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個剛走出校園走上工作崗位的新老師,因為擔心第壹年的職業生涯會不會順利,所以很迷茫,很焦慮,很迷茫,也很期待,所以很想找壹本關於新老師的書幫我解決問題。我是在當當網上看到《成長路上》這本書的。第壹眼,我就被封面上的小字“新幼師必讀”吸引住了。我覺得這本書正好適合我這種初出茅廬的老師。
我在暑假看完了這本書,書裏的內容很全面。本書共七章,既有理論,也有實踐案例,相對吸引我的是那些經過實踐驗證的優秀案例,以及老師在實踐中積累的經驗。
比如第壹章從新手教師在角色轉換中遇到的問題,告訴我們壹個幼師在幼兒園應該以什麽樣的“形象”出現。比如幼兒園的制度,家長,同事等。,應該以什麽樣的心態去對待。第二章從新手教師如何處理各種孩子、家長、同事的具體案例入手。第三章是教我們如何培養班裏孩子的套路。第四章是教我們如何備課、看課、說課、評課,並給出壹個案例。這些案例特別詳細,我覺得對我很有用。在這個階段,我應該模仿這些詳細而成熟的活動課。第五章是教我們如何寫計劃(包括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等。),如何寫總結,如何寫觀察記錄,案例分析等。,並且有樣品供我們參考。第六章是教我們如何開展主題活動。發展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第七章收集了優秀教師在其他方面的壹些經驗。這本書雖然章節不多,但每壹章的內容都與新老師息息相關。
還好有這麽壹本書,在我工作中遇到問題的時候,會給我壹些疑惑和幫助。這是我在以後的發展中可以壹直用到的參考書,是我在不知所措的時候可以幫助我的良師益友。書中生動的案例、精彩的專家點評、靈活的指導方法、有趣的兒歌、教案,都是我今後可以借鑒的內容,是我快速成長的靈丹妙藥。這些內容給了我很多思考和反思,我會在以後的日子裏把這些想法變成實際行動,讓自己真正成長起來。
古人雲,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本書就像壹盞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讓我在路上成長。正是知道了這本書,讓我對明年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期待。“累了要開心,苦了要愛”是很多老師工作的真實寫照。未來我會不斷提升自己,享受事業帶來的快樂。
成長路上的點評(二)然而,從書中得來的終究是壹個想法,想法還是要實踐的。真希望早點開學,讓我好好練練。這本書不僅給了我很多線索,也讓我深刻反思了自己。
第壹段:雖然角色從學生變成了光榮的老師,但在心理和行為上我還是下意識地把自己當成了學生,想讓別人告訴我該怎麽做,怎麽做。願意被別人勸,自己做。有壹種依賴,壹點點自信,即使另壹個老師不在班上,我自己上課也覺得不安。是的,剛上學的幾個月,我就是這樣。我不知道該怎麽辦。我壹直希望我的主班主任告訴我該怎麽做,怎麽做!我不考慮做什麽或者為什麽要做。直到接下來的幾個月才好轉。書中還有四條建議,每條建議的前兩個字都是“主動”。而這兩個字正是我所欠缺的。看來我是想盡快獨立了。首先,我要學會“主動”。
第二段:也許妳還有十個、二十個甚至更多的問題要回答。但是,妳知道嗎?最好的答案需要自己去獲得,這本書只帶妳走第壹步。也許妳會遇到很多關於孩子,父母,同事的問題。希望妳記住,無論他們是誰,都不會因為妳而改變。只有不斷反思自己,調整自己的教育行為,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是的,我總是喜歡問為什麽。為什麽?但我很少去想為什麽。我壹直希望別人給我壹個答案,給我壹個大概的模式,但是我忘了別人可能沒有和我壹樣的情況,只能從我的陳述中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對我來說不壹定。我要在實踐中尋求最適合自己的答案,找到解決自己問題的最佳途徑。
第三段:雜亂有序,無奈自在,喋喋不休,簡單明了,這是新老師和成熟老師上課時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僅僅是因為新老師缺乏教課經驗嗎?不,這不僅僅是經驗的問題。如果妳仔細觀察,妳會發現,成熟的老師比我們多了壹個法寶,那就是常規。難怪我的帶班老師在調整紀律和主持活動時顯得輕松自在。原來不僅是經驗問題,還是套路問題。以前不知道套路的重要性,但是壹個學期下來,發現套路真的很重要。是壹切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但是對孩子的套路不夠重視,經常給孩子鉆空子。經常忘記自己說過的話,把握套路並不時強化,有時還會放縱。久而久之,我的話就不那麽有說服力了。
第四段:“每壹天都是教育”,然而,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集體活動,仍然是幼兒園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之壹。壹個優秀的老師必須是壹個教得好的老師。只有追根溯源,了解孩子,了解學科特點,了解教育規律,積累並靈活運用,才能錦上添花。回顧這學期上的課,突然發現自己只是走個形式。每次上識字課,我總是壹個接壹個地設計很多遊戲,想盡辦法讓課堂豐富多彩。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也很積極,但是到了提問的時候,很少有孩子回答。之前不明白為什麽。壹開始壹切都很好,後面就亂了。或者雷聲大雨點小。現在我明白了,我在形式上下了太大功夫,導致形式大於內容,篡奪了主持人的角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同時,我在設計教室的時候也太註重怎麽教了,我們總是想當然的對待每壹個環節,沒有考慮到孩子的需求,不能很好的把握孩子的年齡特點。
成長路上,如其名,記錄了壹個年輕群體的成長經歷。有生動的案例,有具體可操作的策略,有專家的精彩點評。給我剛上任的新老師很多想法和反思,但我不能只是思考和反思。我應該把它們變成實際行動,這樣我才能像這本書的題目壹樣壹步步成長。
讀後感範文成長在路上(三)我在時間的滴答聲中走過了人生的第二個十年。二十歲是壹個很迷茫的年紀。剛出校門,剛步入社會,迷茫,磕磕絆絆走過半年。回顧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感慨,時間真的是最奇妙的東西。小時候,成為壹個成年人是壹個遙遠而美好的夢。而當我真正成為壹個成年人的時候,我很羨慕孩子們的無憂無慮。半年的時間不長,才壹百多天。但短不短,因為這半年來很多事情都變了。我選擇了壹個我從未想過的職業——幼師。去了壹個我壹直不想去的地方——定安。雖然這些選擇違背了我的初衷,但我並不後悔我的選擇。孩子們可愛的笑臉,孩子氣的動作,有趣的童言童語,是我每天的動力。
但是,在工作中,經常會遇到讓我很無奈的事情。比如孩子不聽指令的時候。與父母溝通時。孩子上課不配合的時候!這個時候,我會很迷茫。為什麽班主任這麽容易做到?為什麽我做起來這麽難?我試著模仿,同樣的話,從老師嘴裏說出來,效果不錯。但是從我嘴裏說出來,就是不行。同樣的活動,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孩子們秩序井然。在我的帶領下,孩子們吵吵鬧鬧。我嘗試過創新,但是效果不是很好。真的有點沮喪!後來主任和王老師讓我們多看書,尤其是幼兒教育相關的書。是啊,我怎麽會忘記書是最方便的老師。於是,我上網選了幾本我覺得不錯的幼兒教育方面的書。
但是,買了之後,我突然發現,我在大量閱讀“快餐文學”之後,很難靜下心來閱讀、品味、思考那些文化書籍。我不禁感到有些失望。我從什麽時候開始對“快餐文學”如此著迷?就算看完開頭就能猜到結局,我還是樂在其中。還有那些真正有用的書,我卻吞下去了,不知道是什麽味道。所以,我決定,這個假期,我要做壹件事,把壹件事做好。就是靜下心來讀壹讀,品味壹本關於幼兒教育的書。但是,從那壹個!經過壹番選擇,我選擇了成長路上。
《成長在路上》第* * *章從如何轉換角色,如何處理孩子、家長、同事的問題,常規訓練的靈巧方法,備課、講課、聽課、評課的技巧,如何寫計劃、總結、觀察記錄、反思,如何開展主題活動,以及新教師的經驗等方面給了教師很多參考。看完這本書,我覺得很多以前不知道該怎麽做的事情,似乎都抓到了端倪。如何在不同情況下與孩子溝通?
比如做事慢的孩子。班裏總有幾個孩子總是慢吞吞的,最後壹個吃飯,最後壹個起床,壹點都不急。現在我知道我不是很了解孩子,也不是孩子故意慢熱。像有些孩子天生脾氣不好,我應該多理解多體諒。有些孩子習慣得到大人的幫助,我應該幫助他們提高動手能力。有的孩子是邊做邊玩,我要時刻關註,隨時提醒。有些孩子害怕不被老師批評,我要適時給予幫助和鼓勵。
比如“偷”孩子。班上時不時會有小朋友過來抱怨“有人拿了別人的東西。”當時我有點不知所措。我應該嚴厲批評嗎?但是孩子還小,有時候對壹些事情分不清對錯。不批評?養成習慣就更不好了。現在我明白了,孩子不小心把自己玩的或者在地上撿的玩具放進口袋裏是很自然的事情。他不是故意的。這時候我只需要讓他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未經別人允許就拿走,及時送回去。如果發現經常出現這種情況,要配合家長,增強孩子對事物歸屬感的理解,明白未經他人同意,不能把自己的東西據為己有。
以及如何與不同的家長溝通,比如家長的不合理要求。班上有很多隔代父母。老人總是愛照顧孩子,有時候會有壹些不合理的要求。這就像要求老師確保他的孩子坐在前面。做完練習,孩子背著書包排隊回教室時,說書包很重,讓老師幫著背。每當遇到這些情況,我都知道不合理,但就是不知道怎麽辦。現在我明白了,我應該明白了,很多父母並不是專門針對孩子的,在撫養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是從自己的意願出發。有時候他們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是因為不了解,不知道,而不是真心實意的為難老師。只要我向父母說明這些做法對孩子的不良影響,父母就很容易接受。
讀完《成長在路上》(四)我在閱覽室借了何桂香先生的《成長在路上》,利用暑假讀了壹遍。剛看了幾頁,就感覺這本書的內容偏向於實用,從初來乍到新老師應該做的心理準備,到孩子的日常活動,包括正確與家長、同事相處,如何處理壹些特殊的孩子,如何做好教學活動。裏面沒有長篇大論的合理性,而是給新老師壹些有價值的建議。這本書讀了壹年,我有了更深的理解。除了得到有用的建議,我還經常會覺得“我之前在這裏做得不好,孩子們也會……”看完這本書,對我以後上其他課很有幫助。
對於新老師來說,常規的工作是很難做的,但是在這本書裏,小到壹個馬桶,都會給我提建議。首先我會說明我們要求孩子做廁所到什麽程度,會有簡單的兒歌介紹,並列出這個套路容易出現的問題和處理方法。內容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不是似是而非的理論學習。
這學期我在壹個大班上課,班裏幾個孩子特別喜歡追著打,讓我很迷茫。在平時的教育中,他們做得好我會及時鼓勵,但之後,他們更加興奮。遇到做的不好的人,我也會教育他。“妳知道怎麽回事嗎?妳做錯了什麽?”妳這樣問孩子,他們事後完全可以不理會,繼續打。書中寫道,要從四個方面入手。第壹,給這些孩子壹點自由,不要壹下子要求他們和其他孩子壹模壹樣。“有些孩子比較隨便,不習慣規章制度的約束。別的孩子對同樣的要求覺得很自然,他卻覺得很克制。老師壹味要求孩子遵守規則,和其他孩子保持壹致,也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增加教育難度。”二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班裏的規則。比如午睡的時候要保持安靜,但是有的孩子穿衣有困難,可以互相幫助。三是讓孩子參與班規的制定,大班的孩子完全有能力制定。“有些孩子自己不懂規則,壹個是他們為什麽要制定規則,壹個是他們不明白規則的具體含義。所以在制定規則的時候,要盡量和孩子商量。”“讓規則更合理,方便孩子活動。”第四,“爭取家長的配合,雙方共同努力,會有好的結果。”
《成長路上》記錄的案例非常典型,給了我很多工作思路。他們真的是我們新老師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