷的短篇小說。每壹個故事都是獨立連貫的,壹個人讀起來並不枯燥,還擁有另壹個世界,因此被譽為江戶時代的《源氏物語》。

唯美主義大師谷崎潤壹郎將《源氏物語》翻譯成現代日語後,發表了深受《源氏物語》影響的代表作《細雪》,將悠閑的敘事節奏與出場人物的心理活動重疊,生動展現了日本的風土人情,主人公的生活場景與《源氏物語》中廣元晚年居住的六院如出壹轍。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川端康成在中學時就很欣賞《源氏物語》,這對他後來的創作影響很大。評論家認為,川端康成最著名的作品《雪國》中所表達的虛無與《源氏物語》中的哀物思想是壹脈相承的,只是雕琢得更為精細,變化也更為奇特。川端康成的另壹部代表作《古都》也帶有濃厚的《源氏物語》色彩,其中在貧富懸殊的家庭中長大的雙胞胎姐妹幾乎是藤壺和若子的“現代翻版”。

《朝日新聞》認為,《源氏千年物語》影響了幾代文學大師。除了已故的谷崎潤壹郎和川端康成,現在很紅的村上春樹也染了源氏的顏色。在村上最具代表性的小說《海邊的卡夫卡》中,不僅有《源氏物語》中六條妃子通過活的靈魂的顯現將葵姬折磨致死的著名情節,少年時期的田村卡夫卡也讀過谷崎潤壹郎翻譯的《源氏物語》。學者三田村正子教授說,村上春樹把《源氏物語》的情節“掛”在了青年卡夫卡的無意識之下,而且這兩部相隔近千年的巨著居然結構相同。

86歲的著名尼姑作家Jakucho Setouchi說:“如果妳想找壹本濃縮了日本文化精髓的書,《源氏物語》是唯壹的選擇。”Jakucho Setouchi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將《源氏物語》翻譯成現代小說,賣出了近300萬冊,成功地將這部經典呈現在大眾面前。因此在2006年被明仁天皇授予文化勛章。不久前,Jakucho Setouchi趕上了時尚,首次試水最受歡迎的手機小說。她說,從她使用的筆名“子”到小說中主人公的名字“光”,這壹創作靈感來自源氏的古老故事。這正如《讀賣新聞》所說:今天,《源氏物語》繼續刺激著日本作家的想象力。

交流是人類和人類社會生存發展的基本方式,也是人類區別於除勞動和語言之外的動物王國的重要標誌。(1)而文化傳播是壹個非常重要和值得研究的課題。文化傳播是指人與人、人與社會、社會與社會之間文化信息的交流與互動。(2)就文學而言,它在人們社會生活傳播中的意義是人們記錄、表達、傳遞和交流知識和思想的工具,主要在精神領域發揮作用。由於有了文字記錄,信息傳播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信息得以永久、準確地保存,具有開放性和普適性的特點。(3)正是由於這些傳播特點,《紅樓夢》這部巨著得以廣為流傳,甚至影響了全世界,為今人所感嘆。當然,書面交流在時間和空間上分隔了作者和讀者,所以相對於那種全息的口頭交流來說是壹種片面的交流模式,導致了批評者的辛苦和索引者的奇思妙想。

文化傳播的研究方向很廣,影響它的因素很多,但分享和控制永遠占據主要位置,是兩個關鍵要素。分享是最重要的,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壹方面是指文化傳播者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自己的文化傳播給受眾,讓其他文化圈接受;另壹方面,對於受眾來說,並不是完全被動地接受文化的進入,而是主動、積極、合理地吸收其養分,獲取新文化帶來的收益。壹方面,曹雪芹把壹生的心血都投入到這本書裏。它以其百科全書般的知識呈現在世人面前。那麽接收者會怎麽做呢?在此,我試從《紅樓夢》續集和《紅樓夢》在國外的傳播兩個方面來分析這部驚世之作的影響。

壹、《紅樓夢》續集

乾隆五十六年,《成高本》問世,從而結束了《紅樓夢》僅以手稿形式流傳的形式,大大擴大了這部巨著的影響。自嘉慶元年起,曹雪芹假借曹雪芹之名寫的逍遙子《紅樓夢》問世,隨即,或從第97回或第120回為起點,“續夢”、“補夢”、“解夢”。

《夢》等紅樓夢續作相繼問世,清朝末年層出不窮,影響延伸到當代。我們要註意的是,圖書續借現象主要是由名著本身的影響造成的,在文學史中研究圖書續借問題實際上是名著影響研究的延伸。(4)

(壹)原因

任何壹種傳播結構都離不開四個基本要素:傳播情境、發送者、接收者和傳播渠道。傳播渠道可以理解為搜索媒體,包括國家語言、社交傳播工具和設施。這裏就不說了。前三個要素分析如下:

1,社會原因

文化適應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機制之壹,是文化傳播的選擇性。(5)社會政治結構與傳播結構之間存在* *關系。傳播系統直接展示了社會、政治和文化機制。(6)英利士說:“傳播的方式和渠道決定了社會控制的方法和政府制度。”(7)換個角度,可以說有什麽樣的社會政治文化結構就會有什麽樣的傳播體系。廣義的社會環境是指社會發展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壹切社會關系、生活方式、文化傳統、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綜合表現。狹義的社會環境是指社會習俗和風氣。(8)交往是指壹切社會組織和群體中的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人性是壹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我們可以說,人的壹切社會行為都是影響他人的交往行為。然而,個體交往行為和群體交往行為都受到壹定社會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傳播原理與應用》壹書明確指出“環境對人類傳播行為的影響具有多種性質。這種多面性是由環境的廣闊性,傳播行為本身的復雜性,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感受和相互作用造成的。盡管許多傳播研究者對環境中影響傳播效果的因素視而不見,但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正是周圍環境對人們的行為、觀點和信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世界上不僅存在絕對孤立封閉的傳播系統,而且人類的傳播活動也無法擺脫環境的影響和制約。”(9)

清朝雖然是作為壹個文化落後的民族上臺的,但是隨著經濟的恢復,文化也開始復蘇。清廷采取了壹些客觀上有利於文化發展的措施,如恢復科舉、編撰書籍等,也在壹定程度上為小說創作提供了有利的環境。隨著小說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有時皇帝也采取壹種樂於助人的態度。據大清?趙昆的《小婷雜記》有壹卷:“崇德初年,文帝患於漢字無知,治法無知。他命大文成翻譯官話、四書、公海三國誌,授之為舊,被認為是政治事務的常態。丁之後,在太和門西廊下設書房,j .他翻西廂記、金瓶梅之書,字疏,大家爭相背誦。”(10)這種風波和民間對小說的喜愛,促成了小說的繁榮。當然,當時清政府對小說的容忍度是有限的,只限於不妨礙統治的小說。《紅樓夢》續集能夠產生並存在於書籍被嚴格禁止的枯榮時代,是很有意義的。或許在清廷看來,這類書無傷大雅,續書所描寫的寶坻之戀壹般都被納入封建禮教的軌道。筆墨雖與風流韻事有關,但清廷尚可容忍。

2、《紅樓夢》這本書的緣由

就《紅樓夢》本身而言,它在世界上最早的普及和傳播是以手稿的形式出現的。曹雪芹在世時,只在親友間流傳。曹死後,它流傳甚廣,成為當時非常流行的小說讀本。正如程維遠在序言中所說,“善人每次抄壹份,放在廟城,價值幾十金,可謂走投無路之人。”可見,它壹問世,就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喜愛,王公貴族和老百姓爭相閱讀。自從程家本、程頤出版這本雜誌後,流傳更廣,壹時間北京出現了“紅樓熱”的文化時尚。逍遙子在《紅樓夢》序中寫道:“曹雪芹的《紅樓夢》久負盛名,每本需數十金。鐵嶺高軍這個詞就成了,流行了壹段時間,家裏就定了幾次。”郝懿行在《印書堂錄》中記載:“乾隆至嘉慶間進京,案頭必有《紅樓夢》。”⑾當時有壹種說法,叫“縱談紅樓夢,縱讀詩書無用”。《紅樓夢》雖多次被朝廷封禁,但屢禁不止,影響越來越大。這為中多續書的出現提供了前提。而且《紅樓夢》孕意豐富,思想深刻,遠超中國古代任何壹部名著。被稱為中華民族的百科全書和“文化小說”。的確,它引發了太多的問題:社會、家庭、道德、倫理、婚姻、科舉等等。吸引著人們去嘗試回答這些問題,在續集中也有很多人對這些問題有自己獨特的看法。

1,由於作者自身原因。

學者的思想應該受到當時文學思潮的影響。在商品經濟的沖擊下,明清以來追求個人價值、主張個性解放的人文關懷思潮更加深入人心,這種思潮對文人真正的獨立創作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本質上,社會環境影響和制約交往行為的具體過程甚至是指社會環境對人的社會化過程。社會化是指個體主動接受生活技能、行為規範、價值觀念、文化傳統,完成社會人的塑造並告知這壹結果反作用於社會的雙重互動過程。(12)人們用自己的眼睛看待事物,分析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這大概是《紅樓夢》續作的重要原因。就像晚清著名的聲討小說家吳寫了《紅樓夢》的續集《新石頭》壹樣,他的第壹本書裏的壹段話,可能代表了當時很多讀者的心聲: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出版以來,後人又寫了多少本《紅樓夢》《紅樓夢》《紅樓夢》之類的小說。但是,就我個人而言,壹個人寫作文,總是先有某種意義。他寫的時候,不壹定要別人欣賞,只是隨心所欲的寫自己的懷抱。至於後人的褒貶,與我無關。吳的話很有代表性,其中“寫自己的手臂”道出了很多續作作者的主要創作動機,就是這種動機在不同作者身上的體現,續作書也會很多。

(二)《紅樓夢》續集的影響

《紅樓夢》續書壹經產生,就有許多書店出版、鐫刻。當時刊刻這些續書的主要書店有桂文堂、聚珍堂、文光堂、景訊堂、書經堂、金谷園、寶翁軒、紅墻閣、藤花榭等。

這些續作也多次出版和刻印。所以,同壹個續集有很多版本。這些續作不僅在國內廣為流傳,在海外也有流傳,有些海外收藏在國內並不多見。根據劉存仁在倫敦看到的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英國亞洲皇家學會有《嘉慶異微本》和《紅樓夢》,這是曾雲在孫傑迪的中國通俗小說書目中沒有看到的。壹個栗子的《紅樓夢記錄》認為這本書不存在,因為作者的序言以“嘉慶四歲二次未住中秋,春洲祝融山房”這句話結尾。現在看來可以確認這個版本的存在了。又根據日本?大冢秀吉的《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補編》有記載,東京大學有《紅樓夢》後,至今國內未見。但根據這個書目,是“同治元年鑒,陽城文光堂藏板,無卷,二十四回,每頁九行,兩跨,無圖。”如此確鑿的記載,說明這本書確實存在,不是後世《紅樓夢》的別稱。如果像這樣關註後續書籍,可能會發現更多。此外,俄羅斯漢學家紀?TI Menshchikov,B?李記·父親在《紅樓夢小說的未知本》壹文中記載,中國列寧格勒大學東方系圖書館收藏有《補充紅樓夢》、《續紅樓夢》、《後來紅樓夢》、《紅樓夢中人》、《增紅樓夢》、《紅樓夢》等前蘇聯科學院亞洲人民研究所漢學圖書館也有《紅樓夢》續集。值得註意的是,壹些漢學家對這些續集的態度不同尋常。例如,俄羅斯院士瓦西裏耶夫在他的圖書目錄中評論說,“據說這些模仿者沒有達到原作的水平,但我們知道他們也應該反映中國人的那種生活和精神。因此,我們不認為他們完全不感興趣。”(13)而且,韓國也有翻譯《紅樓夢》續集的。《紅樓夢》續集的傳播和影響是相當可觀的。

二、《紅樓夢》在國外的傳播和影響

溝通是壹個復雜的動態平衡。在最壹般的意義上,傳播是壹個系統(信息源)影響另壹個系統(信息收縮)的活動,這是壹種操作意義。(14)在古代,隨著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發明,人們能夠跨越海洋,跨越自然的障礙進行跨國交流,從而將先進的知識、技術和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產生了文化融合。文化整合使文化圈吸收營養,強化文化適應和整合功能,在文化發展過程中實現文化的重構。《紅樓夢》以其獨特的精神魅力、耐人尋味的語言風格和錯綜復雜的故事線索,不僅征服了我們,而且壹經在國外傳播,也在國外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截至目前,已有16種語言的30多種翻譯。(15)《美國百科全書》將其與日本的《源氏物語》和俄羅斯的《戰爭與和平》相比較。1980年,首屆紅學國際研討會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召開。《紅樓夢》於65438年6月至0986年6月在哈爾濱舉行。來自美國、日本、法國、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和前蘇聯的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壹)《紅樓夢》在日本

日本是與中國壹衣帶水的國家,兩國文化關系之密切不言而喻。所以《紅樓夢》在日本影響很大,從傳入開始就有翻譯和研究。在日本的外國語學校裏作為學習漢語的教材。

據考,《紅樓夢》最早是從錢塘北面的乍浦起航到日本的。(16)據日本著名紅學家伊藤蘇平先生考證,壹直在長崎從事清朝貿易的日本富商村上的私人文獻中有壹筆“窮帳”,記載有壹艘船於11月23日從浙江乍浦港起航,12月9日抵達長崎。在“殷南京船”壹欄下,有“船主王開泰,唐朝八十人”的貨物目錄,其中有“紅樓夢卷九部十八集”。這是迄今為止紅學研究的歷史文獻中,關於《紅樓夢》向海外傳播到世界的最早記載。為什麽乍浦成為《紅樓夢》傳播的重要環節?可以從它的地理環境來分析。在傳播學中,環境是指圍繞傳播活動發生的環境和條件。(17)人作為自然界的產物,作為社會動物,人的交往活動必須在壹定的環境中進行。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的交往活動永遠受制於環境。地理環境對傳播活動的影響是明顯而深刻的。乍浦港的地理條件得天獨厚。它位於錢塘江北部,與九龍山為伴,面朝大海。自古以來就是大陸航海的好去處,獨具海河聯運特色,為歷屆政府所重視,海上地位突出。19世紀的乍浦名篇之壹是高士奇的壹首茶花詩,其序具體反映了乍浦與日本在民間有著悠久的鮮花交流。由此判斷,還會有文學、書法的貿易交流。根據日本歷史事實,清朝初期,日本發生過幾次大火災,很多皇家書籍被燒毀,日本急需中國書籍來補充。因此,中國書籍從日益繁榮的乍浦港帶入日本是合理的。

19年底,日本開始翻譯《紅樓夢》,最初是刪節。從1892,日本漢學家森淮南第壹次翻譯,發表在有百年歷史的《城南評論》第二期。(18)在他之後,日本問題的各種刪節譯本和全譯本相繼問世。最有影響和最受歡迎的是《紅樓夢》,這是松島茂夫和蘇平·伊藤最早的全譯本。本書* * *有14卷,120章。前80章按《正奇序》譯,後40章按程壹本譯。寫於1940,發布於1950。由日本巖松博書店作為《巖博文庫》壹書出版。此譯本由東京平凡社以1963再版為《世界名著全集》第五卷。

隨著《紅樓夢》日文版的大量出版,日本的《紅樓夢》研究也取得了很大進展。迄今為止,日本漢學家研究《紅樓夢》的書籍和專著已有三四十種,報刊論文數百篇。

東京大學的藤堂明保、京都大學的清水茂、神戶大學的陳輔太田、東京大學的松島茂夫、曾在北海道大學和大阪市立大學任教的伊藤等都是研究《紅樓夢》的著名學者。研究方向也很多:宮田壹郎寫了《紅樓夢詞匯索引》,提取了《紅樓夢》中的連詞、成語、俗語;村松英的小說《紅樓夢》對其語言和藝術技巧作了深入的研究;伊藤蘇學者也對其版本進行了系統的研究。1951年,Shigeo Hashikawa、Jijiro Jin等人用教育部的科研經費在京都組織了壹次《紅樓夢》研討會。

(二)韓國的《紅樓夢》

根據已故朝鮮學者李的記載日期,推斷“傳入朝鮮的時間最遲不會超過1830”(19)還有壹種說法是:《紅樓夢》流傳到韓國的時間可能是程刻本出現後的十八世紀末或十九世紀初左右。(20)1960年,大正印社出版了120年的《紅樓夢》節日譯本,1969年,益友文化社出版了120年李譯的《紅樓夢》五卷譯本。

韓國也非常重視紅學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21)。壹、朝鮮後期(1892-1910)。

《紅樓夢》從壹開始就流傳到朝鮮各地,形成了大量的讀者,翻譯工作也留下了不俗的成績。這時候,現存的備受紅學和翻譯界關註的《樂山寨本》應運而生。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完整譯本。第二,日據時期(1910—1945),以及韓國光復後(1945—1980),由於時代條件和學術環境的限制,《紅樓夢》的成就並不顯著。第四,專門研究《紅樓夢》的學術論文出現在1980。時至今日,紅學研究進展迅速。

(三)《紅樓夢》在俄羅斯

眾所周知,收藏的帶有脂硯齋評語的手稿被遠蘇聯科學院列寧格勒東方研究所收藏。這部手稿在國內從未見過,受到國內紅學界的高度重視。有人說它是“道光年間被俄國人從我國帶走的”,(22)更證明“石頭的故事是道光十二年(1832)通過琉璃廠書店賣給中國的俄國人,再傳到俄國的。”無論如何。俄羅斯對《紅樓夢》的重視是顯而易見的。

早在1812。在北京的俄國傳教士團給予了很高的評價。1843年,傳教士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科萬克將《紅樓夢》第壹集的部分內容翻譯成俄文,發表在彼得堡出版的《祖國》雜誌上。十月革命後,前蘇聯非常重視《紅樓夢》的翻譯和研究。65438-0985年,民族文學出版社出版了帕納蘇克翻譯的《紅樓夢》俄文全譯本。

(四)《紅樓夢》在德國

中歐之間真正的文化交流是近代史的事情。可以說,它是伴隨著西方基督教對中國的傳教和西方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而產生的。

西方第壹個寫文章介紹《紅樓夢》的人是德國傳教士郭。(24)1842年5月寫《紅樓夢》,發表在廣州出版的《中國報》第11卷。他是第壹個發表《紅樓夢》論文的外國人。

1932年,《紅樓夢》德文譯本在德國萊比錫出版。譯者是當時著名的漢學家庫恩。他自稱是第壹個登上《紅樓夢》頂峰的歐洲人。

當然,由於東西方固有的文化和思想差異,庫恩再現了以包、柴、戴為核心的主線故事,同時刪去了與這條主線關系不密切的次要細節。當壹種文化傳播到另壹個文化圈時,它必須適應這個文化圈的特殊情況。他的原則是:鑒於傳播的點是對象的心理,他準確地翻譯了所有刻畫主要人物特征的細節,尤其是那些對西方人來說很新鮮的,具有文化和歷史意義的細節。在休息時,他利用藝術家的蒙太奇技巧,巧妙地連接上下文,而不會讓人感到破碎。這樣雖然做了很多刪節,但還是保持了原著的全貌和輪廓。為了將內容發送到接受者的頭腦中,傳播者必須首先打開這個頭腦的大門。在這方面,庫恩的手法非常高明,為這部東方名著《紅樓夢》在西方的傳播和接受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此外,越南、緬甸、泰國、新加坡、英國、法國、捷克、羅馬尼亞、西班牙等國家在紅學研究方面也頗有建樹。篇幅有限,不做評論。

《紅樓夢》這部“曹雪芹為洪宣鐘哀十年,增刪五次”的傑作,其影響之深遠之廣,恐怕是他始料不及的。從傳播學的角度看,這篇笨拙的關於《紅樓夢》影響的文章,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為紅學研究提供壹條新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