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可能有些誇張,但畢竟魏忠賢的權力完全取決於皇帝的寵信。如果有壹天皇帝不高興了,恨他了,把他拖出去砍頭,就沒有魏忠賢了!然而,鑒於奚夢瑤當時生活在朱由校,他只沈迷於木工,沒有時間看到魏忠賢的真實面目。事實上,國家權力確實掌握在魏忠賢手中。那麽,對於這個大名鼎鼎的“九歲小孩”,當時的他到底有多厲害呢?相信很多人都沒有壹個具體的概念。這裏先解釋壹下。
在中國古代,從某個時期開始,祠堂就是為活人而建的,稱之為祠堂。壹般除了真正有大作為的人,人們都會主動為他建壹座神社。神社裏最大的人群應該是某些地方的“父母”,那就讓民眾為他立個牌位吧!而魏忠賢呢?可以說是這個歷史以來,修建寺廟數量最多的壹次!
當時掌握朝政大權、提拔官員的魏忠賢,大多是憑眼色行事。很多官員為了能夠升到很高的位置,經常賄賂魏忠賢,於是他得到了魏忠賢的庇護,升到了最高層。說北京的官員能拜訪魏忠賢就不錯了,但地方官員不能簡答。如果讓別人替妳拿東西來“孝敬”這個“九歲小孩”,不知道能不能到他手裏。所以不知道從哪個官員、地方官、士紳那裏,為魏忠賢建過廟。
魏忠賢的養子、養孫、玄孫、玄孫、灰孫是最有朝氣的。各地紛紛效仿,壹時間,在明朝的版圖上,魏忠賢的祠堂遍地開花。《南國文姬》中也記載天啟六年在杭州張掖門修建的聖聖寺,被皇帝親自賜匾,更是雪上加霜。壹時間,魏忠賢的建生殿成了壹種時尚,而且是“奢靡”的。
也有壹些記載說建壹個神社是不夠的。有些地方,人們辦酒席的時候,也會把魏忠賢的塑像請出來。那就讓他享受美酒,像人壹樣跳舞。雕像的肚子裏放著壹個鐵皮肚子,上酒的時候就往鐵皮肚子裏倒。幾乎同時,雕像被擡到宴會上。主人先恭恭敬敬地在柱上上香,然後請雕像留下小紙條(撒尿),宴席人在下壹處取酒。
《明史》說:“內外之權,忠於賢。”其實這是千真萬確的。當時所有的隊員都不敢直呼魏忠賢的名字,而稱他為“廠臣”,皇帝的賞信也用了最高褒。記載吏部尚書魏光偉為了討好魏忠賢,起初視他為同姓兄弟,後來稱他為叔。當時,官員中的叛徒拜倒在魏家的教子之下。《明雜詩》嘆曰:“養子拜營門,妙語最摧。想做壹個沒那麽老的孩子,就要從自己身上嘆息。”這說明魏忠賢當時的勢力簡直令人發指。不誇張的說,他是古今中外最大的太監。和他相比,李和劉瑾全都是弱者!
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這麽厲害的太監是怎麽死的。其實也沒什麽新鮮的。魏忠賢的壹切都是熙宗皇帝給的,熙宗是魏忠賢最大的依靠。他死後,崇禎繼位。崇禎其實是個想幹點實事的人。他壹上任,自然會想盡辦法除掉魏忠賢。壹番運作之後,魏忠賢的心腹全部落入羅網,魏忠賢見大勢已去,於是自殺。