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本書的寫作手法很新穎,怎麽新穎法?
妳聽過“死神”講故事嗎?我可是頭壹次聽“死神”講故事呢!這本書中的“我”就是“死神”,此書以“死神”的視角敘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發生的人和事情,反映了戰爭帶來的殘酷,同時也述說了人性的善與惡。
由於以死神角度去敘述,所以讓本書增加了趣味性,例如壹段“死神日記”,如果用普通的寫作手法,極有可能寫成這樣:
壹件小事
多年來,有不少自認為可以沖到別人前面去的年輕人。
不過,正是由於他們沖到別人前面,上帝帶他們去了死神那裏。
可作者是這樣寫的:
壹件小事
多年來,我見過不少自認為可以沖到別人前面去的年輕人。
不過,他們沒有沖到別人前面。他們是沖到我面前來了。
讀到這壹段的時候,因為文字隱含的冷幽默笑出了聲,可作者是想表達戰爭的殘酷還是年輕人的勇敢,這些都讓讀者自己去細細體會。文中還有很多類似這樣精彩之處,讓我們再節選壹段“死神日記”看看吧!
1942年的死神日記
他們激起我內心的波瀾,困擾著我的記憶。我看見他們堆得高高的屍體,壹具壓在另壹具上面。空氣如同塑料,地平線如同用來粘底座的膠水。人們制造出壹片片天空,再把它們刺穿,讓它們漏氣。還有那柔軟的碳黑色的雲朵,砰砰地跳個不停,像是壹顆黑色的心臟。
接下來。
還有死神。
在其間穿行。
他表面上毫不慌張,不知疲倦。
而在他的內心,卻是毫無勇氣,軟弱無力。
人們說戰爭是死神的密友,對這個說法,我必須提出異議。對我來說,戰爭就像壹個讓人難以忍受的新老板,他站在妳肩頭不停地重復著:“快點兒幹,快點兒幹。”於是,妳加倍努力幹活,完成了任務,然而,妳的老板卻不會為此感謝妳,他還要更多。
本書的敘事方法也是極有特色,首先在開頭“序幕”部分,寫了本書的結尾,死神“我”在街道上見到了偷書賊,並撿到了她寫的書《偷書賊》,然後第壹章便開始回憶“我”從第壹次見到偷書賊的情形及發生的事情(第二次世界大戰),從這裏開始是順敘記述,然後在文章的中部介紹馬克斯的時候用了插敘手法(馬克斯小時候及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偷書賊養父的故事),再接著剩下的全文都是順敘記述了。
這樣寫有什麽好處呢?文章直接寫到了結尾,產生懸念,讓人讀下去;順敘記述中插敘故事,使整個小說節奏感強,比起平鋪直敘顯得更有韻味壹些,而且讓讀者自己想像,咦,這個地方與前面某處有關聯誒!
由於時間線交錯紛雜,為了看懂此本書,我列出了時間線:
(倒敘)1943年10月:“我(死神)” 漢密爾街搜集靈魂,除了莉賽尓,“我”撿到她寫的自傳《偷書賊》,並開始回憶與她相遇的時刻
(順敘)1929年2月:莉賽尓·梅明格(本書女主角)出生
1939年1月13日:莉賽尓·梅明格9歲時,弟弟威尓納死去,在埋葬弟弟的時候她在雪地裏“偷(撿)”了第壹本書 《掘墓人手冊》 ,然後媽媽波拉·梅明格把她送到養父養母家(漢斯·休伯曼和羅莎·休伯曼);這是“我”第壹次見到她,這次我帶走了她弟弟的靈魂
1939年5月:養父開始教莉賽尓(在家裏的地下室)讀她“偷(撿)”來的第壹本書《掘墓人手冊》
1939年9-11月,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德國入侵波蘭
1939年12月聖誕節:養父送給她兩本書:《小狗浮士德》《燈塔》
1940年4月20日:她在廣場“偷竊(火堆裏撿)”第二本書 《聳聳肩膀》 ,而後的幾個月裏被鎮長夫人邀請去她家的圖書房免費讀了幾個月的書,其中有壹本是《吹口哨的人》;幾天後養父用僅剩的壹點兒錢和香煙換了壹本舊的希特勒寫的書 《我的奮鬥》 ,父親要求莉賽尓答應他替他保守壹個秘密
(第壹次插敘)1942-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戰爭,這個城市的上空都如同漂白過的床單壹樣白,“我”穿過這個城市,帶走屬於“我”的靈魂
1940年11月3日:猶太人馬克斯·範登伯格(24歲)坐火車從斯圖加特市逃到莫爾欽鎮,到達漢密爾街三十三號,從此馬克斯就在漢斯家的地下室度過
(第二次插敘)1918年第壹次世界大戰:馬克斯的父親埃裏克·範登伯格救了漢斯壹命,自己在戰場上死去(這是“我”第壹次見到漢斯,很幸運的是他從“我”手中逃脫了);1937年,漢斯不得已遞交了加入納粹黨申請
(第三次插敘)1939年6月16日,沃尓特·庫格勒從斯圖加特市到莫爾欽鎮,找到漢斯
(第四次插敘)1916年:猶太人馬克斯出生
1929-1933年:馬克斯13-17歲的時候,與德國人沃尓特·庫格勒結下深厚的友誼
1938年11月9日,馬克斯22歲,遇到猶太人的滅頂之災
1939年5月,馬克斯逃走前,母親給他壹張紙,紙上寫著:漢斯·休伯曼,莫爾欽鎮,漢密爾街三十三號
1940年5月中旬,《我的奮鬥》寄到斯圖加特市,還有壹張新身份證(德國人),壹張地圖(路線說明),書裏粘有壹把鑰匙
(順敘)1941年2月,莉賽尓12歲,收到養父送給她壹本《泥人》,馬克斯送給她壹本 《監視者》
1941年4月中旬,莉賽尓給馬克斯剪頭發
1941年4月,莉賽尓在街頭撿廢棄的報紙《莫爾欽快報》帶回家給馬克斯看
1941年6月,鎮長夫人解雇了莉賽尓的媽媽(不再請她洗衣服),莉賽尓壹直對此耿耿於懷
1941年10月,莉賽尓去鎮長夫人家偷到了 《吹口哨的人》 ,從這壹天起莉賽尓正式成為偷書賊
1941年12月20日,莉賽尓用雙手捧了壹堆雪作為禮物送給馬克斯,他們在地下室裏堆了個雪人,還壹起打雪仗
1942年2月,馬克斯病倒;莉賽尓在病床邊給馬克斯讀書《吹口哨的人》;壹邊給馬克斯搜集禮物,壹***13件,有羽毛、報紙、糖果紙等等;去鎮長夫人家偷了 《夢的挑夫》 ,然後每天給馬克斯讀上兩段(這段時間裏,“我”到達過漢密爾街三十三號,雙手插進毯子裏,想帶走馬克斯的靈魂,卻感到裏面傳來壹種復蘇的活力);壹直到4月中旬,馬克斯才完全康復
1942年8月,莉賽尓去鎮長夫人家偷了《黑暗中的歌》以及 《杜登德語詞典》 (詞典實際是鎮長夫人送給她的)
1942年9月,空襲警報響起,鎮上所有人都逃到了防空洞
1942年9月19日,第二次空襲,為了讓躲在防空洞的人們克服死亡的恐懼,莉賽尓開始給大家讀《吹口哨的人》
1942年10月,鄰居霍茨佩菲爾太太邀請莉賽尓去她家讀《吹口哨的人》,同月,壹群猶太人被遊街示眾,他們將被送往達豪集中營;漢斯遞給壹位猶太人壹片面包,莉賽尓看著爸爸被納粹士兵鞭打,爸爸也因此次“錯誤”而被應征入伍,被派去戰場,馬克斯擔心連累家人,連夜逃走;在爸爸當兵的那段時間裏“我”經常走在他的身邊,收走他身旁人的靈魂,可是爸爸很幸運,第二次從“我”手中逃脫了
1942年聖誕節前幾天,羅莎把馬克斯寫(畫)的 《擷取文字的人》 送給莉賽尓
1943年1月,莉賽尓去鎮長夫人家偷 《最後的人間陌路人》
1943年2月,莉賽尓收到了爸爸的來信——他要回家了
1943年3月9日-10日,慕尼黑被轟炸,莉賽尓在防空洞為大家讀了四十五頁的書;空襲結束後,“我”來到漢密爾街上,帶走了壹架墜毀的飛機裏飛行員的靈魂
1943年4月,爸爸回家
1943年8月,猶太人再次被遊街,馬克斯(在逃亡中被納粹捉住)在人群中用眼神尋找莉賽尓,莉賽尓也用眼神尋找馬克斯,他們尋找到對方,哭著抱在壹起,被納粹黨分開後,他們倆被鞭打
1943年8月中旬,鎮長夫人送給她壹個本子,還給了她待在地下室和壹個讓她寫下自己故事的理由,提醒她是文字讓她獲得重生的
1943年10月7日,深夜,漢密爾街被夷為平地,莉賽尓是此街區唯壹幸存者——她當時坐在地下室,讀著自己壹生的故事(自己寫的自傳 《偷書賊》 );“我”在漢密爾街搜集所有人的靈魂——鄰居、朋友,最後是爸爸媽媽
1945年,達豪解放,二戰結束
1945年10月,馬克斯找到莉賽尓,兩個人哭著抱在了壹起
——文章最後,“我”說,偷書賊活了壹大把年紀,到昨天才剛剛去世
從時間線上可以看出,第壹條故事的主線是以莉賽尓的成長為主,寫了她先後得到的書籍(包括猶太人馬克斯送給她的兩本書),在防空洞躲避敵人時的念書,去霍茨佩菲爾太太家給她讀書,最後到自己寫書,因為喜愛文字而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第二條主線是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養父被壹個猶太人所救,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時候,養父要報答救命恩人在地下室藏匿了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因此也與自己的女兒成了好朋友。
再回過頭來看本書的目錄,全書加上序言***十壹章,每個章節都是以莉賽尓偷的書或者收到的書的名字命名。每壹本書名概括了故事的發展,每壹本書都影響了莉賽尓的生活。
讓我們壹起來溫習壹下每個章節。
第壹章:掘墓人手冊——莉賽尓是在埋葬她弟弟的時候撿到的這本書,她到養父家後把此書藏到枕頭下,卻由於不識字壹直不曾讀過,直到有壹天養父發現了她的這本書,於是每天淩晨開始在地下室教她讀書寫字,莉賽尓也因此喜歡上了讀書。
第二章:聳聳肩膀——四月的壹天納粹黨在街上組織焚燒猶太人的旗幟、海報及書籍,莉賽爾從火堆裏偷出了這本書,而這個“偷書”行為給了她養父靈感,她的養父用香煙換了壹本希特勒寫的《我的奮鬥》。
第三章:我的奮鬥——這本書被寄到斯圖加特市,馬克斯逃往莫爾欽鎮的火車上手裏拿著這本書,嘴裏念著“我的奮鬥”,他成功逃到莫爾欽鎮,同時這本書也成了《監視者》和《擷取文字的人》的書頁。(“書裏的每壹頁紙都被裁了下來,放在地板上刷完油漆,再掛起來吹幹。”)
第四章:監視者——馬克斯寫的文字和畫的素描,送給莉賽尓的生日禮物,書裏講述了馬克斯從出生到現在壹直在“被監視”中長大的故事,他說,其實最好的監視者根本不是壹個男人,而是陽光、水、活力那些珍貴的東西。
第五章:吹口哨的人——鎮長夫人默許莉賽尓偷的第壹本書,(“妳每次只拿壹本書,要是妳想搬空書房得跑上幾千次才行。”)在馬克斯病倒的時候,莉賽尓讀這本書,在防空洞的時候莉賽尓讀這本書,從而吸引了大家的註意,暫時逃離恐懼。
第六章:夢的挑夫——馬克斯與莉賽尓與對方分享自己的噩夢,夢裏都有死亡、火車;還有馬克斯與元首希特勒打拳的夢。
第七章:杜登德語詞典——借此詞典裏的詞匯來展開:快樂:莉賽尓和爸爸馬克斯在壹起美好時光;時機:猶太人被集體遊行;苦難:爸爸犯了“錯誤“(給猶太人面包)從而被派去戰場;沈默:馬克斯的逃走引發全家的思念。
第八章:擷取文字的人——馬克斯送給莉賽尓的第二本文字素描書。書裏把莉賽尓比喻成擷取文字的人,在馬克斯臉上找到了文字的種子,這顆種子長成了大樹,抵禦外來的侵略。
第九章:最後的人間陌路人——災難即將到來,死神已經在漢密爾街收走了空襲中遇難的飛行員,而莉賽尓與家人、朋友都將會成為天各壹方的陌路人。
第十章:偷書賊——鎮長夫人送給了莉賽尓壹個小黑本子,告訴她寫文字的理由,她寫下自己的故事《偷書賊》,正是在家裏地下室寫作的途中避開了空襲從而成功逃脫。
本書借用書籍和文字,反映了人性中的善與惡。善是莉賽尓壹家人的善良,養父母對莉賽尓的愛,以及善良的人們之間無私與恩情; 惡是希特勒統治下的納粹德國對猶太人趕盡殺絕的慘無人道、戰爭的殘酷導致大量無辜的人死去,被送到死神那裏。
同時,故事要表達書是慰藉心靈,拯救人類靈魂的良藥。雖然人們在戰爭中度過,但是有很重要的東西是書籍和文字陪伴他們度過難關。
書的描寫方式也非常精彩,除了開頭說的冷幽默,對雲的描寫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例如用顏色來比喻:紅色代表愛,白色是白色圓圈,黑色是旋轉的希特勒符號。
以下是摘抄的精彩選段:
他們激起我內心的波瀾,困擾著我的記憶。我看見他們堆得高高的屍體,壹具壓在另壹具上面。空氣如同塑料,地平線如同用來粘底座的膠水。人們制造出壹片天空,再把它們刺穿,讓它們漏氣。還有那柔軟的碳黑色的雲朵,砰砰地跳個不停,像是壹顆黑色的心臟。
我將他們帶走,如果說我有分心的時刻,那就是這壹刻。壹片荒蕪之中,我仰視頭頂的天空。看著天空由銀色變為灰色再變成雨的顏色,甚至連雲朵都把目光投向了別處。
有時,我想象著在雲層之上的壹切會是怎樣,毫無疑問,那裏陽光燦爛,無盡的大氣層像是壹只巨大的藍眼睛。
“今天的天空是藍色的,馬克斯,有壹溜細長的白雲,就像壹根繩子壹樣伸展出去,雲的盡頭是太陽,它就像壹個黃色的洞。”
這個時候,馬克斯知道,只有孩子才能這樣描述天氣。他在墻上畫了壹根長長的繩子,繩子的壹頭拴著壹個如水滴般墜落的黃色太陽,好像妳能跳進去潛水壹樣。他在繩子似的白雲上畫了兩個人——壹個瘦削的女孩和壹個幹癟的猶太人——兩個人手挽手向那個正在滴落下來的太陽走去。
總的來說,《偷書賊》這是壹本值得壹讀再讀的好書。
Summer於2016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