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墨家,無論是作為理論還是作為組織,在輝煌壹時之後,煙消雲散,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作為壹個長期的、普遍的歷史事實,墨學的消亡恐怕不是壹個偶然的命運。只是,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墨家不同於儒釋道法家,不僅有壹套理論,而且有自己的組織。在這方面與後期作為宗教的道教和東漢傳入中國的佛教有相似之處。胡適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學當成了壹種宗教,我們不妨把墨學和佛教相提並論。
就外部因素而言,百家爭鳴、儒家獨尊的歷史環境可能是墨家滅亡的重要原因。但在廟堂裏不可能是最高的道教(少數時期除外),並沒有像墨家那樣消亡,而是在民間發展起來,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的底層民間文化。
墨家的消亡除了外因,大概還有其內因:壹個人要想成為墨家的忠實信徒,必須有強烈的犧牲奉獻精神,必須能忍受生活的艱辛,必須對每個人都有愛心,不能談個人感情...墨家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壹個高尚的人,壹個純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家弟子似乎要快樂很多。道家修行的目標不是來世死,而是今生永生成仙。所以道教,尤其是歷史悠久的正壹派,並沒有太多的禁欲規則,性交的藝術甚至是壹種神秘主義。
為什麽墨家和佛教同樣主張節欲,命運卻不同?答案可以從兩者的區別中找到:墨家只是世俗論,而佛教是天生的宗教。佛教作為壹種與生俱來的宗教,可以為信徒提供壹套靈魂救贖的方法,讓他們在禁欲的同時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讓壹切苦難都可以被視為通往幸福的木筏。正因為有了這種“心靈雞湯”,虔誠的佛教弟子才能不顧形而上的艱辛,追求形而上的禪。
墨家的理論體系本質上是世俗的:兼愛、互不侵犯、尚賢、尚同、非命、非樂、節儉、節儉...這些都是純粹的世俗理論。墨家思想中唯壹的神秘觀就是信鬼神,勸善,但這不足以改變整個墨家思想體系高度世俗化的色彩,成為墨家弟子靈魂信仰的基礎。而如果不是基於堅定的信仰,禁欲和無私的行為就不會有普遍和長久的吸引力。
總之,壹種學問要想成為廣為接受的顯學,必須要有能吸引信徒的東西。這種東西,既可以是形而上的物質激勵,也可以是形而下的精神慰藉。而墨家恰恰不能提供這兩樣東西,最後只能是“無字,而不遠。”墨家要想長生不老,就必須拋棄世俗主義和禁欲主義,用功利主義的世俗主義(像大部分世俗論)或神秘主義的禁欲主義(像大部分宗教論)來避免身敗名裂。
此外,墨家消亡還有壹個原因:在大壹統的君主專制制度下,壹個內部紀律嚴明的世俗組織,必然會讓朝廷產生極大的戒心。絕對的君主必然會警惕壹切世俗組織。“任人唯親”之所以是重罪,在於“任人唯親”,而不在於“任人唯親”。當然,“以黨謀私”是不可能的,“以黨謀公”更是別有用心。
然而,墨學雖已成為遙遠的名著,但其思想依然大放異彩。如果能返璞歸真,推陳出新,墨學未必不能在今天受益。
有些人對現實的分析往往是基於錯誤的經驗和理論,而這些經驗和理論往往是基於錯誤的歷史觀和史料。要了解現實,就要了解歷史,但歷史不是我們所了解的:我們可以了解壹段絕對真實的歷史。歷史的真實是相對的(當然,我們不能陷入絕對相對主義的陷阱)。歷史是三極體系,沒錯。由於人和物質條件的限制,不可能重建真實的歷史真相。人作為歷史的認知主體,有自己的主觀意誌,利益驅動或偏見;作為人們認識歷史的中介,史料也可能不完整,真實性差。我們能說在這樣壹個不可改變的條件下,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歷史才是真正的歷史嗎?在中國,歷史成了工具,歷史是可以打扮的小姑娘。當然,歷史虛無主義也是錯誤的,歷史真實的真實是相對的,但如果把相對真實當成絕對真實來作為判斷歷史發展進程的依據,就會得出壹個荒謬的結論!
有些歷史往往是按照壹種預設的真實來編輯的,也就是說,這些歷史並不是歷史的真實,而是壹種觀念和價值取向的附庸;這些歷史陳述可能是真實的事實,但我們不能說這就是歷史!因為歷史是不可能再現的,即使是真的,也只是整個歷史的壹部分。壹位歷史學家曾經說過,歷史只記錄我們認為有價值的事實。而那些我們認為毫無價值的事實,往往沒有被記錄下來,而是以實體的形式,或者其他方式流傳下來。在歷史研究中,學者們總是避免受已有觀念的束縛去研究歷史,以便盡可能地反映歷史。以部分真相代替歷史的全部真相,也是篡改歷史最卑劣的手段。我們在生活中經常被騙,卻不知道自己被說真話的騙子騙了。雖然騙子說的都是真的,但是騙子是用真的去創造壹個假的事實(這比那些滿口謊言的騙子,或者用九條真理掩蓋壹個謊言的騙子強多了)。總的來說,我們對日本和中國歷史的認識不是扭曲太多,而是偽裝太多。如果我們對比壹下中俄的歷史關系,再看看元朝和清朝屠殺漢人的歷史,妳就明白了。同樣不可饒恕的惡,日本的惡我們很清楚,但是俄羅斯呢?
我也是歷史初學者,對歷史其實了解不多。我也走過壹些彎路。以前喜歡看壹些歷史傳記,戰爭記錄等。我不喜歡傳記和歷史小說,因為我認為這不是真的。但後來才發現自己犯了和那些喜歡看傳記和歷史小說的人壹樣的錯誤。如果妳只是對歷史感興趣,把歷史作為壹種知識,作為壹種文化消遣,讀傳記,歷史小說可能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妳對歷史持之以恒,以歷史為職業,或者向歷史學習,或者尊重歷史中的歸屬感,僅僅看壹些史料是不夠的,還要從歷史理論入手,進行專業的歷史學習。不要以為看了基本的史傳、列傳、史記就懂歷史了。學歷史要從理論入手,而這些理論的基礎往往可以上升到哲學,而哲學的基礎往往與壹個人的信仰有關。以前都是憑著自己的興趣去找壹些歷史書,完全沒有意識到歷史的目的和本質。後來接觸的信息和想法多了,原來的知識和想法的正確性自己都懷疑了,因為原來的知識體系和思想體系根本經不起專業歷史理論和哲學理論的質疑。
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我和許多研究歷史的人都深刻地認識到,歷史是壹門尋求真理的學科,真理是歷史的生命線和靈魂。沒有真理,歷史就會成為壹門普通的藝術(在歐洲,歷史在成為獨立學科之前是壹門修辭學)。為了真實,歷史學家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春秋戰國時期,魯發生了多起弒君事件。魯的壹個史家和他的兩個弟弟,因為忠信實錄而被殺,被尊為聖人的孔子卻不敢提。維護歷史的靈魂是有代價的,沒有多少人願意做出這樣的犧牲。所以,歷史的靈魂往往會粘上灰塵。我們不能把塵封的歷史當作真實的歷史,而要靠自己的知識、才能、方法和努力去抹去歷史的塵埃。
求領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