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段壹:
總說在奔騰的江流中,不息向前的生命力使萬物不由得向更遠處拼搏、追求。誠然,生命於世人而言,是壹場不可遏制的洪流。如果不想被擁擠的浪拍打在岸上,就必須鼓足力氣,爭高爭勁,直至終於看到盡頭,溶溶而入,那無垠的蔚藍。然而,若看到的盡頭便是盡頭,那麽壹番搏鬥之後,終究也是成了波瀾不驚的大海,壹如瓦爾登般平靜的洋面,竟不如湖水那樣澄澈透明地能映出壹顆純真的心。
在這急切不停的求索中,作為壹個奔跑者,是否,錯過了鼓掌者才能感悟的壹份平靜?
好段二:
壹個民族是需要有壹種精神來支撐的。辛亥革命的仁人誌士們對民主***和的信仰和追求,凝聚成矢誌不渝的奮鬥精神。用鮮血和生命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甘為“四萬萬同胞受死”,以求“專制永不見於中國”,這種愛國情懷和不懈奮鬥的精神,具有超越時空、經久不衰的永恒魅力,是我們血液裏的鐵和鈣,是我們的精神脊梁和力量之源。正如壹位學者所說:凡是有凝聚力、向心力、進取心的民族,都對自己艱苦卓絕的奮鬥傳統有壹種光榮感和敬畏心,都會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加以褒揚和傳承。
壹個國家是需要在變革中展示作為的。孫中山先生總結19世紀百年歷史並思考人類文明走向時,提出“百年銳於千載”的論斷。他們所開創的歷史偉業,猶如在荒蕪原野上開辟了壹條前所未有的道路,雖然這條路不免坎坷崎嶇,但它是通往中華民族的復興之門。大國自有大定見。作為壹個文化積澱深厚的大國,中國不會跟著別人亦步亦趨,不會照搬其他模式。中國***產黨帶領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對振興中華崇高理想的最生動實踐,是對革命先驅的最好告慰。今天我們所走的是壹條前所未有的變革之路、創新之路、特色之路。
好段三:
人類社會經過原始的協同合作產生了職業分化之後變得更加緊密,然而卻將人與人相隔離。士農工商,各謀其事,絕不越出職業半步。然而面臨著我們***同應當具有的人性與公德,職業操守與職業道德就會升華為對全社會的責任心與公益心。近日,我們就被這樣的事跡感動著:壹位年輕的女教師為了挽救學生的生命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陷身車禍,當她以殘疾人的身體復蘇的時候,她贏得的是整個社會的贊譽;壹位客車司機面對飛來橫禍,用生命中的最後壹絲氣力將正在行駛的客車熄火停靠,挽救了壹車乘客的生命,而他並沒有以行將謝世對自己的職責說“不”,而是以英雄般的勇氣承擔了下來,當然所有乘客都用余生來感恩這位稱職的好司機、壹位具有公德的好公民。
好段四:
仿佛還是昨天,壹匹瘦馬、壹個包裹和壹把長刀就是我的全部行囊。我喝過黃河的水,看過黑山的落日,跋山涉水而來,只為替父從軍。花木蘭,我把這個名字從千裏之外帶到了這裏。戰場,無疑是刑場,壹個個鮮活的生命,或被逼,或自願,或無奈,來到這兒。他們只有兩個結果--活著回去,尚可承歡膝下,聊盡孝心﹔死在這裏,與黃土做伴,化為漫天風沙中的壹粒沙子。在這個彌漫著鮮血、悲傷和絕望的地方,我度過多少個無眠之夜,思念從四面八方湧來,死死地糾纏著我,讓我窒息。我輕輕地問自己,這值得嗎?雖然長發被綰起,換上男裝,可我終究還是壹個需要被爹娘寵愛的女子,我不想要戎馬生活。時間在掙紮、痛苦和思念中逃走,當白皙的肌膚變得像幹涸的土地壹樣,當柔嫩的雙手長出厚厚的老繭,我意識到,自己已經無路可逃了。十年的青春驟然消逝,我什麼也沒剩下,只有手中的壹滴眼淚,它是我生命的全部。
好段五:
知足常樂。多想壹下自己擁有什麽,妳會學會知足,同時,妳也會快樂起來。唐伯虎曾寫下“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與仕途擦肩而過,唐伯虎沒有悲傷,反而對自己的田園生活感到快樂。“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納蘭容若的恬適生活令他沈醉,他滿足於這樣的生活,所以他是快樂的。蘇軾的“壹蓑煙雨任平生”豁達樂觀令世人感慨,雖仕途不順,但他不過分悲嘆自己,反而生出這樣的大境界,如何能令人不敬佩?還記得那個“奉旨填詞”的柳三變嗎?“妳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皇帝的壹句話,即刻就斷送了柳永的仕途。他悲傷過,低徊過,但他最後選擇接受命運的安排,在勾欄瓦肆之地淺斟低唱,追尋自己的內心。朝廷只是少了壹位小官,卻成就了兩宋的大詞人,璀璨了兩宋文壇,照亮了宋詞的前程。不要老想著妳沒有什麽,要想到妳擁有什麽,妳就會快樂的。
好段六:
同樣的起步,卻有不同的終點,原因在於取得成績時的態度,沾沾自喜終究止步不前。明確目標,更加不懈地為之奮鬥,才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面對成績,不滿足讓自己更加充滿鬥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侖的話告訴我們,不滿足是成功的前提。愛迪生用智慧點亮世界,袁隆平用汗水使饑餓遠離,貝多芬用血淚感動世界。是什麽讓他們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是不滿足。不滿足讓愛迪生實驗幾千次仍不言棄;不滿足讓袁隆平田間揮汗,幾十年如壹日;不滿足讓貝多芬失聰後仍不舍不棄。知足,讓傷痛化為力量;不滿足,讓平庸蛻變為偉大。知足卻不滿足,讓人生的麥田收獲迷人的黃金。
好段七:
上演“草根傳奇”的林書豪,開始只是個“板凳球員”,是他的不斷進取,不斷追求,永不言棄的堅持精神,打開了他通往“羅馬”的大門。林書豪的追求、堅持幾乎達到了極限,像他這樣懷揣NBA夢想,不停輾轉各球隊試訓,哪怕只為壹個板凳上的末席名額的球員,在美國大有人在,其中絕大多數人都失敗了,可林書豪沒有滿足,沒有停步,他最終成功了,(www..Com)他表示,不管路途有多少風雨,都永不滿足,去取得更好的戰績。
人生均如此,壹方面要知足,知足才能常樂,知足才有幸福;壹方面又要不滿足,不滿足才會去追求、進取,才能抵達人生中的壹個個風景如畫的高地。
好段八:
矜而不爭,意為不爭名奪利於市,卻並不要求妳停駐於原地,只壹味幫助、成全他人,不求進步。人之能者,大抵有壹些“不負如來不負卿”的雙全法。
如能幹的花匠,不吝於贈人珍貴的花木種子,蜂蝶采擷花蜜,便不會汙濁了自家的花木。鄰裏溢著清香氣,他的心裏,又怎會少了贈人玫瑰之後留有的余香呢?又好比中國乒乓隊的“養狼”原則,懷有滿滿的真誠,教與他國技藝,不也反過來促進自己力量的壯大?
心裏種著花草的平凡人,必然也擁懷天地。我總這樣想,這樣的人,不焦不躁,不疾不徐,將他擁有的所有善意坦露出來,從容美好。也必有人懷著滿腔的善意,為他的壹方天地灑水鋤苗鋤蟲,全呈現出愈益成熟美好的姿態來。
而誰又看不出那平凡中的不平凡!堅守的心,總能獲得蒙著迷霧的天揮散開陰霾後,那心領神會的月的柔光。
好段九:
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個社會中的壹份子,這個社會是我們的大家庭。家庭成員之間是有義務和責任為家庭盡職盡責和付出的,更何況是我們力所能及的壹個善舉呢。總有人在說,這個社會沒有以前溫暖了,到處高樓林立,玻璃磚瓦,人心都仿佛隔著壹片墻。可是,“只有人人獻出壹點愛”,社會才能變成“美好的人間”啊。沒有付出,又談何得到呢。給老人讓個座,擦桌子時順便把同學的也擦壹擦,鄰居出門時幫著看看門戶,這些都是生活中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卻也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也許就是這樣壹個小小的舉動,幫助我們身邊的人解決了很大的麻煩,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有心,那該是多麽的美好啊!
好段十:
人們似乎更忘了,這只手還有面對困難、挫折和失敗時的抗打擊能力和自我鼓勵能力,這只手,所能滿足的不只是日復壹日三點壹線的單調乏味生活,這只手還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需要,這更是壹只創造之手。花瓶碎了,我們經常會碰到“把碎片扔掉”的事,可能除最細心的聰明人才會去研究“碎片”蘊含的規律,而丹麥科學雅各布?博爾就是這最細心的聰明人。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失敗中蘊含了成功的先機,失去成功的先機最為可怕,壹只手,常常是放錯了地方,擡起這只自己的手,朝著自己的強項去發展,這只手帶來的不就是簡單的標準件的結果,更為重要的是這是壹只能主動創造市場的手,這只手能充分發揮它的潛能,從而創造了這只手的最大價值,這就是壹只攤開是放飛的想象,張開是創造的力量之手,有了這只手,壹切都是新的。
好段十壹:
所以面對生活節奏快的今天,我們要在日常工作後為自己沖壹杯凈心之茶,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面對道德缺失,人情冷漠的現狀,更要堅守內心本真,盡自己所能為世界點亮壹絲光。
生於此岸,認真走好每壹步,盡管歲月的跫音落在了此岸,靈魂卻盡情地遊蕩,去感受過去的淳樸,揣摩未來的發展。著名作家熊召政便深刻地體會到這壹點。獨自行走在黃山的雨夜中,他不感到寂寞,因為黃山的每壹山、每壹水、每壹木都是等待了他千年的酒友,陪他把酒言歡,與他在崇山峻嶺間完成了壹次心靈的對話,讓他領略了千年間時光留下的箴言。
恰如居裏夫人所說的:"我以為,人們在每壹個時期都可以過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生活在這個鋼筋水泥築成的年代,我們也依舊尋得自我的價值,同時也能在心靈清凈中聞宮商角徵羽,行仁義禮智信,我無法趕上李白的春夜桃李夜宴,也不想到未來的土星上居住,我需要的是好好愛護腳下的土地,欣賞此岸的風景,然後讓心靈攜取古今的有益的思想,細描未來的美妙,且歌且行,足矣!
好段十二:
勿以善小而不為,事無巨細,再小它也是個事兒,凡存在就有理由,就如壹顆小滴水卻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我們身邊那些點點滴滴的小事,都可以成就壹個又壹個的善舉,而這些小小的善舉,不僅可以幫助他人,也快樂了自己。小事雖很平凡,但小事上體現出來的善心卻是偉大的,像網絡上的微博傳遞愛心,只需點擊鼠標,盡微薄之力就可以傳達出壹份愛心,就有可能幫到了壹個需要幫助的人,那樣我們就會感到喜悅,這是壹種內心的升華。這就有如贈人壹支玫瑰般微不足道,但它帶來的溫馨都會在贈花人和受花人的心底慢慢升騰、彌漫、覆蓋,在生活中,我們都應該這樣。
好段十三:
讀罷《船主與漆工》壹文,讓人眼前頓感壹亮。何為亮點,壹是,為漆工的“補漏”之舉而贊嘆。理由是從漆工的“補漏”之中看到了工作主動與責任。原來船主只是讓漆工把船上塗壹層漆。漆工在給船塗完漆以後,發現船有漏洞,於是順手將船上的漏洞補上。應該說,這事可做可不做,因為船主沒有讓他補漏。但漆工還是把船上的漏洞補了。在漆工的眼裏,這是舉手之勞的事,也沒有覺得補漏有什麽大不了的事。但是船主卻為之高興,於是在支付給漆工的工錢之後,另外還給了漆工補漏的錢。並對漆工說,“當得知我的孩子們駕船出海,我就知道他們回不來了。因為船上有漏洞,現在他們卻平安歸來,所以我感謝妳!”顯然,從船主與漆工的對話中,我們看到了漆工的責任和船主的善心。
好段十四:
這就是交流的無奈。我們很難或者無法拒絕突如其來的電話信息的打擾,做好的安排與計劃付諸東流。很多時候往往最大的無奈不是別人從我們這裏奪走了自由,而是自己不能在現實中給自己留壹份自由。前者是改變不了的,因為我們還要生活。只是對於後者,又有誰人能夠做到 如今是壹個快速消費的時代,我們沒有了對於信息“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珍重,缺少了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的欣喜,也減淡了“書未到心先到,想在孤城海岸頭”的思念;褪去了“江水三千裏,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的叮嚀;遺忘了“憑遊客寄,來為附家書。今日知消息,他鄉且舊居”的囑咐。書信時代,有的是:“憑君莫射南來雁,恐有家書寄遠人”的擔心與牽掛,多的是“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好段十五:
每個時代裏,都有那麽壹些守候自己信仰的人,從而留下了他們堅韌的足跡。這些被稱為“孤獨的舞者”的舞姿也成了無數後人所敬仰的姿態。史鐵生不能走路了。於是他與北京地壇公園結下了不解之緣。他每天搖著輪椅去地壇讀書,看日出日落,他說:“沒處可去我便壹天到晚耗在這園子裏。跟上班下班壹樣,別人去上班我搖了輪椅到這兒來。”地壇公園彌漫著沈靜的光芒,為壹個失魂落魄的人準備了這樣壹處安靜的地方,樹陰和夕陽籠罩著史鐵生的身影,對這位長到20歲上忽然截癱了的青年,時代沒有特別眷顧這位健全而豐滿的思想的偉大作家,讀罷他的作品妳會從他睿智的言辭中感到為人的價值和光輝。史鐵生走了,然而他的足跡是那樣的鮮明,史鐵生也讓未來記住了他。
好段十六:
人如果不愛讀書,生命就會無處生根,靈魂就找不到歸宿,猶如農夫,空把壹筐種子播撒在貧瘠的土地,看似壹生奔波忙碌,卻總是看不到好的收成;人如果不愛讀書,生命就會找不到方向,猶如壹個越洋的航海者,手裏沒有壹只羅盤,就會丟失目標,迷失在汪洋裏…
愛讀書的人,心胸比天空還寬闊;愛讀書的人,心靈比白雪還純凈;愛讀書的人,情感比泰山還厚重;愛讀書的人,思想的腳步無拘無束,理想的天空無邊無際。
愛讀書的人,靈魂的後院會有壹個美麗的後花園,那裏四季如春,奇花異草,佳木成蔭,繁花似錦,果實飄香……當我們累了網了的時候,退到這裏來,暫且遠離紅塵,可以聽小說家講故事,可以聽詩人朗誦,也可以聽散文家訴說衷情……在這裏,每壹朵鮮花都可以是壹首詩,每壹個果實都可以有故事,每壹杯泥土,都可以醞釀出壹個美麗的童話……生活很煩雜,靈魂很勞累。愛讀書的人,就會給自己營造出這樣壹個心靈花園,放縱心靈,回歸原始。
讀書,將是我壹生的最愛。希望我以上的陳述,也將成為更多人愛讀書的理由。
好段十七:
拒絕平庸,首先甘於平凡。平凡是人生的常態。絕大多數人崗位平凡,角色普通,生活平淡,瑣事連連,感受人生的喜怒哀樂。從容面對平凡,擺正心態,多壹份寧靜,少壹份浮躁。其次創造不凡。從平凡中掘取激情,積極向上,勇於進取,挖掘潛力,奉獻自己的光和熱,執著追求,少壹份抱怨,多壹份從容。妳會遠離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不會貪圖享受,庸碌無為,不求顯達於世,但求有所作為。
拒絕平庸,需要勇氣,誌向遠大信念堅定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需要意誌,沒有毅力不能到達光輝的頂點;需要學習,脫離低級庸俗而變得不再平庸;需要創新,才能立於競爭激烈的社會。
拒絕了平庸,妳會擁有“會當臨絕頂,壹覽眾山小”的氣魄;妳會領略到“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快意;妳會獨享“奏裂帛之音,蕩回腸之曲”的幸福。
好段十八:
拒絕平庸,才有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的豪邁,他高吟“天生我材必有用”,雄心壯誌激蕩著滄浪之水,點綴了他壹生的精彩。於是,他繡口壹吐就是半個盛唐;拒絕平庸,才有了辛棄疾“醉裏挑燈看劍”的雄心勃勃,於是,他沙場點兵聽五十弦外的馬蹄聲,醉眼迷離,成就壹生英雄氣概;拒絕平庸,才有了範仲淹“將軍白發征夫淚”的決心,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於是,即使是饑寒交迫他也壯心不移。拒絕平庸,才有了勾踐“臥薪嘗膽”的氣魄,他忍辱負重,與信念堅守,於是苦心的人終“三千越甲可吞吳”,成就壹方霸主。
好段十九:
妳似那只在百花叢中翩躚起舞的蝴蝶,渾身沾滿了飄香的花粉,不知在哪個安謐的夜,悄然飛進了我的夢裏。妳華麗的舞姿將我引誘進這荼蘼的花開,也許從那時,妳便再也未曾離去,成為我記憶中美好的期待。陳舊的時光安之若素,壹切安好無恙。妳在生命的隧道裏款款而來,笑容滿面,輕撫紗袖。逆著光,我看不清妳的臉,卻調和著光與影的殘缺凝刻了壹幅斑斕的畫面。妳的音容笑貌,掩蓋了我生命那片空虛歲月的荒蕪。
好段二十:
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當人們處於某種陶醉狀態時,感覺時間過得很快,這就是時間的相對性,這說明人快樂的速度要低於時間流動的速度;當人們處於孤獨無聊的狀態時,感覺時間無限漫長,這說明心的跋涉速度遠遠高於時間流動的速度。因此快樂可以讓人擁有更多的時間,也就相對延長了人的壽命。因此,世上沒有絕對的永恒,卻有相對的永恒,相對的永恒是人類擺脫自身悲劇命運的唯壹出路。正像西西弗的無休止的勞役,如果他在搬運石頭的過程中,能用心感受太陽的美好,感受花草鳥蟲的美麗,那麽也算不上壹件太苦的差事,也就會改變對時間的認識,擁有相對的永恒。
好段二十壹:
蘇軾曾說: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那是因為他處在痛苦之中,所以才會感嘆人生的短暫,羨慕自然萬物的無窮無盡。但蘇軾很快悟到了壹點,那就是:"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絕,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他是把自己的生命寄托於山水,主動延緩心的前進速度,所以他才會用相對的眼光看待時間,也就能超脫塵俗,快然自足。他說:"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壹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看到了時間的脆弱之處,感覺到了萬物的沈靜穩重的生命速度,即使人不能像生物壹樣對周圍的變化幾乎無動於衷,但也可以通過意識的變化來改變時間的流動,這也是壹種相對性。以人的認識,自以為蜉蝣朝生暮死生命短暫,是壹種悲哀,殊不知,在蜉蝣看來,也許它的壹生就相當於人類的百年。越是有生命的事物越是有時間概念,石頭就不會感覺時光之痛,這就是人類的脆弱,人類應該向自然萬物取經,以達到相對永恒的目的。
好段二十二:
總有壹種期待,似那壹片無垠的草原,在我的心裏延伸著。春去秋來,綠草和花海永遠只在瞬間。此時此刻,已是金秋季節,草色開始枯黃,白霜已經迷茫,鴻雁又在南飛。皚皚白雪已經在遠方的山巔閃現。不過,這不要緊,我的期待並不在於綠色的草葉之上,也不在於搖曳的露珠之間,唯有那深深紮根大地而又默默無聞的草根,才是草原上真正可以超越冬天的期待。多少年來,多少人踢踢踏踏騎著馬兒走過草原,奔向世外桃園,寒冬來了,壹切都成了過眼煙雲,唯有大地深處手握著手,心連著心的草根,才是我心中真正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