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如下:
1、初衷不同:
18世紀英國已建立君主立憲的資產階級政權。英國啟蒙文學的主要任務,不是為革命做輿論準備,而是掃除封建殘余勢力,揭露現實社會的醜惡與黑暗,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該時期英國文學的主要成就體現為現實主義小說。
18世紀的德國還處在封建貴族割據的狀態之中,貴族之間為爭奪土地和財產,時常發生摩擦和沖突,資本主義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在此種狀況下,德國啟蒙運動的任務是喚起民眾覺醒,反對分裂、建立民族統壹的國家。在這樣劇烈變動的社會大環境下,壹系列反映社會批判、反封建鬥士的作品相繼問世。
2、代表作品不同:
英國的丹尼爾: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約拿旦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是其中的典型性作品,反映了人在不可預測的命運支配下奮力求生、克服重重困難開拓新天地的勇氣、力量和決心。
德國的席勒的《強盜》、《陰謀與愛情》 以及歌德的《浮士德》、《少年維特之煩惱》,是這壹時期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人在成長過程中心靈所遭受的磨難。
啟蒙主義文學:
破除迷信,提倡理性的批判精神,普及知識,把民眾從無知中解放出來的文學。歐洲18世紀的合理主義是啟蒙主義的代表思想。在朝鮮,從開化期以後至19世紀10年代李光洙、崔南善兩人在文壇十分活躍的時期,這壹時期的文學就是啟蒙主義文學。
尤其是李光洙文學所具有的特征比較典型地代表了啟蒙主義文學.這是傳統的看法。在新小說時期,以當時的開化思想為基礎,鼓吹獨立思想、禮贊新文明、獎勵新教育、打破迷信、昂揚科學思想等,都是朝鮮啟蒙主義文學的主要內容。
到李光洙、崔南善時期,啟蒙主義以著重啟蒙人民大眾的民族主義思想和理想主義精神為其內容。總而言之,朝鮮文學史上的啟蒙主義文學指的是現代文學初創期接受新的文學樣式和新的價值觀,以期造成傳統文化與新文化樣式的矛盾,從而普及新的文學、藝術、價值觀的壹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