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描寫三國興衰,經歷了黃巾起義、董卓起義、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界鼎立、三界歸晉五個時期。
黃巾起義始於桃園。黃巾起義後,東漢政府反攻,劉備、曹操等英雄出現,東漢政權即將滅亡。
《董卓謀反》講述了董卓入京前後,從何進與十名臣子的爭鬥,到邵狄逃出北京,董卓被他救出的故事。董卓入京後,收買呂布,廢了邵棣,立了狄鹹,獨攬大權,實行暴政,迫使聯軍削董卓。雖然後來聯軍失敗,但董卓最終還是被呂布殺死。
董卓死後,中原諸侯群龍無首,為了擴大地盤,主要分為三個戰區,分別是北方的袁紹和公孫瓚,江東的孫策崛起,中原的曹操、劉備、呂布、袁術之間的戰爭。
之後我就不細說天下三分,天下歸金了。最重要的是談談我自己對三國演義的理解和看法。
《三國演義》裏,曹操是我的最愛。雖然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把他寫成奸雄,但他的軍事才能並沒有被抹殺。討伐西方的幾年間,他占據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連少數民族都臣服於他。他是三個君主中最有才華的,魏也是三國中最強大的。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後來的晉國才得以入魏。
對人才的渴求也是曹操值得欣賞的地方。為了選拔更多的人才,曹操打破了根據封建德行和弟弟們的級別來任用官員的標準,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政策。公元210年春,曹操在階初總結歷史經驗,認為自古以來的開國皇帝、中興之君,沒有壹個不是得人才與之共治天下的,而人才往往不出胡同。這絕不是機遇,而是當權者尋求和拜訪。有鑒於此,曹操指出,現在天下未定,正是求賢若渴的時刻。他希望身邊的人不要考慮出身,幫他尋找和推薦那些出身貧寒、被埋沒的人才。公元214年和217年,曹操兩次頒布求才令,反復強調其用人上的“任人唯賢”政策。他要求各級人事主管部門和地方官員在選拔人才時不要追求完美,即使有這樣那樣的缺點,只要他們是真正有才能的。經過壹番努力,曹魏集中了壹大批人才。壹時間,各地、各地區。謀士如雨。而對於有才能的人,曹忘記了過去。比如陳琳,原來是袁紹的部下,曾經為袁紹起草檄文,罵曹操祖上三代。袁紹失敗後,陳琳投奔曹操。曹操問他:“妳以前給袁紹寫過信,壹個人罵我。為什麽罵我祖宗三代?陳林連忙道。
曹操的成功,不僅是因為他才華出眾,善於招賢納士,更是因為他心胸開闊,胸懷寬廣。在赤壁慘敗後,曹操並沒有感到無助,而是笑著說“今日之北仍在我掌握之中”,三笑中表現出對挫折的樂觀態度。曹操也是壹個對文學很有興趣的人,他喜歡寫詩,即使戰爭迫在眉睫,他的興趣也不會改變。他的許多詩都是音樂。
讀《西遊記》有感
當我第三次讀完這本沈甸甸的《西遊記》時,心裏有很多感觸。第壹次覺得孫悟空很厲害,很會打,會變很多;唐僧很無能;豬八戒像個懶“蟲”;沙和尚是可有可無的角色。第二次,我覺得孫悟空很可愛;唐僧很笨;豬八戒是個傻東西;沙僧是壹個忠誠的弟子。這次感覺孫悟空很聰明,很忠誠(尤其是對唐僧)。唐僧很善良,單純善良。豬八戒傻傻的可愛;沙和尚給人的印象是忠厚老實。《西遊記》裏,* * *考了9981。最終四人歷盡艱辛,獲得真經。當然故事裏有很多艱辛,我就不多說了。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萬事開頭難,但只要妳能樹立信心和勇氣,通過努力就能成功!也印證了壹句老話:萬事開頭難。只要妳壹開始就堅持,經過不懈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成功壹定是妳的!當我打開四大古典小說之壹的《西遊記》時,我立即被它吸引住了。故事中,倔強、正直、機智、勇敢的孫悟空,懶惰的豬八戒,努力的沙僧,淳樸的唐僧,都被作者刻畫得惟妙惟肖。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四個唐朝的師徒去西天取經的神仙故事。壹路上,他們翻越火焰山,與白作戰。經過重重艱難險阻,他們克服了壹個又壹個妖怪的阻撓,終於得道成仙。這本書通過這些故事,展現了孫悟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這個故事深刻地告訴我們,正義壹定會戰勝邪惡,因為真理永遠存在,不達目的決不罷休。這種精神正是我們青少年所需要的。而且,偷懶是沒有好處的。只有機智勇敢果斷,才能事半功倍。當我們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壹些挫折和困難時,我們不應該放棄。挫折和困難是可以克服的。為什麽我們不開動腦筋,努力工作,咬著牙呢?困難和挫折壹旦克服,勝利還會遠嗎?
對《紅樓夢》的思考
早在200多年前,這本書就震驚了當時的社會高層。壹邊焚書壹邊捧書,
其實我覺得紅樓夢不是愛情小說,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不是中心故事。但是,這個悲慘的失敗確實是整本書的主要線索,我們無論如何也對這兩個人的結局深感遺憾。
當然,兩個地主階級的叛逆者試圖主宰自己的婚姻和命運,結局註定是悲慘的。
我先說說林黛玉的性格和思想。她“高傲自信,目下無塵”,與周圍環境明顯格格不入。"所以賈府裏除了寶玉,沒幾個人喜歡他的."“壹年360天,劍冷嚴峻”,以及“質量幹凈利落,不容沈溝。”壹首葬禮詩描述了周圍環境的汙穢,對迫害的憤怒和對廣闊未來的絕望與悲哀。她尖酸刻薄愛哭的性格也源於此。是典型的有叛逆精神的貴族女孩。
賈寶玉也是典型的叛逆精神。賈寶玉作為大觀園裏的富貴閑人,自然有很多公子哥兒的習氣,深深打上了貴族地主階級的烙印。不過和賈珍、賈璉、薛蟠比起來,他真的是壹個氣質。他沒有走讀書、做官、揚名、尊主的正道,而是打擊那些熱衷於名利和事業經濟的人。罵薛寶釵等人勸他註意事業經濟是“混蛋”,更是翻案文章:“天地之間美色之靈只為女人,男人只是寫人渣。”他甚至怨恨自己,“為什麽生在候診室?斜紋錦紗,也包裹了我的枯樹;羊酒只灌我糞坑裏的泥溝:富貴二字真毒害人!”這些思想和行為是反對封建正統的,在當時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所以寶黛的想法可以說是壹樣的。她從來不認為寶玉說的是王八蛋,她認寶玉為知己。他們的愛情也是基於這種叛逆精神。我們可以看到兩個明顯的特點:壹是對封建正統的反叛,尤其是對朱成理學和八股科舉的反叛;第壹,對自己,對家庭,對班級的未來感到無助和絕望。林黛玉可能是因為她是女人,處於無能為力和孤立無援的地位,所以生存壓力更重,悲恨郁積。壹個希望“壹杯凈土藏風”,壹個希望化為塵埃輕煙,或者被“送到那個僻靜的沒有鳥的地方,隨風而化,不要再做人了。”壹方面是與周邊極不協調的叛逆精神,壹方面是對這個階層的絕望感和沒落感。
這種叛逆的思想,反映在當時的愛情上,是相當病態的,畸形的,可悲的。只能落個“無悲歌為我,花落人亡”的結局。賈母和王夫人故意策劃壹個騙局,堅持要薛寶釵嫁給寶玉,只是為了與四大家族取得聯系,以擴大他們的政治權力。壹旦涉及到維護自身利益的關鍵,賈會毫不猶豫地把她的命根子和心肝寶貝置於死地。然而,寶黛等人卻壹再把結婚的希望寄托在賈母身上,希望得到她的支持和許諾,這簡直是迂腐至極,極其軟弱。
想想他們基於鄙視封建“仕途經濟”的思想來對抗封建道德家精心安排的“金玉良緣”的“木石聯姻”。他們怎麽能不落得玉石俱焚的下場?
可悲之處在於,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荒謬的階級觀念導致的愛情悲劇,但我們仍然無法避免現實社會中被迫結婚的觀念,這種觀念讓婚姻遠離愛情,直至枯萎,永遠延續悲劇——
關於水滸傳的思考
《水滸第壹書記》講述了以宋江為首的壹百零八位好漢,從聚義梁山伯,到求愛,到遼兵大敗,最後到剿滅叛軍,卻被漢奸謀殺的英雄故事。看完全書,腦子裏只剩下兩個字:忠義。
忠誠就是對祖國,對親人,對身邊的朋友盡心盡力。宋江在各種威脅利誘下依然忠於祖國,這就是忠誠;林沖的妻子,林沖被迫造反後,侮辱高俅的兒子寧死不屈,最後上吊自殺。這也是忠誠。當今社會,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忠”字,但很少有人能做到“義”字。
壹個“義”字包含的內容太多了。水滸傳中,108英雄是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為壹個“義”字做壹切;為民除暴安良,舍生忘死只為壹個“義”字可見,壹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但有時卻要用壹個人的生命去寫。現實生活中,幾乎任何人都可以讓座,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救人於危難。因為這需要相當大的勇氣,甚至是用壹種生活換另壹種生活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壹個正義感很強的人,是壹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舍身取義?他們不怕死嗎?他們可以為正義和真理冒生命危險,因為強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麽不該做,什麽值得用生命去爭取。壹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明白這壹點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經被麻木吞噬,他的奮鬥激情已經被冰封,但他的靈魂已經被社會上壹些醜惡的東西同化了。
我還清楚的記得水滸英雄中有壹個黑人。他做事魯莽,脾氣暴躁,經常因為瑣事與人發生沖突,甚至引發命案。但他能夠看到崎嶇的道路,並拔出劍來幫助那些肆無忌憚的家夥。現實生活中,雖然沒有這種驚心動魄的事件,但“義”字卻彌漫在我們的生活中。忠於朋友是孝義。用公正的眼光對待陌生人或事物是壹種正義感,是實踐意義上的正義感。我們中華民族是壹個正義的民族。日本侵華的時候,多少心懷浩然正氣的革命先烈用滿腔熱血不屈不撓地死去,成就了今天欣欣向榮的祖國。董存瑞舍命炸碉堡,黃繼光用自己的胸膛擋住了敵人的機槍。這些都是中國人義的延續,是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輝煌。
壹個人可以不相信上帝,但可以不相信“神聖”。目前,我們青少年最重要的任務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所以,這也是我們民族正義的根本。讓我們相信這份“神聖”,用自己的雙手維護這份“神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